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叶的功效与作用图片,感冒退热泡腾片作用及功效?
感冒退热泡腾片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所致的发热,咽喉肿痛;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炎见上述证候者。主要成份;大青叶、板蓝根、连翘。风热感冒的患者可以适当的服用的。如果是风寒感冒就不能吃这种药的,避免加重病情。
蒲公英的功效真的那么神奇吗?
蒲公英为临床医生常用之药,应用颇为广泛,且药源充足,易于采集,炮制简单,无毒副作用,其效神奇。正如《本草新编》谓"至贱而有大功"!
蒲公英对热毒所致的乳痈肿痛、疔疮有良好的效果,可单独煎汁内服,或外敷局部;也可配合其它清热解毒药同用,如金银花、胎菊、连翘、地丁草、赤芍等。治肺痈可用蒲公英配合清肺祛痰及清热解毒药物如鲜芦根等。
蒲公英可治疗除虚症、寒症之外的青春痘。可取鲜品凉拌生食,或捣敷。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大剂量60g;大剂量60g,或捣汁;或入散剂。外用:适量,捣敷。(鲜品加倍)
蒲公英有利小便之功,可使温热之邪从下而泄。治湿热黄疸,可与茵陈,栀子等同用;急性胆囊炎热偏盛者,可与龙胆草、柴胡、黄芩等同用,皆取其清利温热、利胆退黄之功。治热淋涩痛,可与黄柏、车前子,白茅根等同用,以增强清湿热、利尿通淋之功。
此外,近年来发现,蒲公英有抗肿瘤之功,故常用于多种癌症。以辨证为前题,按治疗的需要,分别与行气散郁、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清热解毒及扶正固本之药同用。
蒲公英的药用价值十分广泛,民间辨识度也高,所以很多人平时就算没有什么特殊疾病也会将蒲公英当蔬菜食用,或者将蒲公英炒制成茶饮。
蒲公英做蔬菜食用是很营养的,因为蒲公英有较全面的营养物质,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研究还表明,蒲公英中不仅含有蒲公英素、蒲公英醇、胆碱、有机酸、菊糖、葡糖糖甙等营养素,同时还含有人体中稀缺的抗肿瘤活性物质硒元素,蒲公英中的硒含量达到14.7μg/100g,是自然界中罕见的富硒植物。
蒲公英做茶饮可达到祛病养生的作用,蒲公英的叶片可以炒制成茶,蒲公英的根茎也可以切段烘焙成茶,因为蒲公英是全株入药的,所以药理作用几乎无差。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蒲公英可以搭配其他常见代用茶植物,这里简单介绍几种。
排毒减重用蒲公英荷钱茶:玫瑰花瓣0.3g,蒲公英根0.7g,荷叶2g
排毒养颜用蒲公英刺玫茶:玫瑰0.5g,蒲公英根3.5g
调节血糖用蒲公英包谷须茶:包谷须1g,蒲公英0.4g,玉竹0.3g,玫瑰花0.3g
清新口气用蒲公英桂花茶:蒲公英叶2.0g、绿茶龙井0.8g、桂花0.2g
莼菜有什么营养?
感谢官方邀请,关注“创业项目落地”,希望每篇原创都能在物质、精神上给您带来财富和愉悦!
莼菜有什么营养?有哪些吃法?莼菜是比较珍贵的蔬菜之一,是多年生水生植物。一般在4月-10月间采摘嫩茎叶食用。
莼菜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维生素C、蛋白质和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用莼菜做的汤菜,鲜嫩润滑,别有一番风味。
莼菜是药食同源的植物。味甘而性寒,有消热解毒、利水消肿的药用价值。古代医书就有记载。
用莼菜跟姜、醋一起做成汤羹,能清胃火、止暑热。
用同等份量的莼菜、大青叶、紫草,一起捣烂,然后泡在白酒里,一周后去掉杂质,加热温服白酒,能改善痔疮。
将新鲜的莼菜和新鲜的基于一起煮汤,能改善胃炎、胃溃疡、胃癌。也可以单独用莼菜煮汤,缓解胃部一些病症。
新鲜莼菜加冰糖炖服,能改善高血压。
作者:野蔬。资料参考饮食文库《美点6000例》、《学酱料6000》、《百姓汤6000例》、《老火汤6000例》、《汤粥饭6000例》、《水产海鲜6000例》、《豆浆6000例》、《儿童营养餐6000例》,感恩野蔬读者社群微友的奉献!
喜欢本文,谢谢关注后点赞、评论!更多交流请私信。
七星木别名?
七星木是指 七星树。学名 蓝树。别名 山蓝树、野蓝靛树等。为夹竹桃科植物。乔木,高8一20米,具乳汁;树皮深灰色,小枝棕褐色,具皮孔,叶片矩圆状椭圆形。生于村中、路旁和山地疏林中或山谷向阳处,湿润肥沃之地。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和云南等地。
怎么杀死树上的大青虫?
(一)绿尾大蚕蛾 又名水青蛾、燕尾蛾、大青虫。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幼虫取食叶片,造成半透明斑点、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可把全叶吃光,高龄幼虫还能把叶柄吃掉,对山茱萸药树的正常生长、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 防治方法 (1)山茱萸药树应避免与其他林木药材如枫杨、榆树、核桃或杜仲、牡丹、芍药等混栽,以利于管理和防治。(2)在成虫发生期,使用黑光灯诱杀。(3)抓住幼虫3龄前喷药防治:1、2代幼虫可用10%氯氰菊酯2000倍液、2.5%溴氰菊酯3000倍液、40%乙酰甲胺磷1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45%马拉硫磷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5000倍液,可于傍晚时用药,采用淋洗喷雾法,使药液喷透树冠枝叶;第3代幼虫防治期因接近药材采收期,故应改用微生物农药hd-1或bt乳剂500~700倍液喷雾,若提早在幼虫2龄防治,效果更好。(4)在卵盛期人工摘卵或幼虫盛发期人工捕捉。 (二)大蓑蛾 又名大袋蛾、皮虫、避债蛾、袋袋虫、布袋虫。分布很广,尤以长江以南地区发生为害重。幼虫以取食叶片为主,也可食害嫩枝和幼果。食叶时可咬成孔洞、缺刻,甚至将叶片吃光仅剩枝条,影响药材生长和开花结果;为害枝条可使枝条枯萎或整株枯死。据调查,在山茱萸产区,该虫多发生在10~20年生山茱萸树上,株被害率达60%~80%。 防治方法 (1)人工摘除虫囊:冬季大蓑蛾在落叶寄主上明显可见,可组织人力摘除虫囊。(2)药剂防治:在低龄幼虫盛期喷药。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80%敌敌畏乳油1500倍、50%杀螟松或50%马拉硫磷1000倍、2.5 %敌杀死或20 %速灭杀丁4000 ~5000倍,还可用鱼藤肥皂液1∶1∶200倍液。注意喷药时要喷湿虫囊,重点发生区要适当多喷。(3)生物药剂防治:可选用青虫菌或bt乳剂(孢子量100亿/g以上)500倍液喷雾,效果亦好。(4)注意保护幼虫期和蛹期的各种寄生性及捕食性天敌鸟类、寄生蜂、 寄生蝇等。 (三)山茱萸蛀果蛾 又名石枣虫、萸肉虫、药枣虫,浙江叫"米虫",河南叫"麦蛾虫"。其幼虫在果内将果肉蛀成纵横虫道,蛀空的果实内堆满虫粪,其危害随果实成熟而加重。 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早期落果,果实成熟时,适时采收,可减少越冬虫口基数。(2)用2.5%敌百虫粉剂处理树干周围的土壤,可以杀死蛹和入土幼虫。(3)在山茱萸蛀果蛾化蛹、羽化集中发生的8月中旬,连续2次在树冠内喷洒20%杀灭菌酯、2.5%溴氰菊酯2500~5000倍液,或喷洒90%杀虫脒可湿性粉的1000倍液,或喷洒40%乐果乳剂1000倍液以压低虫口,消灭虫源。 (四)黄刺蛾 又名洋辣子、毛辣虫。分布很广,在我国除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和贵州目前无记录外,其余各省区皆有分布。以幼虫食叶为害,3龄前取食下表皮及叶肉,仅留上表皮或一层网膜,以后咬穿叶片成孔洞或缺刻。4龄以后可取食全叶、仅留主脉及叶柄,严重影响寄主植物的生长发育及药材产量,甚至造成寄主的枯死。幼虫体有毒毛,触及人体皮肤会引起红肿、剧痛。 防治方法 (1)结合冬季剪枝或人工消灭越冬虫茧。(2)在各代成虫盛发期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3)在初龄幼虫群集叶背为害时,可人工摘除被害叶片,将叶上幼虫踩死。(4)在幼虫3龄前喷药防治: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或用50%马拉硫磷乳油、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或用50%辛硫磷乳油、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喷雾。(5)可用青虫菌粉或bt乳剂(孢子量100亿/g以上)500~700倍液喷雾,效果亦较好。 (五)木尺蠖 又名量尺虫、造桥虫、吊丝虫等。幼虫以叶为食,造成枝梗光秃,树势衰弱,被害严重的当年不能结果,已结的果实也因营养不良而脱落。 防治方法 (1)开春后,在树干周围1米范围内挖土灭蛹。(2)在幼虫发生初期喷2.5%的鱼藤精400~600倍液或90%敌百虫800倍液。(3)成虫期用2.5%溴氰菊酯2500~5000倍液喷施,有快速杀菌作用,连续用效果更佳。 (六)绿腿腹露蝗 又名蚱蜢。山区发生普遍,为害山茱萸叶子,常咬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将其叶子吃光,只留下叶脉,影响生长和果实的成熟。 防治方法 (1)入秋后至来年4月上旬结合积肥铲土、沤肥杀灭虫卵。(2)1~2龄幼蝗集中为害时人工捕杀。(3)在早晨有露水时喷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 (七)大青叶蝉 又名大青叶跳蝉。分布很广,国内各省(区)皆有分布,成虫、若虫主要危害叶片。 防治方法 (1)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2)清除药材园内及周围杂草,减少越冬虫源基数。(3)药剂防治:可用20%杀灭菊酯3000倍液,50%杀螟松1000~1500倍液,50%敌敌畏1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 (八)小绿叶蝉 又名小绿叶跳蝉、小绿浮尘子。在国内除西藏、新疆、青海、宁夏外,其他各省(区)均有分布。其食性杂,寄主多,成虫、若虫主要危害叶片。 防治方法 同大青叶蝉。 (九)斑衣蜡蝉 又名红娘子、斑衣、椿皮蜡蝉、樗鸡。分布于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湖北、安徽等省市。成虫、若虫皆可在幼嫩枝条或叶片上刺吸汁液。被害处茎叶表面出现白色或黄色小斑点,逐渐变成黑褐色多角形枯死斑。 防治方法 (1)冬季刮除或用木锤击杀枝、干上的越冬卵块。(2)在若虫低龄阶段喷药防治:可用40%乐果乳剂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50%久效磷乳油2000~3000倍液。 (十)其他虫害 1.咖啡豹囊蛾 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危害枝条造成枝条断折或枯死,影响山茱萸生长发育和结实。主要发生在新产区及新引种栽植区。 防治方法有:(1)5月上旬害虫化蛹后,收集虫枝集中烧毁,消灭虫源。(2)卵孵化盛期,在小幼虫蛀入枝干前,喷洒50%杀螟松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或25%杀虫脒水剂或25%杀虫双水剂1000~1500倍液,均能收到理想的效果。(3)幼虫初蛀入韧皮部或外皮表层期间,可采用40%乐果柴油液、50 %杀螟松柴油液(1∶9)涂蛀虫孔,杀虫率可达100%。(4)蛀入木质部深处的幼虫,可采用棉球蘸40%氧化乐果乳油50倍液,50 %敌敌畏乳油40倍液塞入虫孔内,杀虫效果良好。 2.中国绿刺蛾 又名中华青刺蛾,以幼虫危害山茱萸叶片,一年发生2次,幼虫1~2龄期有群集性,常数十条群集在叶背面,排列整齐,取食时先从叶部尖端开始,渐向叶柄部。3龄后开始分散为害,多为一虫栖于一片叶子上。5龄后食量大增,平均每天能吃200mm2的叶子。 防治方法有:(1)冬季摘除越冬虫茧,集中烧毁。(2)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在羽化期架设荧光灯诱捕成虫。(3)营造混交林,减少虫口基数,避免灾害的发生。(4)幼虫期用苏脲1号2000~8000倍液,20%杀灭菊酯2500~5000倍液,40%氧化乐果2000倍液,25%杀虫脒1000倍液等杀虫剂,在山茱萸树冠内均匀喷雾,具较高的防治效果。 此外,山茱萸害虫还有茶衰蛾、小蓑蛾、褐刺蛾、山茱萸红颈天蠖、黄尾毒蛾、黑衣黄毒蛾、栎黄枯叶蛾、漆树金花虫、山茱萸小龟甲、山茱萸伪叶甲、萸肉蛀果象甲、豌豆象、黄斑蝽象、油茶蝽象、山茱萸红蜘蛛、短角斑腿蝗、黑尾大叶蝉、四纹角顶叶蝉、草履蚧、梨园介壳虫、山茱萸盾蚧、山茱萸蚜虫等,根据害虫危害情况可参考以上害虫防治方法,采取适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