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牛蒡子的功效与作用,牛蒡子大力子怎么种植?
牛蒡子,中药。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呈长倒卵形,略扁,微弯曲,长5~7mm,宽2至3厘米。表面灰褐色,带紫黑色斑点,有数条纵棱,通常中间1~2条较明显。顶端钝圆,稍宽,顶面有圆环,中间具点状花柱残迹;基部略窄,着生面色较淡。果皮较硬,子叶2,淡黄白色,富油性。无臭,味苦后微辛而稍麻舌。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再晒干。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之功效。属于解表药中发散风热药。现代研究,牛蒡子还可用于防治糖尿病肾病,牛蒡果实含牛蒡甙经水解生成的牛蒡甙元具有抗癌活性。
一、牛蒡子的生长习性
牛蒡子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热性强。种子发芽适宜温度20-25°C发芽率
70%-90%。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坟土栽培为宜。多生长在山坡、山谷以及河边潮湿地、村庄路旁或荒地,适应能力较强,分布于东北、西北、中南、西南如台南、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广西等地,是一种很常见的植物。
二、牛蒡子的种植技术
(一)播种 1、播种期:牛蒡子最适宜的播种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以4月25日至5月5日为佳。 2、催芽:在播种前先将种子晒1- 2天,将选好的种子放在40°C的温水中浸泡20分种左右,捞出后放在25°C条件下催芽,待种芽露白时捡芽播种。 3、播种:播种前把地打成行距,垅台座在原栽培坑上,按10cm每株距打坑浇水,每坑放3- 4粒种子,注意盖土不宜过厚。
(二)田间管理 1、间苗:一般在播种后7天即可出苗,子叶展开后进行第一次间苗,1- -2片真叶时第二次间苗,4- -5片真叶时最后一次定苗。要注意拔除生育不良、过于旺盛、畸形、根系伸出地面和叶面下垂的植株。 2、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6-20kg、 五氧化二磷8- 12kg、氧化钾12-16kg。 在6月下旬分2次划沟施入即可。口 3、中耕培土:结合追肥进行2- 3次中耕培土,以利透气、除草和保护根茎。培土时注意生长点不能埋入土壤。
三、牛蒡子种植的注意事项
1、选地:牛蒡为直根系植物,土壤条件适宜的话根长可达1米以上。因此要选择土壤肥沃质地疏松,排水良好,pH6.5~7.5的砂壤土栽培。不能选择其它土类,否则达不到要求的根长度或产生侧根,降低等级。 2、灌排水:牛蒡不耐涝,一般保持土壤见干湿即可。旱时10天浇一-次透水,雨季及时排除积水。 3、施肥:牛蒡需肥量较大,亩产1500公斤的地块需施优质农肥6立方米,纯氮5.3公斤,五氧化二.磷12公斤,氧化钾7公斤做底肥。施入25厘米的土层内,混拌均匀,否则会在肥料集中处形成侧根。定苗后追施硝酸铵15公斤,追在种植沟的一-侧,距苗5厘米处。 4、收获:收获时间在9月下旬左右,收获时割除枝叶,留10- 20cm长的叶柄,从垅的一边顺次在根的侧面深挖92cm,握住植株的基部拔出。
以上就是今天要介绍给大家的全部内容啦,大家一定要注意关注种植的土壤、温度、水分条件等等,培育更优质的植物,相信大家以后会对牛蒡子有更多的了解。
牛蒡和三七花一起泡水喝可以吗?
牛蒡和三七花是可以一起泡水喝的。牛蒡,性味苦寒,无毒,具有清热解毒,疏风利咽的作用。三七花,又叫田七花,味甘;性凉,具有清热生津,平肝的作用。这两个药物没有冲突,都有清热的作用。可以改善内热导致的牙龈肿痛,口干等症状。脾胃虚寒者不适合。
喝牛蒡茶的好处和坏处是什么?
喝牛蒡茶有以下的好处:
1. 促进新陈代谢:牛蒡茶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身体排出毒素,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
2. 明目利尿:牛蒡茶含有很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给眼睛带来清晰明亮的视力,并且有助于利尿,排除体内废物,有利于改善水肿和体重问题。
3. 降低血糖和血脂:牛蒡茶中的物质可以降低血糖和血脂,有助于预防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
4. 减肥美容:牛蒡茶可以促进身体代谢,有利于减少体内垃圾和阻塞,减少身体负担,具有很好的瘦身效果,对于女性美容非常有帮助。
但是,过量喝牛蒡茶可能也会有一些坏处:
1. 会影响睡眠:因为牛蒡茶中含咖啡因,所以过多地饮用可能会对睡眠产生负面影响。
2. 对肝肾消化系统有负面影响:长期饮用牛蒡茶可能会对肝肾消化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导致肝肾疾病加重,对身体不好。
总的来说,适量饮用牛蒡茶是有益的,但如果您有肝肾疾病或其他身体不适症状,或者正在服用药物,请在饮用前咨询医生。
可以当茶喝吗?
东洋参名为“牛蒡子”,源自日本,今已成为传统中药材,功效强大。
东洋参中“东洋”二字,就交代了这种植物的来源,古时候,牛蒡开始从日本被引入到我国,通过多年的改良,它已经成了餐桌上的美食,更重要的是,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就是中药上的“牛蒡子”,现广泛用在医疗方面,有大牛子,大力子等别称,它对人体有很多好处,我们不妨来了解。
牛蒡子也是农村常见的中药,它的原植物在各地均有栽培,相比而言,东北的牛蒡子产量是较大的,这也为一些农民提供了养家糊口的途径。一般在秋季时采收果序,晒干就可用打下果实了,有生用和炒制之品。
要知道牛蒡子的好处,得从药用功效说起。
牛蒡子是解表的中药,对风热感冒有效果,能够宣肺祛痰,清利喉咙,感冒时伴有咽喉痛,咳嗽痰多等现象,均有效果。
同时,它有“透疹”的功效,可以针对麻疹不透起到很好的效果。
牛蒡子同样有解毒的功效,一般用于风热引起的火毒内结,或是风热疫毒上攻,《本草拾遗》中就提到主风毒肿,其实就是这方面。
牛蒡子一般是煎服,不当茶饮。
而在使用时,同样有该注意的问题。第一是要捣碎,再煎服。第二是它性寒,是苦寒之品,容易造成滑肠,脾虚便溏的人慎用。建议用炒牛蒡子,炒后寒性略减,对人体会好一些,需要用药的话,在医生指导下来用。
名字里带“参”字的中药,都不是等闲之品,牛蒡子有“东洋参”之称,不单是名字上有优势,更是常见的用于咳嗽的中药,它有发散之性,疏散风热的能力虽然不及薄荷,但也是这类中药材中的“要药”,对人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牛蒡之根叶皆可食,在农村还有不同的吃法,可见它的价值很高。关注老邪,了解更多农村花草。
觉得本文不错的话别忘了点赞和收藏,感谢支持!(图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药大青叶有什么功效?
大青叶,始载于《名医别录》,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叶,又称为蓝叶、蓝菜、青叶、大青等。大青叶为二年生草本,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大青叶的功效与应用大青叶是一味清热解毒的良药,中医认为,大青叶药性苦、寒。归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功效。
1.临床应用
在临床上常用其治疗温病高热,神昏,发斑发疹,痄腮,喉痹,口疮,丹毒,痈肿等症状。一般用量为9~15克。
《本草纲目》中说道“主热毒痢,黄疸,喉痹,丹毒。”《名医别录》中也有记载到“疗时气头痛,大热,口疮。蓝叶汁,杀百药毒,解狼毒、射罔毒。”
《本草正》中也有记载道“治瘟疫热毒发狂,风热斑疹,疮疡肿痛除烦渴,止鼻衄、吐血,杀疳蚀、金疮箭毒,凡以热兼毒者,皆以蓝叶捣汁用之。”由此可见,大青叶清热解毒功效之显著。
2.临床配伍
在临床配伍上,大青叶可与水牛角、玄参、栀子等配伍,可用于治疗温热病心胃毒盛,热入营血,气血两燔,高热神昏,发斑发疹的症状;
与生地、大黄、升麻等配伍使用,可用于治疗心胃火盛,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的症状;大青叶配伍海金沙草,可适用于解退上呼吸道炎、扁桃体炎引起的发热症状;
配伍金银花、大黄、玄参可治疗瘟毒上攻引起的发热头痛、喉痹、痄腮;
配伍蒲公英、紫花地丁、蚤休等可治疗血热毒盛、丹毒红肿。
3.大青叶药性特点
大青叶苦寒,善解心、胃二经实火热毒;又入血分而有凉血止血,消肿祛斑的功能,气血两清。
可用治温热病心胃毒盛,热入营血,气血两燔,高热神昏,发斑发疹,口渴咽痛,口舌生疮及各种热毒疮痈等病症。
除此之外,大青叶还有解热、抗炎、抗病原微生物、调节免疫功能、保肝、抑制肠蠕动、抗甲型流感病毒、抗内毒素的药理作用。
大青叶的临床验方大青叶的验方也有甚多,现介绍几款:
治疗流行性感冒
可用大青叶、生石膏、柴胡、桂枝、黄芩、苦杏仁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服用。有清热泻火、止咳平喘、除烦止渴的作用。
适用于畏寒高热、头痛、咳嗽、全身酸痛、极度乏力、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治疗口腔溃疡
可用大青叶、升麻、大黄、生地水煎服,每日一剂。可凉血解毒,泄热通肠,养阴生津。
适用于口腔发炎、口干口渴、咽喉肿痛、口舌糜烂、牙龈炎等的患者。
更多中医药知识,请关注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