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喝多了有什么副作用,服用丹参西洋参三七黄芪后副作用?
丹参可以活血化瘀,治疗胸痹心慌气短胸闷等,西洋参是可以补气养阴,对于气阴两虚疾病有治疗作用。三七可以活血化瘀止痛止血。黄芪可以补气利水作用。由于这些药物都是补气活血化瘀药物,所以长时间用会导致上火,对于体质湿热上火的人要慎用。
中药黄芪的副作用有哪些?
黄芪是一种益气良药,具有益气、固表、补水、消肿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器官脱垂、大便松弛、乏力、心短、表虚出汗、气虚浮肿等,但不适用于外因、致病因素尚未排出、体内积聚、停滞而引起的皮肤酸痛,阴阳亢进,致病因素过多。以上疾病应予禁止。黄芪一旦使用,只会加重症状,而不会产生自身的副作用。另外,据报道,黄芪过量服用后,皮肤表面会出现瘙痒、皮疹、头晕、失眠等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因此,服用黄芪时应注意剂量。建议控制在60g以下。
黄芪对心脏有什么好处和副作用?
我遇到一些心脏病换患者也会使用到黄芪。
一、临床实践
我在查房的时候,总能遇到这样的患者:心衰用了很多药物,但是还是有症状,尤其是心功能3级或4级的患者。
心衰这个病的特点就是反复发生胸闷憋气呼吸困难,且大的趋势是越来越重,一次比一次重,反复住院,一次比一次间隔时间短。目前心衰的治疗仍是以普利/沙坦+洛尔+螺内酯为金三角的基础,同时在改善症状的时候,用到利尿剂和扩张血管的药物。但是对于慢性重度心衰,最后也是无力回天,只能想办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即便是这两年出现了新药,沙库巴曲缬沙坦但也只是有所改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心衰的大趋势。
面对这些心衰患者,总是胸闷憋气,气短的时候,西药已经使用一个遍,很全面了,这时候我也会根据具体情况,建议患者加一点黄芪泡水喝,辅助改善患者的胸闷憋气等症状。很多时候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二、中医理论基础
黄芪甘,微温。
归经:归肺、脾、肝、肾经。
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
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黄芪圆片,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
这是传统医学对黄芪的解读。
黄芪补气,利尿;这和心衰气虚,水肿的主要原因整好相对应。而现代药理也证明黄芪具有强心利尿作用不谋而合。
更主要,临床上,我们用事实说话,部分心衰患者喝完黄芪的确有效,的确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三、现代药理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当中所含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一种叫做黄芪甲苷的物质,黄芪甲苷具有免疫调节、缺血保护、心脏保护、抗炎、抗病毒的功效。
有研究认为黄芪甲苷可能对缺血心肌组织有保护作用;缓解心肌再灌注损伤;逆转左心室的肥厚,改善心肌重构;减轻心肌的炎症水平,减轻心肌组织的纤维化。
当然这些研究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并没有直接用于临床,至于能不能用于临床患者,如何使用,还需要更多证据支持。
四、中成药
目前部分用于心脏病的中成药,比如芪历强心、芪参益气等等药物中都有黄芪,而且是重要组成药物,不管是取传统医学中黄芪对于心脏的作用,还是现代药物黄芪对心脏的作用。至少在中成药的具体使用中,黄芪有一席之地。
五、改善心脏神经官能症
我们在临床还会遇到一些人,心脏没有查出问题,可是反复气短、胸闷,这时候根据具体情况,建议患者黄芪泡水一段时间,也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黄芪毕竟是中药,无论是使用中成药还是使用黄芪泡水喝,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
孕妇慎用,部分人有“上火”症状,如面红、心烦、睡眠差或失眠、咽痛、血压升高或头晕等。开始服用一定量少,如有副作用立即停用。
哪些人不能喝当归黄芪水?
糖尿病人,高血脂的病人、高血压的病人不能喝当归黄芪水。得了这些疾病的人喝当归黄芪水会导致病情加重。癌症的病人是可以喝的,放化疗过程中对人体造成大量的伤害,导致身体虚弱,可以通过喝当归黄芪水来恢复体力。
黄芪颗粒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
黄芪颗粒,有效成分是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健脾补中,益卫固表,升阳举陷,利尿,托毒生肌。可以用于治疗脾气虚弱导致的疲乏无力,胃口不好,大便不成形,肺气虚导致的,自汗盗汗,短气;中气不足导致的内脏下垂,或者气血不足,导致的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