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莓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现在农村还有人会采摘这些野味么?
很小的时候,爸妈总是会叫我早起去放牛,牛很听话,散着绳子,它自己会沿着池塘边的小路一直走到河边的草地。我就跟在牛的后面,掐着野花,采着野果,一边走一边吃。那时候环境很好,没污染,野果有很多,例如桑葚、树莓、覆盆子、茱萸、野葡萄等很多,记忆最深的就是一种我们叫野草莓的野果。
它的叶子和草莓很像,结的果也很像,就是个头比较小,差不多拇指那么大。开着黄色的小花,从远处看,黄的花,红的果,绿的叶,也挺美的。
这种野果上面经常会有白色的泡沫,大人们总是跟我们解释说这是蛇从上面爬过吐出来的口水,有毒,不能吃,而且牛看见了也不吃,想想真的很恶心。
但是,小的时候比较穷,家里没什么零食,野草莓看着也挺漂亮的。有一次,头天晚上没吃饱,第二天大早上放牛饿了,就偷偷的采了一个尝了,没什么味道,但是也不难吃。当时怕中毒,就只吃了一个。等了几分钟,发觉没什么事,就抓了一大把往嘴里塞。后来果然拉肚子了,直接在田里施了肥,没手纸,用树叶子擦干净的,拉完就没事了。从那次后,才知道,这种野草莓是可以吃的。
直到上了高中后,在网上看到了这种果子,才知道它叫“蛇莓”,还特地仔细查询了资料,原来它还真是有毒的。不过,含有的毒素是很少的,只要不是一次性大量吃的话,还是不要紧的。
此外,还有毛针。上学的时候,总是会去田埂上抽一大把踹书包里,带到学校会和同学一起吃。
开了花后,成片成片的很美丽——狼尾巴草
还有这种不知道学名的,我们方言叫它“牙眯阔儿”
农村路边有许多像草莓一样的野果?
上个星期天,我跟女儿去公园玩,在路过一片草地上,女儿说:爸爸,快看,草丛里有草莓,我走过去一看,果然有些像草莓一样的小野果,数量还不少。
这一下子让我想起来小时候,小时候,经常去田野里找一下野果吃,我最喜欢的就是龙葵和酸枣了,至于这种长得像草莓的野果,大人说是不能吃的,因为老一辈的人说它是有毒的,而且蛇莓上还经常会有一些泡沫,这就是毒蛇流的口水。
当然,这些说法都是骗人的,不过,不让我们多吃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那么,蛇莓究竟有没有毒呢?它上面的白色泡沫真的是蛇的口水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毒蛇会流口水吗?虽然不是所有的蛇莓上都有白色的泡泡,但是如果发现一丛蛇莓,总是能够在几个果实上看到这种类似于唾液一样的泡泡,以前的老人说这是蛇看到蛇莓后流出的口水,这种泡沫千万不要去碰。
但其实,毒蛇虽然有唾液,但是对于它们来说唾液太珍贵的,因为毒蛇之所以会具备毒性是在进化中将唾液腺进化为了毒腺。
当毒蛇遇到威胁或者捕猎时,它们就会通过毒牙咬伤猎物,进而将毒蛇注入猎物的体内,毒蛇的毒液兼具毒性和消化能力。对于毒蛇来说,毒液是非常珍贵的,研究表明大多数的毒蛇是会根据猎物的体型注入不同剂量的毒液的,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毒蛇的毒液是不会浪费的,因为毒液注入猎物体内后,猎物最终还是被毒蛇吃掉。
不过,毒蛇吃了毒液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毒液的本质其实是蛋白质,它只有在与血液结合时才会发挥出毒性,进入消化道会直接被消化道分解,当然,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口腔和消化道没有损伤,一旦有损伤,毒液会通过创面进入血液,照样能中毒。
最关键的是毒蛇的毒液是呈透明状的液体,而不是像我们的唾液那样可以起泡泡,而且毒蛇是纯肉食性动物,即便是蛇莓再美味,它们也不可能会流口水。因此,蛇莓上像唾液一样的白色泡泡并非毒蛇的唾液。
既然不是毒蛇的口水,蛇莓上的泡泡是谁留下的?蛇莓上的白色泡泡其实是一种寄生性的昆虫留下的,它就是有着“吹泡虫”之称的沫蝉。沫蝉是半翅目沫蝉科下所有昆虫的统称,全世界范围内约有2000多种,它们的体型比较小,通常只有5-15毫米。
沫蝉主要以植物的木质部分为食,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会吐泡泡,除此之外,沫蝉还是跳跃能手,一只身高只有3毫米的沫蝉,能跳70厘米的高度,这就相当于一个身高1.7米的人,跳接近400米的高度.
白色泡泡对于沫蝉来说有两个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个就是在晚上休息时,它们可以吐出大量的泡泡,然后藏身其中,尽可能的避免被其他动物捕食,第二就是沫蝉会把卵也产在泡泡中,这些泡泡不但可以保护卵,还能让卵持续的保持湿润和相对稳定的温度,有利于卵的孵化。
因此,在蛇莓上的白色泡泡实际上就是沫蝉吐的,里面要么有一只成虫的沫蝉,要么有沫蝉的卵。
蛇莓究竟有没有毒?小时候,大人告诫我们说蛇莓是有毒的,但其实笔者小时候偷偷地尝过几颗,味道略微有些甜,但甜度不高,不过我也没没什么不适的反应,当然也没敢多吃,毕竟大人的话还是得听的。
蛇莓其实是一种多年生的蔷薇科植物,它们本身是没有毒的,只是它在我国的中医中是作为一种全株可以药用的药材出现的,可能人们认为它有毒,与“是药三分毒”的认知有一定的关系吧。
除此之外,蛇莓是一种喜欢生长在比较潮湿且杂草丛生的地方的,大人以前告诉我们有毒,有部分原因可能是这种环境恰恰是蛇类喜欢栖息的环境,所以去摘蛇莓时,有可能能遇到蛇,如果是无毒蛇还好,一旦遇到毒蛇就糟糕了。
总结蛇莓是无毒的,而且它还可以入药,只是因为它生长的地方容易有蛇出没,再加上以前的人不知道沫蝉这种吐泡泡的昆虫,所以,误将蛇莓认为是有毒的,而且是毒蛇吐过泡泡的。
不过,蛇莓与草莓其实还是有点关系的,它们都是蔷薇科下的植物,所以无论是果实还是叶片的形状,二者都是有一定的相似度的,不过,在口感上,蛇莓既没有草莓那样多汁,也没有草莓那样甜,所以,小时候吃过一次后倒也不太想再吃了。
你们小时候还吃过哪些野果呢?
有什么好看的照片吗?
三月初很多花都开了,只是今年宅在家里,错过了很多花的花期,昨日在今日头条看到一个朋友拍的桃花,才惊觉,再不出去,就要错过整个春天了。
于是去到小区里,有的花开得正好,有的却已恹恹的了。山茶花的花期很长,品类也很多,花开繁盛时,自是娇艳富丽,红的,白的,红白相间的,在厚重的绿叶衬托,美得不可方物。
桃花也开了。是家常的那种桃花,而非观赏类的那种桃花。我是极喜欢这种桃花的,单薄的花瓣单薄的美,颜色却粉得娇嫩和纯正。原是桃花的花期也不尽相同,一株已开到残败,一株却才吐出蓓蕾。
迎春花开在水池边,在盈盈的水光和轻轻的微雨中,绿叶和花都被雨滴洗濯得千娇百媚。
李花也开了。红树李的叶是褚色,细碎的花瓣粉中泛着白,白里泛里粉,已开得很热闹。传统李花才结了骨朵,间或有绽放的,也开得羞羞答答,不那么爽利,纯白的花瓣如春雪一般,凛冽中又透着暖。
含笑也开了,泛黄的花瓣像一本颇有些年岁的书,散发着沉沉的香气。含笑的香味,在日头下才会浓郁,微雨中,只得一抹,若有若无。
玉兰花开得极好,光光的枝干上满是的,热热闹闹的春的气息。只是树太高,拍起来很困难,勉力拍得一枝,以窥全貌。
海棠花自然开得冶艳,红得火似的。居家不远处有一个公园,春天来了,便成为花海,各种鲜花争奇斗艳,然而因为疫情,只能错过了。姑且把小区里的花拿来凑数,好歹也是见着春了。
农村有哪些野果子是你幼时常吃?
农村里的野果很多,一年四季都有,小时候为解馋满山跑,没少挨父母骂。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很少有机会再到大山里采摘野果,童年里那些美味的野外却永远停留在我们的青春记忆里。
一、捻子果。我们那里有一句顺口溜,七月半,捻子熟一半,八月二捻子熟到地。意识是说到农历七月中旬捻子已经有一半以上熟透了,到了农历八月初二,捻子就完全熟了。所以农历七月至八月之间是上山摘捻子最佳时间。人们现在比较喜欢把捻子泡酒喝,
二、金樱子,这种毛茸茸的东西吃起来比较困难,但却是我们童年常吃的野果。金樱子生命力很旺盛,田间地头,经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小时候放牛,我们被经常采摘长熟了金樱子来吃。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种果子还可以制作酱油。记得小时候没钱买酱油,母亲便将摘回来的金樱子与炒米一起做成酱油,很是好味。当然,说到金樱子,男人们更喜欢喜欢拿他来泡酒喝,据说有滋阴补肾功效。
三、刺莓果。这些东西在乡间随时可见,大都生长在比较肥沃的田头或屋边,个不大,但吃起来甜甜酸酸的,十分符合我们的口味,是我们小时候最喜欢吃的野果之一。
还有很多说不上名字的野果,我们只有方言叫法,不懂学名、别名,用图片罗列出来,有谁知道叫什么的,请赐教:
1.这东西长在低矮的地上,摘来吃了,满嘴都是紫色。
茶饼(方言)这是长在茶子树叶上的东西,通常比其他的茶叶厚,如果长得比较白的就是熟了,吃起来甜种带涩的,小时候放牛经常到茶树山找着吃。
农村的你还吃过什么野果值得你此刻回味的,回忆的,请补充上来,供大家回味。
结红色果实的是什么树?
结红果子的树有:北美冬青、金银木、火棘、枸骨、樱桃、海棠、紫叶李、荔枝、构树等,虽然都是红色的果子,但果子大小和成熟期都不同。果实形状:北美冬青的红果为球形,金银木的果期为8-10月份,果实圆形,暗红色,直径5-6mm,火棘果近球形,枸骨果球形,樱桃果期为5-9月,核果近球形、卵球形。
枸骨:优良的观叶、观果树种,它的叶子形状特别,四季常青,在入秋后满枝会挂满红果子,果实球形,成熟后呈鲜红色。
火棘:火棘是常绿灌木、小乔木,树形优美,在夏季会开花,果期为8-11月,近球形,红色,直径5mm,可作为绿化植物地栽,也可盆栽。
北美冬青:也叫轮生冬青,核果为红色,通常是2-3果丛生,单个果实有4-6粒种子,可以盆栽养护,不过主要是以地栽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