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脉搏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一般正常人的脉率和心率是相等的,正常的是60-100次/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一部分生理性减慢也是正常的,比如运动员,休息时,长期从事体力活动的人心率可以50-60次/分。叫做窦性心动过缓。
病理性脉率减慢常见于心脏传导系统异常,比如各种类型的传导阻滞,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时候也可能出现脉率减慢,可以做甲功检查,还有一部分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在服用降压药后也会有可能脉搏减慢。
体检时查出窦性心律过缓?
首先,窦性心动过缓属于一种最常见的心律问题,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也可以见于正常健康人,比如说运动员或者老年人这些群体,他们可能会出现在休息的状态下,心率在50-60之间。但是如果没有明显的症状,完全不需要额外处理。另外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 是否是因为一些病态的问题而导致的窦性心动过缓,比如说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2. 心脏外的一些原因也可能会造成窦性心动过缓,比如说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等。
所以如果在原则上出现了窦性心动过缓,需要完善如下检查:
1)心脏超声,先除外是否有心脏结构性的问题;
2)一定要完善动态心电图检查,一般至少需要连续监测24个小时来评价是否存在明显的有症状的心动过缓。
3)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方面,可以通过抽血化验甲状腺功能来进一步辅助判定。
为什么会窦性心动过速?
每一个人都发生过窦性心动过速,在排除运动、浓茶、咖啡、酒、药物因素外,某些疾病因素如感染、发烧、贫血、甲亢、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缺氮、心衰等都可以引起心动过速。不管什么原因凡窦房结发出的心室率超过100次/分就算是窦性心动过速。
窦房结系心脏自动节律性最高的起搏点。位于右心房上部,靠近右心房与上腔静脉交界处,全长约15mm,宽约5mm,厚约2mm。窦房结中心有一条较粗的窦房结动脉,窦房结中含有许多具有自动节律性的细胞称为起搏细胞。
正常时窦房结每分钟可发出60~100次的冲动,沿其系统传导至整个心脏各处,支配心肌的收缩与扩张来控制心率。如它发生病变,使心率发生各种改变,叫窦性心率失常。临床常见有窦性心率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其中以窦性心过速或窦性心动过缓最常见。
那么窦房结内的起搏细胞(P细胞)的频率究竟由什么控制的呢?
1.交感神经分泌的儿茶酚胺使起搏细胞频率加快,;迷走神经分泌的乙酰胆碱使起搏细胞频率减慢。窦房结表面常可见到交感和迷走神经纤维和神经末梢。
非生理或病理因素引起的窦房结内的起搏细胞频率的快慢主要由植物神经调节。
交感兴奋引起的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是最常见的原因。
窦房结里的起搏细胞受到交感和迷走神经双重调节,凡任何可以引起交感兴奋的因素都能诱发窦性心率加快或发生窦性心动过速。而迷走兴奋又能抑制起搏细胞的频率使心率变慢。这是一对相互调节,制约主管内脏活动的植物神经,也称为自主神经。它们不受大脑控制,而与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关系
人处于紧张、激动、兴奋、恐惧、焦虑的状态下,通过大脑中的情绪中枢调节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素轴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窦性心动过速,如果迷走神经不能抑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于是前者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身上腺素,于是就会产生窦性心动过速。
典型的例子就是考试前由于情绪紧张焦虑使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神神经都高度兴奋,前者产生心动过速,后者引起频繁上厕所大、小便。同样白大衣高血压,其实也是某些人进入医院诊室测量血压时会因紧张引起过度交感兴奋,导致的心率加快、外周中小动脉收缩使血压升高。
2.窦房结内的起搏细胞的频率除植物神经调节外与起搏细胞的动作电位快慢有关:
受钾离子和钙离子在细胞内外的流动的快慢和所处的环境、不同的电生理时相占的优势有关。
(1)不同的个体起搏细胞电生理活动自身存在着差异,因此不同的人可以不同的心率。在同样处境中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率。
(2)窦房动脉血液中不同PH值(酸碱度)、血红蛋白数值、不同的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浓度、乳酸、甲状腺素、血液中的各种毒素、名种神经递质、内外分泌激素等等,还有许多至今人类仍未搞清楚的生物和理化因素,或更为复杂的未知机制影响到窦房结内的起搏细胞的动作电位异常有关。
总结一句,我们平时最常见的窦性心动过速主要原田是因是由于不良的情绪因素: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尤其是交感过度兴奋使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过高,引起窦房结内的起搏细胞电除极频率过快引起的。也许总有一天医生们会认识到50%以上疾病的发生、发展、归踪都与心理因素有关。
2022.10.8
窦性心律过缓是怎么回事?
窦性心动过缓主要是指心率低于正常值,一般常见的原因是由于存在病态度综合症的,但也需要排除电解质紊乱或者不排除,由于存在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变化的,如果有存在心动过缓非常明显的情况下,建议需要在医师指导下应用药物及时调节的。
得了窦性心动过缓能治愈吗?
窦性心动过缓有可能治愈,这与其病因密切相关。如果运动员、睡眠状况等正常,窦性心动过缓,多数不需要治疗。假如是服用药物引起心动过缓的窦性,停药后窦性心动过缓可以消失,也等于治愈。药物、心脏起搏治疗等方法可以控制心脏跳动的次数,达到治疗的效果。但是药物可能需要服用很长时间,起搏器需要永久安装在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