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的症状表现都有哪些,脾虚胃热的症状都有什么?
脾虚胃热的症状在临床非常常见,多见于患者口苦、口干、口臭、大便秘结、小便发黄、口中有黏腻感、非常不爽、喜欢喝冷饮,而且还会有消化不良以及有饥饿感,总是喜欢吃凉的东西,这些都是胃热脾虚的相关症状。
湿气重的表现有哪些?
人如果湿气重,舌苔会发白或者发黄,周围有很多齿痕,这是人脾虚的症状之一,同时还有大便不成形,排便不爽,粘连等情况,平时总是身体劳累,困乏,没有胃口,口臭,口苦,刷牙时恶心,头发爱出油,湿气重的人容易得鼻炎,咽炎,湿疹等疾病。
脾胃不和怎么诊断?
脾胃不好的人,从外表上就能看出来
有的面色苍白,口唇没有一点光泽; 有的过于消瘦,好像一阵风就能吹倒了; 有的很胖,看似体格庞大,但一点都不结实; 还有的说话有气无力,精神不振,年纪轻轻却未老先衰…… 以上症状多是由于他们的脾胃功能受损所造成的。
脾胃好不好,看以下几个部位:
口唇 一般来说,脾胃好的人嘴唇是红润的,干湿适度,润滑有光;而脾胃不好的嘴唇发白、没有血色,显得非常干燥,容易爆皮、裂口子。
口臭、龈肿痛
大多和脾胃消化能力不足有关。另外,睡觉时会流口水,也是脾气不足的一种表现。
鼻子 脾胃的经脉和人的鼻子相连。鼻腔干燥、嗅觉失灵、流清鼻涕、鼻子出血,大多是脾胃虚弱所导致的。鼻翼发红的人,多有胃热;鼻头发青伴有腹痛,也说明脾胃功能不好。
眼睛 脾胃不好容易气血不足,进而影响到肝,肝开窍于目,所以眼睛容易疲劳,看不清东西。另外,脾和人体液的吸收关系很大,如果常出现眼睛红肿、脸肿等现象,也可能是脾的问题。
耳朵 脾胃虚弱会导致人的肾气不足,常常表现为耳鸣甚至耳聋。
易怒 此外,很多人的脾胃不好,是由过度劳累或情绪引起的。尤其是春天,肝火旺盛,人往往易怒。
手脚凉、拉肚子 脾胃失调的人,春天常常觉得身上没劲儿、手脚冰凉、有时还会拉肚子。
脾胃有四怕
一怕生,二怕冷,三怕撑,四怕生气。生冷的食物,如各种冷饮、生的蔬菜水果等,会带着寒气进入身体,最容易伤及脾胃。此外,脾胃最怕撑,饥一顿,饱一顿对它伤害最大。
多动脚趾养脾胃
多动脚趾,相当于按摩脾胃二经。上班时,可以边工作边用脚趾抓地、抓鞋底,每次抓5分钟。或者在洗脚盆里放一些椭圆形、大小适中的鹅卵石,边泡脚边用脚趾抓石头。
脾胃喜欢细碎的食物
脾胃和老奶奶一样喜欢细碎的食物。国外有研究证明,如果每口食物都能做到反复咀嚼,坚持几十年,你的健康状况就会明显好于同龄人。
春夏秋冬各有养法
春天少吃酸,多吃点甜味食物,如山药、香蕉、大枣等,以养脾脏之气。
夏天湿气较重,多吃豆类健脾利湿,同时少淋雨、少贪凉。从立秋开始多喝粥,粥最健脾。冬季寒冷,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平时最好早睡晚起、多晒太阳,让身体温暖,是保护脾胃的最好方法。有些药最伤脾胃很多西药都会刺激肠胃,比如硫酸亚铁、氨茶碱等会让人恶心、呕吐;胍乙啶、心得安等会引起腹泻。
阿司匹林、水杨酸钠、消炎痛等会诱发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导致出血。
一些苦寒类的中药,如板蓝根、六神丸等,虚寒体质、经常拉肚子的人不宜久服
笑是给脾胃最好的礼物
人愤怒、怨恨或焦虑时,胃和脸一样充血而发红;人悲伤、沮丧或忧郁时,胃就变得苍白,胃液分泌不足,活动也减少。
中医也认为,不良情绪会影响肝的调节功能,进而会影响脾胃。可见,学会笑是给脾胃最好的礼物。
调理脾胃方法汇总
1、食疗
肺属金,脾胃属土,土生金则金为子,经络中肺手太阴经取气于中焦。仲秋时节,土为了生金,在不断地消耗自己,所以秋季脾胃气虚,不宜大吃大喝。「勿令极饱、勿令拥塞」。
水、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阴生津的作用,可多吃。另外,要少食辣椒、生姜、葱、蒜等。
2、艾灸调脾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人的身体状况与脾胃关系极为密切。内因性病态多与脾胃相关,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脾胃功能失常,易产生诸多病症,如:腹胀腹痛、纳差、恶心欲吐、身重乏力、便秘、泄泻等。
艾灸选穴需病证结合,对症择之。一般常用穴位有:足三里、中脘、关元、神阙、脾俞、胃俞,痰多加丰隆,恶心加内关,便秘加天枢、支沟,体虚多病加百会、大椎、命门、太溪或三阴交。
每次选灸5-6个穴位即可,轻者隔日或一周两次,重者每日一次甚至一日两次。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发现胃口、气色都会越来越好。
【4大膳食“强身健体”,让你的肾更健康】1、羊肉羹:作用:主治肾虚肾寒或先天禀赋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下肢无力,遗精早 泄,头晕健忘等。2、核桃仁粥:作用:宜于阳虚便秘者,主治肾精亏虚引起的脑髓不充,失眠健忘,头晕耳鸣等。3、一品山药:作用:滋补肾阴,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致消渴,尿频,遗精等。4、杜仲烧猪腰:作用:壮腰补肾,适用于肾虚腰痛及肾炎,肾盂肾炎等。#清风计划# #超能健康团# #湖南医聊超能团#
脾虚和脾失健运有何区别表现?
首先说,脾虚究竟是什么。实际上,脾虚在中医上一般指的人元气不足,导致消化系统出了问题。脾虚分为脾胃气虚、脾阳虚、胃阴虚三种,可以简单理解为脾有“忌”,忌什么?气虚忌吃多,多吃一点就会饱胀难受;阳虚忌生冷油腻,否则就易腹泻;阴虚则易上火、易饿,吃燥热的东西口舌就易生疮。
而脾失健运,指脾运化功能失常的病机。脾主运化,脾阳虚则运化失职,不能升清。它跟脾虚有相似之处,即出现腹胀纳呆、肠鸣、泄泻等消化不良症状。但它与脾虚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久则面黄肌瘦。
而两者共同有的症状,比较显著的就是四肢浮肿、水泛成痰。
就此,日常区别起来也很简单。脾虚也能使人肥胖,但脾失健运的话,患者必瘦无疑。
脾虚的原因非常多,而现代人脾虚多因思伤。换句话说,就是精神状态不佳,影响了脾循环系统的运作。所以,老例儿总是说,吃饭的时候不要看书,不要总是聊天,不要看电视等等,确实是有一定道理的。尤其在生活压力这么大的情况下,过度忧烦很容易对消化系统造成不良影响,而假如进食习惯也不好,那久而久之就容易酿成脾虚了。
现代大多数人要想改变脾虚的情况很简单,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就可以。改掉饭桌上唠叨、看报纸、看电视、玩手机的坏习惯,可以说,八成以上人群的脾虚问题都可以这样解决。
其余,注意不要贪图一时痛快大吃生冷油腻,再加强些运动锻炼,足矣。
脾失健运,反应在大便上,有便溏和便秘两种表现形式。要辨清其中的不同病机,还要从脾失健运的病因上来溯源分析。无论何种病因引起脾失健运,其主要的病理变化不外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功能的障碍。前者可见纳少,腹胀,食后尤甚,大便溏薄等症。后者可见水湿、痰饮内生,身重,苔腻,甚则肢体浮肿等。
一般来说,脾失健运,多数情况是病程迁延日久,并且起源于肝失疏泄。肝胆湿热蕴结,肝肾精血虚亏,导致肝肾阴虚,反应在脉象上,是左关濡(软)弦、左尺虚浮;右关濡(软)。脾胃阳虚,健运失司、胃失和降,一般会表现便溏,但如果阴虚为主要矛盾,阴虚化火炼津,大肠干燥,就会便秘;反之,如果脾胃阳虚为主要矛盾,则温煦能力弱,就会便溏。
若同时伴见食滞内积者(如脘腹胀痛,嗳腐吐酸),可诊为饮食所伤;同时伴见寒湿中阻者(如苔白腻,脉濡缓),可诊为寒湿困脾;同时伴见湿热内阻者(如苔黄腻,脉濡数),可诊为湿热蕴脾;同时伴见肝气郁结者(如胸闷太息,情志抑郁),可诊为肝脾不和;同时伴见中气不足者(如乏力懒言,舌胖脉弱),可诊为脾气虚弱。
而治疗脾失健运最简单的办法莫如揉腹,不论何种情况,经常揉腹,帮助恢复动力,总是能轻松缓解的。另外,脾失健运者最忌辛辣,尤忌饮酒。
最后,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不要总是吐唾沫。唾液也叫“涎”,是人体宝贵的津液之一。所谓“涎为脾之液”,时常咽津,对脾大有好处。
脾虚的症状有哪些?
脾虚的症状有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建议患者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可以适当的吃一些辣椒,还可以适量地饮酒,有助于缓解症状。同时还应在相关医生的指导下购买中药进行内服。还应该要加强身体锻炼,能够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