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麻疹的症状图片,大家都给宝宝打13价肺炎疫苗了吗?
导读:在给宝宝打疫苗这件事情上,也是不少家长们都会纠结和不断考虑的问题,因为在现在的疫苗市场中,除了国家规定的免费疫苗以外,还由很多需要家长们自费注射的疫苗,而其中13价的肺炎疫苗就是其中比较火热的一种疫苗。
在自费的二价疫苗中,很多人都会建议如果有经济条件的都给宝宝接种一个肺炎疫苗,这样能够更有利于孩子的免疫力发展。但也有人觉得,肺炎疫苗既然是自费的,那么不打对于宝宝的健康应该也没有多大的影响。那么,大家都给宝宝打13价肺炎疫苗了吗?有必要打吗?
一、肺炎有必要接种吗?
关于肺炎的问题,很多家长对此都并不陌生,而在临床的医学统计上看,肺炎是导致我国五岁以下孩子死亡的主要疾病,在每年中都约有175万名儿童患有肺炎疾病,其中因此死亡的还高达3万名之多,因此,接种肺炎疫苗能够降低孩子患病的风险。
肺炎是一种有肺炎链球菌感染导致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的孩子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的年龄段上,这时候的孩子身体的免疫力比较低,很容易就会受到肺炎细菌的感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为了孩子的健康,接种肺炎疫苗就成为了非常有必要的选择。
二、关于13价肺炎疫苗
在众多的肺炎疾病疫苗预防中,我们最常见也是最值得推荐接种的就是13阶的肺炎疫苗,因为它的预防覆盖面积广,其中包括了1、3、4、5、6A、6B、7F、9V、14、18C、19A、19F和23F的共23个血清,能够起到很好的肺炎链球菌免疫作用。
但13价肺炎疫苗虽然覆盖面积广,但也并不能够全部预防所有肺炎链球菌的感染,在其疫苗血清的覆盖空白处,那些没有覆盖到的肺炎链球菌是不能起到对应的预防效果的。同时,疫苗只起到预防的作用,对于已经感染肺炎的情况,是没有治疗效果的。
肺炎疫苗中还有一种是23价多糖疫苗,但相对来说13阶肺炎接种后的预防效果是最为理想的,而在众多的自费一秒钟,13阶的接种疫苗算是比较昂贵的一种,一支需要700~1000块钱,整套肺炎疫苗需要接种4支一共近三千到四千的价钱,这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但肺炎对于孩子健康的侵害性非常大,严重的治愈后也还会有各种的后遗症影响,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有条件的还是非常有必要接种的。并且,接种的时间是分阶段进行的,并不需要一次性给全款,家长们努努力还是可以给孩子接种上的。
三、肺炎疫苗的接种时间安排
孩子肺炎疫苗的接种会分为基础免疫接种和加强免疫接种两种,基础免疫接种最早可以在宝宝出生6周后就进行接种,而通常的接种时间在2、4、6月龄中各接种一剂,剂与剂接种的时间间隔为4~8周,家长一定要准时带孩子去接种,以免错过了接种的最佳时间。
在接种完基础免疫后,到了孩子12~15月龄的时候还需要去增加一剂的加强免疫接种,以提高疫苗的整体免疫作用。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疫苗的接种需要在6月龄之前开始接种,6月龄过后可能会存在接种失败的情况。
重要提示:肺炎是低龄儿童危害性、致命性都非常高的一种呼吸道疾病,而13价肺炎疫苗能够有效的预防肺炎疾病的感染,但相对的价格比较高,有条件的家庭还是会建议给孩子接种,而且接种时间最好能够在6月龄之前完成。
今日话题:你们家的宝宝还接种了哪些需要自费的疫苗?欢迎留言讨论。
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
谢邀!
血常规,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几乎来医院就医、有抽血的项目的患者都会有血常规这一项,等到拿结果的时候,看着血常规化验单上密密麻麻的字和数字,分开来每个都懂,和在一起就不知道它的意思,只能看着数字后 ↑ 或 ↓ 的箭头干着急。今天,我们就来以下面这张化验单为例讲讲血常规化验单该怎么看。
其实,血常规化验单很好看,把它分为3大部分,红色的那部分是白细胞,黄色的那部分是红细胞,蓝色的那部分是血小板。
白细胞大家常听到的“血象”指的就是白细胞,白细胞主要看是否有感染的情况,着重看3个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
教大家一个简单的口诀:如果白细胞低,淋巴细胞高,可能病毒感染;如果白细胞高,淋巴细胞正常,可能是细菌感染。中性粒细胞通常随着白细胞变化而变化。
看看这张化验单,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低,淋巴细胞高,考虑病毒感染。在疫情期间,很多新冠肺炎患者的血常规检查单上都能发现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增高。
提醒大家一点,如果只有白细胞低的情况,可能提示你的免疫力低,身体不能更好的抵抗感染,这个时候就要注意了。
红细胞红细胞主要看是否有贫血的情况,着重看2个指标:红细胞、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运输氧的特殊蛋白质,是评价一个人是否贫血的一个重要和常用指标,血红蛋白低,即考虑贫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相同。
这张化验单上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均低于正常值,考虑贫血。
血小板血小板这部分主要看机体的止血功能怎么样,只要看血小板这1个指标就行。
血小板太低,易出血;太高,易形成血栓。
这张化验单上血小板低于正常值,有出血的风险,而且有伤口的话,血液凝固的时间也会比正常人长。
综上所述,这张化验单的人有出血风险、贫血、病毒感染等情况。
常吃香菜有什么好处?
相信大家都有吃过香菜吧?!香菜是常见的调味食物,用来凉拌也很不错。不过由于香菜有股比较浓的味道,很多人都不喜欢。实际上香菜有很多功效,小伙伴们一起来看看吧!
提高免疫力香菜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它能够有效保护眼、呼吸道、泌尿道及胃肠道黏膜,防止细菌和病毒的感染,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
保护眼睛香菜中含有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可以调节视网膜感光物质合成,缓解眼疲劳,预防干眼病和夜盲症的发生。
保护血管香菜中丰富的维生素C和钾等物质具有降血脂,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软化血管等作用,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其他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效果。
促进食欲香菜中含有甘露糖醇、芳樟醇等多种挥发油物质,可以增加唾液分泌,加快肠胃蠕动,促进食欲。同时,在某些菜肴中加些香菜,还能起到祛腥膻、增味道的独特效果。
其他疗效香菜中含有的黄酮类、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物质还具有抗癌、护肾、降血糖等作用。香菜有损人精神、对眼不利的缺点,故不可多食、久食。
介绍几则香菜食疗方:
1、香菜粥香菜30克,大米100克,调味品适量。将香菜洗净,切细;先取大米煮粥,煮至粥熟时下香菜及调味品等,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可解表散寒。适用于风寒感冒、麻疹疹出不畅等。
2、香菜消食汤香菜50克,神曲、陈皮各10克,生姜3片。将三者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频频饮服,每日1剂,连续3~5天。可开胃健脾,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3、香菜香菇汤香菜、香菇各50克。将二者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频频饮服,每日1剂,连续3天。可解表透疹,适用于麻疹、风疹、水痘疹发不畅(疹已透或疹虽末透出而热毒壅盛者不宜服用)。
4、香菜葱姜汤香菜、鲜葱、生姜各适量。将三者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频频饮服,每日1剂,连续2~3天。可发汗解表,适用于风寒感冒、鼻塞流涕。
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通货膨胀是哪一次?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次极其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当年我们自己也创造过一次史无前例的通货膨胀,当然是在解放前国民党搞的那次。另外就是如今的津巴布韦了,这个国家有时候货币每天贬值一倍、甚至几倍——钱和废纸也差不多,有时候还没有废纸用处大。很多人肯定不知道通货膨胀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说白了就是:商品的无限上涨导致货币的不断贬值,并不是某一种商品的上涨,而是普遍的上涨;不是一般的上涨,而是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上涨。
这种情况一旦出现的话,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了。以前手中的货币,往往就变成了一文不值的废纸了。
其实早在一战过后的德国也发生过这样的现象,当时的德国出现了大规模的通货膨胀问题。当时出现这样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战败的德国受到了空前的制裁,需要赔付大量的战败赔款;
二是,战争让德国国内的工业、农业、经济、劳动力受到了毁灭性打击。
可是如果说历史上哪两次通货膨胀最严重、最厉害,对群众的伤害性最大的话,那么一定是:国民党的那次金圆券事件以及津巴布韦的这次“货币成纸”事件了。
国民党发行的金圆券实际上等同于抢劫1939年以前,国民党发行的法币实际上还是比较靠谱的,主要以英镑来进行比对的。前面几年,每年的通胀率大概也就是在30%左右,毕竟当时处于战争时期,所以这个通胀率大家还是能够接受的。
可是从1940年开始这通胀率就一路高歌了起来,到了1945年的时候,法币已经超过了市场需求的400倍,而有些地方的物价更是达到了战前的1700倍!
这还不算恐怖的,更加严重的是在内战爆发之后。1946年以后,国民党悍然发动了内战,也就是解放战争打响了。由于美国人对国民党打内战处于观望态度,所以这援助也就越来越少了。
随着内战的不断深入,前线的消耗也就越来越大了,财政没有钱、没有物资来支撑战争怎么办呢?
国民党想起了一个绝招——印钱来支持内战。当时他们是这样想的,等市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先把多印的钱换成物资,这样就能打一个时间差了。
从1947年开始,国民党每个月都要印上万亿的纸币,一千元,五千元,万元大钞迅速出现。1947年10月开始,一些市民只能以一斤钞票换一斤菜的价格去跟农民们换蔬菜,可是很快农民发现不对劲,开始不接受纸币了。
1948年的时候,国民党在内战中开始不断的失败、不断的溃败,前线对物资军需的各种需求也不断的加大了。
这个时候印钱也到了最疯狂的时代。至了1948年8月,某海的物价指数相当于战前的571万倍,通胀率达到了创历史记录的571000000%!当时一麻袋钞票,已经买不到一斤大米了。
有个笑话是这样说的:当年一个哥们进店吃第一碗面的时候,价格是2.5万元。当吃完第一碗准备吃第二碗的时候,他拿出2.5万元来买,老板已经不卖了,因为现在一碗面已经开始卖3万块了。
这当然有点夸张的成分,可是也能反应出通货膨胀到了多么逆天的地步了。
当时很多人上坟已经开始直接烧钱了,没办法,烧钱比较划算一点。因为纸都比钱要贵或者说同样的钱买不来同样的纸。
越往后问题就越来越严重了,对于国民党来说最严重的事情是:老百姓开始自发地拒绝法币了。说白了就是:老百姓已经不承认法币的合法性,不愿意用法币进行交易了。当时很多老百姓开始从事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模式了。
到了1948年底的时候,法币已经完全破产了,无论怎么增发都没用,大家都不认了。于是乎,国民党又想了一个绝招——币制改革走了。
国民党开始发行一种叫做金圆券的东西,并规定:与法币的比率为300万比1。可是金圆券既不与美元、英镑挂钩,又不与黄金等硬通货挂钩。其实说白了,只是把一张废纸换成了另外一张更废的废纸而已。
可是当时国民党要求:所有百姓交出手里的金银、美元等硬通货来兑换金圆券。这其实说白了跟抢劫也就没啥区别了。
往后又开始重复昨天的故事了:金圆券的币值也没有保持稳定,很快也“起飞”了。一开始的币值还是一块,十块,一百;最后又变成了一百万,一千万,也等同于废纸了。
以上就是关于法币与金圆券的通货膨胀的事情了,说白了就是国民党乱搞、瞎搞、胡搞一气的结果。
我们再来看看: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有多猛呢?2000年以后,津巴布韦开启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通货极度大膨胀。在津巴布韦的街头经常看到这样的一幕:一个妇女扛着一麻袋的津巴布韦币上到公交,然后全部交给了公交司机,
但司机却连看都不看一眼,不耐烦地挥挥手就让妇女入座了。而这一麻袋里的津巴布韦币,总共达3万亿,但仅仅只值这一趟的车票钱。
越往后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越离谱,最后居然发行了1000000亿面值的货币。没错,大家数一下就知道了,这是100万亿一张的货币,估计全世界人都没有见过这么大面值的货币。
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是自己的原因占了主导因素。他们家的领导为了自己的权力稳定,一鼓作气把外国的农场全部收回来了。他们把这些农场分给了自己家的士兵和百姓,按道理讲只要自己精心耕作也没有问题。
可是这些人一没有技术和管理能力、二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农田也就荒废了。虽然后来给他们发了很多农具以及机械设备,但是这些人居然把这些东东直接卖了,然后变现了。
这样一下子,这个国家的支柱产业便荒废掉了。农业崩盘,再加上内部的混乱的治理以及得罪了西方国家等等。从此以后,津巴布韦的经济情况一落千丈,随后而来的就是一场漫长的超级通货膨胀了。
我最后简单分析一下:普通人如何应对通货膨胀呢?1、在膨胀还没有来的时候,把手中的钱换成硬通货,例如:黄金、白银以及某些世界通用货币。2、通货膨胀的时候钱是废纸,可是粮食、物资、日用品却是宝贝,所以感觉到快要来的时候,赶快囤货。3、如果是农民的话,那就回家种地保证自己有饭吃再说。4、如果能转移的话建议还是可以转移的。你遇到过非常厉害的中医吗?
33年前的一个秋天,我读五年级,我和同学在挣篮球时不小心扭伤了脚踝,同学们将我架到乡卫生院,一位五十开外的老医生,一边给我复位按摩,一边问我学习情况,引开我的注意力,不一会儿,脚痛减轻了,并且能动,老医生又拿来了一把银针,把脚Y脚踝一直扎到膝盖,用一个小电器一开电哇,太苏服了,大概十分钟,治了结束。第二天一早脚就运动自如了,这事一直在我心中,每当想起中医都好一股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