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大椎准确位置图,刮大椎穴真的能退烧吗?
大椎穴是在督脉其中一个穴位,大椎位于笫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第7颈椎就是我们低头时,颈椎高突之处,它下面的凹处就是大椎穴。大椎穴是人体手三阳经,足三阳经与督脉交会处,人体内阳经的阳气经由此穴并入督脉,上传头项,故而此穴中阳气饱满,就像大锤一样,故名(大椎)。(椎)就是锤击之器。
俗话说,神仙也怕脑后风,颈脖子是风寒邪气最易侵犯的地方。感冒时,常常会感到颈脖子僵硬,此时可以通过刺激大椎穴治疗外感风寒。可以通过按揉或刮痧大椎穴,缓解感冒发热症状。具体做法是,首先将两手搓挞,按压大椎穴,然后用指腹揉搓大椎穴,感到微微发热,然后再刮痧拔罐。同时,颈椎病患者也可以通过按揉或艾炙等手法,刺激大椎穴以改善颈部督脉气血流通,缓解症状。
手阳明大肠的常用俞穴有那些?
手阳明大肠的循行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之尖端(桡侧),沿食指桡侧,经过第1、2掌骨之间,上行至腕后两筋之间。
沿前臂外侧前缘,至肘部外侧,再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行到肩部,经肩峰前,向上循行至背部,与诸阳经交会于大椎穴。
再向前行进入缺盆,络于肺,下行穿过横膈,属于大肠。
其支脉,从缺盆部上行至颈部,经面颊进人下齿之中,又返回经口角到上口唇,交会于人中(水沟穴),左脉右行,右脉左行,止于对侧鼻孔旁。
手阳明大肠经的功能主治概要1.头面五官病:齿痛,咽喉肿痛,鼻鈕,口眼喝斜,耳聋等。
2.热病。
3.神志病:昏迷,眩晕,癫狂等。
4.肠胃病:腹胀,腹痛,肠鸣,泄泻等。
5.皮肤病:瘾疹、痤疮、神经性皮炎等。
6.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手臂酸痛,半身不遂,手臂麻木等。
(三)常用喻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1、商阳穴
【定位】在手指,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
【功能主治】:
①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
②热病、昏迷等热证、急症。
③手指麻木。
2.合谷穴
【定位】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璞缘上,当拇指下是穴。
【功能主治】:
①头痛、目赤肿痛、鼻妞、齿痛、口眼喝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
②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
③热病无汗或多汗。
④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
⑤上肢疼痛、不遂。
⑥牙拔除术、甲状腺手术等口面五官及颈部手术针麻常用穴。
3.手三里
【定位】在前臂,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橫纹下2寸处。
【功能主治】:
肩臂痛麻、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
4.曲池
【定位】在肘区,屈肘成直角,在尺泽与肱骨外上課连线中点凹陷处。
【功能主治】:
①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
②热病。
③眩晕。
④腹痛、吐泻等肠胃病证。
⑤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病证。⑥瘾疹、湿疹、凛病等皮外科疾患。
⑦癫狂。
5.臂糯
【定位】在臂部,曲池上7寸,三角肌前缘处。
【功能主治】:
①肩臂疼痛。
②凛疡。
6.迎香
【定位】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功能主治】:
①鼻塞、航妞等鼻病。
②口埚、面痒等面部病证。
③胆道蛔虫症。
注:本文为家庭健康知识参考和科普知识,不作为治疗依据,如有健康问题请及时就医并科学治疗,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声明:文本所用的资料与图片来源于网络和文献,仅作医学知识的科普所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什么穴位排湿热?
体内湿热过盛的人,一般面部常会出现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对于体内的湿热,除了注意饮食调理外,穴位按摩也是很好的清湿除热的方法。
那么哪些穴位能够帮助我们清湿除热呢?
【1】曲池穴
曲池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穴,可清外之风热、泻内之火邪,具有疏散风热、解表散邪、清热利湿、通经止痛的效果。按摩时用拇指或者中指指端按揉到可以感觉到酸胀感,每次5分钟左右,每天按摩2次。
【2】天枢穴
在按摩曲池穴时,往往可以随之按摩天枢穴,这样去湿热的效果会更好。天枢穴是对着大肠经,不少的大肠疾病可以通过天枢穴来治疗。经常按摩可以调节肠道、恢复肠道功能,还能通便止泻。
【3】丰隆穴
丰隆穴是在外踝尖上八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的位置,经常按摩丰隆穴可以起到去清利湿热的效果。患者还可以敲肝胆经,肝胆也有疏利湿热的作用。
颈椎僵硬按摩那个穴位可以缓解?
建议积极按摩大椎穴和肩井穴来进行治疗看看效果的,一般坚持做按摩等物理治疗是可以缓解疲劳和疼痛的情况,这段时间内不要长时间熬夜或者长时间用电子产品等,可以避免颈椎的病变出现加重的,平时在生活中也可以积极配合补钙等来看看效果的。
大椎穴在哪里?
大椎穴位于人体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关节为胸椎,约与肩平,大椎穴主治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项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五劳虚损等病,具体方法是左手食指与拇指把大椎穴的皮肤稍提起,然后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