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引起的躯体症状,焦虑症引起的躯体症状会有哪些?
会有很多症状出现,惊恐样发作,在夜间睡梦中多发生,有濒死的感觉,患者心脏剧烈地跳动,胸口憋闷,喉头有堵塞感和呼吸困难。有一系列症状,如震颤、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等。但这些症状并不是生理疾病引起的,是心理因素的作用
过度紧张焦虑会出现哪些症状?
过度紧张焦虑会出现哪些症状
过度紧张焦虑可能会引起各种各样的症状,主要包括心理焦虑和躯体焦虑两大类。
心理焦虑:经常出现与现实情境不符的忧虑烦恼、惶恐不安、过分担心、紧张害怕、提心吊胆,特点为这种紧张害怕常常是指向未来,且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
躯体焦虑:①搓手顿足、不能静坐、不停地来回走动、无目的小动作增多。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包括心动过速、胸闷气短、头晕头痛、皮肤潮红、出汗或苍白、口干、吞咽梗阻感、胃部不适、恶心、腹痛、腹胀、便秘或腹泻,尿频等症状。③某些男性患者可出现早泄、勃起功能障碍,部分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紊乱、性欲缺乏等症状。
当出现上述心理焦虑和躯体焦虑等症状,如果不能自行调整缓解,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本内容由北京回龙观医院 康复科 副主任医师 李永刚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焦虑症?
焦虑症不是一种病,而是几种病。所以不同的焦虑症有不同的诊断标准,如最常见的焦虑症为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社交恐惧障碍、单纯恐惧症、场所恐惧症,非专业人士可从时间以及影响程度进行判断。具体如下:1、影响程度:焦虑使患者感觉自己的日常生活受到影响,如原来可以正常的完成社会角色所赋予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因为该疾病的折磨导致受损,如原来可以去上学、上班,患病后则不行;2、时间:大部分焦虑障碍会要求持续3-6个月,根据疾病的不同类型持续时间要求则不一样,但是肯定会超过1个月,不能只有几天或者1-2周就诊断为焦虑障碍。从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判断,这是判断自己是否有焦虑症最简单的标准
焦虑症躯体障碍怎么办?
我就是焦虑症躯体障碍伴惊恐发作,昨天晚上还小发作了一次。这种痛苦只有自己知道,生不如死,痛不欲生。但是我坚持吃药快三年了,从足不出户到偶尔发作,我感觉已经好太多了!上周去医院复诊,医生说,你什么时候能够学会接受它,不去反抗,就算是全好了。就像是人得了重感冒发高烧一样,难受肯定难受,但是心里想着没事的,吃药休息就会好一个道理。所以,我坚信,相信医生的话,按时吃药,总会好的。
焦虑症的症状和表现?
2我的康复之路,一名重度焦虑症者的自白,状态变更的表现情况2
大家从我的日记看到了我的心路历程。也会发现在前期记得密密麻麻,非常详细,几乎每天都有记录,越到后面记录的越少,直至最后可能都隔几个周几个月才记一次,也许每个上岸的人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从惶惶不可终日,特别的关心,到想要摆脱它,挣脱它的各种措施,到后边的反反复复,无助,甚至麻木,到逐渐的平静,接受与习惯。也许我们只有经历了这样一个真实的过程之后才会康复。
现在我们谈谈第2点,状态变更的表现情况。
1,主要症状的表现
2,状态变更的表现情况
3,药物是否有作用
4,自我认知的力量有多大
5,心理医生的作用在哪里
6,有效的应急措施
7,自救能解决问题吗
8,这不是一个人的战役
9,哪些书籍是很有帮助的
10,总结与建议
我们必须先从战略上明确一个问题。
要对这种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知道它产生的前因后果,产生的危害是什么?
每个人因个体的差异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有的大致相同,又可能大相径庭。
请问自己几个问题,这是我能够承受的吗?会引起死亡吗?会引起其他重要伤害吗?我能承受的最差的结果是什么?
要坦然的接受人生中最差的结果。第一步,先把这些问题想通透了,再采取其他的行动,会事半功倍。 否则的话无地放矢,无头苍蝇乱撞,只会让自己更加难受,更加没有方向。
人的自私可能是天性使然,他首先要对自己的身体极度关心。关心则乱。而物极必反,过犹不及。很多毛病是闲出来的,是想出来的。是吃饱了撑的,闲的蛋疼。
你如果不把它当回事,它也就真的不是一回事了。
对于外界的刺激和传递给我们身体的信号,我们的大脑不能够做出正确的相应的处理,就会给出一个错误的信号,从而引导我们的神经,做出错误的反应,产生相应的躯体症状。这些错综复杂的神经网路里,有可能某些短路了,有可能是断路了,于是发出了错误的指令。但这些指令除了产生莫名其妙的各种症状外,似乎不会让人疯,也不会让人傻,更不会让人死。可以说里面的某些程序软件出了问题,但我们的硬件毫无问题。
这一点是在采取治疗措施之前,要彻底弄明白的。
为什么说我们要经历一系列的检查?就是要排除一些个器质性的病变,告诉我们,除了我们自己能感觉到的症状之外,科学仪器并没有探测到什么东西。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对自己的状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至少我们知道不可能短期内靠吃药,手术,就把这种客观上可能根本都不存在的症状永久消灭掉。换句话说,很多都是我们主观的感觉,感受。
我们最初的应对措施如果出错了,后面都是白费力气。此病似弹簧,你强它更强。
一个最大的原则就是不要试图去消灭他,要学着与之共存。一旦我们绞尽脑汁想需要借助药物,心理学,或者是自救彻底把它们铲除掉,我们就已经进入了一个误区,这个目标通常是达不到的。
我们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从一个曾经熟悉的领域变到了另外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原因可能五花八门,我们要做的就是改变我们自己的思维和习惯,适应新的状态。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从反抗,到面对,到接受,到习惯,到不以为然,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也只有在自己的症状逐渐减轻和消失的前提下,才能够适应这个过程。而减轻这些症状的各种措施都是战术层面的。
如果你已经看透生死了,能坦然的接受自己的死亡,也能够了解和认知死亡之前的各种痛苦,把它当作是人生的一个必由阶段,那你还有什么恐惧的?
你无法承受疾病给你带来的各种症状,请你列出来这些症状,仔细想想,他对你的最大的威胁是什么?是真实存在的,还是你主观夸大的?你有什么应对的措施?对你焦虑和恐惧的即将要发生的事情,你有没有胆量让他真正的发生一次,看看实际结果是什么?我敢说,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让你大吃一惊,根本就没有发生你所恐惧的情况。这其实就是自己吓唬自己。自己为什么吓唬自己?不好听地说,人呢,就是太贱了,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
获得更多的信息和交流,请关注诗意同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