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一物是痔疮的克星,身体上有毛病的人尽量少吃?
民间有一种常见的说法,认为鱼虾荤腥类都是“发物”,不能多吃,吃了以后可能身上长皮疹或者瘙痒不止,其中尤以鲤鱼为“发物”中的“发物”。远的不说,作为南方人的崔医生,身边的老百姓基本闻鲤色变,视为蛇蝎都不为过。而事实上鲤鱼是因为什么原因成为大家眼里的“发物”,今天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解释一下。鲤鱼(Carp)是从属于鲤科(Cyprinidae)的多种油性淡水鱼类的总称,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欧洲。鲤鱼耐寒、耐碱、耐缺氧、适应性强又产量高,所以很快被引进到不同的国家水域。因为各自饮食习惯和天敌的问题,在某些国家鲤鱼并不受待见,比如某些品种的鲤鱼就被美国农业部列为侵入性物种。
鲤鱼的适宜人群:
鲤鱼有健脾开胃、利尿消肿、止咳平喘、安胎通乳、清热解毒等功能。能供给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A和维生素D,并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胆固醇,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因此鲤鱼适宜水肿、浮肿、心血管病患者食用。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适宜肾炎水肿、黄疸肝炎、肝硬化腹水、心脏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脚气浮肿、咳喘者之人食用;同时适宜妇女妊娠水肿、胎动不安、产后乳汁缺少之人食用。什么人不能吃鲤鱼?
那么什么人不能吃鲤鱼?鲤鱼是发物,凡患有恶性肿瘤、淋巴结核、红斑性狼疮、支气管哮喘、小儿痄腮、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痈疽疗疮、荨麻疹、皮肤湿疹等疾病之人均忌食;素体阳亢及疮疡者慎食。鲤鱼怎么做好吃?
大部分鱼可以红烧,它既适用于腥味相对重些的鱼也适合很清淡的鱼,前者通过红烧掩盖腥味,后者则是根据食用者的嗜好烹调。此外,新鲜度稍差的鱼也可以选择红烧。但鲤鱼、白鲢、花鲢、草鱼、带鱼红烧后风味更好。鲤鱼最好选1-2斤的。这样的鲤鱼,肉质最鲜嫩。红烧鲤鱼、糖醋鲤鱼等味道都很好。鲤鱼两侧皮内各有一条似白线的筋,在烹制前要把它抽出,这样可去除腥味。抽筋时,应在鱼的一边靠鳃后处和离尾部约3厘米处各横切一刀至脊骨,再用刀从尾向头平拍,使鳃后刀口内的筋头冒出,用手指尖捏住筋头一拉便可抽出白筋。鲤鱼的食用禁忌
鲤鱼胆汁有毒,吞食生、熟鱼胆都会中毒,引起胃肠不适症状、肾功能衰竭、脑水肿、中毒性休克,严重者可致死亡。鲤鱼忌与绿豆、芋头、牛羊油、猪肝、鸡肉、荆芥、甘草、南瓜、赤小豆和狗肉同食,也忌与中药中的朱砂同服;鲤鱼与咸菜相克,可引起消化道癌肿。夏季正是吃鲤鱼的季节,但并非人人都可以吃鲤鱼,毕竟鲤鱼是发物。肝火旺可以吃些什么食物呢?
去肝火吃什么食物好?
肝火旺盛的人,平时总是会长痘并且还有口臭,平时眼屎比较多,而且眼部会有朦胧感,眼部酸胀,肝火旺还会引起头痛。肝火一旺,气机就乱窜,火扰神明,诸脏受病。
那么肝火旺盛,吃什么食物比较好呢?【蒲公英,金银花和菊花泡水喝】蒲公英准备2.2g,菊花一般用0.5g,金银花准备0.3g然后制作成一个小茶包,每天代茶饮。
蒲公英本身可以清热解毒降火,尤其是肝火旺盛,蒲公英的疗效十分好,这里建议用蒲公英的根,一般清降肝火的能力要更强一些。这个搭配可以清肝利胆,去胃火和肝火,还能防治胃炎。
【佛手瓜】肝火旺盛的人可以吃一个很神奇的蔬菜——佛手瓜,佛手瓜全身都是宝,根可以治疗四肢酸软,花,果可以泡茶,能够消气,果可以治疗胃病,呕吐等。
在中医里面,它有很好地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的效果,如果肝胃气滞,很适合吃它。
肝火旺的人,平时不宜吃那些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及一些比较肥甘厚腻,滋补的食物,不仅不能被很好地吸收进去,反而还会助热生火,平时建议多吃一些青色的食物养肝。
关注我!带您正确养生,改善脾虚问题!每日介绍养脾中成药!茄子的主要虫害有哪些?
茄子种植过程中,有虫害发生,都会影响茄子的生长和产量高低。下面壮乡新农来谈谈茄子常见的虫害和防治方法。
一、根结线虫1.危害症状
根结线虫病主要发生于茄子根部,尤以支根受害多。根上形成很多近球形的瘤状物,似念珠相互连接,初时表面白色,后变褐色或黑色,地上部表现萎缩或黄化,天气干燥时易萎焉或枯萎。
2.发病规律
茄根结线虫病是由植物寄生线虫——瓜哇根线虫引起。线虫以成虫或卵在病组织里或以幼虫在土壤中越冬。带虫的土壤和肥料是发病的主要原因。翌年,越冬的幼虫或越冬卵孵化出的幼虫侵入根部,引起田间初侵染,以后循环进行再侵染。以沙土或沙壤土发病较多。寄主除茄子外,番茄、甜瓜、南瓜、
胡萝卜等也易感病。在土壤中存活一年,第二年全部死亡。幼虫在10℃低温下失去生活力,48~60℃5分钟致死。
3.防治方法
(1)实行2年以上轮作,最好实行水旱轮作。
(2)加强田间管理,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深翻土壤达24厘米,把表土翻入深层,底土翻上表面,减少虫源。及时清除病残根并深埋或烧毁。
二、瓢虫1.危害症状
飘虫以成虫和幼虫为害叶片为主,还为害果实、嫩茎、花瓣、尊片。被害叶片仅留叶脉及上表皮,形成不规则透明凹纹,后变为褐色斑痕,过多会导致叶片枯萎。被害果实逐渐变硬、变苦,失去商品价值,影响产量和品质。
2.生活习性
该虫分布于我国东部,以长江以南发生为多,在华北地区一年发生1~2代,在江苏每年发生2~3代,在武汉为4代在广东为5代且无越冬现象。以成虫群集在树皮、石头缝、篱笆下、土块下、杂草上越冬,到翌年5月再飞到茄子上为害。成虫昼夜取食,以白天食量大,飞翔力弱,有假死性。成虫畏光,喜栖息在叶片背面。有自残性,可取食同种的卵和蚝,成虫之间也有互相残杀的现象。雌成虫将卵块产于叶背。初孵幼虫群集为害,稍大就分散为害。老熟幼虫在原处或枯叶中化蚝。卵期为5~6天,幼虫期为15~25天,蚝期为4~15天,成虫寿命为25~60天。
3.防治方法
(1)人工捕杀:及时处理收获后的茄子残株,可消灭部分残留在植株上的飘虫;在成虫产卵期及时摘除卵块;利用成虫群集越冬时机进行捕杀;利用成虫的假死性,进行人工捕杀。
(2)药物防治:抓住幼虫分散为害之前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稀释液,或25%溴氰菊酯或氰戊菊酯3000倍稀释液,或25%亚胺硫磷乳油300~400倍稀释液,或50%辛硫碱乳剂1000倍稀释液喷雾。成虫要在清晨露水未干时防治,药剂喷在叶背上。
三、茶黄螨1.危害症状
成螨和幼螨集中在植株的幼嫩部位刺吸汁液,造成植株畸形。叶片被害后停止生长而变狭小,背面常呈灰褐色或黄褐色,有油渍状光泽,叶缘向背面卷曲。花蕾和花被害,则变成畸形花,重者不能开花和坐果。果实、尊片、果柄、嫩枝被害后,表皮粗糙,丧失光泽,木栓化,呈灰褐色或灰白色。幼果顶部受害则表皮增厚、粗糙,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导致龟裂,形成馒头状开花,果肉变硬,味苦而涩,失去食用价值。由于螨体极小,肉眼难以观察识别。上述特征常被误认为生理病害或病毒病害。
2.生活习性
茶黄螨生长周期短,繁殖力极强,夏季约5天繁殖1代,1头雌螨能产卵100多粒,变为成螨后1~3天就可产卵,若不及时防治就能迅速蔓延。冬季主要在温室内和塑料大棚内越冬,少数雌成螨可在冬作物或杂草根部越冬。靠风吹和自己爬行传播。在热带地区及温室条件下,全年都可发生,但冬季繁殖力较低。在塑料大棚内一般每年5月下旬开始发生,6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盛发期,露地茄子以7~9月受害较重。茄子发生果裂的高峰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卵散产于嫩叶背面、幼果的凹洼处或幼芽上,经2~3天‘化,幼蝴期2~3天,若螨期2~3天。茶黄螨发育繁殖的最适温度为16~23℃,相对湿度为80%~90%。茶黄螨具有趋嫩性,尤其喜在嫩叶背面栖息和取食,所以有“嫩黄螨”之称。卵和幼螨对湿度要求高,只有在相对湿度为80%以上时才能发育,因此在温暖多湿的环境条件下有利于茶黄螨的发生。
3.防治方法
(1)对温室和大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满越冬,立即喷药防治,以减少虫源。及时铲除田间、地边杂草,蔬菜收获后及时清除枯枝落叶,也可减少部分虫源。
(2)茶黄螨生活周期短,繁殖力极强,特别要注意早期防治。可喷73%克螨特乳油2000倍稀释液,或25%灭螨锰可湿性粉剂1000倍稀释液,隔6~7天喷1次,连喷3次。喷药的重点部位是植株上部的嫩叶生长点、花蕾和幼果。
四、红蜘蛛1.危害症状
红蜘蛛又名火蜘蛛、火龙、沙龙、红叶螨,具有食性杂、繁殖力强、传播快等特点。成螨和若螨群集于植株下部的叶背,刺吸式口器刺吸汁液,受害叶面出现黄白色斑点,逐步向上或向四周蔓延,严重时变锈褐色似火烧状,造成叶早落,果实干瘦,植株枯死。茄果受害,果皮粗糙呈灰色,影响品质。
2.生活习性
红蜘蛛一年发生10~20多代。在北方多以雄成螨潜伏于干菜叶、杂草上、土缝处越冬,在南方则以成螨、卵、幼螨、若螨等各种虫态在冬作物寄主上或杂草上越冬。第二年先在越冬寄主和杂草上取食繁殖,然后陆续迁移到菜地繁殖为害,首先在田边点片发生,经大量繁殖后向四周扩散,遍布全田。在植株上,先在下部叶片为害,逐步向上蔓延。成端和若端靠爬行或吐丝下垂,借助风雨扩散传播。当食料不足就迁移。在南方6~8月为害严重,高温、干旱或少雨时该虫害大量发生。
3.防治方法
(1)加强田间虫情调查:在田间点片发生时及时防治。
(2)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田边地头的杂草和作物收获后的残枝败叶,以减少虫源。天气干旱时,加强肥水管理,防止田间湿度过低,以恶化红蜘蛛生存环境,控制其发生与为害。
(3)药物防治:用触杀性强的三氯杀螨醇1000倍稀释液或用氧化乐果1500倍稀释液防治,可有效地杀死成螨、若螨;用20%双甲胀或20%双甲胀复配乳油1500~2000倍稀释液防治7天后,杀卵效果非常好。也可用25%灭端猛可性粉剂1000~1500倍稀释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稀释液,或20%杀端卵酯乳油1000倍稀释液,6~7天喷1次,连喷2~3次,重点喷在叶背上。
五、瓜蚜1.危害症状
瓜蚜又叫棉蚜,俗称蜜虫、腻虫等。该虫在各省区都有发生,以成虫或若虫群集在叶背和嫩茎生长点上刺取汁液。当嫩叶和生长点被害,则造成生长缓慢,叶片卷缩,严重时卷曲成团,生长停止,甚至萎焉死亡。瓜蚜还排出蜜露,在叶子上造成一层煤污斑。除吸食汁液外,瓜蚜还传播病毒病,其危害不亚于蚜害本身,所以防治蚓虫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2.生活习性
瓜蚜在长江流域,每年发生20~30代,以卵在石榴、花椒、木芙蓉等的枝条上和夏枯草的茎部越冬。第二年春季,当旬平均温度达6℃以上时便开始孵化出干母,在越冬寄主上繁殖几代后,于5月间迁入菜地为害,并产生大量有翅蚜迁飞,6~7月是为害盛期,8月为害减轻,9月以后气温下降,又产生有翅蚜并飞回越冬寄主上,交配产卵后越冬。瓜蚜繁殖力强,夏季4~5天即完成一代。1头雌蚜在适宜条件下,每天最多可产若蚓18个,一生可胎生若蚜60~70个。瓜蚜的有翅成蚜,对黄色、橙黄色有较强的趋向性,可利用该特性进行诱杀。瓜蚜消长与温度和湿度密切相关。温度在16~22℃、相对湿度为75%以下适宜瓜蚜生长繁殖;如果温度高于25℃、相对湿度达75%以上,不利于瓜蚜的发生;雨水多、湿度大对其发生不利,尤其是大雨、暴雨能迅速降低瓜蜓虫口密度。
3.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彻底清除菜地周围的蚜虫越冬寄主,或在瓜蚜向菜地迁飞前,向越冬寄主如木懂、石榴等喷药1~2次,消灭越冬虫卵。
(2)药物防治:蚜虫为害时,及时喷药防治,可喷40%乐果乳油1500倍稀释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稀释液,或50%灭蚜松乳油1000倍稀释液,喷药时应选择不同性质的农药交替使用,防止瓜蚜产生抗药性。同时药剂喷到叶背和植株外部第一、第二层叶背上,以提高药效。
(3)保护天敌:瓜蚜的天敌有七星瓢虫、异色飘虫、龟纹飘虫、草蛉、食蚜蝇、食虫椿等,应注意保护利用。
(4)黄板诱蚜:将30厘米×60厘米的木板或纸板用油漆涂成黄色,外涂机油,插在菜田中,可诱杀大量有翅蚜和预测翅蚜的迁飞。
六、小地老虎1.危害症状
小地老虎又叫土蚕、地蚕,是苗期常见的为害较大的地下害虫。小地老虎以幼虫为害作物幼苗。以天刚亮、露水多的时候为害最凶。幼虫能咬断茄苗近地面的茎部或嫩茎心叶,使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
2.生活习性
小地老虎成虫夜间活动,交配产卵,卵产于5厘米以下的矮小杂草上,尤其在贴近地面的叶背或嫩茎上,卵散产或成堆产,每头雌虫平均产卵800~1000粒,成虫对黑灯光及糖、醋、酒等趋性较强。幼虫共6龄,3龄前在地面杂草上或寄主幼嫩部位取食,这时的幼虫食量和抗药性较小。3龄以后的幼虫食量剧增,白天潜入植株根附近2~6厘米深的表土中,夜间出外活动,尤其在天刚亮、露水多的时候为害最重。能咬断幼苗茎部或嫩茎心叶,并把断苗拖入土中继续取食,但往往上部叶片残留在地面,因此可在清晨人工捕提幼虫。幼虫4龄后食量更大,抗药性也大大增加,因此就抓住时机把幼虫消灭在3龄之前。4龄后的幼虫喜食鲜嫩多汁的菜叶、杂草和炒香的麦麸。梧桐树叶对各龄幼虫均有较好的诱集作用。小地老虎喜温暖及潮湿的环境,最适发育温度为13~25℃。
3.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在早春清除菜田及周围杂草,防止地老虎成虫产卵。如已产卵,并发现1~2龄幼虫,应先喷药后除草,以免幼虫入土隐蔽。夏季深翻暴晒土壤可杀死大量幼虫和蝇,秋耕冬灌可降低越冬虫口基数。
(2)药剂防治:
①糖醋诱蛾,消灭虫源:在成虫发生期用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90%敌百虫1份,调匀后放于盆中,置于距地面1米左右处,即能诱杀成蛾,每亩放3~5盆。白天将药盆盖上,夜晚再揭开盖。也可用黑光灯诱杀。
②毒草或毒饵诱杀:每亩用25~40千克的鲜嫩杂草或鲜菜叶切成长约3厘米,与90%敌百虫粉50克(少量水溶解)拌匀,每天傍晚撒于田间。
③桐叶诱杀:采集较老的桐树叶片用水浸湿,每亩均匀地放置70~90片,每天早晨在叶下人工捕杀幼虫,连续4~5天。一片叶可保持5天效果。
④喷药和撒毒土防治低龄幼虫:地老虎1~3龄幼虫期抗药性差,并且尚未入土,暴露在寄主植物或地面上,是用药物防治的适宜期。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稀释液,或灭杀毙8000倍稀释液,或2.5%溴氰菊酯稀释液等喷雾。还可用2.5%敌百虫粉,按每亩用2千克拌细土10~15千克,撒于心叶中,防治效果很好。
总结:以上是种植茄子过程中最常见的六种虫害,充分了解各种虫害的生活习性和防治办法可以有效防止发生,提高茄子产量和质量。
用了之后却无限回购到天荒地老的好物?
清凉油!清凉油是真的好用,平常有个什么蚊虫叮咬啦,皮肤起疙瘩痒的一抹就好了,非常管用,强烈推荐,还有晕车的朋友也可以试试,抹在太阳穴可以防止晕车,亲测有效!真的是从小用到大,家里一直备着,良心国货!
人类碰见非洲鬣狗该怎么办?
野外遇到非洲鬣狗该如何自救?是护住自己的肛门?还是拿石头砸?一位在非洲生活的朋友告诉我,遇到“非洲掏肛二哥”只有一个办法能自救。
在一望无际的非洲大草原上,生活着许多野生动物,除了有我们熟悉的斑马、羚羊、大象外,更生活着很多大型的食肉动物,比如说狮子、猎豹、野狗。
除此之外,在非洲还有一种臭名昭著的食肉动物,那就是被称为“非洲流氓”的鬣狗。
与狮子相比,斑鬣狗在非洲草原上可谓是恶名在外,因为它们的捕猎手法真是让人所不耻,不仅狡猾而且阴狠至极,可以说在非洲的地位是仅次于狮子的食肉动物,因此斑鬣狗又被人们称作“非洲二哥”。
喜欢看《动物世界》的朋友们肯定记得有一期讲述的就是狮子与斑鬣狗的恩怨情仇,斑鬣狗跟狮子可以说是草原上的世仇,它们是彼此的天敌,互相争斗又互相克制,同时还互相抢夺对方的食物。
当斑鬣狗军团外出狩猎时,狮子会专门钻进斑鬣狗族群里咬死落单的小鬣狗;而斑鬣狗也会趁狮子不注意,绕道狮群后方偷袭,吃掉刚出生不久的小狮子、咬死狮群里老弱病残的狮子已报“杀子之仇”,所以这两大种群之间的战斗已经持续了上百年之久。
就连生活在非洲的当地人在野外发现这两大种群互殴时,也会吓得赶紧逃跑,因为这两只食肉动物一旦打斗起来是伤亡惨重,有时还会波及到其他动物。
对于渺小的人类来说,“非洲大哥”和“非洲二哥”哪个都不好惹,特别是“非洲二哥”行事作风非常残忍,而它们的绝活更是令人闻风丧胆。
一、非洲鬣狗臭名在外,袭击人类的事情在非洲很常见。2021年12月28日,肯尼亚警方发布了公告声称:一群鬣狗闯入了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以东50公里的一个村庄里,在24小时内咬死了两个人。警方提醒附近的民众注意人身安全,一旦发现了鬣狗立刻报警。
据肯尼亚警方们介绍,这群鬣狗大约有20只,在12月27日袭击了两位村民,这两名受害者当时正从采石场工作回家,刚走到锡卡附近的Kamuthi村口时就遭到鬣狗群的袭击,其中一名男子被这群鬣狗团团围住,这群鬣狗几乎蜂拥而上,把该男子活活咬死,另一名男子趁机赶紧逃跑,但还是被鬣狗追上,幸亏这名男子手中拿着干活儿的工具,依靠工具这名男子最后侥幸逃脱,不过身上也被鬣狗们要掉了好几块肉。
在袭击完这两名受害者后,鬣狗们似乎“上瘾了”,距离上次袭击人类不到24小时,这群无恶不作的家伙再次出手,把目标瞄准到了Kamuthi村,它们偷偷潜入村中,现在农场袭击了一名正在务农的妇女。
因为村子里没有监控,且当时袭击这名妇女时没有其他目击者,当村民们发现这名妇女时,现场只剩下血迹斑斑的头骨,现场更是一片血腥,警方还是通过现场凌乱的脚印判断为鬣狗群。
在非洲鬣狗袭击人类已不是第一次,早在2020年时,在津巴布韦就发生过鬣狗咬死人类的事情。
在津巴布韦中部的奇鲁曼祖农村地区,一群鬣狗突然闯入了村子里,把一名正在睡觉的87岁老人从床上拉下来,这群鬣狗把老人拖离到离小屋约300米左右的地方活活咬死。
当村民们找到老人时,现场一片凌乱和血腥,老人下半身已经失踪。
当时这起鬣狗群咬人事情引起了轰动,当地野生动物管理局负责人更是表示,津巴布韦动物管理员正在寻找这群鬣狗,以便消灭它们,同时也提醒当地村民们时刻保持警惕,夜晚不要随意外出,并把所有门窗全部紧闭,以免这群鬣狗闯入家中袭击。
这些鬣狗不仅袭击人类,还会袭击人类饲养的家禽家畜,当野生环境中食物不充足时,鬣狗们就会成群结队地闯入人类世界寻找食物,而它们似乎一点都不惧怕人类。
二、非洲草原上的斑鬣狗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在自然界里,食肉动物虽然比较凶残,但是在人类眼中一些大型食肉动物还是比较遭人喜欢的,比如说狮子、老虎、猎豹、狼、鳄鱼等,这些食肉动物一样袭击人类,一样会吃人,但人类对它们并不反感,甚至还经常夸张它们。
但同样是食肉动物的斑鬣狗却无论怎么表现都不讨人欢心,几乎没有人喜欢这种动物,只因为斑鬣狗的丑不仅体现在它极其猥琐的外貌特征上,更体现在它的捕猎技巧上。
别看斑鬣狗的名字里带一个“狗”字,外貌上也长得有些像狗,但它们可不属于犬科动物,它们更接近灵猫科,具体来说是猫型亚目下的鬣狗科,跟它们一个“群体”的还有棕鬣狗、缟鬣狗和土狼等,斑鬣狗是鬣狗科里体型最大且最凶猛的一种,也是非洲草原上唯一能与狮子抗衡的动物。
它们属于群居性动物,体长大约在90-160厘米左右,尾长25-36厘米。雄性斑鬣狗体重大约在40-60千克左右,雌性斑鬣狗体重大约为55-82.5千克左右,它们拥有强而有力的颌骨跟锋利的牙齿,能够轻易咬碎猎物坚硬的骨骼。
最重要的是斑鬣狗在非洲草原上“不挑食”,无论是新鲜的猎物还是腐肉,它们都来者不拒,可以说只要是出现在非洲草原上一切动物,不管对方体型大小,只要落入它们手里,最后都难逃一死,沦为斑鬣狗的腹中餐。
有意思的是在大自然中很多动物都是父系社会模式,但是斑鬣狗家族确实妥妥的母系社会模式,斑鬣狗族群的领到者是由雌性担任的,在一个族群里有一个个头较大的雌性斑鬣狗,它是整个鬣狗军团的“女王”,率领着整个族群,不仅享受优先进食权,更拥有优先交配权,反观雄性斑鬣狗,不仅在族群里地位低下,而且进食顺序要排在雌性之后,甚至当自己的后代也是雌性时,还得排在后代之后,并且雄性斑鬣狗在成年前就会被驱逐出族群。
之所以说斑鬣狗在非洲惹人讨厌,就是因为它们的“掏肛大法”,掏肛是斑鬣狗对付体积较大的动物的惯用手段,这一招式连狮子和大象都恐惧不已。
再加上斑鬣狗外貌丑陋,常年咧着个流口水的大嘴,时不时还会发出“咯咯咯”的奸笑,所以总是给人一种恶毒、狡猾的印象。
三、人类碰见非洲鬣狗,与之搏斗能赢吗?斑鬣狗主要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现实生活中能遇到斑鬣狗的几率非常小,但是也不排除我们去非洲旅行时突遇斑鬣狗。
那么如果在野外遇到了这种凶残的动物,成年人类与它搏斗能打赢它们吗?比如说很多动物都比较惧怕噪音、火光、石头,要是用石头打它们好使吗?
1、斑鬣狗的体型。
非洲鬣狗并不是单指一种动物,而是包含了四种在非洲草原上生活的动物,它们分别是:斑鬣狗、条纹鬣狗、棕鬣狗和土狼。
它们如果按照体型来排列,分别是斑鬣狗>条纹鬣狗>棕鬣狗>土狼。
斑鬣狗虽然名字里带着一个“狗”字,它的体型可比狗要大很多,比如生活在东非塞伦盖蒂大草原上的斑鬣狗雄性体重平均为45公斤左右,雌性斑鬣狗平均体重在55公斤左右,而生活在赞比亚地区的斑鬣狗雄性能达到60公斤左右,雌性则在70公斤左右。
目前非洲草原上最大的斑鬣狗体重能达到80-90公斤左右,可以说这个体重在非洲草原上的食肉动物中能排上前几名。
一只成年的斑鬣狗体长最长能达到1米6左右,土狼的身长则比较小,成年的土狼体长最多不超过80㎝,斑鬣狗站起来超不多有一个成年人那么高,所以要是在野外遇到,视觉上冲击力还是挺大的。
2、斑鬣狗的速度。
如果人类遇到斑鬣狗,能跑过它们吗?首先我们来看看斑鬣狗的奔跑速度有多块。
鬣狗的奔跑速度能达到每小时50公里,BBC的纪录片里曾记录,当鬣狗遇到猎物时,它们会通过“咯咯咯”的笑声来呼唤远处的同伴,当同伴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时,它们会开始进行围猎,几只鬣狗在猎物面前吸引注意力,防止猎物逃串,剩下的鬣狗则小心的绕道猎物身后,趁其不备就掏肛。
如果猎物冲出鬣狗群重围,鬣狗会在后面紧追不舍,它们能持续追逐猎物5公里远,所以很多猎物如果已经被鬣狗咬烂了肛门,到最后会被鬣狗追的筋疲力尽,伴随着身上的疼痛慢慢死去。
特别是斑鬣狗在夜晚偷袭角马群时,它们会以40-50千米的时速追逐角马2-3千米后,然后冲散角马群,当遇到有跑得慢或者落单的角马时,鬣狗们会蜂拥而上死死围住这只角马,用尖锐的牙齿死死咬住角马的鼻子、腰部或肛门,知道角马死亡。
3、斑鬣狗的攻击力。
为什么说斑鬣狗是一种非常卑鄙的动物呢,因为它们在追捕猎物时会采取狼群捕猎的方式,那就是通过长距离追逐猎物,它们会一直追逐在猎物身后,但又与猎物时刻保持着距离,直到猎物体力完全耗尽位置。
当追上猎物时,至少有2-3只鬣狗会不停地找机会去偷袭猎物的尾部,只要猎物放松警惕,鬣狗们就会上去撕裂猎物的肛门,肛门是所有动物最脆弱的部位,包括人类,一旦这个部位受伤后,轻则肛门损毁,重则肠道都会被撕扯出来。
除此之外,斑鬣狗的咬合力大约在200公斤左右,如果成年人徒手与它搏斗,它锋利的犬牙能直接咬碎人类的骨骼。
所以当人类在野外遇到斑鬣狗时,要是与它们徒手进行搏斗,那赢得几率基本为零,要是手上有武器,比如铁棒、长矛、刀枪这种,让斑鬣狗无法近身的武器,那可能还能冲出鬣狗军团重围,有一线生机。
四、遇到非洲鬣狗该如何自救?在非洲,斑鬣狗不进会欺负比它弱小的动物,当食物紧缺时还会冲到村落里去袭击村民。
在一开始非洲当地村民是非常恐惧鬣狗的,但后来非洲人开始驯服鬣狗,甚至还把驯服后的鬣狗当作宠物狗来饲养,有些非洲人还会把猎狗当成赚钱的工具。
非洲人驯服斑鬣狗的方式其实很值得我们去借鉴,因为这种方式能成为自救的办法之一。
这个方式就是:以暴制暴,棍棒之下出“孝子”。
别看斑鬣狗凶猛,连狮子猎豹都不放在眼里,但唯独对人类的棍棒有些恐惧。
非洲人一般会从鬣狗幼崽开始驯养,在捕抓到幼崽后,他们会给鬣狗脸上戴上一个绳套,然后给它们套上嘴套,接着就开始驯养,随着鬣狗一天天长大,身上的野性也开始暴露出来,稍有不逊,非洲人的棍棒就下来了。
他们会毫不留情地拿棍棒打在鬣狗身上,直到鬣狗被打得服服帖帖为止,有些非洲人除了用棍棒来驯服鬣狗外,还会找到十几只凶猛的猎犬去教训鬣狗,面对数量居多且攻击性不弱的猎犬,嘴巴被套住的鬣狗只能处于劣势。
每天处于这种状态下的鬣狗早就失去了原本的兽性,到最后一看到非洲人就恐惧地夹着尾巴,瑟瑟发抖。
所以非洲人驯服鬣狗的这个办法其实值得学习,如果在野外遇到鬣狗,在没办法逃脱的情况下,要是手上有棍棒,一对一单挑的情况下,也是可以搏一下的。
除了这个之外,要是遇到的是鬣狗军团,那么就不建议去搏斗了,成群的鬣狗它们分工非常明确,上去搏斗根本不现实,更不要拿石头去攻击他们,这只会激发它们主动攻击人类的欲望。
不过鬣狗有一个“弱点”,就是不擅于爬树,曾经一个纪录片中,一只猎豹被鬣狗群袭击,鬣狗群在猎豹后面紧追不舍,最后猎豹爬到了大树上才逃脱一截。
所以当人类遇到鬣狗群时,看看附近有没有大树,如果会爬树可以选择爬到树上,尽量往高处爬,所以这个办法可以一试。
写到最后。非洲鬣狗凶猛无比,虽然在它的食谱中,人类并不是主要“食物”,但是当草原上食物短缺时,鬣狗也会冲入人类社会中偷袭。
为了以防万一,还是不要前往鬣狗栖息地,在没办法的情况下要是遇到鬣狗后一定要寻找武器,不要惊慌逃跑,用最大的力量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