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归丸和右归丸的功效与作用,分别都有什么区别?
说到地黄丸,我们最熟悉都莫过于六味地黄丸,特别是一些中年以上的男性朋友,将六味地黄丸当做是补肾的良药,一有点腰酸背痛就认为自己是肾虚,于是服用六味地黄丸来补肾。但是如果我们去药店购买六味地黄丸时,我们会发现有好几种地黄丸,比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桂附地黄丸、归芍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等。那么这几种地黄丸分别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就更大家聊一聊这个问题。
其实,这几种地黄丸中,最经典、最基础的就是六味地黄丸,而其他的几种地黄丸都是从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比如知柏地黄丸就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上知母、黄柏这两味中药,而桂附地黄丸就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上加肉桂、附子这两味中药,归芍地黄丸就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上加当归、白芍这两味中药,杞菊地黄丸就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上加枸杞子、菊花这两味中药,麦味地黄丸就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上加五味子、麦冬这两味中药。因为这几种地黄丸配伍的不同,自然各自都功效就有所不一样,下面我就一一来说一下。
1、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种滋补肾阴的中成药,如果是出现肾虚的情况,医生往往会开一些六味地黄丸。但是其实最早的时候这个六味地黄丸并不是用来滋补肾阴的,是钱乙用来治疗小儿“五迟”证的。
这个方来自于《小儿药证直诀》 ,是钱乙由金匮肾气丸化裁而来的,专门用来治疗小儿“五迟”证,但是后人慢慢将其推广为滋补肾阴的祖方。因为这个方是由熟地黄、山茱萸、干山药、泽泻、牡丹皮、白茯苓等六种中药组成。其中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这三种中药以补为主,可以滋养肝、脾、肾三脏;而泽泻、茯苓、丹皮这三种中药以泻为佐,可以渗湿清热泄浊,这样三补三泻,从而寓泻于补、泻不伤正,而且六种药物中酸苦甘辛咸淡六味都俱备,所以叫“六味地黄丸”。
而六味地黄丸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滋补肾阴,主要用于治疗肾阴亏损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盗汗遗精、骨蒸潮热、手足心热、消渴等症。
虽然说六味地黄丸可以补肾虚,但是却是专补肾阴虚,如果是肾阳虚的问题,那么就不适合使用了,所以并不是什么肾虚都适合使用的。
2、知柏地黄丸
知柏地黄丸就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再加上知母、黄柏这两味中药组成,当多了这两味中药之后,知母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的功效,而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因此,这是在六味地黄丸养阴的基础上,增加了清热泻火的功效,特别适合肝肾阴虚而虚火旺的人使用。
简单来说就是这个人不仅存在阴虚,而且体内还存在虚火过旺的问题,比如口干咽痛、牙龈肿痛、潮热盗汗、小便短赤、腰膝酸软、遗精、血淋等,这个时候就不能只是服用滋阴的药物,还需要清热降火,所以知柏地黄丸最大的作用就是滋阴降火。
3、桂附地黄丸
桂附地黄丸就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再加上了肉桂、附子这两味中药组成,而肉桂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而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等功效。因此,多了这两味中药中药之后,就是在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的基础上多了温补肾阳的作用,那么就可以达到阴阳双补的目的。
所以,这个桂附地黄丸特别适合于肾阳虚引起的四肢厥冷、腹痛、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肢体浮肿、滑精或女子宫冷不孕等。如果是出现出现口干舌燥、便干尿黄等症状,那么这个时候就不能使用桂附地黄丸了,因为肉桂、附子本身属于温热药,这个时候反而会加重不适症状。
4、杞菊地黄丸
杞菊地黄丸就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上了枸杞子、菊花这两味中药,而枸杞子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因此,多了这两味中药中药之后,就是在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的基础上多了清肝、明目的作用。
所以,这个杞菊地黄丸具有滋肾养肝明目的作用,特别适合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两目昏花、视物模糊、眼目干涩疼痛、迎风流泪、眩晕、耳鸣等症。
5、归芍地黄丸
归芍地黄丸就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上了当归、白芍这两味中药,而当归具有养血、调经、止痛等功效,白芍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等功效。因此,多了这两味中药中药之后,就是在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的基础上多了养血、柔肝、止痛的作用。
所以,这个归芍地黄丸具有滋肝肾、填精、养血、止痛的作用,特别适合于肝肾两亏,阴虚血少,血虚头晕,耳鸣咽干,腰腿酸痛,脚跟疼痛等症状。
6、麦味地黄丸
麦味地黄丸就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上了五味子、麦冬这两味中药,而麦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五味子具有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的功效。因此,多了这两味中药中药之后,就是在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的基础上多了生津、敛肺、涩精的作用。
所以,这个麦味地黄丸是专门用于肺肾阴虚,具有滋肾敛肺、生津止咳的功效,特别适合肺肾阴虚所致的虚烦劳热、咳嗽吐血、喘嗽、潮热盗汗、遗精等。
总的来说,各种地黄丸都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添加其他的一些中药演化而来的,因此每一种的地黄丸的功效都会有所不同,比如杞菊地黄丸擅长于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等,麦味地黄丸擅长于肝肾阴亏引起的咳喘痰嗽等。在使用是一定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最好就是在中医大夫的指导下服用,不要盲目私自服用,只有用对了才会有比较好的效果,用错的话不仅没有效果,反而会加重其他的一些不适症状。
作者寄语:很高兴为大家科普健康的相关知识,我是左撇子说医,每天用简单的语言为你科普专业的医学知识,码字不易,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就帮我点个赞!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转发,谢谢大家支持!地黄丸有哪些?
六味地黄丸:方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六味药组成,其特点是甘淡性平,补而不滞,能滋补肾阴,填精益髓,适用于肝肾阴亏,虚火上炎所致的眩晕,耳鸣,腰痛,消渴等。
杞菊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枸杞子和菊花,治疗肝肾阴虚所致的眩晕,耳鸣,视物模糊,眼目干涩疼痛等,可收到补精、清肝、明目的目的。
归芍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了养血柔肝的当归和白芍,有填精养血之功,对血虚头晕,崩漏等疗效显著。
知柏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知母、黄柏。其独特之处是对肝肾阴虚火旺所致的腰膝酸软、遗精、血淋等证,能滋其阴,降其火。但方中知母、黄柏性寒,故脾虚便溏者须慎用,以免伤脾胃之气。
桂附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肉桂和附子。因此方有肉桂、附子的加入,而成了温补肾阳的专剂,适用于肾阳虚弱的四肢厥冷,脘腹冷痛,小便清长,大便溏薄,或见阳痿、滑精,或女子宫冷不孕等。
济生肾气丸:在桂附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车前子和牛膝。由于二者的加盟,使其利水除湿之功增强,适用于肾阳虚衰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等。
七味都气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五味子。五味子有补益固涩之功,故七味都气丸适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虚咳,气喘,遗精等。
麦味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五味子和麦冬,以增强六味地黄丸的养阴生津,敛肺涩精之效,此方妙在补阴而祛邪,专治肺肾阴虚所致的肺痨、喘咳、遗精等。
耳聋左磁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柴胡、磁石,主治肾虚耳聋、耳鸣、目眩,用以滋阴通窍。
左归丸:为六味地黄丸减茯苓、泽泻、丹皮,加枸杞子、牛膝、菟丝子、龟甲胶、鹿角胶。有滋补肝肾真阴之功,适用于真阴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营卫,渐至衰弱,或虚热往来,自汗,盗汗,或神不守舍,血不归源,或虚损伤阴,或遗淋不尽,或气虚昏晕,或眼花耳聋,或口燥舌干,或腰酸腿软等。
右归丸:为桂附地黄丸减茯苓、泽泻、丹皮,加枸杞子、杜仲、菟丝子、当归、鹿角胶。有温补肾阳,填精止遗之功,适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年老久病而出现气衰神疲,畏寒肢冷,阳痿滑精,腰膝酸软者。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想了解更多关于健康方面的干货内容,欢迎留言关注咕咚健康小助手!你的点赞是给我最大的鼓励~
咕咚健康发福利啦~每周免费赠送1000份音频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四位国家级专业营养师倾心打造的减肥课程,7天带你走出减肥误区,教你轻轻松松瘦10斤。关注并私信发送「福利」,即可免费领取课程链接,先到先得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发现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龙胆泻肝丸可以和左归丸一起吃吗?
龙胆泻肝丸是属于清脏腑热剂,主要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头晕目赤,胁痛口苦,还可用于女性的湿热带下,左归丸治疗治疗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潮热盗汗等,这两种药物治疗不同种症型,不同种疾病,不能够放在一起服用,应该间隔半个小时左右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