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苓膏功效和副作用,用了西药成分的就不是中医吗?
题主所说的中医和西医,应该是指“现代中医”和“现代西医”,统称为“现代医学”。对于传统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发扬于封建社会,很多药方和药材已经落后,甚至被证明为不科学。而传统西医也是如此,不被医学界承认,因为在中世纪的“黑死病”(鼠疫)大爆发中毫无作用,所以被称为“巫医”,传统西医的医生的形象更是成了“疾病”“魔鬼”的象征。
现代中医已经改良成了“现代医学”,就像屠呦呦的“青蒿素”一样,是由传统中药材黄蒿花中提取出来,运用现代医学的手段提炼制成,那它算中药还是西药。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一定的体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也有了理论和实践的积累,在古代社会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代中医是现代医学的一部分,更科学和规范化了,对于中医传统进行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能一概的拿来肯定,也不能一谓的去否定,把科学先进的一面保留,对封建落后的一面加以改造或者直接淘汰。
例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虽然是宝贵的古籍资料,但是因为产生于明代,距今已经几百年了,很多药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以用现代医药代替,指甲、粪便、经血入药就必须被淘汰,甚至还有封建迷信的成分,所以可以当做历史资料来研究参考,但不能当做科学来看待了,其它的中医古籍亦是如此。
对于没有纳入中医体系得到科学证明的偏方杂方和江湖医生,他们能不能治病救人,还是应该持怀疑态度,不能相信,毕竟江湖医生都是没有行医资格多以骗财为主的骗子,偏方杂方更是没有依据,轻则生病重则失去生命,所以有病要去正规医院,现在的江湖医生打着“秘制药方”的幌子招摇撞骗,毁坏了中医的名号。还有一些人喜欢泡药酒来保健,也要谨慎,很多不仅不补还有副作用。
中医对于药材功能的认识,将几种药材组合调配就能治病救人,也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用无数次的实践才得到的结论。有的药方药材仍在使用,而且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例如金银花泡茶祛火,姜汤暖胃,驴胶补血,龟苓膏养颜,这些都是触手可得的药方药材。同时告诉大家,其实燕窝鱼翅中含有的角蛋白,猪蹄里就有还更多,没必要花大贵价钱去买这些奢侈补品,啃一个猪蹄就能补充。
熬夜对身体的伤害在哪里?
谢邀!
熬夜对身体的伤害非常大,正巧我前几天失眠了一个晚上,说说这两天我的感受。
一个晚上不睡觉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周五一晚上大约睡了10-20分钟。
周六
6:30头晕,感觉身体轻飘飘的,因肚子不适起床;
7:00 反正也是不着出门溜达,感觉还不错神清气爽的,就是觉得自己有点虚;
9:00吃了早饭去加班,吃了感觉和没吃似的,估计不睡觉消耗太大了,但是也并没有觉得饿;
10:00看了会电脑感觉眼睛不够用了,特别累,外加口渴,喝了不少水;
15:00干完今天的任务回家,路上走得特别慢,已经感到了身体虚弱,想睡觉;
16:00到家后极度口渴,喝水和酸奶,这会精神虚弱,但是不太想睡觉,眼睛还是不好使;
16:30下了两盘象棋感觉脑袋不够用了,智商不在线,多亏今天加班并不是智力活动;
17:00 躺床上两次犯困,第二次睡着了一会,由于有点事情约了别人来家里,所以不太能睡很久,睡了20分钟感觉头脑清醒了;
20:30 办完事情,洗澡,这会感觉清醒了一点;
22:00准备睡觉,头发干了之后23:00基本睡着;
周天
7:30 起床,因为有事要去医院必须起来,这时候起床不适特别困难,相对清醒;
8:20出门,走路速度特别慢,吃了一个菜团子,整体不是很饿;
11:20 回到家,极度口渴,依然不饿,下了盘象棋,脑子还是不好使;
13:30 出门准备去吃自助餐,但是依然不饿
16:20回到家,累,极度口渴,快到6点睡着了;
21:00睡醒了,感觉精神不错;
周一
1:00犯困睡着;
7:30 起床 精神很好,终于感觉有点饿了;
至此感觉到自己是个正常人了,总结一下熬一夜之后的两天身体情况,
1.没有便便,我平时便便很规律,这两天没有绝对是熬夜导致的;
2.极度口渴,这两天都非常渴,表示熬夜消耗的水分很大啊,或者是后续体力不好会导致水分消耗大,及时补水很重要;
3.脑子晕,智商不在线,啥动脑子的活动干不了,所以又熬夜就尽量不要安排动脑子工作;
4.感觉不到饥饿,消耗大但是还不饿,真厉害啊,可是我并不希望这样子减肥哎,这个时间最好正常吃饭饮食,而且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和粗纤维食物,可以弥补熬夜的损耗并且缓解便秘的情况;
就这些感受了,建议大家还是不要熬夜为好,万一失眠或者工作需要了,最好安排在第二天可以休息的日子,及时补水和营养,保证最快的时间内回复良好的身体状态!
祝大家都不要失眠啦!
一两陈皮一两金?
陈皮自古以来就是一味药膳同源的药材,但是很多人对陈皮却有错误的认知,认为陈皮就是我们平常吃的橘子剥下来的皮,如果你这样认为那就是大错特错,因为此橘子皮非彼橘子皮,这是柑橘属下植物及其栽培变种的橘子剥下来的皮,经过干燥后的果皮。普通的橘子皮和陈皮的功效和作用都相差甚远,根本就不能相提并论。
寻味之旅,总能用奇遇来形容。对于食材的每一分把握与注释,是对品食者最大的尊重。我是天然力,专注于生活之中的每一道美味。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的食材奥秘与烹饪技巧,让你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寻味之旅,并肩同行。
俗话说:“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陈皮的“陈”字就体现了它的含金量,陈皮越陈,就说明存放的年载越久,品质就越为上乘,价格自然也就越贵。还有一句老话是这样说的:“老陈皮入药可调百方,入膳可调百味,入茶可调百韵”,由此可见越老的陈皮入药的效果就越好,越老的陈皮出来的味道也是越好,越老的陈皮泡水喝的味道也是越香,也越醇而甘甜。陈皮在长时间存放的过程中,挥发油会逐渐减少,这样对人体的肠胃刺激也相应减少,而苷含量和黄酮类也会随着存放时间逐渐增加,这样对人体健康是有非常有好处。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陈皮的世界,让我们大概了解下陈皮的那点事,先有认知,再有运用,这样才更能让陈皮为我们所用,使其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陈皮和广陈皮的区别?陈皮在中医的药材中有“陈皮”和“广陈皮”之分,其中又以“广陈皮”的品质和效用为佳,而“广陈皮”一般主产于广东的新会,所以一说到陈皮就会联系到新会这个地名。
1、陈皮
一般会被剥为数瓣,其基部是相连的,也有的是呈不规则的片状,厚度一般都在1~4毫米之间,其外表颜色一般为橙红或红棕色,内表颜色一般为浅黄白色,其质地比较硬而脆。
2、广陈皮
一般是3瓣相连,形状比较整齐,其厚度比较均匀,基本上都在1毫米左右,其斑点状油室比较大,把广陈皮对着光来照视,透明度比较清晰,质地也比较较柔软。广陈皮挥发油的含量要比陈皮高很多,药性也要好很多。
3、产地的区别
陈皮在受到气候、土壤和水温等条件的影响,所以不同产地的陈皮在用药过程中表现也就不同,这样就出现了2种不同品质的陈皮。广陈皮一般产于广东新会,可以称得上是地道的药材,所以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而陈皮一般主产于福建、浙江、四川、等地。
如何辨别陈皮的年份?可以说现在陈皮的市场很乱,很多商家都是以次充好,或者用保存年载短的来冒充保存年载长的陈皮比比皆是,所以我们在挑选陈皮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分辨,好的陈皮才会有更好的养生效果。下面总结了几点分辨陈皮的小技巧以供参考。
1、干燥度
陈皮存放的时间越短,其皮身就越软,这是因为陈皮中仍然含有大量的水分和果糖等因素,所以就很容易受潮变软。相反存放年载长的陈皮,摸上去的手感偏硬,而且容易碎。根据这个特征,越好的陈皮表面就越干燥,越是没任何水分,有的甚至用手轻轻一折就会断。
2、气味
存放3-8年的陈皮闻起来的香气有明显的刺鼻气味,并且还会有甜中带着酸果的酸味。
存放9-20年的陈皮就不会有酸果的酸味了,闻起来是清香扑鼻的醒神怡人的味道。
存放20-40年的陈皮气味是甘香醇厚的纯香味。
存放50年以上的陈皮的气味已经达到陈化脱囊,超凡脱俗境界了。这样的陈皮就可以达到一两陈皮一两金的珍贵程度了。
3、口感
一般口味苦、酸、涩的一般都是年载较短的陈皮,而年份越久的口感就有越甘、越醇、越陈的特点。由此可见陈皮是越陈越香,越陈品质就越好,一般我们在烹饪中用来当调味品的只需用2-3年的陈皮就可以了。
4、颜色
一般存放时间短的陈皮,我们看其内囊是雪白或者是黄白色的,其外表面是呈现暗红或者鲜红色的。而存放时间久的陈皮的内囊是古红或棕红色的,其外表面是黑色或者是棕褐色的。品质上等的陈皮其色泽一般都是黄褐色并且稍微发黄色,看上去比较鲜亮,而那些比较鲜艳或者比较黄的品质一般都是不好的。
5、茶色
用保存年载较短的陈皮泡出来的茶色一般是浅黄色的,而保存年载比较久的陈皮泡出来的茶汤色是黄红色,有的甚至是红色的,这样的茶汤气味清香,清亮通透,色如琥珀。
陈皮普洱茶陈皮如何搭配?陈皮和很多食材搭配都能起到很好的食疗养生效果,比如和胎菊来搭配,因为胎菊中富含多种丰富的氨基酸物质,对人体内抗体的合成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和普洱茶搭配,这是从古代流传至今的一种搭配,普洱茶里面有富含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对我们的身体也非常有益。比如和酒搭配,可以说这是中药的常用炮制方法之一。
陈皮带鱼陈皮入茶饮、酒渍,入菜是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粤菜中更是运用到了极致,像陈皮乳鸽和陈皮红豆沙等就足以说明陈皮的绝妙之处。
陈皮牛肉丸我们只要记住陈皮是内香型的的,其香味浓郁,即可增加香气又可增加食欲,那么在不起冲突的情况下,在不超量的状态下,就可以随意搭配了。我们在烹饪很多肉类食物时加点陈皮进去可以起到一种很好的效果。
陈皮猪蹄结语:自古以来陈皮就受着人们的追捧,在入药、入饮品、入膳中越来越成为人们喜爱的药食同源食物,特别是在养生方面发挥的作用也是越来越大,也正是大家喜爱的原因而导致价格越来越贵。
看到这里,相信你也对于菜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了吧。那就动动你的小手指,点赞+关注!寻味之旅不迷路!
为什么乾隆这么长寿?
历史上有这么几个皇帝的寿命很长,分别是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梁武帝萧衍、女皇武则天以及乾隆皇帝弘历。而其中乾隆皇帝的寿命是最长,活到了八十九岁。不仅如此,他的执政时间也是最长的,也就是说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他仍然能活的很长,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乾隆画像】其实,除了生活条件优越和保养得当以外,乾隆高寿的原因倒也并不复杂,主要还是取决于严格的自律和乐观的心态。关于乾隆长寿的秘密,大体可以归结为以下五点:
一、乾隆皇帝喜欢锻炼乾隆皇帝与康熙皇帝同样喜欢南巡,喜欢游山玩水,不仅体察民情,而且可寄情于山水之间。特别是乾隆皇帝最大的爱好便是“到此一游”,每至一个景点,便会做一首诗,以抒发情怀,虽然写的不咋滴,但陪伴的大臣都说好,颇具自我满足感。
【乾隆下江南】
康熙皇帝没有乾隆皇帝活的时间长,主要在于康熙皇帝处于清朝初创时期,各种心力交瘁,深谋远虑,均耗费心力。而乾隆皇帝坐拥老子维持好的江山,拥有大笔可以挥霍的钱财,公子哥的创业起点比他爷爷要高。
二、乾隆皇帝的生活十分规律虽然乾隆也和其他的清朝皇帝一样十分勤政,每日天不亮就要上朝,平日还要办理众多军机要务。但他具有良好的生活规律,如饭后走一走,时常摸摸耳朵,搓搓脸,保持全身上下的血液流通。
同时他的饮食也十分讲究,荤素搭配,粗细均衡,可以说膳食平衡。和雍正帝狼吞虎咽,一切为了节省时间办公来说,乾隆皇帝的细嚼慢咽当然更容易长寿了。
【乾隆用膳】三、乾隆的心态非常乐观要说乾隆皇帝这个人,确实挺有意思。他是个虚荣心很强的人,喜欢显摆自己的文采,喜欢吹嘘自己的功绩,还自封十全老人,实际上,他的武功远远不如康熙,他的勤政又难以与雍正匹敌,但公子哥就是有着这样一副唯我独尊的心态,沾沾自喜,这种人一般活的都比较长吧。
【乾隆剧照】四、乾隆皇帝处理政务较为有效在看乾隆时期的奏折过程中,可以发现乾隆皇帝朱批都是知道了,另有旨。云云。而雍正皇帝在奏折中一写一大篇,相关研究表明,乾隆皇帝有一个秘书班子帮他弄奏折的内容,而雍正皇帝全部都亲力亲为,所以最后被累死了。而乾隆皇帝吸取这一经验教训,常常将很多事情交给大臣来做,自己便可以稍微放松一些,不至于劳累过度。
【乾隆处理政务】五、国内外的政事相对较为顺利乾隆皇帝与他的父祖一样,均面临着全国统一战争和周边国家的朝贡等问题。至乾隆朝时期,虽然也具有大规模的战争,但此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机制。如雍正朝时期设立了军机处,帮助处理西北军务,可以说即使发生统一战争,也可以按部就班的来,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机制,不用像康雍时期,什么都得想办法创设了。这样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心力。
【清东陵·裕陵·乾隆陵墓】综合来看,乾隆皇帝长寿并不是偶然现象,主要原因仍然还是在于懂得自律,能够坚持锻炼,规律作息,善于提高工作效率,并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又适逢政局稳定,因而得以成为了古代最为长寿的帝王。而以上五点原因中,前四点并不困难,你我都可以通过自律做到。
南方天气潮湿的让人快长毛了?
南方潮湿,北方干燥,这个是公认的常识,特别是在回南天、梅雨或者华西秋雨等等天气出现时,确实有除湿的需求,下面来说说除湿的妙招。
首先,吃辣!这个在西南、江汉、江南西部多地,是非常普遍的,日常饮食以辣为主,发热发汗,可以起到祛湿的作用,特别是重庆、四川的火锅,如果不是在当地吃的话(比如在北方),连着两三顿,必定上火,当然了,在当地,特别是湿冷的冬日,这个就很给力了。
其次,现代科技!利用空调就是不错的除湿方法,冬天开暖风,夏季开凉风,都可以有效地降低室内空气湿度,创造舒适的环境,当然了,这样的话能耗会比较高。推荐除湿机,这个和加湿机原理相似,同样能耗不高,如果实在潮湿难耐,这是个好东西。
然后,就是日常用品除湿。这个招数就非常多了,我举几个例子简单说说,比如衣服长时间晾不干,那就只能用烘干或者使用非吸水的面料,保证衣服不湿,影响身体健康,特别像是棉袜,这个可以使用电吹风来烘干,效果可以!同时注意保存在衣柜中,柜门得关好,同时衣柜内必须常年放樟脑丸,也是为了防潮防虫,避免细菌滋生。
其实,湿气的概念,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北方人觉得南方哪哪都非常潮湿,但是南方人自己觉得就还好,比如我是江南人,我在江南地区生活就非常习惯,但是到了华北就感觉空气干燥,嗓子也不舒服,早些年还容易流鼻血等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真不必太过于为其他地区的人们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