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肝炎最简单方法,肝病到底传不传染?
感谢邀请,本内容由国家高级健康管理师特别提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想获取更多优质内容,可点击关注。作者每天将根据时下最热健康养生话题输出内容,希望用每个人都感兴趣的方式普及健康新知识。
乙肝有传染性,戊肝也具有传染性的
1955年12月~1956年1月,在印度新德里爆发了首次的戊(wu)型肝炎,当时有9万7千多人被感染。
1986年9月~1988年4月,在中国新疆南部爆发了世界上最大一次戊型肝炎的流行,当时有11万9千余人被感染,并有707人死亡。
戊型肝炎病毒是上世纪80年代初才被发现的“年轻病毒”,但在我国近年来戊肝发病率却逐年递增,发病人数曾连续多年超过甲肝。
戊肝通常好发于30岁以上人群,且戊肝的病死率在特定人群中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在孕产妇、或是那些曾经有过慢性肝病的患者。
致病元凶:在暴雨和洪水之后,水源被污染就会导致戊肝的爆发。但是除了水污染外,戊肝还会通过其他途径来传播。
消化道传染。食用了被戊肝病毒污染的食物就会被感染。在照顾戊肝患者的同时,一旦不小心接触了他们排泄物,如果双手不进行有效的消毒,也也会造成传染。为了预防传染,当患者在如厕后排泄物被溅射到了马桶周围时,可以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如果输入了戊肝病毒患者的血液或血浆也会造成戊肝发病。但由于现在国家对于献血源的严加检测,这种致病途径的发病率相对已经较少了。母婴传播。当孕妇患上了戊肝就有几率会传染给孩子。目前临床上碰到比较多的就是一些生食海鲜或未被完全烤熟的烧烤而导致的戊型肝炎发病的现象。其中最容易携带戊肝病毒的就是一些贝壳类的海产品,比如:生蚝、扇贝、鲍鱼、毛蚶、花蛤等。
戊肝得病后的早期症状:戊肝患者由于肝损伤往往会引起一些其他方面的表现
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厌油。骨关节的疼痛皮肤瘙痒。其次就是脸色泛黄、尿液颜色加深、大便呈灰白色。以上这些其实都是肝炎的表现,但很多患者往往并不了解,在消化道出问题后就去了消化科,关节疼痛就去了骨科,皮肤瘙痒也觉得多是过敏原因从而去了皮肤科,往往检测下来却找不到病因,这时候就一定要去做一个肝功能的检测。
当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为了缓解皮肤瘙痒的问题,建议可以用30度左右的温水进行相应部位的擦拭,然后涂抹一些润肤露便能够改善瘙痒的症状。当夜晚因瘙痒无法入睡时,也可以洗一把温水澡以达到缓和瘙痒的目的。
戊肝的潜伏期:潜伏期是指疾病感染以后到发病的这段时间,我们把它称之为潜伏期。戊肝的潜伏期大约在40天左右。而在潜伏期的中后期以及疾病发病的早期,它的传染性是最强的。这个时候大家要特别引起重视。
防患方法:戊肝病毒在沸水中煮沸后是可以被完全杀灭的。所以说我们只要把食物煮熟煮透再食用,就不会引起病毒的传染。
虽然戊肝不像乙肝会发展成慢性肝炎,更不会癌变。在患病后一个月左右病情也会有所缓解,但它对正常肝脏的损害是确实存在的。所以广大的吃货朋友们在享受美食的时候还是要特别注意喔~
有肝炎的人不能做哪些事?
大家好,我是医者杨华升,专注中医知识传播和健康科普。
慢性肝病如慢性肝炎是缠绵难愈的疾病,治疗起来绝非一朝一夕所能轻易治愈的。
那么肝炎患者不能做什么?
首先,不能有不正常的心态。在治疗慢性肝病的过程中,患者自己的调养非常重要。
从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来看,现代的绝大多数慢性病,主要和内因有很大的关系:
内伤七情,也就是不正常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对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有抑郁、愤怒、恐惧、急躁等情绪。
还有,要改变饮食方面的坏习惯。如嗜烟、嗜酒、嗜食辛辣、嗜食寒凉生冷等,这些在当今社会都非常常见。
目前,很多恶性肿瘤的发生,都和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为什么说根除不良生活习惯很重要呢?很多患者都认为,“西医治标、中医治本”,这实际上是一种很模糊的认识。
根据以上论述,要想真正的去除病根,还是需要病人本身的。
因此我提出了“医生治标、病人治本”的提法。
真正要想把疾病去根,还是要靠患者本人。
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思维习惯,从而除掉疾病产生的土壤,这才是真正的治本,真正的去根。
注意:医学科普不能代替诊疗,请遵医嘱。欢迎在评论区多多交流,更多关于护肝的知识科普,可以到我的主页看一看。肝部有问题怎样看出来?
判断肝脏是否有问题可以通过,单纯查体、影像学检查、肝功及肝炎病毒全套检查、肝穿刺检查等检查来确定。
1、肝病是一种常见的、突出的症状就是疲倦乏力和不思饮食。肝区胀痛或不适,恶心,厌油腻,食后胀满或有黄疸,口干,大便或干或溏,小便黄,或有低烧,头昏耳鸣,面色萎黄无华等。如果是肝硬化,除有肝炎的临床表现之外,还有腹水,腹壁血管突出,周身水肿,尿少,肝掌,蜘蛛痣,严重者还可能大出血。
2.影像学检查:主要是利用彩超或 CT来判断肝脏有无占位性病变、形态改变、结构异常等,对肝硬化、肝癌、肝脓肿等疾病的诊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3.肝炎全套:通过肝功全套、乙肝、丙肝、甲肝等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来判断病人是否存在病毒性肝炎。
4.肝穿刺检查:肝穿刺检查主要是采集肝组织做病理活检,通常作为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等疾病的诊断标准。
看肝功能可以知道自己得肝病了么?
肝功能检查是通过各种生化试验方法检测与肝脏功能代谢有关的各项指标,反映肝脏功能基本状况。肝功能检查包括反映肝实质损害的指标(转氨酶)、反映胆红素代谢及胆汁淤积的指标(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总蛋白、白蛋白)、反映肝纤维化的指标(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
肝脏的病变,常见的有这几种疾病:甲肝、乙肝、丙肝、肝硬化、脂肪肝、肝癌、酒精肝、血吸虫肝等。胆红素或者转氨酶异常升高,说明肝功能有问题,但是不是肝病,还不能确定,需要做其他的检查进一步明确。很多药物、毒物也会引起肝功能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会出现肝功能异常。另外,就算有肝病,比如慢性乙肝、丙肝、酒精肝,当残留肝细胞代偿功能好的时候,肝功能是正常范围的,所以做肝功能并不能确定自己有没有肝病。
如何知道自己有没有肝病呢?
1.病史 乙肝患者通常有乙肝病毒接触史,或者从母体传染,母婴传播。甲肝患者通常有不洁饮食史,酒精肝患者通常长期酗酒史,血吸虫肝患者有血吸虫接触史。
2.症状 大部分肝病病人早期没有太明显的症状,当肝功能明显异常时,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脂肪泻、腹胀、乏力、食纳差等症状。比如肝硬化、肝癌病人还可能出现腹水、脾肿大、黄疸等。
3.肝脏病毒各相关抗体 比如乙肝两对半,甲肝抗体,丙肝抗体,戊肝抗体等可以初步明确是否感染过这些肝炎病毒。如果乙肝两对半确定是小三阳(1.4.5项阳性),或者大三阳(1.3.5项阳性),可以进一步检查乙肝病毒DNA定量,明确乙肝病毒是否在复制期。对于甲肝患者除了病史,症状之外,可以抽血查甲肝抗体,包括早期甲肝抗体IgM型抗体以及恢复期甲肝抗体IgG型抗体。
4.肝脏B超或者上腹部增强CT 上腹部B超和CT在检查肝脏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脂肪肝、肝硬化、肝癌、酒精肝、血吸虫肝等疾病能通过这些检查早期发现。
医生根据对肝功能化验单的查看,可以很好的判断出一个人肝脏的情况,肝功能检查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但还需要通过做相应的其他检查,综合判断,才能确定是否患了肝病。
怎么样判断自己的肝病情况是不是属于肝癌?
很多的朋友咨询我说自己是肝炎患者会不会最后就一定发展为肝癌了,怎么才能更早的发现肝病开始转为肝癌?这是很多的肝炎患者都比较担心的。昨天是全国爱肝日,也是倡导每个人都能很好的呵护自己的“小心肝”,多了解这方面知识才不至于走入误区。
记得我的一个亲戚是在我上医学院的时候,因为肝癌去世,当时在农村大家都太重视做体检,几乎10几年都不去检查一次,除非自己有了症状才去医院做检查,导致有些癌症一发现就是晚期,这样的案例非常多。很多癌症在早期是没有任何症状的,所以我们必须去主动发现它,而不是等到癌细胞侵蚀了你的脏器后你再去治疗它。
如何知道肝炎将要转为肝癌?1、对于高危的人群,比如:具有乙肝、丙肝感染、长期酗酒、食用被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肝硬化患者等都需要每隔半年进行至少一次甲胎蛋白(AFP)和肝脏超声的检查。 对于血清AFP≥400μg/L,而B超检查未发现肝脏占位者,应注意排除妊娠、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活动性肝病及胃肠道肝样腺癌等,必要时可以做其它影像学检查。
2、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检查、CT、MRI,这些检查都能够提供很多的判断依据,当然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检查手段。如果肝脏占位直径≥2cm,CT和MRI两项影像学检查中有一项影像学检查阳性方可诊断HCC,以加强诊断的特异性。如果肝脏占位直径为1-2cm,则需要2项影像学检查阳性结果一致可确立诊断。
3、肝脏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时有创的检查手段,所以必须先了解肝炎病史、影像学检查等再决定是否需要做病理检查。
乙型或丙型肝炎以及肝硬化是肝癌的高危因素,对于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如果你现在就有肝炎,你需要知道以上我所说的知识,需要你和你的医生一起来在早期发现它,最好就的是不要让它转变为肝癌。不要通过猜测或者查询书籍和自己的症状比对,要用科学的医学手段,相信你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