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的症状有哪些该如何调理,脾气虚的症状是怎样的?
食欲不振,经常胃胀腹满,大便稀者,大多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软弱无力,这就属于脾气虚弱,运化失常。但也有一些人食量并不小,却面黄肌瘦,也是由于脾的运化功能不正常,水谷不能化生为气血所致。脾还有统摄,约束血液行于脉内而不外逸的作用,称脾统血。一般出血症多与火热有关,出现各种出血症。脾气虚弱,不能承担起约束功能,会出现各种出血病症,如皮肤紫癜,产后出血不止,呕血,便血,尿血等脾运化功能异常,就会有口黏,口臭,口淡,口甜等症状。口中涎液过多不自主的外流,如小儿中风后的流涎,是脾虚的一种征象,有人流口水也是脾虚的征象。
气虚症状有哪些?
气虚症状有:1.肺气虚出现短气自汗、声音低怯、咳嗽气喘、胸闷,易于感冒,甚至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2.肾气虚见神疲乏力,眩晕健忘,腰膝酸软乏力,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质淡,脉弱;3.脾气虚脾症见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形体消瘦,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弱等。
调理方式有以下几点:1.适当运动,缓慢运动具有补气的作用。2.适当通过饮食调节,多食汤、粥等易于消化的食物,补益脾胃、补益中气,增强人体消化道通畅,有利于吸收水谷精微,达到补气的目的。
血虚症状是什么?
气是人体健康的根基之一,如果“气”不足,血液就无法被顺利送达周身,表现为气滞血瘀。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发挥着营养和滋润的作用,血在气的推动下,营养脏腑,维持身体各器官的正常运转。如何气血出现亏虚,那么人的健康就会遇到麻烦了。
“气”和“血”是如何工作的,它俩是一对“好基友”气血是人体五脏六腑及骨骼、肌肉以及皮肤毛发的重要营养来源,也是人的良好的精神状态的保证,血运行在血脉中,为身体内外送去营养,同时带走二氧化碳等垃圾。
《黄帝内经》中记载:“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意思就是说人的生命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气血正常运行的结果,血生于脾、藏于肝、主于心,内营养脏腑,外营养肌肤。血同时也是气的载体,同时也给“气”足够的营养。而血的运行则靠气的推动,同时它也有助于气的生成。
血和气是一对好“基友”,血离不开气,气离不开血,人体只有气血充足了,才会健康无忧,面色红润而有光泽,皮肤细腻而光滑、弹性十足,男人英俊潇洒,而女人会更有魅力。一般情况下,身体或肌肤出现毛病,大部分都是气血不足所造成的。
气虚有哪些症状1,虚胖,中医认为,胖人大多阳气偏虚。生活中你也能遇到过,有些人看上去白白胖胖,一走路就气喘吁吁。这是由于气虚弱推动血液无力,血液无法充分到达周身,而使脏腑器官缺乏营养。人也就没有劲儿了。
2、说话声小,形体消瘦。
3、面色苍白,懒言,没有精神头儿。
4、浑身没劲儿,爱出汗,稍微一活动表现得更为明显。
5、舌淡红,苔白,舌边有齿痕。
6、脉象虚弱,容易患感冒,经常感觉头晕目眩。
7、内脏器官容易下垂,孕妇产后虚羸,容易产后目病,而且恢复起来比较缓慢。
五脏都有可能发生气虚,一般情况下,心肺脾肾比较常见。发生气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先天禀赋不足(遗传基因不好),长期饮食无规律、失调,情志方面出现问题,长期患病,劳累过度,年老体弱引起的心肺肾脾等功能损伤等,都可引发人的气虚。
气虚主要包括心气虚、肺气虚、脾胃气虚和肾气虚心气虚:表现为胸闷、心悸,舌质淡,脉虚弱。你需要做的就是益气养心,可适当吃些人参和当归等。肺气虚:表现为咳嗽无力,少气短息,痰液清淡而且稀,平时容易患感冒,舌淡苔白,脉弱。日常可多吃些大枣、麦冬、太子参等来补益肺气。脾胃气虚:平日里没有食欲,饮食较少,吃饭后感觉胃胀,大便不较稀不成形,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弱。日常可常吃四君子汤,白扁豆、薏苡仁等。肾气虚证:这不是男人的专利,女人同样可以发生,感觉腰酸无力,小便次数多而且清少,舌淡苔白,脉沉细弱。生地、枸杞、益智仁、淮山药等可以适当吃些。气虚如何调养?1、如果你是气虚体质,平日里可多进行饮食调理,多吃一些益气而且容易消化、性平味甘的食物,比如:大枣、山药、龙眼肉、莲子、薏苡仁、芡实、黄芪、党参、白扁豆、粳米等;需要注意的是,对生冷性凉、油腻类的食物要忌食,比如西瓜、香瓜、水梨、香蕉、黄瓜、空心菜、茭白、笋、蚌类等。
2、适量的运动,气虚体质的人,多半会出现肌肉松弛、倦怠乏力等现象,不喜欢运动,抵抗力也变得低下。对此,你就要做针对性的调整了,起居要有规律,尽量避免风寒之邪。运动锻炼可选择强度第一些的,但要坚持,不适合长期的激烈运动,以免损耗阳气。以柔和为主,比如走步,慢跑、打太极等。
血虚有什么症状血虚证主要指血液亏少,不能濡养脏腑、经络及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多是因为先天不足或者是后天脾胃虚弱,营养不良所致。血虚的主要症状有:
1、面色淡白或萎黄
2、口唇、眼睑、手脚指甲颜色淡
3、心悸多梦
4、手足发麻,头晕眼花
5、妇女经血量少而且颜色发淡
6、舌淡脉细
血虚如何调养血虚的朋友,通过饮食来调理是很靠谱的,下列食物平时可多吃一些:鸡血、鸭血、猪血、猪肝、鳗鱼、墨鱼、猪蹄和乌骨鸡等。植物类的有桂圆、红糖、大枣、黑芝麻、核桃等。
气血两虚也叫气血两亏,是指都亏损不足,一般多发生在久病不愈的人身上,由于气虚不能生血而导致血虚,也有血虚而导致气虚的状况,所以这要辨证施治,不能一概而论的。
气血两虚则脏腑经络和形体官窍失之濡养,各种机能失去推动和调节,所以就会出现不荣的病症,主要的症状有: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眩晕,心悸失眠,面色淡白或者是萎黄等。
气血两虚如何调养?有研究发现,人掉头发也是气血亏虚的一种表现,中医认为“肝藏血,而发为血之余,血亏则发枯”,因此说,脱发的人应该从气血虚方面去考虑和调理。
无论是气虚还是血虚,主要的问题就是头发的营养不足,因此不能忽视对营养的补给,这里主要注意的是,不少女性朋友为了减肥而节食,结果造成营养不足、气血亏虚,这么做是不利于健康的,还是建议大家,减肥也要讲科学,不要盲目节食哈。
另外,情志的不畅也会引起气血不畅,现如今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压力过大,让很多人失去了往日的快乐,终日忧心忡忡焦虑不安,这种情志上的不悦都容易带来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影响了健康。因此日常要保证睡眠充足,保持乐观情绪,适度的体育活动,这不仅能充盈气血,也能让你的头发乌黑浓密。
总结:气血是人体健康的两大根基,很多疾病都是由于气虚亏虚所引起的。日常生活中,注意对气血虚的调养还是很有必要的,根据季节的不同、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中医理论中,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人的调养自然离不开自然界的环境变化。因此说,中医养生重要的就是辩证地看问题,统一综合地进行调养,切莫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肾虚有什么症状?
肾虚是通过中医辨证证明的,而仪器检查不出。如果确认为肾虚,还需分肾阳虚与肾阴虚对待。肾阳虚的症状为腰酸,四肢发冷,畏寒,甚至还有水肿,也就是说表现为“寒”的症状,性功能不好也会导致肾阳虚;肾阴虚的症状为“热”,主要有腰酸,燥热,盗汗,虚汗,头晕,耳鸣等。它的症状因为人的体质不一样表现也不一样。
阳虚症状:腰膝酸痛,或腰背冷痛,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头目眩晕,精神萎靡,面色白或黎黑;舌淡胖苔白,脉沉弱;男性易阳痿早泄, 阴虚症状:腰膝酸软、两腿无力,眩晕耳鸣,脱发齿松,盗汗失眠,梦呓磨牙,口干,尿黄,大便干燥,男子阳强易举或阳痿、早泄、遗精,肾为先天之本,肾中阴精,是一身阴液的总源。阴精亏损会引发各种疾病,如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消渴(糖尿病)等。
二、治疗
经确诊后及时正规有效的治疗是很关键的,肾虚多为积累成疾,切不可以用急于求成而用大补之药进补,而应慢慢调理,调理以枸杞子数粒同食,数月愈。治疗的关键也在于通经活络,促进腰部肌肉有效的血液循环,血氧交换饱和度,能加强腰部肌肉,恢复腰部肌肉,周围韧带的腰椎保护作用。
补肾,由于肾有阴虚、阳虚、精虚、气虚的不同,补肾就有补肾、滋肾阴、益肾气、填肾精等等不同的途径和不同的用药。然而在当前却有一种错误趋向,即保健品中以补虚为主,补虚以补肾为主,补肾又以补肾阳为主,导致补肾壮阳之品被滥用。
建议食疗,多吃黑色素含量高的食物,比如黑豆、黑米、黑芝麻、核桃、黑木耳等。日常生活中以茶为饮品除预防和改善治疗肾虚外还能调节人体机理平衡,增强人体抵抗力,极大的降低了由肾虚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这类中草药茶主要有虫草、枸杞子、杜仲等。
气虚如何调理?
气虚怎么调理
气虚的调理,要区分是哪一种气虚,对症进行调理。气虚患者饮食上可多食用补气的食物,比如:山药、莲子、粳米等。日常可以适度锻炼,比如散步、打太极拳、慢跑等,逐步加大运动量。保持心情舒畅,可按摩足三里、气海、关元等穴位,增补阳气。同时根据辨证可以服用补中益气丸、玉屏风散等中成药,必要时就医。
气虚,是指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气虚,泛指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包括元气、宗气、卫气的虚损,以及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从而导致机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
气虚是一种多发证,多因先天不足、营养不良、年老虚弱、久病未愈、大手术后及疲劳过度。在临床上,气虚还包括肺气虚、心气虚、脾气虚、肾气虚诸证。
本内容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脾胃病科 副主任医师 周霞继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