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身体出现哪些表现?
脑梗,是由于脑部的某一根血管发生堵塞,导致脑细胞长期缺氧,脑组织是由众多的脑细胞组成,脑细胞没有了营养,自然会死亡,脑组织就会发生功能障碍。
脑梗确实极其凶险,会引发多种后遗症,但是后遗症的程度可大可小,一般如果及早发现,可以将身体损伤降低到最小。
1、手脚麻木无力
由脑梗引起的手脚麻木往往具有单侧性,也就是说另一侧会较为正常,如果手脚突然感到麻木、软弱无力、持物不稳、嘴角下垂、流口水。
其发生原因一侧大脑半球供血不足,影响了大脑调节肢体活动的功能。
通常都是急性的,所以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的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2、脚背动脉不明显
将手放在脚背正中间的最高点的位置,感受脚背的脉搏,此动作并不是检测脉搏的波动频率,而是脉搏的强弱。
如果一个人的足背动脉搏动发生了变化,那有可能预示着动脉出现了问题。
如果左右脚的脉搏强弱不对称,可能是发生了下肢动脉硬化,如果双脚的脉搏都很弱,则还要警惕髂总动脉等位置相对更高的血管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等。
出现以上情况,发生脑梗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3、四肢不平衡
如果是单侧的手脚无力,并伴有口齿不清、嘴角歪斜等情况,就一定要引起注意,这可能是脑中风的前兆。
如果是双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出现“间歇性陂行”,甚至足背动脉减弱,几乎摸不到,就要小心是下肢动脉栓塞。
建议尽早做相应的检查,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4、双腿粗细不一
一般如果发现自己出现双腿粗心不一的表现,建议不管是否有疼痛感,都要小心,因为这应该是下肢静脉血栓的标志。
此时,很有可能是,较粗的一侧,已经形成了静脉血栓。静脉血栓是导致发生脑梗和心梗的重要诱因。
患肢局部,还可能产生持续性疼痛,或者伴有皮色泛红,皮温较高等。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别犹豫,立刻就医检查。
医生直言:这4种人,要预防脑梗的发生。1、高血压人群
高血压的人可提高脑梗发病几率的5-7倍,并且高血压也被成为使脑梗的元凶之一。
血压高容易导致脑内微循环瘤及粥样硬化的小动脉破裂出血,并且高血压的人群,血液循环
满,脑梗血不足导致脑梗的发生。
血压过高导致出血性脑血管病。但血压降得过低也会发生脑血栓形成,并且不能迅速的降压,
也会导致脑梗的发生,所以维持血压的平稳使关键。
2、动脉硬化人群
动脉硬化,就是动脉血管壁内,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久而久之就形成血栓,而引起了
脑梗塞。
主要就是血管中的垃圾过多,血液的粘稠度高,血流的速度慢,导致血管的硬化,血栓的形
成。
3、血管和血液的基础疾病
血液中的红细胞增多,粘稠度增加,凝血的机制异常,从而导致脑梗的发生。
动脉炎症的患者,动脉炎症会导致血管壁的病变,导致血管狭窄,从而形成血栓,引发动脉硬
化的发生。
4、打呼噜的人群
打呼噜是常见的睡眠现象,很多人认为打呼噜是睡的香的表现,但是其实打呼噜已被世界卫
生组织公认为人类十大杀手之一。
打呼噜有成为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顾名思义,人在打呼噜的时候,呼吸暂停,从而发
生缺氧,二氧化碳的滞留,血管堵塞就随之发生,尤其是没有节奏的打呼噜更危险。
研究发现,打呼噜与27种疾病有关,由于打呼噜引起的疾病和死亡人数越多,全球每天约有
4000人死于因打呼噜造成的各种疾病,希望我们不要忽视这一个问题。
预防脑梗,做好“四控”一控血压,慢起床
血压高,绝对称得上是脑梗塞的制造者之一。
因此,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血压的稳定,切莫起伏过大。
对于高血压者,一定要注意不能擅自增减降压药物,要遵医嘱。
此外,清晨,人体血压更容易升高,引起其他并发症,甚至诱发脑梗。
此时一定要高度注意,慢一点起床,以免体位的改变,导致血压升高。
起床时,要注意慢一点,给身体一个适应时间,尽量使血压稳定。
可以先动动胳膊,伸伸腿,然后再慢慢起来。
二控血脂,选对油
血脂异常,容易导致动脉硬化、血栓等,诱发脑梗。
所以,预防脑梗,还要注意调节血脂平衡,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每天摄足三种脂肪酸,可以调节血脂平衡,有利于心脑血管健康。
因此,食用油,最好搭配吃,来摄取所人体所需要的脂肪酸。
将油酸类的橄榄油、亚油酸类的大豆油、亚麻酸类的秋苏籽油,按2:2:1的比例搭配吃,约25克~30克。
其中,秋苏籽油,含有大量的Omega-3脂肪酸中的α-亚麻酸,可软化血管,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脂质沉积及改善纤溶功能。
中国营养学会2013年版,推荐α-亚麻酸,每日摄取量,1600-1800毫克。
α-亚麻酸,还可以清除血液垃圾,降低血液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胆固醇,增加血管通透性,帮助清除对心血管有害的物质,保护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秋苏籽油,味道清香,颜色金黄,不含有胆固醇,每天5ml,做调和油、凉拌菜、拌酸奶、油淋菜、煲汤等,皆可满足人体所需。
每天吃对植物油,对于血脂、心脑血管健康来说,都大有益处。
三控情绪,莫激动
情绪起伏过大,大喜大悲,过于激动,都会诱发脑梗的发生。
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处在紧张、压抑或者疲劳的状态中,很可能会引起血管痉挛的发生,阻碍了人体正常的血液循环,最终诱发血栓。
血栓又是引发脑梗的重要诱因,因此,控制好情绪,保持平和稳定的心态,可减少脑梗的发生。
四控睡眠,不熬夜
长期熬夜,缺少睡眠,也会增加脑梗风险。
睡眠少,大脑得不到充足的休息,会导致反应变得迟缓,情绪变得不稳定,不利于预防脑梗。
熬夜,还会导致体内会分泌大量的激素,而激素,又会让血管收缩,会阻碍血液流动,增加血液的粘稠度,导致血管堵塞,进而诱发脑梗等。
切莫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让大脑与身体,都有一个充分的休息时间。
心脑血管到底包括哪些具体疾病?
感谢提问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身性血管病变或系统性血管病变在心脏和脑部的表现。
1.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有:心悸、气短、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胸骨后的压迫性或紧缩性疼痛、胸闷不适、水肿、发绀、晕厥、咳嗽咯血、虚弱、嗳气、上腹痛、恶心、呕吐;左后背痛、左手臂痛等。
2.脑血管疾病
可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或者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颤、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眩晕等;或肢体无力、麻木,面部、上下肢感觉障碍;单侧肢体运动不灵活;语言障碍,说话不利索;记忆力下降;看物体突然不清楚;或眼球转动不灵活;小便失禁;平衡能力失调,站立不稳;意识障碍;头痛或者恶心呕吐;头晕、耳鸣等。
其病因主要有4个方面: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动脉炎等血管性因素;②高血压等血流动力学因素;③高脂血症、糖尿病等血液流变学异常;④白血病、贫血、血小板增多等血液成分因素。相关危险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可使动脉血管壁增厚或变硬,管腔变细,进而影响心脏和脑部供血。高血压可使心脏负荷加重,易发生左心室肥大,进一步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当血压骤升时,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脑出血;或已硬化的脑部小动脉形成一种栗粒大小的微动脉瘤,当血液波动时微动脉流破裂而造成脑出血;或高血压加快动脉硬化过程,动脉内皮细胞受到损伤,血小板易在伤处聚集,又容易形成血栓,引发心肌梗死或脑梗死。
2.血液黏稠
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家庭、事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情绪也愈来愈不稳定;同时,过量饮酒、摄入太多食物脂肪、缺少必要的运动,加之生活环境的污染,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急剧下降,摄入体内的负离子也就不足,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血液流速会减慢,血黏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时预防、调理,将会引发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
3.吸烟
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病率高得多,在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中,冠心病的发病率为不吸烟者的3.5倍,冠心病、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为不吸烟者的6倍,蛛网膜下腔出血多3~5.7倍。在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中,吸烟占第一位。烟碱可促使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含量增高,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内皮细胞收缩,引起血液黏滞因素的升高。
4.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
血管组织和人体的其他组织一样在一定周期内完成新陈代谢。在血管壁平滑肌细胞代谢的过程,若新的细胞组织不能正常的形成,使血管壁本身存在“缺陷”,就容易使血管舒缩不畅,就像是一条破烂不堪的旧管道,随时都有阻塞或破裂的可能。血管是血液流通的重要通道,同时也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因此神经系统不正常也能够导致供血的紊乱。所以心脑血管疾病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5.酗酒
酒精摄入量对于出血性卒中有直接的剂量相关性。每天酒精摄入大于50克者,发生心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长期大量饮酒可使血液中血小板增加,进而导致血流调节不良、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血脂,使心脑血管病更容易发生。小量饮酒有益,大量饮酒有害。
6.糖尿病
糖尿病是心脏病或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糖尿病病情进展,会逐渐出现各类心脑血管并发症,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等。
7.其他
如肥胖、胰岛素抵抗、年龄增长、性别(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种族、遗传等都是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
什么是大脑毛细血管腔梗?
大脑毛细血管腔梗是因血液粘稠导致了血流缓慢,从而引发了堵塞的症状出现。出现这种疾病需要在发病6小时之内可以采取溶栓或者介入治疗,超过六小时,就需要做保守治疗。可以口服药物灯盏花素片,维脑路通,阿托伐他丁片来治疗。平时低盐低脂饮食。要增加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的食物。
额头两边血管明显增粗?
你好,这种现象在中年以上可见到,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弹性减弱、或血管壁硬化、血管扩张所致。建议进行身体健康检查,若发现有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应进行病因治疗,改善血管硬化及管壁弹性病变,防心脑血管危险事件发生。
若基本体检没有问题,建议进行眼底检查看血管情况,可以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防隐匿高血压。若一切检查均正常。注意改善生活方式,适量运动,平衡膳食,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劳累、熬夜、生活无规律、易发脾气、抽烟喝酒等、抗衰老养生。另外,若是突发突现的额头两边血管明显增粗,小儿注意消化不良,成人注意胃肠功能紊乱。进行生活饮食调养,这种现象还可以消失。正常人年龄关系,也可出现这样的现象,不要过份担心,科学生活即可。颈动脉堵塞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颈动脉位于脖颈两侧,当我们手摸上去,能感动明显波动,是脑供血量最大的供血通道。
它是连接身体与头部的必经通道,全身绝大多数血液都将通过于此,由于颈动脉相较于其他动脉,较为狭小,形状也比较特殊,血液垃圾很容易在此堆积,而一旦出现堵塞就会发生一系列症状!
早期症状1,黑朦:往往是突然性眼前一黑,持续时间短,发作没有征兆。
2,头晕:精神不振,活动时会产生眩晕感。
3,嘴歪:嘴巴抽搐,说话不清晰,语言组织能力明显变弱。
4,偏瘫:身体乏力,肢体不协调,或者突然性的失控,例如手拿不住东西、手脚使不上力量。
(本文由罗民教授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系我进行删除。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私聊联系,共同探讨。关注本文作者,获取更多医学知识,欢迎点赞、评论、转载,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