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旱莲的功效与作用及用量,三伏贴的治疗原理是什么?
谢邀!
三伏贴是什么原理?医学上从来没有进行过三伏贴作用的具体机制研究,
即使使用“穴位敷贴”作为关键词也同样找不到任何实验研究。
在知网上能检索的有关三伏贴的第一篇论文就是2004年一篇临床使用观察。
也就是说,三伏贴没有任何现代生物医学的原理可讲。
三伏贴的博大精深三伏贴作为一种中医疗法,也同样应该具有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中医原理吧。
很遗憾,任是翻烂各种中医典籍都难觅三伏贴芳踪。
当然,有人说了,三伏贴只是民间俗称,就是中医的天灸,属于灸法中药物灸的一种。
嗯,“天灸”还的确颇有些“博大精深”,。
最早的记录见于南北朝时期梁宗懔(约501~565)编撰的《荆楚岁时记》:“八月十四日民并以朱水点儿头额,名为天灸,以厌疾。”
细心的人士会说,这不对啊,用朱水(朱砂水)在额头上点一个红点,很是眼熟啊,这不是民间常用于儿童或女人的化妆方法吗。
在今天,我们最常在电视剧里看到,一般是美女特别是妖冶美女的标配啊。
而且,用来预防疾病(厌疾)也没有三伏贴所谓敷贴穴位,而是点在额头,这分明是古代一种显见的巫术。
即使到明代编撰的《说郛》引用《潜居录》所言称可以预防百病:“八月朔,以碗盛取树叶露,研辰砂,以牙筯染点身上,百病俱消,谓之天灸”,也仅仅是说“点身上”,也没有涉及任何穴位的说法。
而最接近今天三伏贴的记载是晚近清朝的《张氏医通》,其卷四 《 诸气门下》中记载使用以白芥子为主的膏药在夏天三伏灸肺俞穴来治疗冬天发作的哮喘(冷哮),被称为“白芥子涂法”:
“冷哮灸膏肓天突。有应有不应。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共为细末。入麝香半钱。杵匀。姜汁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涂后麻瞀(mào)疼痛。切勿便去。候三炷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
原理是什么?
只字未提,只是两片嘴皮上下一碰,“病根去矣”。
果然博大精深。
白芥子天灸的现代医学解读所谓三伏贴的“白芥子涂法”为什么能忽悠到人?
《张氏医通》早已给出答案,秘密就在于“涂后麻瞀疼痛”,就是说对服帖部位皮肤具有明显的刺激,可以产生麻木和疼痛的感觉,甚至还能发红、起水泡甚至溃烂,跟艾灸之类的火灸的效应极其相似。
在坚定的神秘主义者中医支持者来说,既然艾灸有效,“白芥子涂法”三伏贴也可以刺激出艾灸一样的反应,三伏贴也自然应该有效。
在讲究分子机制的生物医学来说,“白芥子涂法”为什么会起水泡呢?
这是由于白芥子中的异硫氰酸烯丙酯可以与身体外周初级感觉神经末梢的伤害性受体TRPA1结合,
就跟辣椒中的辣椒素可以激活TRPV1受体一样,除了可以产生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产生疼痛感觉外,初级伤害性感觉神经元还会产生系列神经肽从神经末梢释放,这些神经肽,比如CGR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P物质、缓激肽等,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血管渗透性,并吸引中性粒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在局部产生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称神经源性炎症。
也就是说,芥子油跟辣椒油一样可以通过激活伤害性受体产生局部的化学烧伤。
所不同的是,TRPV1和TRPA1虽然也都是温度感受受体,但TRPV1感受的是高于42℃的伤害性热,而TRPA1感受的是低于17℃的伤害性冷。
因此,辣椒素抹在皮肤上产生热辣辣的热痛觉,而芥子油抹在皮肤上产生的是一种麻瞀(mào)不仁的冷痛。
这也就是《张氏医通》中“白芥子涂法”,即今天的三伏贴会产生“涂后麻瞀(mào)疼痛”的效果,有的甚至产生水泡溃烂,看上去跟艾灸一样“有效”的秘密。
实际上,TRPV1和TRPA1等被称为瞬时离子通道受体的受体的配体并不具有特异性,可以接受多种刺激,比如,物理机械性、化学性和冷热温度性等数以百计的刺激,产生相应的感觉和反应。
比如,另一种经常被用于“天灸”的物质,大蒜,就更加有趣,大蒜油含有既可以激活TRPV1,又可以激活TRPA1的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产生“冷热交加”的疼痛感觉。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Ⅱ)穴位贴敷》4.1.2条列举的“刺激发泡类药物”包括白芥子、斑蝥、毛茛、蒜泥、生姜、甘遂、石龙芮、铁线莲、威灵仙、旱莲草等,称“此类药物对皮肤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使局部皮肤充血、起泡”,从科学原理上讲不外乎含有可以引发神经源性炎症的具有潜在伤害性的物质,所谓“能够较好地发挥刺激腧穴作用”都是跟芥子油、辣椒油、大蒜油一样刺激产生的局部化学烧伤,至于“调节经络脏腑功能的效果”,那只能属于中医博大精深的意淫。
旱莲草的作用与功效?
旱莲草的作用与功效,有一定的凉血止血,滋补肝肾的效果,能够治疗肝肾阴虚的疾病,比如头发脱落,早衰,健忘,失眠,耳鸣,目眩,头晕等等的病情。但是患者服用药物一定要谨遵医嘱,不要盲目的口服药物,这种药物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药材,对人体的健康也是有很多好处的。
女贞子有什么用处?
女贞子又叫做冬青子,是非常常见的中草药之一,常见的原因在于它的作用是十分广泛的,可以和很多药材搭配,药用效果十分突出。
右上角关注帮忙点一下,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女贞子的功效众多,药用效果十分突出女贞子入肝经和肾经,因此具有补肝益肾的功效,对于肝火旺导致的头晕眼花,肾阴虚所致的腰膝酸软等,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现代研究发现,女贞子对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都有良好的控制作用,一些少白头的朋友,也可以通过女贞子泡水来进行调理。
女贞子怎么用效果会更好①女贞子搭配枸杞
女贞子和枸杞都是常见的中药,它们在药效上类似,都归肝肾二经,因此,二者搭配使用可以提高对肝肾滋养的能力,用于治疗肝肾精血匮乏所引起的头晕目眩,视力模糊,失眠多梦等症。
②女贞子搭配桑葚
通常使用女贞子搭配桑葚,都会用二者来泡酒,主要是治疗肝肾阴虚所致的发热和脱发。
③女贞子搭配旱莲草
中药配伍是一门学问,搭配的话的话治疗效果翻倍。古方中有一药方名为二至丸,只有两种药材搭配,就是女贞子和旱莲草。
女贞子搭配旱莲草功效很多,主要是用于治疗须发早白以及阴虚脱发等症。治疗头发的话,是需要外服的,二者一同捣烂以后,涂抹在头皮处,效果很好。
女贞子不宜同哪些食物一起服用对于药材来说,使用的禁忌比较多,尤其像女贞子这种补肾的药物更是如此。
目前已知的是,女贞子不能同萝卜一起吃,会降低药效,让女贞子的药效不可控,容易发生危险。
另外,女贞子刺激肠胃,因此是不能经常使用的,脾虚的人,经常使用女贞子,会有腹泻呕吐的症状产生。
喜欢的话,帮忙点一下关注,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
大蓟和艾叶的功效分别是什么?
大蓟、大蓟炭、大蓟根、小蓟到底该买哪一个?今天二哥就教大家该如何选。
大蓟为菊科植物蓟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的功效;大蓟炭为大蓟的加工品,主要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大蓟根为菊科植物蓟的干燥根的炮制加工品,具有凉血止血,祛痰消肿的功效;小蓟为菊科植物刺儿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的功效。几种药材各有差别,功效虽然相似,但是偏重各不相同。
大蓟茎呈圆柱形,表面绿褐色或棕褐色,有数条纵棱,被丝状毛;断面灰白色,髓部疏松或中空。叶皱缩,多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边缘具不等长的针刺;上表面灰绿色或黄棕色,下表面色较浅,两面均具灰白色丝状毛。头状花序顶生,球形或椭圆形,总苞黄褐色,羽状冠毛灰白色。气微,味淡。
大蓟炭呈不规则的段。表面黑褐色。质地疏脆,断面棕黑色。有炭气焦香。
大蓟根呈不规则片状,表面暗褐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切面灰白色。气微,味甘,微苦。
小蓟茎呈圆柱形,有的上部分枝,表面灰绿色或带紫色,具纵棱及白色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互生,无柄或有短柄;叶片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长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全缘或微齿裂至羽状深裂,齿尖具针剌;上表面绿褐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均具白色柔毛。头状花序单个或数个顶生;总苞钟状,苞片5~8层,黄绿色;花紫红色。气微,味微苦。
在选购大蓟时应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大蓟散瘀解毒消痈作用强,大蓟炭凉血止血功效佳。大蓟根与大蓟药用部位不同,不可混淆使用,小蓟与大蓟药材来源不同,不可混淆使用。
本文为二哥原创文章,作者:周晚玉,转载请注明出处,二哥,您身边的购物消费指导专家
马兰头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感谢官方邀请。马兰头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如何正确健康的食用马兰头?马兰头除了孕妇不能食用外,好像也没什么禁忌。不过是药三分毒,不要过量应该没事。健康的吃法嘛,个人觉得越简单,越健康,最好是过水后就蘸着吃,原汁原味。
这么简单的回答,小伙伴们不满意么?那就给大家上一款马兰头炒鸡蛋。用马兰头350g,鸡蛋150g。先将马兰头清洗干净后过水,挤干水分再切成碎末。鸡蛋搅打起泡,倒入油锅翻炒成小块,再倒入马兰头,撒点食盐,胡椒粉,再翻炒几下就可以出锅了。
当然,马兰头还能素炒香干、炒三丝等等。以后有机会再个小伙伴们分享。
读者福利:为答谢读者朋友,本周免费赠送的是一本《食物相宜相克2000例》(电子版)。如果刚好你也喜欢,可以私信回复“福利”,等你哟!
感恩您的阅读!喜欢本文,欢迎关注、点赞、评论!希望每篇原创都能在物质、精神上给您带来财富和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