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妙丸去湿气要吃多久,祛湿药有哪些?
祛湿药有很多,常见的有茵陈五苓丸、五味香连丸、葛根芩连片、二妙丸、清热祛湿颗粒、黄疸茵陈颗粒、参苓白术散、平胃丸、四妙丸、茯苓丸、人参健脾丸等,这些药效果各有差异,分别针对不同的脾虚引起的湿气过盛,有明显的阳证也有明显的阴证。
去除身体湿热最快方法是什么?
去除身体湿热最快方法是什么
去除身体湿热的具体方式与个人病情相关,经过医生辨证,对症的方法才是最快最好的。临床上常从饮食和中药两方面去除身体湿热。
饮食调节方面,可多食用具有清热利湿(改善上火的情况,清除体内的湿气)的食物,如薏苡仁、马齿苋、莲子、紫菜、绿豆、鲫鱼、苦瓜、芹菜、藕等,少吃辛辣刺激及肥甘厚腻、大热大补之品,以免助长湿热、加重病情。
中药调节方面,以清热化湿为基本的选方用药标准。
临床中,湿热常见脾胃湿热和肝胆湿热两种,若口渴黏腻不欲饮水,大便粘腻,便后肛门灼热即为脾胃湿热(脾胃感受湿热邪气),常用葛根芩连汤、平胃散、参苓白术散等治疗。
若咽干口苦,脾气暴躁则为肝胆湿热(湿热邪气郁积在肝胆),治疗上常用龙胆泻肝汤、四妙丸、茵陈蒿汤等。
具体用药要咨询专业医生,切勿自行用药。
本内容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科 主治医师 韩盛旺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该怎么祛湿?
谢谢邀请我来回答。
平时经常听到讲湿气重,有说拔火罐祛湿,有说吃中药祛湿。
其实都对,都不是很全面。
我们人可以把它分成三层,也就是表层、半表半里层,里层。
这个表层就是我们的皮毛肌肉骨骼这一层。
这个里层就是我们胃肠道这一层,包括脾、胃、肠道。
这个半表半里就是除了表和里的。
比如肝、胆、心等脏腑都属于半表半里。
这三层都会有湿气重的表现。
首先表层湿气重,比如经常出现的四肢疼痛、手脚麻木都有可能是湿气重引起。
这个时候祛湿就可以采用拔罐来祛湿,也可以服用祛风湿的药。比如比较中性的防风、羌活、独活等。而且要分寒湿还是湿热,湿热的可以用防己,寒湿的可以用杜仲、巴戟天等温阳祛湿的。
这个里层的湿也是分寒热的,用的药物也不一样,比如清热燥湿的药,黄连、黄柏、黄芩,这种祛湿药会伤一些津液,阴亏的要配一些滋阴的;比如薏苡仁、冬瓜仁,茯苓这是比较平和的,可以用来炖汤祛湿的。比如苍术、木香、香附也可以化湿的,但这种是偏温的。
半表半里的就比较少了,比如湿热之邪内陷于心,导致心胸烦闷,可以用栀子,既可清热化湿,又可清心除烦,比如肝胆湿热,出现黄疸,可以用茵陈化湿清热。
所以说祛湿,要看你的湿气是在那里,一般在表的可以通过汗来排,在里的可以通过大便、小便来排。而半表半里的就通过化掉或者把它变成表或者里再排。
好了,我的见解已讲完,对中医感兴趣可以关注我。或者进我主页查看中医知识,你不会失望的。
中医如何治疗湿疹?
湿疹是发病率较高的炎性皮肤病,每个年龄段的人群都无一幸免,皮损呈现多形性,容易渗出,有明显的瘙痒感,往往对称分布。中医治疗湿疹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辨证论治来减轻湿疹。
1、脾虚血燥型
病程较长,皮损处粗糙且肥厚,往往伴有剧烈瘙痒,皮肤表面有抓痕,有明显的血痂,呈现色素沉着或颜色比较暗;舌头比较淡,舌头胖大,舌苔发白;脉搏平滑或沉缓,这是因为脾虚血燥,无法滋养皮肤所造成的。治疗的原则是健脾燥湿,养足气血来滋润皮肤。治疗方药是健脾润肤汤加减,其中赤白芍、鸡血藤和丹参、生地黄以及当归具有养血活血功效;苍白术和云苓能起到健脾益气和燥湿效果;陈皮能调中和胃;若伴有气虚,需加入党参和黄芪;若有剧烈瘙痒,需加入白鲜皮和苦参。
2、湿重于热型
发病缓慢,皮疹呈现丘疹或丘疱疹,长出小水疱,潮红和瘙痒,用手抓挠后会出现糜烂渗出,往往伴有身体倦怠、食欲不振、小便清长、便秘或腹泻等,舌头颜色淡,舌苔发白或白腻,这是湿热内蕴导致的,治疗的基础是健脾利湿兼顾清热。所用的方药是清脾除湿饮加减,其中生白术和赤苓皮能起到健脾渗湿功效,茵陈和泽泻能起到利湿清热作用,栀子和黄芩能苦寒泻热。
3、热重于湿型
湿疹发病急,病程比较短,皮肤潮红和肿胀,紧接着皮疹连成一片,伴有剧烈瘙痒和心烦意乱、口渴和大便干结等,这跟湿热内蕴有关。治疗原则是清热利湿兼顾凉血,治疗方药是清热除湿汤加减。其中生地黄和白茅根具有凉血清热作用,龙胆草能清肝胆热,大青叶具有清热解毒功效。
面对湿疹应选择正规医院治疗,不能擅自用药,以免病情恶化。期间应远离辛辣刺激食物,着重吃新鲜蔬果;做好皮肤保湿,避免太干燥。喜欢本文请点赞或推荐给朋友。收获更多皮肤相关知识,请点击头像关注【皮肤科专家刘志勇】
去除体内湿气的中成药?
可以选用二妙丸或者四妙丸。目前建议是平时可以多吃一些红豆薏仁,有助于除湿,去水肿,同时适当的增加一些体育锻炼,促进排汗。平时尽量避免吃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保证一个充足的睡眠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