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是因为什么原因引起的,疱疹为什么反复发作呢?
疱疹为什么反复发作?
疱疹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疱疹病毒种类多、感染范围广、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因此,容易反复。今天我们就给家长介绍一下小儿的疱疹性疾病。
小儿的疱疹反复发作,专家共识与以下因素有关:
1、孩子疱疹感染因素较多:尤其是各种人类疱疹病毒、真菌感染以及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加之疱疹感染的范围广,涉及皮肤、口腔、眼、呼吸道、神经系统等等。
2、孩子的免疫识别能力较低: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出现疱疹感染,因为孩子的免疫系统还是一张“白纸”,免疫还没有得到过锻炼,缺乏识别及抵抗的能力;对于各种各样的病原微生物在第一次接触时,其体内还没有产生相应的抗原物质,因此就不会有相应的抗体与之对抗,比如幼儿急疹,就是人类疱疹病毒6、7感染。
3、缺乏针对性很强的抗病毒药物:目前对于病毒治疗并没有疗效确切的药物,只有少数广谱抗病毒药物,是跟不上是孩子自身抵抗力的变化,加之孩子各系统发育不完善,用药范围窄,比较受限制,因此引起反复出现疱疹感染。
人类疱疹病毒有哪些种类?其共同性是什么?疱疹病毒是一群有包膜的双链DNA病毒,生物学特性相似,归类为疱疹病毒科。其感染广泛,主要侵害皮肤、黏膜以及神经组织及脊髓,严重影响着人及其他动物的健康。
疱疹病毒目前总共发现了100多种,可以分为α、β、γ型和未分类疱疹病毒共四个亚科:
人类疱疹病毒3型:单纯疱疹病毒、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此类病毒增殖速度快,引起细胞病变。
人类疱疹病毒4型:EB病毒;感染的靶细胞是淋巴样细胞,可引起淋巴增生
人类疱疹病毒5型:巨细胞病毒,生长周期长,感染细胞形成巨细胞;及人类疱疹病毒6、7型;
什么是小儿疱疹性疾病?小儿常见的疱疹性疾病有哪几种?小儿疱疹是在小儿皮肤及黏膜表面的局限性内含液体、疱壁薄而易破的、凸起的空泡性皮损。小儿疱疹是由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临床常见水痘、幼儿急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小儿疱疹性角膜结膜炎、手足口病等。
水痘:小儿最常见的出疹性传染病;
水痘病毒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疾病。也可接触传染,比如接触病毒污染的餐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多见于1~6岁的小儿,水痘传染性强,托儿所、幼儿园孩子间流行。
幼儿急疹: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急性发热性出疹疾病。
幼儿急疹多于出生后6个月~2岁的婴幼儿,冬春季发病较多。主要是由人疱疹病毒6、7型引起的,柯萨奇病毒A组和B组、埃可病毒、腺病毒和副流感病毒1型引发,但很少见。
幼儿急疹具有传染性,可通过咳嗽、打喷嚏形成飞沫,进行传播。也可通过亲吻、共用餐具等途径,传染给他人。幼儿急疹的潜伏期为1~2周,平均10天。发病后,会出现发热、热退后出疹,伴有咳嗽、流涕等表现。
疱疹性咽颊炎:是咽峡黏膜出现疱疹的急性传染性疾病,由感染柯萨奇病毒等病毒引起。
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节是夏秋季节, 3~10岁的儿童多发。接触了疱疹性咽峡炎的病人,柯萨奇病毒通过呼吸道、肠道传播,导致咽峡部黏膜出现疱疹和溃疡性改变。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咽痛,烦躁,常伴有头痛、腹痛等症状。
小儿疱疹性角膜结膜炎:
小儿疱疹性角膜结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或其产物引起的以角膜疱疹为特征的眼部疾病。多见于原发性结核病灶如肺结核。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A71型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传染病。
手足口病有周期性流行的趋势,夏秋季比较常见,3岁及以下婴幼儿手足口病发病率最高,并且能够引起局部流行。传染源主要是隐形感染,常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粪-口途径)和密切接触将病毒传染给其他儿童,引起其发病。普通病例的典型表现为手、足、口腔及臀部等部位出现小疱疹。
病毒的疱疹是由什么引起的?
病毒的疱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疱疹系皮疹的一种,表现为局限性、隆起性、内含液体的腔隙性皮损,疱壁通常较薄易破,可单发、成簇、集群或散发于全身的皮肤和黏膜上。广义上的疱疹是指疱疹病毒科病毒所致疾病。
脸上为什么会长疱疹?
如果属于单纯性疱疹,可能是因为感染上病毒的原因造成的,也有可能导致出现轻微的疼痛,但是病情是比较轻微的,不需要太过于担心,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进行改善。也可以给局部涂抹阿昔洛韦软膏,或者口服抗病毒口服液,但是情况比较严重,也可以到医院做个血常规的检查。
生殖器疱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是由病毒引起的。生殖器疱疹属于一种性病,主要原因多是发生性接触后病毒传染导致的,有疱疹病史而无症状的带菌者与之接触也有可能引起。建议注意日常清洁卫生,性生活前做好预防措施。
疱疹会在腿上起吗?
疱疹有可能会长在腿上,而且疱疹的类型比较多,多数会由于病毒感染引起,患者可以根据病毒检测,以及实际的临床病情通过抗病毒药物,酊剂,或者抗病毒乳膏等调理。要注意局部的卫生,避免不卫生的性行为,清淡饮食为主,提高自身免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