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草药1000种,该怎样不让其失传?
民间中医不仅不会失传,随着社会发展,人类疾病的复杂化西医化,使得人类社会的医学发展走入病人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的恶性循环误区!乃至于因病致贫,人财两空的困境中无法自拔!俗话说有病乱求医!久病成医!人类面临西医治疗的困境,必然迫使有志之士苦心学医探索治病之道!而中医是中华民族最优秀最伟大最重要的人类医学文化!民间中医的发展潜力不会停滞不前!会继续发展下去!
同时,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技能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养生生活化,生活中医化,包括世界各国医学发展的方向,正走向传统中医的理念和实践活动中!包括各种各样的养生保健方法,心理健康的调适,食疗养生的重要功效,体育运动锻练的健康发展,都是中医养生和防治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养生保健和疾病防治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而现代医学尤其是西医治疗和康复医学发展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
中国医疗管理的西医化严重阻碍和影响了中医事业的发展!但中国社会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形成了必须大力发展中医传统特色医学的理念和共识!随着《中医药法》的颁布实施,中国社会会逐步推广中医传统文化教育、交流与实践!目前的中医学校教育的西医化人才培养模式,阻碍影影响了中医事业的正常发展!传统重师承和重临床实践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中医界的公认和重视!国家应该逐步完善民间中医人才的培养和利用良性发展机制,包括大力发展传统中医养生服务产业,发展中医治未病的医学理念,在疾病防治和养老康复保健领域大有发展前途!相信中医的未来更美好!民间中医的发展更美好!!
民间中草药医生的那些治疗方子未来会不会失传?
如果真有疗效,而且无可替代的方子是不可能失传的。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即“无可替代性”和“有效性”。比如,过去治疗疟疾的“奎宁”就具有无可替代性。后来又有了治疗疟疾的新药,我国又开发提取出“青蒿素”并获诺贝尔奖。
这里的“有效性”是指它的疗效是确切的丶确定的,而且是具有普遍性的。比如第一代“抗结核”药“链霉素”,不仅能治疗“A患者”的结核病,也能治“B患者”丶”C患者”,即其有效治愈率可大90%以上。
而如果一个方子能治疗“甲患者”,而对具有相同疾病的“乙患者”丶“丙患者”或更多患者则无效,其有效治愈率低于20%以下,那只能被认为是疑似治愈,不能确定是药物的作用,但可以探索丶挖掘和研究。比如,“青蒿素”就是从上千个传统治疗疟疾的药方中探索丶挖掘找到的。
国家各省药物研究所丶院校和制药企业,几十年来也在收集丶整理丶挖掘中药经方和验方,以及民间秘方。还有主动找上药企和研究机构说有祖传秘方的,多半都无效,或根本没开发利用价值。
所以,民间所谓秘方,在今天新药不断开发创新出来,被淘汰是必然的。不是因为“后继无人”,而实在是没有实用价值。就像现在,汽车滿街跑的时代,你偏要去继承“马车店”有意义么?有多少人来光顾你生意?
春秋战国时,有个人对乡亲们说,要出远门去学样技术。十年后回到家乡,对乡亲们说学到一门绝技,”屠龙术”,于是将这门绝技表演给乡亲们看,他惊湛的表演迎得多亲们阵阵喝彩。可这时,人群中闪出一人说到,技术精湛,可毫无用处。众人问之,为何?答曰,那里有龙给你屠杀呢?乡亲们你们看到过龙么?
众人一轰而散,这个故事说明啥呢?没有价值的东西,或已经有更先进丶更有价值的替代,淘汰失传是必然的。
农村的山坡上有哪些名贵药材?
各个地区的气候环境不同,生长的野生中药材也不相同。我们这里地属皖南,既有高山,也有丘陵,生长着多种野山中药材。现已是寒露,再过段时间就到了霜降节气,正是一些果实类和根茎类中药材采收的季节。下面就介绍一下,在这个季节,曾采收过的野生中药材品种。
我们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在高山与丘陵之中,野生中药材品种丰富,如山茱萸,宣木瓜,黄精,茅苍术,天门冬,白芨,防已,南五加皮,何首乌,七叶一枝花(华重楼)等等。
至于名贵价高的中药材,这倒没有标准,一般都以市场行情来决定。比如说小时侯我们采药,大都采的是当时价格高的品种,如青木香,半夏,辛夷,桔梗,穿山龙,天门冬等,那时对白芨,防已,七叶一枝花(华重楼)却不感兴趣,因为在当时,医药公司并不收购这些中药材。而现在则不同了,野生白芨和七叶一枝花在前几年就基本被挖绝,现在的野生防已也逐年在减少,如果不是采取山林保护政策,恐怕防已早就被挖绝了。
今年的端午节前,想重温一下儿时采药的快乐,去山上采点野生苍术,没想到竟一无所获。为什么呢?苍术原本生长在稀疏的灌木林和阴凉背阴的草山上,而现在由于采取了山林保护政策,山上林木生长的非常茂盛,太过于阴蔽的环境,竟然使得苍术和一些中药材无法生存。现在的山已不同于过去的山,到处都生长着密不透风的林木,连以前常见的金樱子都难得见到了。
以上回答,如有不足,望评论补充。
谢谢阅读!
老祖宗说过哪些民间禁忌?
禁忌116条,收藏慢慢看。
过年1、大门上的福字不能倒贴,大门是迎福纳福的地方,福字应该正贴,屋里的米缸之类的上的福字可以倒贴。
2、除夕吃年夜饭要吃鱼,鱼头鱼尾当天不要吃,表示年年有余。
3、除夕守岁的时候忌串门。
4、年三十晚上,出嫁的女儿不能看娘家灯。
5、年初一不能动刀、剪、针,所以很多地方都是包好的饺子馒头等。
6、年初一,出嫁的女儿不能回娘家。
7、年初一,忌打破碗、镜子等瓷器和玻璃制品。
8、年初一,忌打扫卫生,屋里的东西不能往外扫,会破财。
9、年初一,忌剃头、洗澡、洗衣服、动扫帚,会把财运洗掉。
10、年初一,不能睡懒觉,会一年懒到头。
11、年初一,忌借钱讨债。
12、正月里不能剃头,跟舅舅有关。
13、忌提前或过后贴春联。
14、忌春联左右贴反,平声(一、二)在左边,上、入、去(三、四)声在右边。
15、除夕早上忌吃稀饭,因为过去吃不上饭的在过年也喝稀饭。
16、过年送礼忌送单数,要双数。
17、年初一,忌打骂孩子。
18、过年早上吃饭要先准备碗饭祭拜祖先。
19、年初一,忌与人争吵。
20、过年忌说不吉利的话。
住宅1、房子不宜买正对路、桥、电线杆、窄巷子。
2、卫生间、厨房的门忌对着正门。
3、室内正对大门的地方不能挂钟表,因为开门见钟。
4、房子要方方正正,忌选奇形怪状的房子。
5、房子忌两头高中间低,别的不说,下雨时两边的雨水都会排到中间家里。
6、忌选在斜坡上的房子。
7、房子门口忌斜路,斜路不聚财。
8、前方有高大建筑物的房子不买。
9、房子忌临近衙门、监狱、墓地、寺庙、火葬场。
10、房子的房间宜单不宜双。
11、家里的阳台不能对着大门或厨房,可做个玄关或放个鱼缸。
12、沙发和床不宜放在房梁下面,可以吊顶将横梁包起来。
13、房子不宜在风口上。
14、床头不宜正对着房门。
15、家里不宜挂任何人物、猛兽、瀑布的图画。
16、房子不宜选阳光少的地方。
17、有院子的房屋忌无厢房。
18、有院子的房子,不宜建太大的门楼,也不宜放狮子。
19、房子后面不宜有坑,前面不宜有方塘。
20、院子的围墙不宜超过房子的屋檐。
出行1、不宜独自身处深山老林、旧院深巷。
2、外出游玩,忌与古树、古屋等老物件或神佛合影。
3、出门在外,忌钱财外露。
4、外出游玩,不明物体,不要随便带回家。
5、宫殿、陵墓古迹,不宜下午三点以后游玩,也不宜合影。
6、住酒店和宾馆,谨慎住在最后一间房间。
7、出门不宜吃陌生人的食物饮料。
8、出门在外,不宜争强好胜。
9、走过墓地等阴气重的地方,不宜为给自己壮胆念经念咒。
10、野外背阴处、桥梁、大树、屋宅下、隧道等地方,不宜久留。
11、不宜带幼儿去陵墓之类的名胜古迹。
12、出门在外缺少约束,忌拈花惹草,寻花问柳。
13、出门在外,尽量白天赶路,不宜夜间乱跑。
14、穷家富路,出门忌不舍得花钱。
15、在山路上独自行走,若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不能答应,也不能回头看。
16、出门在外,不宜做违背当地习俗的事情。
17、出门前忌与家人争吵,不然,出远门心不安。
18、出去游玩,切忌去不熟悉的野外游玩。
19、出门在外,要听从当地人的劝告,切忌固执己见。
20、出门在外,走夜路忌吹口哨。
做客1、忌贸然拜访,要提前打招呼。
2、约定好时间,忌迟到。
3、不要站在或坐在人家的门槛上。
4、进屋前应敲门或喊人,忌破门而入。
5、进房内,忌久站不坐,应按一定的位置就座。
6、做客时,忌讳东张西望,乱翻乱找。
7、做客时,忌滞留时间太长。
8、吃饭时,忌乱坐位置,长辈应坐上席。
9、忌进主家卧室,更忌坐别人的床。
10、走时,忌不辞而别。
11、自己有重病,忌去别人家做客。
12、夫妻在别人家过夜,忌同房。
13、忌在别人家,指责别人家人的过错。
14、戴孝的人不能去人家做客。
15、不要在吃饭的时间去做客。
走亲戚1、忌空手过去。
2、送礼有忌讳,不要送一些口头上不吉利的东西,不能送“钟”、送“伞”、送“梨”。
3、在亲戚家吃饭,不要坐着不动,要主动帮忙。
4、忌下午走亲戚。
5、走亲戚,不宜穿太正式的衣服。
6、忌管亲戚家的家务事。
7、忌教训亲戚家小孩。
8、坐月子的女人不要走亲戚。
9、忌穿的破破烂烂的走亲戚。
10、孕妇、产妇不去看新媳妇,尤其不能坐新人的床,动新人的东西。
11、忌带对象住在亲戚家里,更忌睡在一起。
看望病人1、看病人要上午去,不要下午晚上去。
2、初一、十五日是敬神祭鬼的日子,不能看望病人
3、去医院看病人买苹果可以,不能买梨。
4、探望遇病人危重,不能马上离开。
5、不要随意去探望病人,要和其家人约好时间。
6、忌看望的时间太长,影响别人休息。
7、送花要谨慎,不要送菊花。
8、忌说“走了”、“死了”等不吉利的话。
9、服丧期间不可以去探视病人。
10、忌看望病人表现得太张扬太高兴。
其他1、天黑以后回家,进门后要转过身来关好门,不能直接带上门
2、正晌午时分,不宜去野外。
3、屋里不要打伞。
4、请客吃饭,菜不能成单数。
5、忌独自去荒无人烟的野塘游泳。
6、旧衣服不能烧,只有死人的衣服才会烧。
7、前不栽桑,后不栽柳。
8、有客人在,不能用扫把扫地,意思是赶人出去。
9、酒满茶半,酒要倒满,茶不能倒满。
10、起名字,不能与长辈相同。
11、不能用红笔记账和写人名。
12、夜里不宜在外晒衣服。
13、吃饭时不要将筷子插进饭里。
14、不要用筷子敲碗盘。
15、半夜不要照镜子。
16、不要捡别人丢掉的衣服穿。
17、流产或生育后,不满30天不要去别人家。
18、夜里不要带着婴儿去野外。
19、拿着药,不要进别人家串门。
20、戴孝的人不能进别人家门。
请问您了解中药吗?
关注“咱家里的小先生”
分享更多的健康养生知识
我们来分享这个问题 中药药学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劳人民长期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以及智慧的结晶,是经过千百次医疗实践慢慢形成然后发展成了的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内容丰富的这样的一个中医医学学科,并且呢,也是我国最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为我国人类社会的发展乃至人类文明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药学呢,在我们长历史长河当中,经过先人的不懈努力总结实践经验,得出中药的特点。首先呢中药对产地要求比较严格,大多数中医工作者,都非常重视中药的道地属性,比如说四川的黄连,川芎,广东的陈皮,东北的人参,细辛,山东阿胶等,就是因为天然的药材分布和生产,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着中药的不同特性,这也体现了祖国中医整体观念的要求。中药呢还非常重视采集,炮制,一些中药什么时间,什么季节采,都有严格要求,时间和季节不佳也会影响药效,炮制方法不同,药效也不同,比如半夏的炮制有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黄芪有生黄芪,蜜灸黄芪,和炒黄芪等。再有就是根据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按着配伍禁忌,用法用量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病史,通过中医医生的详细分析,运用八纲辨证来给患者开具最合适的中药处方,来达到治疗疾病,调理身体的目的。所以说中药学是博大精深的,值的我们每一代人去不断研究,争取取得更大成绩!仅是个人见解!欢迎互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