高血压药排名,吃了几十年的降压药?
我们身边患高血压的人是非常多的,高血压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慢性病。
一旦出现了高血压,我们就需要长期吃降压药来保证血压的正常。如果不吃降压药来维持血压的正常,那么高血压患者是非常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
高血压的形成,就是由于血液中的垃圾胆固醇等物质太多了,附着在动脉血管上使血管的内径变得狭窄,是非常容易发生血栓或者是脑溢血等严重疾病的。
但是长期吃降压药,虽然血压稳定了,也可能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副作用,那么这几个后果你知道吗?
长期吃“降压药”的人, 后果可能有5个一、血管变薄、失去弹性
我们知道我们的身体中70%以上都是水分,在我们的血管中也是存在大量水分的。降压药为什么能够迅速地降压,就是强制利尿而降低血压,会把我们血管中存在的水分排干,那么我们的血管也会因为干涸使血管失去弹性变薄,而且能够强制的使血管扩张。长期吃降压药会使我们的血管变得非常的脆弱。
二、加重肝肾负担
我们知道是药三分毒,但是为了稳定血压我们还是要吃药的。我们身体内的肝脏和肾脏是身体的主要的排毒器官,所以长期的吃降压药就会加重肝肾的负担。有很多的高血压患者最后都是因为肝肾衰竭而导致死亡的。
三、便秘腹泻
目前,由于饮食结构的多样化和胃肠功能的活力,许多中老年人患有短期腹痛、腹泻和便秘,通过补充膳食纤维、改变饮食结构和多喝水可以有效缓解。这是一种暂时性的胃肠功能紊乱,一段时间后可以改善。
但如果高血压患者在长期服药期间经常腹泻,更要注意经常便秘。很有可能在胃肠酶的作用下,药物成分的化学结构发生变化,毒副作用严重。久而久之,胃酸就会大量分泌,胃肠黏膜就会出现穿孔性溃疡。
生活中,时刻注意保持警惕,尽早向医生反映问题,调整自我用药方向。
四、心悸怔忡
受兴奋功能影响,导致呼吸系统胶体问题,人体二氧化碳吸收导致内分泌代谢紊乱。如果短时间内出现心慌、心悸、心烦、胸闷等其他异常现象,一定要提高警惕。因为很多高血压患者服药后,体内的钾会随着钠离子的流失而代谢排出体外,很多微量元素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血管受损,出现心慌、胸闷等不适症状。
这种情况下,在医嘱的指导下,适当调整A元素的摄入量,日常生活中多食用新鲜果蔬等其他绿色根菜,补充足够的微量元素。
五、尿酸升高。
尿酸是嘌呤成分的最终代谢产物。一旦尿酸升高,就意味着嘌呤食物摄入过多。我们生活中约有20%的高血压患者,无法避免高嘌呤食物摄入对药物药效挥发的影响,从而阻碍药物成分起效,损害半衰期。
如果因为尿酸的影响而形成晶块,发生痛风,对人体来说是非常严重的代谢性疾病,身心都会受到重创。痛风一旦发作,就苦不堪言,夜不能寐,寝食难安。
所以在服药过程中,一定要遵医嘱,搭配食物,合理服用,避免因私自服药导致尿酸分解受损,尿酸升高的现象。如果尿液变黄,浑浊的泡沫长时间不消散,一定要警惕。
血压高会有哪些表现?第一,若患者长期罹患高血压,整体中枢神经及其他传感部位运行能力处于下降期时,甚至伴随头部颈部等功能衰弱出现神经炎及其他持续性慢性病痛。
第二,若是血压在短期内持续升高会伴随四肢浮肿、眼睛肿胀的情况,若做不到劳逸结合,它会使得颅内渗透压增高,出现脑出血情况严重损害身体健康。
第三,血压过高,心肺运输新鲜血氧能力变差,血液循环受阻,血氧浓度持续升高,甚至形成斑块囤积在上皮组织,加大自身心肺功能所承担压力,出现心慌心悸,胸部疼痛。
如何有效稳定血压指标?1、远离错误的饮食方法
我国高血压饮食指南表示针对于高血压诱因,主要归结于摄入大量盐分导致,因此生活中一定要减少钠离子摄入,尤其是腌制食物,例如腊肉,咸菜,泡菜,其中亚硝酸盐含量过高进入体内无法得不到充分代谢,增强肾毛细血管压力,一方面导致肾功能衰竭,另一方面还会使得心脑血管受损。
2、调整情绪
良好的情绪与血压问题有着密切的正比例关系,随着到达50岁后逐渐进入更年期,内分泌失调情绪受外界因素影响出现变化,从而加重了罹患高血压疾病的风险。生活中一定要以自身健康为基础,积极乐观所有无法预料的事情,只有绝对坦然,绝对乐观还能调整受损内分泌,加快新陈代谢,使其得到稳定发展,降低患慢性病症概率。
3、定期检测
若想从根本稳定血压水平,一定要定期监测血压指标,尤其是中老年人群,早上起床后第1件事必须测量血压,关注自身血压之变化,针对性服药。出现问题早早就医问诊,预防疾病恶性发作。
服用降压药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1、出现不适及早就医:
作为慢性用药必须长期服用,需要以稳定血压指标找寻健康。而长期治疗过程中必须要完全规矩自身素质水平变化,不追求一降到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改善用药或联合用药后所出现的不适严格分析,学会数据说话,医患之间能更好沟通,出现不适症状也能准确用药。
2、慎重选择药物
目前地平类药物发展至今有了数代,不同家庭经济情况选择用药方向不同。是低成本选用一代地平还是高成本要叫挥发好选择新代地平都要根据医生评估选择,药物分为药品,药剂及服用时间服用量有所差别,因此大家不要盲目服药,更不要为了缓解心慌心悸,联合自行用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高血压头晕吃什么药好?
您好,我是心血管王药师,很高兴为您解答“高血压头晕吃什么药好?”这个问题。
先来说高血压头晕是怎么回事。高血压头晕的原因很多,高血压头晕的原因常见于高血压本身若血压控制不理想,血压高或用药剂量过大导致血压低都会引起头晕,具体如下:
1、若测量血压或高或低引起头晕,要及时到医院看医生,进行降压治疗方案的调整;
2、高血压病人引起头晕,有可能是近段时间感冒引起的头晕;
3、颈椎病引起头晕,如高血压病人的颈椎也有毛病的情况下,近段时间休息不好、睡眠不好,该情况也会引起头晕等症状出现;
4、长期处于高紧张状态或忧郁状态,也会引起高血压病人头晕。
所以针对高血压头晕首先要查找原因,然后再对症做相应处理,来缓解高血压头晕。关于您询问的“高血压头晕吃什么药好?”这个问题呢,我具体来和您解释。
高血压头晕要吃什么药呢?高血压头晕要得到根治,是要控制高血压的。控制高血压包括两个方面: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药物控制。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避免劳累、避免焦虑、戒烟、戒酒。另外低盐饮食对控制高血压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中国人都是盐敏感性的高血压,而且中国人尤其是北方人摄入盐的量是超大的,因此,应该限制盐的摄入量。如果把盐给控制了,很多轻微的高血压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除了健康的生活方式,还要采用药物治疗,降压药物对于控制高血压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常用的降压药有钙离子拮抗剂、ARB、ACEI还有利尿剂等,目前降压药多选用这种缓释的或者长效的药物,要求平稳降压。
需要强调的是,高血压的病人服用降压药物,要长期坚持服用,不能隔天服用,否则血压波动对患者、对血管的损害会更大。高血压头晕,除了控制好血压,对于这种伴有头晕的患者,也可以采用对症治疗,可以给予改善供血,缓解头晕的药物。
但是这些都是对症治疗,如果患者头晕得到控制就可以不服用这些药物,最主要的还是要控制高血压。
以上就是我关于“高血压头晕吃什么药好?”这个问题的相关回答,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地平类降压药?
地平类降压药是六大类降压药种常用的一种,使用地平类降压药降压能降低脑卒中风险!
常用的地平类降压药都有哪些?药名 起始剂量-最大量 每天次数
1、硝苯地平, 起始剂量-最大量 10 ~ 30mg,每天次数2 ~ 3次;
2、硝苯地平缓释片,起始剂量-最大量10 ~ 80mg,每天次数2次;
3、硝苯地平控释片,起始剂量-最大量30 ~ 60mg,每天次数1次;
4、氨氯地平, 起始剂量-最大量2. 5 ~ 10mg,每天次数1次;
5、左旋氨氯地平, 起始剂量-最大量 2. 5 ~ 5mg,每天次数1次;
6、非洛地平, 起始剂量-最大量 2. 5 ~ 10mg,每天次数2次;
7、非洛地平缓释片,起始剂量-最大量2. 5 ~ 10mg,每天次数1次;
8、拉西地平, 起始剂量-最大量4 ~ 8mg, 每天次数1次;
9、尼卡地平, 起始剂量-最大量4 ~ 8, 每天次数2次;
10、尼群地平, 起始剂量-最大量 2 ~ 6mg, 每天次数2 ~ 3次;
11、贝尼地平, 起始剂量-最大量 4 ~ 8mg, 每天次数1次;
12、乐卡地平, 起始剂量-最大量 10 ~ 20mg,每天次数1次;
13、马尼地平, 起始剂量-最大量 5 ~ 20mg, 每天次数1次;
14、西尼地平, 起始剂量-最大量 5 ~ 10mg, 每天次数1次;
15、巴尼地平, 起始剂量-最大量 10 ~ 15mg, 每天次数1次;
适用用哪些高血压患者?
1、老年高血压,是老年高血压常用降压药;
2、周围血管病,比如四肢血管狭窄合并高血压;
3、单纯高压升高,比如只是高压高,低压正常;
4、稳定性心绞痛,比如劳力性心绞痛合并高血压;
5、颈动脉粥样硬化,比如颈动脉斑块合并高血压;
6、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比如心血管狭窄合并高血压,但没有发展到冠心病。
哪些人慎用?
快速心律失常,心衰患者慎用,可能会加重比过去。
常见不良反应?
踝部水肿,头疼,潮红等。
有心悸、窦性心动过速。个别有舌根麻木、口干、发汗、恶心、食欲不振等。
下肢浮肿发生率为4%到12.5%;
头晕、头痛、恶心、乏力和面部潮红10%;
一过性低血压5%;
牙龈增生、心悸、鼻塞、胸闷、气短、便秘、腹泻、胃肠痉挛、腹胀、骨骼肌发炎、关节僵硬、肌肉痉挛、精神紧张、颤抖、神经过敏、睡眠紊乱、视力模糊、平衡失调等2%。
地平类降压药是六大类降压药使用广泛的一种降压药,但要用好了!
高血压特殊门诊医保报销药品清单?
保高血压报销药品有复方利血平、氨氯地平、尼莫地平、尼群地平、硝苯地平、普萘洛尔、美托洛尔、氢氯噻嗪、卡托普利、缬沙坦10种。
其中可报销药品的范围,必须是《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列入的药品。参保职工使用“甲类目录”中的药品所发生的费用,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支付;使用“乙类目录”中的药品所发生的费用,先由参保人员自付一定比例,然后再按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支付。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是哪一类治高血压的药?
回答这个问题,先从叶酸说起,叶酸也叫维生素B9,是从菠菜叶中提取纯化得到的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故名叶酸。和其他维生素一样,我们的机体并不能合成叶酸,只能从食物中摄取叶酸,摄入不足很容易造成叶酸缺乏。
中国的许多高血压患者,除了吃降压药,还要补充叶酸,这都源于“H型高血压”,也叫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现有研究调查显示,中国有75%的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而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发生脑卒中的高危因素,故我国学者提出了H型高血压的概念。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叶酸究竟有什么关系?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可能反应B族维生素缺乏(主要是叶酸和维生素B12),适量补充叶酸可以预防脑卒中,我国高血压指南也推荐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查。
我国高血压患者叶酸水平相比美国要低50%,所以我国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干预推荐适当多摄入一些豆谷类,绿叶蔬菜和动物肝脏等含叶酸比较高的饮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 10μmol/L)的患者还要额外给予每日0.8mg叶酸补充。
依那普利叶酸片是我国特有的,针对H型高血压患者而研制的复方降压药,依那普利用来降压,叶酸用来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该药也进行过临床疗效观察,每日服用一片依那普利叶酸片(含依那普利10mg,叶酸0.8mg),经过4.5年治疗观察表明,与单用依那普利片相比,依那普利叶酸片能将高血压患者首发脑卒中风险降低21%。
服用依那普利叶酸片应注意:
服用后可能会出现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增高,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或减量使用,停药后可逆转。服用后有可能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如果水肿发生在舌、声门或喉部时,可能引起气道阻塞,导致患者死亡,要特别注意,曾经发生过血管神经性水肿的患者应禁用。可引起刺激性干咳,如患者不能耐受,应换用其他类降压药,如缬沙坦+0.8mg叶酸或氨氯地平+叶酸0.8mg都可以。长期大剂量服用叶酸可出现厌食、恶心、腹胀等胃肠道症状,还可出现尿液变黄,应引起注意,不能耐受者可停用。参考文献:
依那普利叶酸片说明书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0)
H型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