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食物中毒症状,蘑菇中毒有什么症状?
食物中毒与预防——常见的野生毒蘑菇与蘑菇中毒解救方法
常见的野生毒蘑菇
①毒蝇鹅膏菌: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四川、西藏、云南等地。
②毛头乳菇: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四川、广东、甘肃、青海、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
③白毒鹅膏菌(白毒伞):分布于我国河北、吉林、江苏、福建、安徽、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山西、广西、广东、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④毒鹅膏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江苏、江西、湖北、安徽、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区。
⑤臭黄菇:分布于河北、河南、山西、黑龙江、吉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南、广西、广东、四川、云南、甘肃、陕西、西藏等地区。
⑥毒粉褶菌:分布于吉林、江苏、安徽、台湾、河南、河北、黑龙江等地区。
⑦大鹿花菌:分布于我国吉林、西藏等地区。
然而,当“味道鲜美”、“口感细嫩”、“高蛋白,低脂肪”……这些词汇伴随着野生蘑菇在眼前不停闪现的时候,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可能威胁生命的事实:野生蘑菇中,一些种类带有毒性,甚至是剧毒。
8月16日,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和北京市卫生局联合发出预警,提醒市民严防毒蘑菇中毒事件的发生。
我国的毒蘑菇大约有二百多种,其中,许多种类的形态特征与食用蘑菇相似,很容易使人误采误食。北京食用菌协会常务理事向华介绍说,北京的毒蘑菇主要分布在城市周边的山区、乡镇和农村。每年的7月~9月,是北京毒蘑菇中毒的多发季节。
早在2007年8月,北京房山区就发生了一起因误食毒蘑菇而引发的群体中毒事件。当时,一位居民将野外采摘的野生蘑菇与另外6人分食。很快,7人先后出现了严重的消化道中毒症状,被送入医院救治。5天后,首位重症患者因急性肝肾衰竭死亡;再过了5天,又一位中毒者被夺走了生命。其余5人经过治疗后,终于痊愈。
~ 1 / 3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对这7人食用的野生蘑菇进行了鉴定,发现这种蘑菇名叫“毒鹅膏菌”,毒性很大,食用后发病率达到100%,死亡率也非常高。但这种蘑菇看上去只是在菌柄上部比一般的食用蘑菇多了一层菌环,一般人根本不会注意到。毒鹅膏菌在北京并不少见。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地衣系统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文华安告诉记者,食用毒蘑菇中毒时,最快10分钟就会发作,最慢的可以潜伏24个小时。毒性较大的“白毒伞”,摄入50克就足以让一个成年人丧命。食入“白毒伞”后,人体的肝、肾、血管内壁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都会受到严重损害,最后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死亡率高达90%以上。而即便是毒性相对较轻的毒蘑菇,食用量过大也会致人死亡。
胃肠炎型中毒是最常见的类型。这类中毒的潜伏期和病程都比较短,一般多在食用后10分钟~6小时发病,恢复较快,死亡者也很少。发作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可能还伴有头昏、头痛、全身乏力的症状。但严重者会出现吐血、脱水、昏迷,以及急性肝、肾功能衰竭而死亡。臭黄菇、毛头乳菇就能引起这类中毒。
神经精神型的中毒,程度相对较轻。中毒者会表现出精神兴奋、精神错乱或精神抑制等神经性症状,以及各种幻觉反应。误食毒蝇鹅膏菌,就会引起幻觉反应。
溶血型和肝脏损害型是中毒程度较大的类型。所谓“溶血”,即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逸出;这种类型的中毒一般在食用毒蘑菇后6~12小时发病。除了有恶心呕吐、腹痛或头痛、烦燥不安等病症外,中毒者还会出现急性贫血、肝及脾脏肿大等。有时,溶血可以引起肾脏损害,甚至继发尿毒症等。中毒严重者可能因肝脏、肾脏严重受损及心力衰竭而死亡。此类中毒症状主要由大鹿花菌引起。
肝损害型中毒是引起死亡的主要类型。误食毒鹅膏菌所引起的中毒,就属于这一类。毒素会对肝、肾、心、脑、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这类中毒的病程长、病情复杂,如果不及时抢救,死亡率可高达80%~100%;而且这类中毒的潜伏期较长,患者会出现一段假愈期,其间除了感到轻微乏力外,没有别的症状,而实际上毒素正在损害你的肝。
~ 2 / 3 ~
“辨别蘑菇是否有毒需要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即便是专业人员,也很难保证准确无误,普通公众就更不容易做到了。有人说‘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这种说法并不可靠。外观漂亮的橙盖鹅膏类菌,就是清香可口的食用菌;而毒粉褶菌几乎接近白色,却含有毒素,不可食用。”向华介绍说,判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最好从蘑菇的生物学特征入手,适当结合化学等其他方法。
从形状上看,无毒的蘑菇顶盖较平、伞面平滑而且上面没有环,菌柄也大多没有环。有毒的蘑菇,顶盖中央凸起,形状怪异,伞面厚实板硬;菌柄比较长、容易折断,而且有菌环、菌托。从蘑菇的分泌液判断,将新鲜野蘑菇撕断,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撕断的截面不会变色,而且散发着清香味;有毒的分泌物大多黏稠、呈赤褐色,暴露在空气中的断裂面容易变色,同时伴有辛辣、恶腥等怪味。一旦吃了毒蘑菇出现不良反应,要大量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把手指伸进咽部促使尽快呕吐,以尽量减少毒素的吸收,同时到医院接受治疗。此外,有一些化学鉴别法比较实用。采集野生蘑菇后,将它们的汁液取出,用纸浸湿,立即在纸上加一滴稀盐酸或白醋,如果纸变成红色或蓝色,则表明该蘑菇有毒。也可以用葱在蘑菇伞面上擦一下,如果葱变成青褐色,也表明蘑菇有毒。煮野生蘑菇时,放入几根灯芯草,或者与大蒜、大米一起煮,遇到毒蘑菇,灯芯草会变成青绿色或紫绿色,大蒜、大米也会变色。不过最为直观的方法,还是采摘时拿着蘑菇的图册,逐一识别。
建议,尽量不要在野外采摘自己不认识的蘑菇,也不要将几种蘑菇混杂在一起吃,否则一旦中毒,很难鉴别、治疗。”即使是同一种野生蘑菇,在不同的生长区域,由于生长环境等的差异,它们具有的毒性也会有程度上的差别。在这想说呢,亲爱的朋友们,菜市场里都是人工养殖的蘑菇和长食用的菌不会随着环境变化,可以放心食用,对那些营养价值高的野生菌,一定要提高警惕,确保能食用。在这说明,文章来自百度。
铝中毒有什么症状?
铝中毒的现象有情绪低落,容易疲劳,容易犯困,嗜睡,食欲不振,胸闷气短。有时,随着个体体质的不同,随着中毒时间的推移,各种不适症状逐渐显现出来。如果中毒不深,这种现象就不明显,也难以检测。如果中毒严重,可能会有头发昏厥甚至晕厥,那么应该立即去医院洗胃治疗一分钟。
一氧化碳中毒会有哪些症状?
一氧化碳中毒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CO为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凡是碳或含碳物质不充分时燃烧,均可产生CO。在生产或生活中,由于使用柴炉、煤炉,煤气时,如通风系统不畅通,尤其是近年来煤气取暖器和煤气热水器使用不当使CO中毒大为增加。因为CO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称之为“沉默的杀手”。人体吸入CO后,往往毫无知觉,甚至出现严重的症状后仍不知何故,从而继续处在高浓度的CO环境中,直至死亡。CO进入体内后,一部分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氧运输能力丧失,另一部分直接与细胞线粒体内的细胞色素a3结合,抑制组织细胞内呼吸。故CO中毒时临床表现与血中HbCO水平可能不一致。根据病情及实验室检查可将中毒分为轻度中毒,中度中毒和重度中毒。
温馨提示
冬天如果生炉子的话,要常通风,加强个人防护,防止管道漏气。
苯中毒症状有哪些?
苯中毒,有急性和慢性之分。神经系统的症状,头疼耳鸣、嗜睡,重症者表现为抽搐、昏迷、呼吸系统吸入中毒会出现咳嗽、憋气、胸闷。消化系统表现为恶心、呕吐,有时候还会有腹痛。慢性中毒,而造血系统,最常见的就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减少。
附子中毒的表现是什么?
乌头中毒后,应首先出现嘴唇,手脚等症状。 此后,将出现唇痰,流鼻涕等。一些乌头中毒患者的手脚肌肉会出现痰,抽搐等,并会出现胸闷和心悸。 症状如心悸,眩晕和咽喉,喉咙,胃等灼热感。随后,附子中毒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并且会非常刺激,脉搏是 也很慢,并且有诸如停滞,呼吸困难以及严重的言语障碍和失禁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