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是什么病?有什么症状?,帕金森和震颤是一个病吗?
单纯说帕金森其实是有歧义的,可以是帕金森氏病,也可以是帕金森综合征,我猜题主想问的应该是帕金森氏病吧。
帕金森氏病和震颤有关联性,又有显著的区别。最主要的就是帕金森氏病是一种疾病,而震颤只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形式或者说临床症状。
震颤,是指由于肌肉收缩与松弛造成的节律性、交替性重复动作。
帕金森氏病又叫震颤麻痹,它的临床表现里很常见的一种就是手部的静止性震颤,这种震颤表现为搓丸样动作。
但会引起震颤的疾病不仅仅只有帕金林病,还有其它很多疾病会引起比如特发性震颤等等。
不宁腿综合症和帕金森病有直接联系吗?
不安腿综合症,至今病因还不清楚,我国的发病率估计在5%左右,中老年人比较常见。临床特征是发生于下肢的一种自发的,难以忍受的一场感觉,以腓肠肌最常见,大腿或者上肢偶尔也可以出现,通常为对称性。可以出现撕裂感,蠕动感,刺痛,烧灼感等症状。目前对本病的治疗,首选,多巴胺能药物,比如复方多巴制剂或者多巴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或者罗匹尼罗,80%左右的患者对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疗效良好。而帕金森病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病变主要病变在黑质和纹状体震颤,肌强直以及运动减少是本病的最主要临床特征。所以这两种疾病没有直接的联系,都属于神经方面的问题。并且治疗的药物也是以多巴胺类药物缓解疾病进程。
帕金森病会影响寿命吗?
随着世界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帕金森综合征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已经成为世界性老年病的第三大杀手。全球现有570万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我国患病人数约260万,约占全球的50%,也就是说,全球有一半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生活在中国并且每年还要增加10万新发病患者。著名的前拳王阿里曾在30多岁时就被诊断出帕金森综合征,并和这种疾病斗争了将近40年,直到离世。
帕金森综合征是临床上神经科医生常用的诊断概念,由于脑干内的黑质出现急剧退化,无法产生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神经传导递质,导致大脑对肌肉活动的指挥能力下降,患者会出现不能自控的手脚震颤、肢体僵硬、行动迟缓难起步等运动症状。
早期易误诊:手脚震颤前病根或已潜伏十多年
患者出现手脚震颤等运动症状,往往意味着病情已进入临床期。而在此之前,患者会出现嗅觉减退、抑郁、便秘等非运动症状。学术上将其称为“帕金森综合征的前驱期”。
由于这些症状并非帕金森综合征独有,早期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容易被误诊。有些人因为表情少被误诊为抑郁症。有些人因为起步困难、动作迟缓,被误诊为脑血管病或脊髓疾病。更常见的是将帕金森综合征当成“帕金森综合征”,而如果按照后者来治疗前者,效果欠佳。当运动症状发生时,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已达到七成。而实际上,帕金森综合征病人出现手抖症状之前,病根已“潜伏”少则十年,多则二十年。
帕金森综合征有哪些早期症状?
“慢”
早期,病人的上肢往往不能做精细的动作,动作变得比以前缓慢许多,或者根本不能顺利完成。
“硬”
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肢体和躯体通常都失去了柔软性,变得很僵硬。
“非运动症状”
传统教科书都认为,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是“想动、但动不了”,一直认为帕金森综合征是患者的运动中枢及整个运动网络出了问题,而没有涉及患者的情绪、睡眠、大小便功能等情况。
近年来,人们对帕金森综合征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和清楚,帕金森综合征除了“动不了”,还会伴发多种的“非运动症状”,如:失眠、紧张、担心、焦虑、头晕,便秘等众多一直未被人们关注、被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及家属忽略的症状,这些症状经常使患者“不能动”,甚至“不愿动”,“不愿讲”,让患者“身心疲惫,痛苦不堪”。
“颤”
在帕金森综合征发病早期,颤抖往往是手指或脚的抖动,以拇指、食指以及脚趾常见,表现为手指像在“搓丸子”或“数钞票”一样的运动,当变换一下姿势或患者刻意控制时消失。在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时加剧,睡眠中可完全消失,患者没有疼痛及不适,疾病早期,患者往往本人不知道,而是家属或熟悉的朋友发现才注意的。
“嗅觉丧失”
嗅觉丧失是帕金森综合征早期典型表现,九成以上患者都存在,老年人发现手脚发抖且有嗅觉丧失等症状,应尽早到帕金森综合征专病门诊排查。
哪些检查可以确诊帕金森综合征?
目前尚无能直接定诊帕金森综合征的检查,但一些检测项目可能对其诊断有一定意义,如高效液相色谱可检测到脑脊液和尿中高香草酸含量降低,基因诊断可发现基因变异,采用PET或SPECT检查对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监测病情有一定价值。
帕金森综合征尚不能根治
及早规范治疗可改善症状
药物治疗
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的药物包括复方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抗胆碱能制剂和金刚烷胺等。常用药物有盐酸苯海索、金刚烷胺、司来吉兰、盐酸普拉克索、恩他卡朋、卡左双多巴控释片、多巴丝肼片、托卡朋。
手术治疗
目前国内治疗帕金森综合征最先进的技术是“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脑起搏器。近十年来,该技术在国内的发展也逐渐成熟,已成为帕金森综合征的首选外科疗法。
脑起搏器,是一套精致小巧的微电子装置,包括一个脉冲发生器、一根电极和一根延伸导线,这些部件均植入体内。植入体内的部件不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它可快速缓解震颤、僵直和运动迟缓等症状,尤其对中线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如起步和翻身困难等。当帕金森综合征疾病进展到一定程度,药物的疗效明显下降、副作用增加并出现严重异动症状时,可实施脑起搏器手术。
辅助治疗
饮食调节和中药是帕金森综合征的辅助治疗方法,建议患者限制蛋白质的摄入,每天摄入大约50克肉类,最好在晚餐安排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精瘦肉或鱼肉,不吃肥肉、荤油和动物内脏,多吃蚕豆等蔬菜、瓜果。
为防止患者外伤,家庭护理建议:购买床边马桶,方便起夜;用防滑垫固定碗碟,进食更安全;浴室地面和浴缸内铺上防滑垫,淋浴时最好坐着洗;选择容易穿脱、前面开襟、带拉链的衣服,可在链扣上加个小环或小绳,便于拉动;尽量选用无需系鞋带的鞋子。
帕金森综合征越晚就诊越难治
数据显示,中国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出现症状后,平均延迟半年以上才就诊,近半数超过一年才能确诊。除了和其他疾病一样,越晚发现病情越重、越难治以外,帕金森综合征如果不及时用药,还可能面临一个大麻烦:用药剂量大,但症状控制得不好。
例如治疗、用药晚的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易出现剂末现象(吃药后管用的时间越来越短,吃药后期还出现症状恶化)、异动症(手脚像跳舞一样不自主运动)等。以目前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的常用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为例,随着使用时间变长,往往需要加大剂量,副作用风险随之增加,可能出现“开关”效应。
一旦出现“开关”效应,“开”时,患者肢体僵硬消失,活动自如;“关”时,突然肢体僵直,就像机器人断电一样不能活动(有点像小时候玩的游戏“一二三,木头人”)。
九个问题揪出帕金森综合征
下面是国际上常用的自测题,能帮助早期发现帕金森综合征,争取治疗时机。(以下每个问题,如果答案为“是”,计1分,“不是”计0分。)
1.你从椅子上起立有困难吗?
2.你写的字是不是比以前小了?
3.有没有人说你的声音比以前小了?
4.你走路容易跌倒吗?
5.你的脚是不是有时突然像粘在地上一样抬不起来?
6.你的表情是不是没以前那么丰富?
7.你的胳膊或者腿颤抖吗?
8.你自己系扣子困难吗?
9.你走路时是不是脚拖着地走小步?
如果总分超过3分,建议立即就诊,通过相关检查明确是否为帕金森综合征,并遵医嘱治疗。
帕金森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什么?
帕金森病在老年人中,是仅次于老年痴呆症的第二大老年杀手。帕金森病病程并不快,但是会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照顾病人的看护者的生活质量。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大约是每一百个人中会有一个得帕金森病,而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大约每25个就有一个人会得帕金森病。从得病在医院确诊,到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去世,平均的时间大约是十年左右,但是人和人之间会有比较大的个体差异。有的人可能20多年了病程还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有的人可能时间会比较短。帕金森病的发病原因,至今为止科学家还在研究中。帕金森病的直接原因是大脑中负责运动的多巴胺与运动回路中,承载着大量多巴胺神经元的黑质团中的神经元大量凋亡导致的。当一个病人出现四肢震颤的轻微症状,到医院就诊的时候,其实他的大脑黑质中已经失去了80%的多巴胺神经元了。那么帕金森病的首发症状就是肢体震颤吗?并不是的。很少人知道的是实际上当帕金森病的第一个症状出现之前的5到10年甚至更久,帕金森病人的大脑就已经出现病变了,而这种病变是一般人感受不到的,那就是嗅觉的改变。嗅觉和大脑的嗅球有关,大脑中内侧颞叶区域和嗅球非常的接近,这个区域中包括了大脑的海马体和内嗅皮层,也包括了黑质 等等区域。临床的研究发现,在帕金森病人的肢体症状出现前,大脑的嗅球已经受到病程的侵害,病人的嗅觉会出现明显的变化,而这一症状其实可以提早预警5到10年。
平时注意哪些饮食方面的问题呢?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以运动和非运动症状为临床特征,以广泛分布于中枢、自主神经和外周神经系统的突触核蛋白异常聚集为病理特征的多系统疾病,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有研究显示,帕金森病的患病率为15-328/10万人口,>65岁人群约1%;发病率为10-21/10万人口/年。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帕金森病的发病率和患病人数急剧增加。本病发病机制不清, 基因突变、环境因素、神经系统老化、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紊乱、蛋白酶体功能障碍、炎性和(或)免疫反应,钙稳态失衡、细胞凋落死亡、兴奋性毒性等机制均与帕金森的发病有关。临床症状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以嗅觉减退、大便秘结、睡眠异常、抑郁等为主要表现。本病隐匿起病,缓慢进展。帕金森患者大脑病理改变为:中脑黑质致密部、蓝斑神经元色素脱失,黑质色素变淡及出现路易小体。帕金森患者神经生化改变为:中脑黑质致密部、蓝斑神经元脱失致上述部位及其神经末梢处多巴胺减少,而黑质纹状体系统中与多巴胺功能拮抗的乙酰胆碱作用相对亢进,两者间平衡失调。
帕金森病的平均发病年龄约60-65岁。前1-2年起病隐袭,患者通常需要足够时间才能确诊。首次症状和体征出现后平均约延迟2年才能诊断疾病。多数患者确诊后12个月内需要对症治疗,现代药物治疗水平下的平均病程为12-14年。
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震颤:典型表现为静止性震颤,震颤频率缓慢、中等幅度或粗大的震颤。静止时存在,情绪激动、疲劳、紧张、焦虑时加重;睡着后停止。震颤多由一侧上肢远端开始,下颌、口唇、舌头及头部受累较少。
(2)强直:被动运动的弹性阻力增高,主动肌和拮抗肌都受影响。肌肉强直主要影响躯干和肢体近端肌肉。
(3)运动迟缓:包括自发性运动、联合运动和主动运动障碍;随意运动减少,动作迟缓、笨拙。早期以手指精细运动(解或扣纽扣、系鞋带)动作缓慢,逐渐发展为全面性随意运动减少、迟钝,晚期会出现起床、翻身困难。
(4)姿势反射丧失和平衡障碍:常发生摔倒,最终导致独立站立不能。
治疗:
疾病一旦发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进性加重,有证据提示在疾病早期阶段的病程进展较后期阶段要快;一旦早期诊断,即应尽早开始治疗。争取掌握疾病的修饰时机。
应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采取全面综合的治疗;药物治疗作为首选,是整个过程的主要治疗手段;治疗不仅要立足当前,并且需要长期管理,以达到长期获益。帕金森治疗应该采取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和护理。药物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是药物治疗的有效补充,现阶段的治疗手段只能改善症状,不能有效地阻止病情的发展,更无法治愈
帕金森患者后期会出现吞咽空难、睡眠障碍和胃肠道功能紊乱等症状,因此,对于出现这类症状的患者应注意进食流质性食物或便于吞咽的食物、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影响睡眠的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