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脘穴的准确位置图片图,按摩穴位可以很好的养生?
作为营养科医师,我愿多年的临床经验给老铁们提供一些简单实用合理的健康养生知识,欢迎关注。按摩穴位是保健养生的重要一环,不像吃药般担心,不像食疗般麻烦,是绝对的简单、有效养生方式。
六大养生必要穴位
众多的穴位中,有六个是你必须知道的:
涌泉穴--人体长寿大穴;
足三里穴--胃经大穴;
命门穴--长寿大穴;
百会穴--人体保健大穴;
会阴穴--肾经大穴;
神阙穴--要害大穴。
六大穴位的按摩方法的养生作用
【涌泉穴】
取穴:足底中线,脚趾方向1/3处,足趾弯曲,足底前凹陷处。
按摩:睡前端坐,用双手手掌来回搓摩脚底和涌泉穴108次,感觉发热发烫为度。然后用大拇指点按涌泉穴49下,感觉酸痛为止。
功效:充足肾精、明目聪耳、增强性功能、强壮腰膝腿脚、延年益寿、改善头痛、耳鸣等。
【足三里穴】
取穴:腿部外侧膝眼下3寸处,距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
按摩:双手大拇指点按足三里穴。每次108下,用力感觉到酸痛为宜。
功效:健脾壮胃、扩张血管、改善血凝集、消除疲劳、改善便秘、止泻治痢疾等。
【命门穴】
取穴:后背两肾之间,第二腰椎棘突下,与肚脐平对的位置。
按摩:手掌摩擦命门穴和两肾,感觉发热发烫为宜。
功效:强肾固本、温肾壮阳、延缓衰老、强壮腰膝等。
【百会穴】
取穴:两耳廓尖端连线和头部前后正中线的焦点。
按摩:睡前端坐,手指来回摩擦百会穴108次。也可以用右手空掌心轻轻叩击百会穴。
功效:增补元气、调节心脑血管、益智开慧、延年益寿、治疗头疾、改善失眠、缓解神经衰弱。
【会阴穴】
取穴:生殖器官和肛门中间凹陷处。
按摩:睡前或早起,半卧半坐,用手指点按108下,力度感觉酸痛为宜。也可以通过提肛方法按摩会阴穴。
功效:疏通经络、促进阴阳循环、强化性功能、治疗痔疮、便血、便秘、尿频等。
【神阙穴】
取穴:人体肚脐。
按摩:每晚睡前,双手搓热,左下右上叠放在肚脐,男性顺时针揉动,女性逆时针揉动,每次360下。
功效:充盈真气、恢复体力、强壮腰膝、补养气血、益寿延年、治疗腹痛肠鸣、水肿腹胀、泻痢脱肛等。
以上回答属于个人观点,欢迎留言评论,分享看法。收藏转发,分享给身边朋友。
更多健康资讯请关注@营养科李医生,每天听三甲营养主任医师道健康,致力成为您身边最贴心的健康养生专家。
激活胰岛的穴位?
激活胰岛的穴位
目前没有明确的证据说明穴位能激活胰岛的穴位。但是有研究显示,经过专业医生辨证论治后治疗2型糖尿病,针刺双侧胰俞、肺俞、脾俞、肾俞、中脘、梁门、三阴交、太溪等膀胱经和肾经的穴位,对于改善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即及胰岛B细胞功能具有一定的疗效。
胰岛是指存在于胰腺中能分泌胰岛素等激素的一些特殊的细胞团。正常人胰岛大约有100~200万个,每一个胰岛都包含至少4种细胞:A细胞分泌胰升糖素,B细胞分泌胰岛素,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PP细胞分泌胰多肽。各种细胞分泌不同的激素,这些激素互相调节,共同维持血糖的稳定。胰岛中B细胞含量最大,分泌激素的量也最大,所以说分泌胰岛素是胰岛最主要的功能。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胰岛素分泌和(或)利用障碍导致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以2型糖尿病为例,病机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为主。激活胰岛则意味着激活胰岛素的分泌和胰岛B细胞的功能。有研究显示,针刺双侧胰俞、肺俞、脾俞、肾俞、中脘、梁门、三阴交、太溪等膀胱经和肾经的穴位,对于改善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即及胰岛B细胞功能具有一定的疗效。尽管如此,由于存在个体差异中医治疗因人而异,上述穴位并不能实现标准化,需要由医生进行辨证论治后,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治疗。
本内容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针灸科 主任医师 刘颖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肚脐上三指是什么穴位?
是中脘穴。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肚脐和胸骨下端连接线的中点就是中脘穴;也可以并拢手指放于肚脐上方,肚脐与胸骨下端连接线与手指相交的地方为中脘穴;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大约在脐中以上四寸或肚脐以上四指处)即为此穴。
中脘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脉经》名中管。属任脉。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穴在胃体中部,故名。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用。
别名:上纪穴,胃脘穴,大仓穴,太仓穴,胃管穴,三管穴,中管穴,中碗穴。
舌苔白厚按什么穴位有效?
谢邀请!正常人的舌苔是呈现浅红色,有一层薄薄的白色舌苔,如果舌中间靠后的舌苔很厚,白色遮住了红色舌头,说明身体脾胃虚弱,需要尽快的调理了,下面说一些有效的方法。
舌苔厚白的原因舌苔厚白的原因有以下三种,如果能够及时的了解,能够让你远离疾病,尽早治疗,所以千万不要忽视这些健康小细节哦!
一、患有轻病
表征初起或者疾病的恢复期病人也会出现白苔,表征初起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的早期等;
二、体内有水湿停留或痰饮
白苔可出现于体内有水湿停留或痰饮的病人,临床上常见某些胸水、腹水、慢性肾炎及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患者,体内有湿浊或痰饮停积,使舌苔出现厚白或白腻苔;
三、各种慢性炎症感染
如慢性盆腔炎、慢性肾盂肾炎、结核性脑膜炎、骨关节结核等患者舌苔较正常稍厚,或为薄白腻苔。
舌苔厚白怎么办一、可以按压常见的穴位健脾祛除脾湿、痰饮,去掉舌苔白厚的症状:
1.血海穴
取穴方法:坐在椅子上,绷直双腿后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群,肌肉群的顶端就是血海穴。
功效:血海穴属于足太阴脾经,是治疗“血症”的重要穴位,具有养血活血、健脾化湿、祛风止痒的功效,是防治妇科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皮肤科疾病及肌肉关节疼痛等病症的主要穴位。
2.丰隆穴
取穴方法:丰隆穴在小腿外侧,膝眼与外踝尖间的中点,也就是外踝尖上 8寸的位置,距离胫骨前缘两横指的距离。
功效: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胃失调、运化失司、水湿停滞,聚而成痰,化生百病。丰隆穴是临床“祛痰”的主要穴位,具有祛湿涤痰的作用,配合足三里长期坚持按摩能清除浊湿。
3.阴陵泉穴
取穴方法:阴陵泉位于小腿的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穴相对。顺着膝盖内侧横纹向上,会摸到一块突起的骨头,它是胫骨,顺着胫骨的下方和内侧向上摸,会摸到一个胫骨,拐弯并且凹陷的地方,这里就是阴陵泉所在位置。
功效: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的合穴,它能够健脾益气,促进脾运化水湿的功能,能健脾化湿、通利三焦、消胀利水。
4.中脘穴
取穴方法: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 4寸处,即一个横掌的距离。
功效:中脘穴为胃的募穴、又为腑会之所。脾胃互为表里,同为后天生化之本,共同协作以化体内水湿。因此,按摩中脘穴能够温中散寒、健脾祛湿、和胃理气,对于缓解伏天暑湿造成的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腹痛、便秘等症有很好的效果。
5.足三里穴
取穴方法: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功效:作为健脾胃的第一要穴,足三里穴对所有消化系统疾病均有效果,除湿自然也少不了它。按摩足三里穴可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二、饮食宜清淡
舌苔较厚说明消化功能欠佳,这时要减少肉类、脂肪类食物的摄入,多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果肉类减少困难,可以用鱼肉、鸡肉等白色肉类代替牛羊猪等红肉,白色肉类容易消化一些。
此外要多吃蔬菜,每天都应摄入足够的蔬菜,比如芹菜、油菜等,增加胃肠蠕动,促进消化。
三、多吃健脾胃的食物
脾胃不和,舌苔就容易厚重,平常要多吃健脾胃的食物,比如苹果,能健脾补气益胃,生津润燥;多吃包心菜、菠菜、南瓜、胡萝卜等,对补益脾胃都很好的。如果想增加健脾胃效果,可以把人参、茯苓、黄芪、白术、甘草等,与食物配成药膳,效果更好。
四、坚持锻炼身体
如果能坚持锻炼身体,每天保证半个小时,能增强身体抵抗力,加速身体血液循环,对增强脾胃功能大有裨益。锻炼要讲究方法,而且要劳逸结合,不要过度了,否则会伤身的。
五、保持心情愉悦心情好了
饮食工作中身体自然感觉轻快,身体的脾胃会正常运转,对缓解舌苔厚白症状很有好处。如果经常郁郁寡欢,大喜大悲,对五脏六腑伤害很大。所以平常应该注意缓解压力,不要当工作狂,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想获取更多家庭健康常识与咨询,请关注本头条号【翟冠朝说健康】,谢谢大家!
脐下三寸是什么穴位?
脐下三寸是什么穴位
脐下三寸是关元穴,有补肾培元、温阳固脱(通过大补阳气的方式来治疗脱垂类疾病)的功效。
关元穴的具体位置是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
本穴为任脉穴位之一,有补肾培元、温阳固脱的功效。可以用于虚劳无力、中风脱证等元气虚损病证;痢疾、脱肛等肠腑病证;尿血、尿频等前阴病;阳痿、遗精等男科病;月经不调、崩漏(月经量过多或点滴不止)等妇科病;少腹(小腹)疼痛、疝气等。
在临床运用时,可配合他穴一起使用,以扩大治疗范围、增强治疗效果。如治疗中风脱症,可配合神阙穴、气海穴;治疗脱肛,可配合长强穴、中脘穴;治疗月经不调,可配合照海穴、肾俞穴。
若需进行针灸操作,必须由专业中医医生进行,不可自行操作。
本内容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夏昆鹏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