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患有手足口病的人吃什么药比较好?
1、首先可以肯定的告诉宝妈们,目前还没有特效抗手足口肠道病毒药物。大家就不要对各种小诊所或网络上的各种所谓的“特效药”报以侥幸心理了喔。
2、虽然有的资料研究显示,干扰素α喷雾早期使用可有一定疗效。如果家长一定要考虑给孩子用药,在手足口病发现的早期,可以选择干扰素α喷剂喷患处,仅仅是可能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得病期间会发热,家长此期间必须积极控制的高热。比如,孩子体温超过38.5℃者,在孩子意识清晰、情绪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温水擦浴,孩子不反感可以使用),但是如果孩子因为发热表现出哭闹烦躁的时候,建议还是首选应用退热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退热药物有:布洛芬口服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3个月龄及以上宝宝首选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宝宝布洛芬口服和对乙酰氨基酚两个都可以选用,两次用药的最短间隔时间为6小时。剂型方面,1岁以下宝宝首选小瓶装的混悬滴剂,1岁以上可以选择大瓶的混悬口服液。
4、当然有些孩子在手足口发热期间,可能会出现惊厥的情况,对于这类孩子可能需要使用止惊的药物,比如可以首选咪达唑仑,或者是地西泮也可以,或者也可使用水合氯醛灌肠抗惊厥,这些药物治疗的过程是需要在医院才能完成。
5、多数患儿手掌、脚底会出现皮疹,有些皮疹带有水泡,其他部位如臀部、膝盖、肘部、躯干等也可能出现皮疹,这些皮肤方面的症状通常都是不痒的,因此,是没有必要进行用药处理的。
6、在辅食的选择方面要以流质的易消化的为主,以减轻食物进入口腔碰到溃疡引起疼痛,也不要吃太酸太咸太甜的东东,因为这也会对溃疡带来刺激性疼痛。奶可以正常的喝,没有其他特别需要忌口的讲究。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孩子多喝水,一方面可以及时补充孩子在发烧期间发汗失去的水分,身体不缺水才可以让退烧药更好的发挥解热作用;另外一方面多喝水还可以加速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的排泄,加快孩子康复。
7、对于中重度症状的手足口,出现并发症,可能还需要住院治疗,这期间使用药物就比较多,也比较复杂了,建议家长们住院期间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2018版手足口病治疗指南
欢迎阅读悟空问答,我是儿科药师梅贰康,专注于儿童用药安全科普多年,我对药品、育儿和健康的解读有自己独到的观点,期待您的点赞、关注、分享和评论。重型手足口病表现是怎样的呢?
近年手足口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尤其是重症病例的增多,孩子患病后家属都非常担心。以下我们以2011版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专家共识来详细了解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引起。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以1~3岁儿童多见。主要通过呼吸道及密切接触传播。
重症病例主要是由肠道病毒71型引起。
临床分期(分5期)
第一期(出疹期)普通病例:1.发热、手掌、足底及臀部出疹,为斑丘疹、丘疹、小疱疹。2.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3.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4.个别病例可无皮疹。
第二期(神经系统受累期)重症病例重型,大多数可痊愈。1.精神差,嗜睡、易惊。2.头痛、呕吐、烦躁。3.肢体抖动,急性肢体无力。4.颈部强直等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脑脊液检查为无菌性脑膜炎改变。
第三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重型病例危重型:1.表现为呼吸心率增快。2.出冷汗皮肤发花,四肢发凉。3.三高表现:血压、血糖、外周血白细胞升高。
第四期(心肺功能衰竭期)1.多发生在病程5天之内,年龄以0~3岁为主。2.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口唇紫绀。3.咳粉红色泡沫样痰或血性液体。4.持续血压降低或休克。5.严重脑功能衰竭:频繁抽搐,意识障碍及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等。
第五期(恢复期)1.体温逐渐恢复正常。2.对药物依赖逐渐减少。3.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心肺功能逐渐恢复。
以上内容大家肯定对手足口病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重症手足口病主要是合并脏器受累。此患儿发烧厉害,医生建议住院住院。建议听从医生安排。因为反复高热易合并神经系统症状,甚至进一步发展心肺受累,在家治疗很多情况可能观察不到,如有反复发热,精神欠佳,呼吸、心率增快等表现,建议住院治疗。ZXY
手足囗病忌讳什么东西吗?
一:小孩手足口病不能吃难消化的食物
手足口病小儿生病时精神状态及胃肠道的消化功能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粗糙、难消化的食物会加重小儿胃肠道的负担,造成小儿口腔及胃肠道的不适。
正确护理:手足口病小儿急性期家长需准备清淡易消化、温度适宜的流质食物,避免食物对手足口病小儿口腔及胃肠道的刺激及损伤,促使营养较好的吸收,家长也可以给小儿准备一根吸管,缓解小儿对进食时口腔疼痛的抗拒情绪。
二:小孩手足口病不能吃辣,或者刺激性的食物
小孩手足口病会出现口腔疱疹,吃刺激性食物,小儿生病时精神状态及胃肠道的消化功能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加重小儿胃肠道的负担,造成小儿口腔及胃肠道的不适。
三:小孩手足口病不能吃生的食物
生的食物会滋养细菌,小孩吃生的食物会刺激胃肠道,导致腹泻,腹泻。所以要注意给小孩做食物时,一定要煮熟。
四:小孩手足口病不能吃冷的食物
冷的食物,比如未加热的鲜牛奶,会因蛋白过敏而导致铁的丢失,造成患儿营养失衡,而冷凉的食物同时也会刺激手足口病患儿的胃肠道,导致腹痛、腹泻。
五:小孩手足口病不能吃剩饭剩菜
如果主食放置时间过长,会使细菌繁殖,食物变质,加重手足口病小儿胃肠道的不适。 比如:鲜榨的豆浆放置时间不可超过四个小时,最好是两个小时内喝完,保证患儿食物的新鲜。
六:小孩手足口病不能吃海鲜
海产品容易引起过敏,小孩手足口病出现口腔疱疹,担心摄入海鲜类食物会引起食物过敏,或细菌感染,导致的腹泻,拉肚子。
七:小儿手足口病饮食原则:流质食物为主
以牛奶、豆浆、米汤、蛋花汤等流质食物为主,少食多餐,维持基本的营养需要。为了进食时减少嘴疼,食物要不烫、不凉,味道要不咸、不酸。可以让宝宝用吸管吸食,减少食物与口腔粘膜的接触。
八:小儿手足口病饮食原则:多餐,量不需太多,营养要高
要多餐,量不需太多,营养要高。如鸡蛋羹中加入少量菜末、碎豆腐、碎蘑菇等。“全素,不动荤腥”。完全吃素,把牛奶、鸡蛋等营养品排除在外,营养质量不够,缺少优质蛋白质,而抗体是一种蛋白质,故全素不妥。
小儿手足口病的家庭护理知识
手足口病在发病第一周传染性最强,注意保持患儿口腔清洁,每餐后用温水漱口,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宽大柔软,经常更换,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需包裹患儿双手; 患儿患病一周内应卧床休息,给患儿多饮水,患儿体温高于38.5℃时,可在使用退烧贴来治疗; 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 患儿居室内应保持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最好每日进行空气消毒。手足口病的食疗方:
1、荷叶粥:鲜荷叶2张,白米50克,将荷叶切碎,煮粥食用。
2、竹叶20片,灯芯10根,扁豆15克,滑石6克,加少许糖,煎饮用。
3、银花蝉衣饮:银花15克,蝉衣3克,清茶少许,煎水饮。
小孩手足口病怎么办?
你好,手足口病主要为对症治疗,另外的话注意观察并发症的症状表现,包括发烧,必要的时候需要完善肝功能和心肌酶谱等相关检查,另外可以使用清热解毒等中成药对症处理以及可以使用开喉剑,或者西瓜霜喷剂,针对宝宝口腔出现的疱疹,需要完善血常规的检查,了解有没有合并感染的情况。
同一办公室同事的两个孩子都得了手足口病?
您好,我觉得成年人之间也会传染,只是程度不同,症状是否明显的问题。
我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经历:手足口病是婴儿和5岁以下的儿童的一种常见病毒疾病,不过有时也会发生在成人身上,今年我就中招了。上周孩子从幼儿园放学后就发烧了,随着转天口和手上出现疱疹,基本就断定是手足口了。还好除了发烧温度较高以外,精神、饮食还不错,因此也没怎么担心。只是暂停上学,没有在家中认真做防护和隔离,但期间亲了病号好几次。3天之后,第一枪是从高烧开始的。那时候还以为是流感,吞了片退烧药就昏睡过去了。转天温度就慢慢降了下来,不过还没等窃喜自己好的快,就看到手上开始长泡,喉咙里也明显可以感觉到疱疹的刺痛感。这时候终于明白原来是中了手足口的彩票。,更郁闷的是,相比婴幼儿手足口,成人手足口一般病症并不明显,而这次我的皮疹情况比我的厉害,那位得了病就可以很开心的看动画片不上学的小同志要惨痛很多。她手足口加起来不到10个疱疹,还没我一个手指的多。从第2天到第4天,是我皮疹爆发和恶化的时间,从第5天开始,才逐渐好转。
所以提醒各位爸爸妈妈,成人也是手足口病的感染对象,请不要在照顾孩子的同时掉以轻心。通常来说成人手足口病症的表现都比较轻微,很可能被当做普通感冒或者根本没注意。成人感染手足口病毒的症状很可能并不明显,但这时候仍然具有传染性,也就是说家长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感染了手足口病毒,然后回家传染给孩子,因此日常的孩子和家长都要养成和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得了手足口病,处理的方法都是类似的:观察精神状态,如果出现精神萎靡等情况要及时送医;有针对性的退烧,注意补水;注意口腔破损导致的进食饮水困难;注意皮疹的护理。
普及一下: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其主要传染源是患儿和隐性感染者。手足口病可存在于感染者的粪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和疱疹液中,所以要尽量避免与感染者的上述体液接触。手足口病的患儿大多数预后良好,一般在1周内逐渐痊愈,不会遗留后遗症。但是累及神经系统的重症患儿,容易发展至心功能衰竭、神经源性肺水肿等,病死率较高,所以要及时发现辨别重症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