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皮的功效,牡丹皮有什么功效?
牡丹皮为毛茛科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秋季挖根,剥取根皮,晒干,气芳香,味微苦而涩。味辛、苦,性凉。入心、肝、肾经。
功效主治:1、清热凉血。主治血分热证:高热发斑,舌绛谵语;血热动血,吐衄。余热伤阴,夜热早凉;或肾阴亏虚,相火偏旺,阴虚发热。
2、活血散淤。主治血分瘀滞证:妇女血瘀,痛经,闭经;跌打损伤,红肿热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服。
药理作用: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牡丹酚是牡丹皮中对中枢有抑制作用的有效成分之一。实验证明:牡丹酚有镇静、降温、解热、镇痛、解痉等中枢抑制作用。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牡丹皮对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使左室做功量减少,心肌耗氧量降低,冠脉流量增加,并有降血压和减少心输出量作用。
3、对血液系统的作用:牡丹皮在体外有显著抗凝血作用,其有效成分为牡丹酚。此外牡丹皮在体外有浓度依赖性纤溶抑制作用。
4、抗炎作用:实验证明,牡丹酚及其以外的糖甙成分均有抗炎作用,且后者的抗炎作用比牡丹酚还强的多。
5、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牡丹皮在试管内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枯草杆菌、白色葡萄球菌等有较强抗菌作用。牡丹皮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作用显著,在pH7.0~7.6杀菌力最强。
临床应用报道:1、治疗高血压:牡丹皮30~45g,水煎成120~150ml,每日分3次服;或初次量用15~18g,如无不良反应增至30g。治疗20余例,一般服药5d左右血压即有明显下降,症状改善;经服药6~33d,舒张压平均下降1.33~2.67kPa(10~20mmHg),收缩压平均下2.67~5.33kPa(20~40mmHg)。本组病例近期内均能使血压下降到正常范围或接近正常范围,症状随之消失或改善,但远期疗效有待继续观察。个别患者服药后有呕心、头昏等副作用,无需停药即能自然消失。
2、治疗过敏性鼻炎:用10%的牡丹皮煎剂,每晚服50ml,10天为1疗程。治疗31例,痊愈12 例。〔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57;5 (2):99〕
3、治疗湿疹类皮肤病:用牡丹皮加工提取,制成丹皮酚霜,外涂皮损处,每日2次。共治疗湿疹类皮肤病40例。用3.5%的丹皮酚霜治疗急性湿疹 27 例,治愈8例,显效5例,好转6例,无效8例。用5%的丹皮酚霜治疗皮炎13例,痊愈3例,好转6例,无效4例(其中脂溢性皮炎10例,痊愈2例,好转6例,无效2例;接触性皮炎2例,痊愈1例,无效1例;神经性皮炎1例,无效);有效病例中,4例停药数天后皮疹复发,另2例用药2天,局部出现潮红、发痒和灼热而停药。〔中医杂志 1983;24(10):19〕
(本答案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永康提供)
欢迎关注“逸仙药师”,内有关于各种疾病合理用药的文章!地黄丸的种类和功效有哪些?
地黄丸的种类和功效有哪些
地黄丸的种类较多,常见的药物有六味地黄丸、补益地黄丸、桂附地黄丸等,地黄丸的种类不同,其功效是存在差异的。
六味地黄丸:药物成分主要包括熟地黄、牡丹皮、山药、茯苓等,主要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可用于腰膝酸软、盗汗(睡觉时候出汗,醒的时候汗止)、遗精、头晕耳鸣等,还可用于治疗热病伤及阴液、劳欲过度等引起的消渴。
补益地黄丸:药物成分主要包括车前子、地骨皮、牛膝、茯苓等,其功效是具有滋阴补气、益肾填精(补充精气精液),能改善四肢浮肿、腰痛以及疲乏无力,但针对感冒者、过敏体质者要慎用。
桂附地黄丸:药物成分主要包括肉桂、茯苓、山药、熟地黄、牡丹皮等,主要功效是温补肾阳,可以用于治疗肾阳衰弱(肾脏的阳虚)所致的水肿,能够缓解面部身肿、精神疲倦等症状。
地黄丸的药物种类比较多,用药方面需要由专业中医师辨证后,遵医嘱使用,切勿擅自诊断用药。
本内容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夏昆鹏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丹皮可用于治疗哪些病证?
丹皮可用于治疗哪些病证?
丹皮全称牡丹皮,牡丹皮常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无汗骨蒸、夜热早凉、经闭痛经、跌扑伤痛、痈肿疮毒等。据现代研究显示,丹皮具有抗炎、镇痛、抗心律失常、抗高血压、抗心肌梗死、抗脏器缺血、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脑缺血、改善微循环、保护肝脏、镇静催眠、抗惊厥、解热、降血糖等作用。有临床报道,牡丹皮可治疗高血压病、过敏性鼻炎、湿疹类皮肤病及皮肤瘙痒症等。
丹皮是使用频率较多的清热类药物,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酒丹皮和炒丹皮是牡丹皮的炮制品,其功效与生丹皮有所不同,酒丹皮善于活血散瘀;炒丹皮重于凉血止血;生丹皮侧重清营除蒸、消痈。需注意的是,丹皮不可以代替药物用于治疗,如有相应治疗需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本内容由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临床药学部 副主任药师 解皓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中药大青叶有什么功效?
大青叶,始载于《名医别录》,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叶,又称为蓝叶、蓝菜、青叶、大青等。大青叶为二年生草本,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大青叶的功效与应用大青叶是一味清热解毒的良药,中医认为,大青叶药性苦、寒。归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功效。
1.临床应用
在临床上常用其治疗温病高热,神昏,发斑发疹,痄腮,喉痹,口疮,丹毒,痈肿等症状。一般用量为9~15克。
《本草纲目》中说道“主热毒痢,黄疸,喉痹,丹毒。”《名医别录》中也有记载到“疗时气头痛,大热,口疮。蓝叶汁,杀百药毒,解狼毒、射罔毒。”
《本草正》中也有记载道“治瘟疫热毒发狂,风热斑疹,疮疡肿痛除烦渴,止鼻衄、吐血,杀疳蚀、金疮箭毒,凡以热兼毒者,皆以蓝叶捣汁用之。”由此可见,大青叶清热解毒功效之显著。
2.临床配伍
在临床配伍上,大青叶可与水牛角、玄参、栀子等配伍,可用于治疗温热病心胃毒盛,热入营血,气血两燔,高热神昏,发斑发疹的症状;
与生地、大黄、升麻等配伍使用,可用于治疗心胃火盛,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的症状;大青叶配伍海金沙草,可适用于解退上呼吸道炎、扁桃体炎引起的发热症状;
配伍金银花、大黄、玄参可治疗瘟毒上攻引起的发热头痛、喉痹、痄腮;
配伍蒲公英、紫花地丁、蚤休等可治疗血热毒盛、丹毒红肿。
3.大青叶药性特点
大青叶苦寒,善解心、胃二经实火热毒;又入血分而有凉血止血,消肿祛斑的功能,气血两清。
可用治温热病心胃毒盛,热入营血,气血两燔,高热神昏,发斑发疹,口渴咽痛,口舌生疮及各种热毒疮痈等病症。
除此之外,大青叶还有解热、抗炎、抗病原微生物、调节免疫功能、保肝、抑制肠蠕动、抗甲型流感病毒、抗内毒素的药理作用。
大青叶的临床验方大青叶的验方也有甚多,现介绍几款:
治疗流行性感冒
可用大青叶、生石膏、柴胡、桂枝、黄芩、苦杏仁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服用。有清热泻火、止咳平喘、除烦止渴的作用。
适用于畏寒高热、头痛、咳嗽、全身酸痛、极度乏力、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治疗口腔溃疡
可用大青叶、升麻、大黄、生地水煎服,每日一剂。可凉血解毒,泄热通肠,养阴生津。
适用于口腔发炎、口干口渴、咽喉肿痛、口舌糜烂、牙龈炎等的患者。
更多中医药知识,请关注作者!
丹皮炭和牡丹皮的区别?
区别:丹皮炭是牡丹皮炮制的。牡丹皮是原丹皮:又名丹皮、牡丹皮、连丹皮。为植物牡丹刮去外皮较粗大的根皮。
细丹皮:为选过原丹皮后,下余的较细者。骨丹皮;为细丹皮未抽去木心者。
刮丹皮:又名粉丹皮:为植物牡丹根皮刮去外皮者。
凤丹皮:又名凤丹。品质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