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肿瘤早期症状图片,淋巴瘤的症状表现是什么?
您好!
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和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分为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症状由于病变部位和范围不同,症状表现不一致。
霍奇金病:
1 多见于青年,常是无痛性的颈部或锁骨上的淋巴结肿大,左多于右,其次为腋下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可以活动,而且互相粘连,融合成块,检查触摸有软骨状感。如果淋巴结压迫神经,可引起疼痛。少数患者有深部而无浅表淋巴结肿大,深部淋巴结压迫邻近器官后,出现咳嗽、胸闷、气促、肺不张及上腔静脉被压迫; 胸膜后淋巴街肿大就会压迫输尿管,出现肾积水等。
2 部分病人可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或周期性发热、盗汗、疲乏及消瘦等全身症状。
3 体检偶见有脾肿大,肝区压痛,少数有黄疸。
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症:
1 可见于任何年龄,大多以无痛性颈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
2 淋巴结肿大后压迫神经后出现发热、消瘦、盗汗,但一般发展迅速,易发生远处扩散。
淋巴瘤不是单凭一些症状就能做出诊断的,需要做一些血液、骨髓。CT检查、等辅助检查后才能确诊。发现一些类似的症状,最好是到医院就诊才能及时对症治疗。
直肠癌前期有3种苗头?
这个问题问的很有意思,直肠癌作为大肠癌的一种,确实有很多跟结肠癌不一样的地方,比如直肠癌出现的血便就要比结肠癌要红一些;还有结肠癌的血和便还可能是混合的,而直肠癌一般不存在这种现象,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得了直肠癌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值得大家去注意的!
那么有的人说,直肠癌前期有3种苗头,具体是什么症状呢?这症状跟大家的直肠位置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人体的直肠是位于我们大肠的终末端,与肛门直接相连的部位,因此它也是我们拉出来的粪便最后在肠道停留的位置,紧接着就是脱肛而出了,因此直肠一旦出现癌变,对我们的大便影响是最具体的,也是大家在平时生活中比较容易观察到的。
而且最主要的是直肠一般分为上、中、下三段,以距离肛门边缘7cm、10cm来进行分段,距离肛缘7cm是直肠下段、7-10cm是中段,而10cm以上是上段。
注意:上段一般不容易癌变,癌变率最高的是中下段,这距离短,也是我们医生采用直肠指诊来辅助诊断直肠癌的重要原因,因为它是我们医生手指可以触及的部位,不过有的医生天生手短,有时候还是会比较尴尬的,像陈医生天生手指细长,指诊起来还是得心应手的!
因此,有人说的直肠癌前期3个苗头,一般指的是发生在直肠中下段癌变的具体的临床表现。
第1个苗头:大便变细或者有划痕。这点相对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大家想想,直肠是粪便排出的必经之路,而且是最后一段肠道途径,这时候肠壁上长一个肿瘤,那么这条管道自然就会变得比较狭窄,那么自然而然大便就会被挤压变细或者跟刀子一样,在大便表面划出一道痕迹;
第2个苗头:大便次数增多,往往表现为里急后重。这点大家肯定体验过,有时候我们遇到肠胃炎,也会出现这种里急后重的现象,就是觉得得立马上个厕所,不然脱裤子都来不及,感觉马上就要拉到裤兜里去了,结果好不容易到了厕所,一脱裤子,发现就拉出一点点,再怎么也拉不出来,一提裤子没多久,又想上厕所了,这种感觉就是里急后重,大便次数一天得好几次,这种在排除肠胃炎等其他肠道疾病的前提下,也要注意排查是否得了直肠癌。
第3个苗头:大便单侧有明显鲜红的血迹及黏液。当然,这种情况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因为痔疮引起的,但是如果你没有痔疮,这时候就要多考虑下直肠癌了,因为直肠天生形成、位于我们的肠道最后一段,因为如果出现血液渗出,很容易就直接粘黏在大便一侧,而且血迹鲜红,不容易被大便污染和混淆。而且对于侵犯了我们人体骶丛神经的直肠癌,还会表现出剧烈的疼痛表现。
所以,得了直肠癌的苗头表现是确实存在的,但是注意,出现了这些苗头到底是不是直肠癌前期,即癌症早期,症状是说了不算的,陈医生说了也不算,必须要把病变组织通过肠镜切出来后做活检,病理分析才能知道。
而且陈医生根据临床经验,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有了症状才发现自己得了直肠癌的人,往往这癌症都不会太早,大多数属于中晚期,五年生存率都不高。
所以,建议大家,要想早期发现早期直肠癌,定期进行肠镜筛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对于40岁以上的、或者是有肿瘤家族史的,这些人往往得直肠癌的几率要远远大于我们正常人,属于高危人群!
乳腺癌淋巴水肿有什么症状?
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30%;并且发生时间不一,有的术后短期发生,有的术后2-3年才出现。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呈进行性加重,给患者带来疼痛、生活不便、影响外观以及心理上的负担;症状明显者常反复发作急性淋巴结管炎,也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对于异常严重水肿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甚至极少数患者提出“截肢”的极端要求。
1、乳腺癌术后发生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原因?
全身的淋巴系统,由众多的淋巴结和淋巴管连接,形成网络状结构。淋巴液就在淋巴管内流动,最终汇集在一起,汇入血液中。腋窝淋巴结主要收集同侧上肢的淋巴液。
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主要原因是区域淋巴回流障碍。常见的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包括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和乳腺癌根治术,这两种手术方式都包含腋窝淋巴结的清扫。由于腋窝淋巴清扫术移除了大部分的腋窝淋巴结,阻断了上肢淋巴液的回流通路,使其不能充分引流;术后瘢痕形成,压迫,也会增加淋巴水肿发生的几率。患肢淋巴水肿也容易反复发作急性淋巴管炎,反过来,反复发作的炎症也会加重上肢水肿。
当然,也不是所有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都会出现患者淋巴水肿,并且发生患肢淋巴水肿的程度也不一样。我们曾经临床上收治了一例比较少见的患者,因为腋窝淋巴结肿大就诊,仅仅切除活检了一个腋窝淋巴结,就发生患侧前臂明显的淋巴水肿。因此,我们推测,发生患肢淋巴水肿不但与腋窝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密切相关;并且易发生淋巴水肿的患者,可能存在一定的解剖因素;这部分患者的上肢淋巴回流主要是通过腋窝淋巴结完成,缺乏其他有效的回流通路。此外,腋窝的放疗也会造成放射野内的微小静脉及淋巴管闭塞,还会因局部组织纤维化压迫静脉和淋巴管,影响上肢回流,进一步增加患者淋巴水肿的发生几率和严重程度。
2、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如何分级?
上肢淋巴水肿根据其程度可以分为三级:轻度水肿:患侧上肢的周径比健侧粗3cm以下,多限于上臂近端,常于手术后短期内发生;中度水肿:患侧上肢的周径比健侧粗3-6cm,水肿的范围累及到整个上肢,包括前臂和手背;重度水肿:患侧上肢的周径比健侧粗6cm以上,皮肤硬韧,水肿累及整个上肢包括手指,使患者整个上臂和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
国际淋巴学会关于淋巴水肿的分级标准:Ⅰ度:患肢肿胀,按之有凹陷,抬高肢体肿胀减轻;Ⅱ度:患肢肿胀,质地较硬,按之无凹陷,皮肤指甲改变,脱毛;Ⅲ度:患肢肿胀明显,皮肤变厚,象腿症。
3、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如何处理?
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重在预防!手术治疗上尽量采用保乳手术,减少乳腺组织切除量;积极应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避免施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减少腋窝淋巴结的切除数量;尽量避免腋窝放射治疗,以减轻腋窝组织的纤维化程度。
多数轻、中度淋巴水肿者可在术后通过功能锻炼、物理保守治疗得以缓解,重度淋巴水肿者则难以痊愈,特别是患肢发生纤维化以后,水肿程度会进行性加重。以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complex decongestion therapy, CDT)技术为主的物理保守治疗,被目前国际上公认为治疗淋巴水肿,疗效最确切,最安全的治疗方式。CDT是通过手法淋巴引流、压力治疗和功能锻炼、皮肤护理的综合手段,来减轻患肢的淋巴水肿,并且作用较为持久,费用也不高。
因此,我们建议: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乳腺癌术后尽早开始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积极开展针对早期轻度水肿的物理保守治疗;部分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尚待观察。
4、日常生活都有哪些注意要点?
避免通过患肢输注液体、抽血,避免患肢提重物,避免患肢长时间用力、甩手及下垂,注意保护患肢,避免受伤和不适当的按摩,避免睡觉时挤压患肢。
淋巴癌?
一般来说,淋巴癌是指淋巴瘤。它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早期症状主要在颈部。第一个症状是颈部无痛,有时锁骨上淋巴结进行性肿大。肿大的淋巴结可以移动,也可以彼此粘连并融合成块。触诊质地坚韧,一般无触痛。此外,还可能有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有些患者还可能伴有发热、消瘦、盗汗等全身症状。
腋窝恶性淋巴瘤有哪些早期症状?
腋窝恶性淋巴瘤有哪些早期症状
腋窝恶性淋巴瘤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腋下包块或淋巴结肿大,一般不伴有明显疼痛,可以伴有一些非特异性的全身症状,如食欲减退、消瘦,还可能有发热或潮热。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其特征是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患者多表现为盗汗、发热、肝脾大、贫血、恶病质等,并可累及全身器官。腋窝恶性淋巴瘤的早期症状容易被忽视,主要表现为腋下包块或淋巴结肿大,一般不伴有明显的疼痛,早期包块可推动、不粘连,患者可能会有一些非特异性的全身症状,如食欲减退、消瘦,此外,还可能有发热或潮热的症状。因此人们应该关注自己的主要淋巴结部位有无异常包块或肿大,尤其是腋窝、颈部等部位,出现淋巴结肿大应及时就诊,明确诊断。
本内容由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主任医师 李代蓉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