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冲位于人体的哪个部位,肝气郁结怎么调理?
中医认为,肝性喜条达、恶抑郁。条达就是指像树木枝条一样柔和、舒展、畅达之意。
提醒肝癌悄悄来了?
先来看最近发生的一个案例:
52岁的景先生,平时工作比较忙,时常疲惫,脸色发暗,也没有在意。最近几个月,景先生胸前出现了一些“小红点”,不痛不痒。并且,这几个月来,景先生越发消瘦,体重下降的厉害。正好赶上单位体检,景先生做了全面检查,结果,血清谷丙转氨酶偏高
结合景先生胸前的“红点”,再加上脸色发黑,体检中心建议去医院,进一步检查肝脏。景先生到医院,又做了进一步检查,最终确诊为肝癌并发肝硬化,已经到了中期。
为什么肝癌一发现,往往就是晚期?
据世卫组织报告显示,我国肝癌发病率为25.7/10万,占据全球之首,每年新发和死亡患者大约占全球总数的一半。
肝有一个特点,就是只需一部分脏器就能发挥功能,健康的肝脏大约需要1/4就能然给人体正常工作,肝癌早期时肝脏功能还是健全,这时候人无法察觉自己有任何异常,这就是肝癌为什么一经发现,就是晚期的原因。
医生:手上1标记,提醒肝癌悄悄来了!
出现蜘蛛痣、肝掌
其实,景先生胸前的“小红点”,在医学上称为“蜘蛛痣”。研究发现,有蜘蛛痣的人,85%有肝脏组织病变,其中,30%为肝硬化。蜘蛛痣,常发生在毛细血管密集的地方,如前胸、颈部、脸部等。
手掌的颜色,应该是均匀的粉红色,一旦出现朱砂色红点,需警惕“肝掌”。当慢性肝炎者,恶化成肝硬化之后,十分容易出现肝掌。
除此之外,有这几个症状,都是肝不好的表现!
容易出血
如果,漱口的时候,出现牙龈出血,甚至只要用力吸一下,就会牙龈出血。又或者,经常是不知不觉中开始流鼻血。
脸上粉刺增多
人的身体内有黄体荷尔蒙,这种物质可以刺激皮肤分泌脂肪,也就是皮脂。如果身体内的黄体荷尔蒙比较多,对于皮脂生成的促进作用强,那么粉丝就会比较多。
口臭难闻
肝病引起的口臭尤会有一股腐臭味。是因为肝功能异常时,血液中的尿素氮和氨不能很好的排出,所以通过呼吸,从口腔排出,就会出现口臭的症状。
如何养护肝脏,医生给出了三点建议!
11点之前睡觉
中医认为晚上11点至凌晨3点血液流经肝、胆,此时如果得不到休息就会影响肝胆的健康,并且睡眠质量不佳也会引起肝火上升,造成肝脏异常。过度的情绪激动也会产生肝火影响肝脏的健康,导致肝脏异常。
多补硒养护肝脏
硒元素有其卓越的保肝、护肝功能,而被专家们称为“抗肝坏死保护因子”。补硒使肝炎病人减少35%,而肝癌患者特别是有家族病史的,长期补硒可使肝癌的发病率下降一半。
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喝富含硒元素的紫阳毛尖。因生长在中国硒谷而闻名,平均含硒150ug/kg,比我国非富硒茶地区茶叶平均含硒量高5倍,具有很强的营养保健作用。坚持每天1~2杯,可养肝护肝,提高人体免疫力,更能预防肝癌的发生。
按摩血海穴 太冲穴
血海穴
血海穴在大腿的内侧,坐立位将腿绷直,膝盖内侧会有一个凹陷下去的地方,在凹陷的上面有一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按摩血海穴不需要很用力,只要血海穴有微微酸胀感就可以了,每一条腿按摩大约3分钟即可。
太冲穴。
此穴位于脚背第一、二趾骨之间,盘腿端坐左手拇指按右脚太冲穴,沿骨缝的间隙按压并前后滑动,每一侧约20次即可。
身体哪些部是命门?
谢邀!“死穴”、“命门”,指的是人体中有一些部位非常脆弱,如果不小心伤害了它,它或会使人晕厥或置人于死地,所以千万不能疏忽大意。那么,人体的命门有哪一些呢?
1、脆弱的太阳穴
太阳穴是颅骨最薄弱的部分,骨板厚度最薄处仅为1-2毫米,且太阳穴下方有大脑中动脉,如果遭受暴力打击,易造成血管破裂大出血,引发颅内血肿使人陷入昏迷。即使不是重重打击也可能出现骨折,骨折对视神经发育很不利临床上就发现过一巴掌打失明的情况。
2、鼻骨容易骨折
鼻子是面部最突出的部位,但也很容易受外力所伤。鼻部骨片菲薄细小,主要构成鼻骨骨架的是软骨弹性大,很容易折伤,有统计显示鼻骨骨折是耳鼻喉科常见的外伤约占耳鼻喉科外伤疾病50%。
鼻骨骨折会影响面部的外形及鼻腔的通气功能,严重者还会合并有鼻中隔骨折、软骨脱位上颌骨额突、鼻窦、眶壁颅底等外伤。
3、肩颈伤不得:吻颈也有危险
为什么吻颈、按脖子会致命或致病?因为在你颈部外侧的中部,颈动脉搏动最明显的地方有个叫做颈动脉窦的部分。已经得到了彻底的清理和重整颈动脉窦内有特殊的感觉神经末梢,它好像灵敏的“按钮”或“开关”一样可以调控血压和心率。如外力压迫颈部,就会出现反射性的血压下降、昏倒等。这是暂时性脑缺血、脑缺氧所引起的短暂意识丧失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者会更敏感稍微受压就会出现头晕或晕厥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致命。
4、脆弱的脾脏
正常脾的质地相当于豆腐比肝脏更加脆弱,是一个很容易破裂的腹腔器官!脾位于身体左侧肋骨下方是腹部内脏中最容易受损伤的器官,发生率几乎占各种腹部损伤的20%~40%!摔跤、打闹中腰部不慎撞到桌角而使脾脏破裂的患者屡见不鲜,出血量大而快的话,很容易出现失血性休克,伤情危急出血量少而慢的话,则不容易发现及时就诊,时间一长,甚至会危及生命。
5、不要乱碰后脑勺
后脑勺里面有重要的中枢脑干系统,具有控制心跳、呼吸、体温等重要生理功能,可以说是维持人体生命各项机能正常运行的基础,同时后脑勺的颅骨组织很薄弱,如遭重创,会引发颅内血肿致命伤!
【更多高质量的健康科普文章和健康问答,或向专家咨询肩颈腰腿关节疼痛等问题,请关注“华络健康”头条号;华络医疗正在举办免费赠机活动,详情见华络健康头条号菜单下“赠机活动”】
降血压可以常按哪几个穴位?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副院长、教授王清海表示,根据中医“平肝熄风”的理论,高血压患者可针对相关的经络及穴位进行按摩,以调整微血管的舒张作用,解除小动脉痉挛,达到疏通气血、平稳降压的功效。进行降压操时,老人要取准穴位,以按摩至局部酸胀、皮肤微红为度。随后,可逐渐感到头脑清醒、精神放松。
第一节:预备式动作要领:端坐于椅子上,双眼目视前方,两臂自然下垂,双手放在大腿上。膝关节呈90度,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保持全身肌肉放松,呼吸均匀。
第二节:按揉太阳穴动作要领:将两拇指分别置于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上,以顺时针按揉太阳穴,共转32圈。可疏风解表、清脑明目、止头痛。
第三节:按摩百会穴动作要领:用右手手掌紧贴百会穴(位于头顶处,为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旋转,共旋转32圈。可宁心安神、清脑明目、降血压。
第四节:按揉风池穴动作要领:用两拇指分别按揉同侧风池穴(位于后颈部,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与耳垂齐平),以顺时针按揉风池穴,共转32圈。可提神醒脑、明目降压。
第五节:摸头清脑动作要领:两手五指自然分开,用小鱼际从前额向后耳按摩,共按摩32次。可舒经通络、平肝熄风、降血压、清醒头脑。
第六节:鱼际擦颈动作要领:用左手掌大鱼际擦抹右颈部的胸锁乳突肌,再换右掌大鱼际擦左侧的胸锁乳突肌,两侧分别擦抹32次。可解除胸锁乳突肌痉挛,并有助降血压。
第七节:按揉曲池穴动作要领:先用右手拇指按揉左侧的曲池穴(位于手肘关节弯曲凹陷处),再换左手拇指按揉右侧的曲池穴,分别按揉32圈。可有清热、降压的作用。
第八节:内关宽胸动作要领:用右手拇指按揉左侧的内关穴(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再换左手拇指按揉右侧的内关穴,分别按揉32圈。可宽胸舒心。
第九节:引血下行动作要领:分别用两手拇指按揉两侧小腿的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4横指处),共按揉32圈。可健脾和胃、引血下行。
第十节:扩胸调气动作要领:双手放松下垂,然后握空拳,屈肘抬至肩高,再向后扩胸。如在做操过程中有头痛、心慌、胸闷等症状,应暂时停止锻炼。
王清海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副院长、教授
(来源 老人报)
手上出现4种表现要就医?
双手,堪称是生命的“第二张脸”。
小小手掌,能够看出人体多种疾病,是健康的一个“指向标”。
因此,生活中,切莫忽视双手发出的“异常信号”,或许是在提示你健康出现了问题。
尤其是,一旦出现下面4种“迹象”,需警惕大病来临,及时检查,切莫拖延!
第一种:手指麻木——警惕脑血管病如果,突然间,双手麻木,甚至伴有肢体麻木,需要警惕脑血管疾病。
一旦脑部血管堵塞,压迫神经,便会导致手指、肢体麻木等。
脑血管堵塞的其他表现:
嗜睡、哈欠连连、睡觉单侧流口水、突然头痛剧烈、异常流鼻血等。
如何养护脑血管?1、多吃蔬果
每天,至少吃够5种以上的新鲜蔬菜,有助强健血管。
最好是不同颜色的蔬菜搭配,这样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摄入蔬菜的种类越多,吸收的营养越全面。
蔬菜中,含有机体不能合成的维生素C、花青素、膳食纤维等,有利于抗氧化、排出肠道垃圾,保持血管弹性。
2、植物油,搭配吃
每天要吃一勺搭配的植物油,吃齐三种脂肪酸,有助于调节血脂,减少血管堵塞。
将油酸类油脂丰富的橄榄油、亚油酸类油脂丰富的大豆油、亚麻酸类油脂丰富的紫苏仁油,按2:2:1的比例搭配吃,约25克~30克。
其中,紫苏仁油,含有大量的Omega-3脂肪酸中的α-亚麻酸,是目前人体最为缺乏的一种脂肪酸,日常要注意补充。
中国营养学会2013年版,推荐α-亚麻酸,每日摄取量,1600-1800毫克。
α-亚麻酸可软化血管,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脂质沉积及改善纤溶功能,可以清除血液垃圾,降低血液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胆固醇,增加血管通透性,帮助清除对心血管有害的物质,保护血管系统的健康。
3、转转手腕
用手腕画圈,顺时针30下,逆时针30下,增加手部运动,可促进全身血液的循环。
第二种:手掌大鱼际缺乏弹性——警惕心脏病手上最饱满的这个地方,就是大鱼际。
此部位,应该是最饱满,最有弹性的。
但是,很多中老年人,心脏不好的人,大鱼际缺乏弹性。
用拇指按压这一块,最鼓的地方给它摁下去,然后手起来,如果,它是松松散散的,回弹很慢,代表心血循环系统功能下降,特别需要注意心脏的保养了。
心脏不好,还有这些表现:
舌底出现青筋,或舌头发红、发白。
睡觉平躺时,会感到呼吸困难,需要垫高枕头,才可呼吸顺畅。
走路或爬楼梯时,出现胸闷,呼吸不畅,久久不能平复。
容易疲劳,终日乏力,头晕头昏,焦虑不安。
脉搏过缓或过快,节律紊乱。
心慌、气短,失眠多梦、心前区刺痛等。
如何养护心脏健康?1、吃豆类
豆类含钠低,含钾、镁、钙、叶酸丰富,叶酸可以降低体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
豆制品如豆腐、豆干等中所含的植物胆固醇,有利于胆酸排出,胆固醇合成量也会随之减少。
2、多欢笑
心脏,最怕悲伤、悲观的情绪。
经常笑一笑,保持良好乐观的情绪,有益心血管健康。
乐观度最高的人,心血管健康程度,是悲观者的两倍。
3、保睡眠
睡眠不足,也会加速心脏的早衰。
一旦,经常熬夜,睡眠不足,就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脏自然的节律,会被打破,容易引起窦性心动过速、早搏、甚至是短阵室速,也就引起心脏不舒服。
所以,保持良好的睡眠,对于心脏来说,至关重要。
第三种:手掌发红——警惕肝脏疾病当手掌大小鱼际处发红,或者出现红点,需警惕是“肝掌”。
此时,肝脏健康已经严重受损,最好及时就医检查。
肝脏不好,还有这些表现:
脸色发黑、晦暗、粉刺丛生、容易出血、乏力、易倦、长出蜘蛛痣、出现黄疸等。
如何保护肝脏健康?
1、远离腐败食物
食物一旦腐败,很容易遭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
而“黄曲霉毒素”是严重的致癌物,80%的肝癌病例,是由于受到黄曲霉毒素的影响。
生活中,一定要远离这类的食物,减少感染黄曲霉毒素的机会,保护肝脏健康。
2、多饮茶,护肝排毒
多喝茶水,不但可促进新陈代谢,还可帮助肝脏排毒,减少肝脏负担。
黄花苗根茶,泡水喝,可排肝毒,提高肝脏解毒能力,预防肝损伤。
中医认为,黄花苗入肝经,擅长排肝毒,降肝火,预防肝损伤。
尤其是黄花苗根茎,对于护肝效果更佳,可排肝毒,提高肝脏解毒能力,还是预防C型肝炎中,最重要的天然品。
研究发现,黄花苗,还可拮抗内毒素所致的肝细胞损伤,解除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增强肝脏再生能力,有很好的养肝护肝作用。
3、多按揉,强肝功
揉肝俞穴,可起到养血,疏肝利胆的作用。
低头时最高隆起处那块骨头算起,第九个突起下方,左右各两横指宽的位置就是肝俞穴。
揉太冲穴,可把肝气肝火消散掉。
在大脚趾缝往脚背上4厘米处,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
揉行间穴,可降火气。
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
第四种:手指末端粗大——警惕肺部疾病大拇指,对应肺部经络,一旦拇指变形,常见拇指末节肥大,根部缩小,表现为肺气不足,是肺经缺氧的表现。
此外,手指末端变粗,在医学上叫做"杵状指",是肺病的典型体征之一。
肺不好,还有这几种表现:
皮肤干燥,或者瘙痒。
排便出现异常,反复便秘。
鼻子容易出现不适现象。
长期干咳,头脑昏沉,嗜睡。
皮肤晦暗、干燥,肤色如同锈色一般。
如何养护肺部健康?1、远离燥邪
肺为“娇脏”,怕寒怕热怕燥,喜温润。
燥邪伤肺,易耗伤津液,常见口鼻干燥、干咳无痰、皮肤干裂等症。
因此,生活中,要尽量滋润肺部,对抗燥邪。
2、食疗
选用补肺益气、滋阴润肺的食材,烹调而成的食物,补益肺气、滋阴、润肺、止咳之功效。
银耳,可滋肺益胃、补气和血、美容嫩肤,滋阴补气,扶正固本。
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对肺燥、脾症具有较好的食疗作用。
莲子,清心醒脾,补脾止泻,养心安神,滋补元气。
玉竹,滋阴润肺、生津养胃、除烦止咳,是养阴佳品。
经常用这些食物,做成药膳,可滋阴润燥,保护肺部健康。
3、运动,提升肺能
经常运动,增强锻炼,可提神肺功能,保护肺部健康。
扩胸运动,锻炼肺活量,促进肺部健康。
伸开双臂,尽量扩张胸部,然后,用腹部带动来呼吸,能增加肺容量。
扩胸,可疏通肺部经络,松弛肌肉组织,促进肺部血液循环,有利于肺泡杂质排出。
每天坚持锻炼10~20分钟,舒长心肺血管,提高心肺供血氧的能力,从而提高心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