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实芍药散,气滞血瘀吃什么中药最好?
气滞血瘀吃什么中药最好?
气滞了为什么容易血瘀?
在传统医学看来,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因此,气和血就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若是因为一些内在的情绪郁闷或是外在的伤害,就会导致气滞和血瘀,两者会互相影响。心情长期的郁闷,气血在脉道流通不畅,就会导致淤血内存于脉道。体内有淤血,有外伤或是有其他的痰浊导致体内的血液运行不畅,也会导致气滞的发生。所以,气滞和血瘀在临床中,常常并见。
因此,抛开其他因素不谈。就气滞血瘀而言,想要化血瘀,就需要恢复“气率血行”。
接下来,就来着重谈谈气滞这一症候。
在传统医学中,有关“气”的话题是比较多的。就比如说“气虚”、“气陷”等。此外,不管是年轻还是上了年纪,都有可能出现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气滞”。
什么是气滞?
气,在传统医学看来,认为“气”是我们生命的一种能量。而这些能量物质,又可以生生不息地运转着。倘若它们的流动和运转停滞,那么它所表现出来的就是气滞。
就比如说:身上疼痛,胸疼,肋胀,肚子不舒服,后背疼。若是去做检查,又都一切都正常,其实这就是气滞证。
气滞有哪些表现?
可以将其简单理解为三个字。分别为:郁、疼、胀。
第一个字:郁
这里所说的“郁”,指的是心情郁闷。
就是说,平日里会莫名地不开心,凡事总是往坏处想,看待任何事物都带着一点负面的情绪。就比如说悲观、讨厌、冷漠等等。
而这些都是因为气滞肝郁所导致的。肝,主情绪。肝气郁滞,就会情志不愉,于是就会郁闷不快。
第二个字:疼
这里所说的“疼”,指的是身体各处的疼痛。
也就是说,我们身体各处随处的疼痛。就比如说,四肢部位、腰背部位、两肋部位,都可能会出现疼痛。尤其是胁肋和腰背部位的疼痛更为明显一些。
而这种疼痛,并不剧烈,而且位置可能会改变,程度也是时轻时重的。这就是因为气滞以后,不通的表现。
第三个字:胀
这里的“胀”指的是体内有胀闷感。
而这种胀闷感,则集中发生在我们的前胸、胃脘、肠道、胁肋等部位。一旦处于着急上火,或是遇事心生不快的时候。肚子里就会发胀,还会响,感觉像有气在腹部来回窜,特别想放屁排气。排完气后,就感觉会好受很多。
当然,还可能会不停地嗳气、胃胀、打嗝。还有的,则是叹气。但不是伤心的那种叹气,而是叹了气,会觉得身体会好受很多。而这些,基本都是气滞郁结不散的表现。
当然,以上的三种情况,一般在肝胆类疾病或是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身上特别多见。即便是未发生任何器质性病变,若是年轻人的压力比较大,或是心事重重的,也会如此。而年纪大的就更不用说了。
总的来说就是,情绪较大的起伏,可以说是这一系列症候的主要导火索。
要如何应对?
在面对任何症状时,我们首先需要详细辨证。当然,对于普通人而言,我们可以用栀子、决明子、菊花、枸杞、红枣、桑葚、菊苣、牛蒡根、蒲公英、甘草、山楂、橘皮、白茅根、人参、金银花、桑叶、杜仲雄、桂花等组成的甘舒茶,开水焖泡代茶。
{!-- PGC_COMMODITY:{"charge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536188929676023549&origin_type=&origin_id=2924338055226396_3536264153880744123&alkey=1306_2924338055226396_0_3536264153880744123_011&c_biz_combo=2","client_goods_data":"{\"promotion_id\":\"3536264153880744123\",\"product_id\":\"3536188929676023549\",\"title\":\"【古道今康坊】18味本草甘舒茶菊花决明子茶升级装240g\\/盒 \",\"cover\":\"https:\\/\\/lf3-cm.ecombdstatic.com\\/obj\\/ecom-shop-material\\/v1_kxBpDPdq_70863289643938777720346_1bc46babd47e09df0012575a76dc89fe_sx_547460_www800-800\",\"price\":7900,\"market_price\":23500,\"cos_fee\":2370,\"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haohuo.jinritemai.com%2Fviews%2Fproduct%2Fitem2%3Fid%3D3536188929676023549%26origin_type%3D2003002000%26origin_id%3D2924338055226396_3536264153880744123%26alkey%3D13_2924338055226396_0_3536264153880744123_011%26c_biz_combo%3D2%26buyin_track%3DCA0QnMjwl7j1mAUaBAgAEAAiACj9rYigiaPEiTEwAQ&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sales\":34,\"item_type\":4,\"cos_ratio\":30,\"favor\":false,\"in_shop\":false,\"platform_label\":\"小店\",\"h5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536188929676023549&origin_type=2003002000&origin_id=2924338055226396_3536264153880744123&alkey=13_2924338055226396_0_3536264153880744123_011&c_biz_combo=2&buyin_track=CA0QnMjwl7j1mAUaBAgAEAAiACj9rYigiaPEiTEwAQ\",\"selling_point\":\"\",\"coupon_amount\":0,\"captain_coupons\":null,\"elastic_title\":\"18味甘舒茶240g\"}","commodity_id":"3536264153880744123","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haohuo.jinritemai.com%2Fviews%2Fproduct%2Fitem2%3Fid%3D3536188929676023549%26origin_type%3D2003002000%26origin_id%3D2924338055226396_3536264153880744123%26alkey%3D13_2924338055226396_0_3536264153880744123_011%26c_biz_combo%3D2%26buyin_track%3DCA0QnMjwl7j1mAUaBAgAEAAiACj9rYigiaPEiTEwAQ&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goods_json":"{\"original_price\":235,\"price\":79,\"real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536188929676023549&origin_type=2003002000&origin_id=2924338055226396_3536264153880744123&alkey=13_2924338055226396_0_3536264153880744123_011&c_biz_combo=2&buyin_track=CA0QnMjwl7j1mAUaBAgAEAAiACj9rYigiaPEiTEwAQ\",\"shop_goods_id\":\"3536188929676023549\"}","img_url":"http://p9-item.ecombdimg.com/obj/ecom-shop-material/v1_kxBpDPdq_70863289643938777720346_1bc46babd47e09df0012575a76dc89fe_sx_547460_www800-800","item_type":4,"origin_price":"","price":79,"promotion_id":"3536264153880744123","promotion_source":4,"source":"精选联盟","title":"【古道今康坊】18味本草甘舒茶菊花决明子茶升级装240g/盒 "} --}
方中以栀子清肝解热,利湿通淋;甘草则可以平肝明目、散风清热;决明子可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橘皮可以温经通脉,利肝,缓解口苦、口干异味等;桑叶则可以润肺滋阴,补肝明目,润肠;金银花可以凉血止咳,清热解毒、缓解便秘;牛蒡根可以温养肝体,疏散风热、消肿止痛;人参则可以大补脾胃之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蒲公英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等;
要是长期代茶饮,可效行气、疏肝、解郁、止痛等。
中医是怎么治疗胆囊炎的?
胆囊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西医里将其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判断急性胆囊炎的指征是墨菲征阳性,症状可表现为右上腹部胀痛、剧痛或绞痛(合并胆石症),右肩部放射痛等。而胆囊炎在中医里属于“胁痛”的范畴,是由于肝络失和导致的一侧或双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部分患者可伴有腹胀、胸闷、嗳气、口苦、急躁、恶呕厌食等症状。
中医认为:胁痛多由情志不畅、跌打损伤、饮食所伤、外感湿热、劳欲久病等导致的肝络不通或不荣则痛。
了解了胁痛的病因,咱在谈谈胁痛的治疗。
治疗方面当然首先需要辩证了,胁痛分气血虚实。在气者以胀痛为主,游走不定,随情绪波动,这就是胁痛之肝郁气滞证(实);在血者以刺痛为主,痛点固定,痛处拒按,夜间较重,可辨为瘀血阻络证(实);若是胁肋胀痛、口苦口黏、胸闷恶呕、苔黄腻,就是肝胆湿热证无疑了(实);若是胁肋隐痛、遇劳加重可初步辩证为肝络失养证(虚)。
辨完证就该用药了
肝郁气滞得患者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常用药为柴胡、白芍、川芎、陈皮、枳壳、甘草等;瘀血阻络者需要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比如当归、生地、桃仁、柴胡、川芎、红花、赤芍、枳壳、甘草等药以活血行气止痛;肝胆湿热者用龙胆泻肝丸加减治疗;肝络失和用一贯煎加减治疗,常用生地、沙参、麦冬、当归身、川楝子、枸杞、白芍等养阴柔肝止痛。其中柴胡疏肝散和龙胆泻肝丸在市面上都有中成药。
中医治疗胆囊炎你了解了吗?这只是冰山一角,况且有些胆囊炎在临床上不会像课本上那么典型,有很多患者的合并症很复杂,不仅单靠中医辩证特色治疗,还需要西医诊断治疗,不可耽误患者病情。还是那句话,疾病重在预防,所以平时我们要畅情志、节饮食、慎起居。
文:中日友好医院男科硕士研究生卢冬冬/主任医师王传航
痛经是怎么回事?
女人痛经是一个当下最常见的妇科症状,几乎十个女人九个痛经。
痛经的西医定义是这样的:
行经前后或月经期间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有腰酸和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子宫内膜脱落的撕裂疼痛);继发性指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引起的痛经。
由上可见,西医其实对痛经还是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和定位的,并非某些西医生对外宣传的那样说痛经不是病,常年痛经依然需要及时检查盆腔是否产生了器质性病变。
我们聊聊中医怎么看待痛经。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解剖图看看,最好是动静脉的图,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人体内有多条经络从腹部络过,实际上整个下肢的循环系统,有大量血液和经络的营养最终都会回到腹腔,而子宫的位置又在肠道的前面,膀胱的后上方,所以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件事,腰部与下肢是否受寒引起子宫内温度过低,血循环变差?
另一条思路线:我之前讲过女性月经期间排出的血液和脱落的内膜实际上是为妊娠做准备的营养,那么是否会因为营养供应不足或经络组织结构产生压迫引起排血剥落并不顺利呢?
答案当然是。
那什么是宫寒了?
宫寒类似冻死冻僵的过程,这种寒来自内和外,外就是我上次提到的外在环境,其实中医所说的寒,指的不止是温度低,也指相对的血液和经络运转速度下降,因为流速下降,也代表血脂会相应增高亦或者更容易让血管内的垃圾沉积。这种沉积过程会进一步加重血液流速过缓的现象。人体对于短期内的受寒现象会主动提高心脏的速率,但是心脏的功能也和肺的呼吸有关,如果只有寒没有体能的消耗以及肺部呼吸的拉动,短期的体温回升只能短时间强化心血管功能,不能长久维持,所以最终身体依然会逐渐失温。而“内”因的缘由,也有很多种,比如喝凉水饮料,吃冷饮等。而这种损伤最严重的时间段,是在女孩子第一次初潮来临前,其次比较伤的时间是每次月事来之前一个月。
当然还有其他原因,比如穿过短的裙子,下肢后腰保暖不周,又或者在海边生活,经常在海滩“浪漫”,踏浪踩水,寒意也会从下肢静脉循环进入腹腔。
所以确定一个女生痛经是否由寒证引起体循环变差,只需看脚踝就可:1脚后跟两侧无肉干瘪,代表血亏不足;2脚踝有细小紫色静脉血管,代表运动少阳不足,阳亏。
中医所说热证会不会引起痛经?
逻辑上来说,如果单纯从子宫的角度看,不会引起痛经,因为子宫本身结构是个半封闭腔体,日常情况下是有自己的代谢循环周期的,按照正常来说,以月相潮汐的情况看,各位注意,是28天整(不是30天),有兴趣的可以问下身边的女性朋友,很多人其实来月事的时间是一样的或者很接近。
如果我们只看月事的过程本身,其实就是身体里一个“预备怀孕”的过程:当女性到了性成熟的年龄,身体为了准备孕育新生命,每次消化食物营养都会有一部分积累下来,进入胸部,这部分储存的营养会在生产后转化变成乳汁;当没有生产的情况下,这部分营养会顺着经络下行,进入腹腔,这时这部分营养会变成营养子宫内膜的主力,被吸收,这个时间一般是在月事开始前一个月(这也是治疗痛经的黄金时间);后续当内膜“成熟”需要脱落,每个月就会因为内分泌的信号(推动力来自心脏)打开宫颈口,内膜脱落伴随污血排出。所以我们这一支也认为其实做女人挺好,因为多了一条路径定期“清理”身体的垃圾,这也许也是女人平均寿命比男人长的原因吧。
所以如果子宫内温度足够,其实是不会出现痛经的,因为血脉流动充分,推动力量足够。
再看伤寒杂病论对热证的描述:热之为病,有外至,有内生。外至可移,内有定处,不循经序,舍于所合,与温相似,根本异源,传经化热,伏气变温,医多不晓,认为一体,如此杀人,莫可穷极。为子条记,传与后贤。
选条辨如下:热病,腹中痛,不可按,不能俯仰,大便难,脉数而大,此热邪乘脾也,大黄厚朴甘草汤主之。
症状描述看起来是不是很像痛经?
实际上这种情况和腹部结构有关,小肠的粘膜与子宫的外部包膜其实有关联,当腹部受寒或者有肠炎化热,内部血管充血,导致组织发生异位,牵连会引起整个子宫变形,其中最常见的变形就是宫颈口,甚至出现腹中坠痛但是无血可下,紧接着就是持续性发热口干,症状看起来像发烧,其实不是,在我们来看症状问题在于整个腹部组织的变形,常用处方有当归芍药散,枳实芍药散,包括桃核承气汤都可以治疗这类问题。
如果是这类妇科问题,一般还会伴随炎症,包括黄带带下,宫颈炎,宫颈糜烂,盆腔积液亦或者经血前多后少,色黑血块。看似寒证,实为炎症血热化热,这在医生进行妇科诊治时必须考虑“水坝蓄水泄闸”问题,保证患者经络通畅,没有郁结。
痛经的症状有没有可能“自然消除”?
答案是有的
临床上见到过有女生,产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排出很多血块,也有的是整个包膜脱落后,身体组织再生,之后就没有再痛经过。
人体本身其实有很强大的修复以及适应过程,所谓生病的过程,其实也可以理解是身体的适应能力和环境的磨合,在对抗中适应,这也是疫苗可以有效的原因,我们会为了适应一个状态而改变自己。
这个过程在男女几个特殊的年龄段会发生,男生在3岁之前,虚岁8岁,虚岁12岁前后的三个阶段,身体会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这个时间约是前后浮动半年左右,很多小时候留下的伤痕也会在这些阶段消失。而女生和男生比比较特殊,有更多的修复机会:虚岁3岁,虚岁7岁,虚岁14岁,以及每次产后和更年期前一年开始,这几个时间段也会开始有很强的自愈能力,这是上天赐给女性的一个优势,但是因为女性主体在孕育胎儿,所以当子宫“被使用”后,女子过了虚岁35岁,子宫加速衰老,整体的衰老速度一般远快于同龄男性。
所以如果住特殊的时间节点,给予用药或外部护理,女子的痛经很容易终生不会再犯,这也是中医妇科对于女人观察的特殊角度,当然流产也算产后,过去叫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