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便秘的食物疗法,可以吃点什么食物来通便?
便秘是指大便次数减少,一般每周少于3次,伴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按病因进行分类的话,可分为功能性便秘与器质性便秘。功能性便秘是指患者排便功能还是正常,可以通过改变饮食结构等来解决便秘问题。但器质性便秘是疾病的伴随症状,要到医院针对疾病治疗才能解决问题。今天就便秘问题,和大家讨论以下五个问题:
器质性便秘的常见原因。
功能性便秘的常见原因。
粪便的形成?
粪便是如何排出来的?
如何解决便秘?
这里先告诉大家哪些是器质性便秘,方便大家到医院就诊,避免误导大家,延误治疗。
器质性便秘常见原因如下:直肠与肛门病变引起肛门括约肌痉挛、排便疼痛、造成惧怕排便,如痔疮、肛裂、肛周脓肿和溃疡、直肠炎等。局部病变导致排便无力,如大量腹腔积液、膈肌麻痹、系统性硬化症、肌营养不良等。结肠完全或不完全性梗阻:结肠良、恶性肿瘤,Crohn病,先天性巨结肠,各种原因引起的肠粘连、肠扭转与肠套叠等。腹腔和盆腔内肿瘤压迫。全身性疾病合肠肌松弛、排便无力:尿毒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瘫痪、脑血管意外、多发性硬化、皮肌炎等,此外,血卟啉疾病及铅中毒引起肠肌痉挛,亦可导致便秘。上述器质性便秘中,均要到医院就诊,通过病因治疗解决问题。这里就不作介绍,下面给大家功能性便秘问题。
功能性便秘有以下常见原因:进食量少、食物缺乏纤维素或水分不足,对结肠运动刺激减少。因工作紧张、生活节奏过快、工作性质和时间变化、精神因素等干扰了正常的排便习惯。药物副作用:应用吗啡类药、抗胆碱能药、钙通道阻滞剂、神经阻滞剂、镇静剂、抗抑郁药以及包含钙、铝的制酸等使肠肌松弛引起便秘。滥用泻药,形成药物依赖,造成便秘;腹肌及盆腔肌张力差,排便推动力不足,难以将粪便排出体外。老年体弱,活动过少。粪便的形成及排便。粪便的形成与排便是否正常,从食物进口就开始了。进食不能消化的物质,比如植物粗纤维越多,大便量就越多。当然,食物进入消化道后,粪便量的多少,也取决于胃肠道对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也有关,自然也与人体的活动息息相关,活动量越大,能量需求越多,进食量就越大。活动量小,吃得多,大便自然就多。这就是俗话说的,懒人粪尿多的道理。正常情况下,食物在消化道的停留时间是有限度的,粪便的质地,与食物进食量与消化吸收能力有关。
食物进入口腔,在牙齿的作用下,食物被挤压、咀嚼碎,在口腔中食物咀嚼得越碎,未来消化吸收越有利,其中口腔中唾液淀粉酶还对食物中淀粉起消化作用。同时,口腔还会发出进食信号,食管做好准备,食物由口腔推向咽部,咽部立刻封闭气管并打开食管上括约肌,将食物送入食管内。经食管起输送作用来到了胃,食物才真正开始了它的消化吸收之旅。
食物来到胃后。胃壁肌肉在胃酸和胃蛋白酶的联合作用下,将食物进入磨碎、溶解、消化成更容易消化的食糜后,正常情况下,不同食物在胃的停留时间是有一定规律的,液体食物仅停留5~10分钟,糖类食物如大米、面食停留约1小时,蛋白质停留约2~3小时,脂肪停留4~5小时,这就是“一日三餐”,防止产生饥饿感并需要及时补充能量的原因。
食糜经有抗反流作用的胃幽门排入十二指肠内,在十二指肠液、胆汁、胰液及细菌等共同作用下,边随肠管蠕动一路从十二指肠消化到空肠管段,然后从回肠开始了人体真正的营养吸收之旅,
在小肠里历经7-9小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基本上被小肠吸收完毕。余留下来的食物残渣、小肠益生菌和大量的小肠液通过回盲部进入大肠。大肠里居住着以大肠杆菌为首的大量细菌,食物残渣在大量细菌的作用下形成对身体有益的营养,经结肠吸收最后进入肝脏,无用的废弃物质及并产生一些无法吸收有气味的物质,比如硫化物等其他臭味剂和二氧化碳、甲烷、乳酸等无味物质,气体以屁的方式排出体外。而无用的食物残渣及大肠细菌等在结肠的边传输边吸收水分的情况下,经过24小时左右慢慢形成固体粪便进入乙状结肠。乙状结肠粪便积累的足够多时,就会被推进直肠,刺激肠壁,引起排便反射,让大脑这个司令感受到便意,指引我们去厕所排便。
粪便是如何排出来的?粪便进入直肠后,引起直肠扩张,并刺激位于耻骨直肠肌和盆底肌肉内的压力感受器,从而引起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如下图示↓↓↓
粪便继续向下运行至肛管并刺激肛管感受器,肛管感受到有粪便时,就增加腹压发动排便运动,自主收缩盆底肌、膈肌和腹壁肌肉;同时松弛耻骨直肠肌,减小直肠肛管的弯曲弧度,下降盆底水平;最后,肛门括约肌松弛,肛管内粪便排出,完成排便运动。
便秘的治疗。我的便秘治疗经验就是,发现便秘患者,尤其是长期便秘的患者,首先要到医院进行检查。如果是器质性疾病引起的便秘,则必须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到医院就医,及时针对病因治疗。如果排除了器质性便秘因素,则针对功能性便秘的因素进行治疗:
如果是药物副作用引起的便秘,则换用不会引起便秘的药物治疗。建议多饮水、多吃纤维素丰富的水果蔬菜(苹果、番薯叶、芹菜等)及粗粮。对使用泻药导致的便秘,则先停用泻药。建议多饮水、多吃纤维素丰富的水果蔬菜(苹果、番薯叶、芹菜等)及粗粮+麻仁润肠丸,其中麻仁润肠丸的应用根据大便软硬情况慢慢调整,最后停用。除了这二种功能性便秘情况,其它功能性便秘,均可采用建议多饮水、多吃纤维素丰富的水果蔬菜(苹果、番薯叶、芹菜等)及粗粮治疗,必要时加用麻仁润肠丸。如果上述方法效果不 理想,还可加用清水灌肠治疗排便。总之,器质性便秘要到医院住院治疗,功能性便秘也必须在医生指导与严密观察下,通过调整饮食来通便。麻仁润肠丸可代替其他通便药来调整排便,直到完全通过饮食调整正常排便后停用。
糖尿病人便秘吃什么最快能解决出来?
两成以上的糖尿病病人都会遇见便秘的问题,尤其是老年糖尿病人,粪便中含有很多毒素,便秘会让肠道接触毒素的时间增加,进而造成患者出现肠道疾病。
如果出现了以下的症状需要引起重视:
1、三天以上才排一次大便,排出的大便像羊屎颗粒一样;
2、没有办法自然排便,必须要借助药物,甚至灌肠来维持大便的正常。
3、虽然已经很努力排便了,但是还是没有办法完全排完大便。
糖尿病的病人造成便秘的原因有:
1、糖尿病的病人会出现神经系统的病变,当高血糖影响迷走神经的时候,胃肠功能受到损伤,就会引起控制大便的肛门括约肌收缩减弱,胃排空变慢,胃肠蠕动减慢,胃酸分泌降低,从而出现便秘。
2、喝水少,有的糖尿病病人会出现尿多,因此会故意的减少饮水,从而造成肠道内水分含量少,大便干结,引起便秘。
3、维生素摄取量不够,糖尿病的病人会控制饮食,如果从食物中得到的维生素不够的话,大便也会变得干燥,影响排便。
加上老年人身体活动量少,病人压力大,都会造成出现便秘的情况。而病人出现便秘的话,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比如说病人在用力排便的时候,可能会导致血压增高,有可能会诱发中风、视网膜出血等。所以应该尽早的积极的治疗便秘。
当糖尿病的病人出现便秘的时候,首先要先判断自己便秘的原因,然后再有针对性的改善。
1、严格的根据医生的指导,严格的检测血糖,控制好血糖。
2、改变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喝水,适当摄取油脂。
粗纤维的食物可以帮助清除肠壁上的食物残渣,不容易被消化分解,可以帮助将大便向前推移,所以糖尿病的病人应该多吃一些粗纤维的食物,比如芹菜等。糖尿病病人不是不可以吃水果,来补充维生素。只是要少食多餐,注意量的摄入,同时注意关注血糖变化。多喝水能够改变大便干燥的情况,软化大便。适当的摄取橄榄油等油脂可以起到润滑肠道,帮助胃肠蠕动,使大便变得柔软,从而帮助排便。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固定时间排便,增加运动量,保持良好的心情。
固定时间排便,可以强化排便的信号,帮助排便;增加运动量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情绪紧张焦虑也可能会影响排便,所以病人最好是养成良好的心情。
手写打字很不容易,只为了一起探讨健康,可以点个赞鼓励一下;如果有问题,可以留言,或者是互相关注,一起探讨哟。
如何自制一杯通便水?
便秘的痛苦只有自己得过才能体会,尤其是经常性地出现便秘,每次蹲厕所时使尽全身的力气还是不能将“倔强”的大便拉出来,而且那种将要出来而又出不来的感觉最让人抓心挠肝。我的一个病人就是这样,反反复复的便秘,平时常用着开塞露这类药物来缓解便秘,但是用时间长了也不太管用了。而且总是便秘就会惧怕排便,而越怕排便越会加重便秘,那么生活中哪些原因造成的便秘呢,有没有好用的通便水呢,用哪些办法缓解便秘,崔医生给大家讲一讲。
01 造成便秘的原因有哪些1.肛门或者是直肠有病变导致的便秘,比如患者患有肛裂、肛瘘或者是肛周脓肿等疾病,这些疾病都无一例外会出现排便时的疼痛,而且疼痛表现的较为剧烈,这种剧烈的疼痛会让患者恐惧解大便,因为出现长时间不排便,造成便秘,而且越是便秘时排便越疼痛,反而加重便秘的病情。再有就是如果有直肠炎症、痔疮、溃疡性表现时,也会出现这种类似的表现。
2.肠易激综合征造成的便秘,不要以为肠易激综合征只会引发腹泻,不少患者是会出现便秘的表现的,这是因为紧张、焦虑的心态导致的肠蠕动异常,常常1周也不排便1次,但是肠易激综合征造成的便秘会间断的出现腹泻的情况。
3.肠道的蠕动功能减弱,比如说患者患有慢性的阑尾炎、胰腺炎或者是胆囊炎症等,会诱发肠道的正常蠕动功能减弱,如果合并有腹膜炎时更会出现肠麻痹的表现,而如果有胆囊结石或者是肾结石这类导致腹痛的疾病,也会导致便秘。
4.有过多次怀孕生育史的女性,有慢性肺病,平时营养不良、身体比较虚弱,还有胃下垂、老年人等等,这类人群常常会合并预后腹肌以及肛门周围肌肉与神经功能障碍,这样会导致解大便时没有力气,导致出现便秘。
5、平时生活及饮食习惯不好,比如说吃饭较少,吃饭不规律,吃饭喜吃辛辣刺激,多油腻饮食,膳食纤维类饮食较少,均可以导致肠道的蠕动功能减弱;还有就是平时工作久坐久站,活动的比较少,熬夜比较多等等。有些人没有定时排便的习惯,这样就会减少粪便对肠道刺激引发排便反射的作用,也会引发便秘。
02 有哪些可以缓解便秘的办法对于长时间的便秘患者,尤其是便秘超过1年以上,或者是那些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但是进行肠镜的检查却没有发现有器质性病变,并没有食欲差、消瘦或者是贫血等症状,也就是考虑为功能性的便秘,这一类便秘不好治,建议以下治疗。
1、如果身体允许的话,尽可能地多活动活动,尤其是老年人,没事打打拳,跳跳舞,哪怕是散步也有帮助;每天在睡前可进行半小时左右的腹式的深呼吸,或者是按摩腹部,其实也很简单,就是顺时针地揉肚子,每天揉15分钟,长期坚持会有效果。
2、告知患者要多吃一些含有膳食纤维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说芹菜、青笋、香蕉、梨等,这可以增加大便的分量,减少肠道水分的吸收;此外也要尽可能地多喝水,同时少喝浓茶与咖啡;饮食不要单一,尤其是长期以肉食为主的人群更要注意。平时适当地吃一些蜂蜜的话,对润肠通便还是有帮助的。
3、最好保持一个每天都定时解大便的习惯,这样可以建立排便的反射,以后到时间就会有便意而想排便,当然每天的早上排便最好,如果早上较忙也可以养成晚上排便的习惯。
4、胃肠动力弱可以口服莫沙必利等促胃肠蠕动的药物,增加蠕动能力,加快排便,但是对于顽固性的便秘作用稍差。
5、泻药的应用:① 乳果糖、蓖麻油等口服的导泻药,如果便秘较轻的话,服药当天就可排便,尤其是有半身不遂、瘫痪的患者长期卧床时,每天都可服用适量的乳果糖进行肠道的润滑;② 开塞露等药物,是润滑干结的大便、刺激肠道排便的作用,但应用时需堵住出口,以便充分润滑肠道与大便。
03 有什么通便水推荐呢崔医生建议大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喝一些蜂蜜水,可以润肠通便;不愿意喝蜂蜜的话,其实多喝白开水就可以;如果平时总便秘,可以多喝点果汁,当然适当的应用乳果糖等通便药物可以快速地缓解便秘。小孩便秘吃什么能解决?
自从有了宝宝后,似乎他的吃喝拉撒就成了家长们生活里头等重要的大事,其中宝宝的排便问题也困扰了无数的家长,宝宝如果发生了便秘,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吃什么能让宝宝不便秘,而常常忘记了去寻找便秘的原因。
要想解决宝宝的便秘问题,得先了解他为什么便秘,方便今后改善这一问题,给宝宝养成一个良好的排便习惯。
首先我们要先判断宝宝是不是真的便秘了。1,有的家长觉得宝宝只要两三天不大便就是便秘了,于是忙急着给宝宝用开塞露,吃益生菌,希望能改善宝宝的便秘问题,这种做法其实并不可取,只要宝宝的排便时间是规律的,比如他就是两天才拉一次大便,这不能称作是便秘。
2,有的孩子消化、吸收能力非常好,这就导致他肠道内的食物残渣比较少,那么相应的,孩子可能不会每天排便;有的孩子肠道蠕动比较慢,形成便便的时间相应也要久一点,所以我们不能以两次排便间隔来判断宝宝是否便秘。
3,只要是孩子排出的便便不干,他日常的吃喝玩乐都正常,精神状态也很好,那可能他不排便的原因是攒肚,而不是我们认为的便秘。
所以家长们在判断宝宝是不是便秘的时候需要多观察宝宝的饮食起居以及精神状态,不要急着就去下结论,然后横加干预,有时你的做法反而会破坏宝宝原有的肠道平衡。
什么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判断为便秘呢?1,宝宝拉的大便干结,呈现疙瘩状,有的严重的还会带有血丝,或是引起肛门破裂,这样的状况家长们需要多注意了,这说明宝宝可能会有便秘的问题。
2,宝宝大便的时候表情痛苦,十分用力了可能还不能拉出大便来,出现身体扭曲状,或是双腿交叉,忽然夹紧臀部等古怪的行为,这也说明宝宝可能有了便秘的困扰了。
3,多日排便习惯不正常了,我们前面说了不能因为宝宝两次排便的间隔来判断宝宝是否便秘,同样的,即使宝宝每天都大便,但是每次一拉很干结的一点点,这样的情况就算他一天拉三次,都会有便秘的可能。
4,宝宝有明显的不适感,比如排便的时候费力,引起宝宝疼痛哭闹,或是有恶心的反应,精神状态也不是很正常,有些无精打采的样子,这都说明宝宝可能出现了便秘的问题了。
引起便秘的原因有哪些?1,新生儿和婴儿便秘可能会有喂养不当的原因引起的便秘,比如喂养次数过于频繁,奶粉喂养的宝宝肠道菌群的建立比母乳喂养的宝宝晚,这些都有可能会导致宝宝产生便秘的问题。
2,纤维素的摄入量少了,这容易出现在添加辅食之后的宝宝身上,就是大人平时在饮食上给宝宝吃的叶菜太少了,或是食物搅拌得太细,颗粒状的食物少了,这都会造成宝宝纤维素摄入量的不足,从而造成宝宝排便困难的情况。
3,生活环境过于干净了,我们都知道促进肠道蠕动的是肠道内的各种菌群,这种菌群来自于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细菌,如果过于小心地让宝宝不接触任何细菌,会造成他肠道的菌群失衡,然后就会导致便秘的现象,为什么母乳宝宝很少出现便秘呢?就是因为妈妈的乳头上就有很多菌类,宝宝通过吸母乳的方式能够得到这些菌群,所以不容易有便秘的问题。
4,病理上的便秘,有的宝宝会出现肠道疾病,这类疾病也会造成宝宝便秘,所以如果宝宝排便困难的同时又出现了食欲不振,精神不济,还有哭闹不止等情况,建议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不能自己在家给孩子配药吃,有时我们宁愿是虚惊一场,也不要担宝宝健康的风险,很多时候家长的大意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判断了宝宝如果已经便秘了,并且不是因为疾病导致的便秘,那么我们可能就要改善一下宝宝的生活作息习惯,给他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具体的建议有下面几个方面:
一,多吃含纤维素高的食物。1,宝宝吃的食物中要多添加一些纤维素高的蔬菜,绿叶菜不要切的太细了,稍微粗一点,这样有利于促进宝宝肠道的蠕动,排便次数也会相应增加一些。
2,适当给宝宝吃一些薯类,粗粮类的食物,不要总是吃很精细的米面,这样其实对宝宝肠道消化并没有好的影响,也不利于食物残渣的形成积累,所以宝宝会觉得没有便意。
3,当季的水果可以多吃一些,但是不要给宝宝打成果汁来饮用了,果汁含的糖份不仅很高,而且打成果汁后几乎没有什么纤维素了,所以尽量都给宝宝切成果粒状来食用,注意不要太大了,以免引起宝宝的窒息。
二,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益生菌和益生制元剂。1,如果宝宝已经出现了便秘的症状,在合理安排饮食的基础上,家长们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为宝宝补充一些益生菌或者益生元制剂。
2,益生菌制剂可以增加宝宝肠道菌群的数量,提高菌群的稳定性;益生元制剂其实也是纤维素类物质,可以为益生菌提供充足的“食物”,从而使得肠道菌能够更好地“工作”,让宝宝的便便更松软、肠道更健康。
3,在大便形成的过程中,有两个起着关键性作用的东西,一个是肠道的细菌,一个是纤维素类物质。因此建议便秘宝宝补充益生菌和益生元制剂,可以有效改善便秘。
三,物理刺激肛门。1,如果宝宝深受便秘困扰,确实需要使用物理刺激帮助排便时,从效果和操作安全性上考虑,建议尽量使用开塞露。
2,也可以使用棉签蘸一些植物油轻轻涂抹在宝宝的肛门,然后适当刺激按摩肛门周围,帮助宝宝产生便意,这种方法效果其实并不很明显,可以适当刺激,但是不要经常使用,以免伤到宝宝肛门。
四,给宝宝养成良好的生活运动习惯。1,日常生活中我们就要给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宝宝的排便习惯才能形成自己的规律,定时排便,从而减少便秘的产生。
2,除了多喝水,三餐规律,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外,还要多带宝宝进行户外运动,这样才能促进宝宝代谢的速度,给宝宝养成不容易便秘的体质。
3,掌握了宝宝排便的规律后,可以让大月龄已经开始训练如厕的宝宝在固定的时间坐一坐小马桶,这样可以避免宝宝因贪玩儿产生憋便的习惯,也利于形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
所以总结了一下,宝宝便秘并不是单一吃什么就能解决的问题,要找到宝宝便秘的原因,然后再根据这些情况来解决宝宝的便秘问题。
关于宝宝便秘的误区和不要做的事情:
01,只要宝宝一便秘就马上使用益生菌和开塞露。
有的家长觉得益生菌没什么坏处,只要宝宝一便秘就马上给宝宝用药,用药也没有在医嘱下使用,容易给宝宝带来药物的依赖性,肠道的菌群也失去了平衡。
02,宝宝不爱吃蔬菜和水果就将它们打汁加到辅食里。
有的家长喜欢将蔬菜打汁做成点心给宝宝吃,觉得这样也算是吃了蔬菜,却不知道这样的做法流失了蔬菜大部分的纤维和维生素,营养价值大打折扣,所以不要给宝宝喝蔬果汁。
03,喜欢定时给宝宝把尿或者是大便。
有的家长特别是老人那一代,喜欢给孩子把尿或者是大便,觉得这样能让孩子好用力上厕所,才能顺利大便出来,却不知道这个习惯是十分不好的,这样宝宝会非常用力,但是腿却没有着力点,这样不仅更不利于粪便排出,还可能引起肛门内括约肌外翻、导致脱肛。
04,给宝宝塞肥皂条,用手去挖,企图这样帮助宝宝排便。
如果必须用到物理刺激肛门时,请用开塞露,不要用肥皂条,甚至伸手去挖,这样非常容易伤到宝宝的肛门,还容易给宝宝带来非常不愉快的生理和心理体验,致使他将这种不适和大便联系起来,今后还会有憋便的习惯。
最后再给大家提醒一遍,不要去误信那些治疗便秘的偏方,有问题多和医生沟通,避免误信偏方导致给宝宝带来不必要的伤害,祝愿所有的小宝宝们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便秘应该多吃些什么?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太少,或排便不畅、费力、困难、粪便干结且量少的一种消化道常见症状。正常时,每日便次1-2次或2-3日排便一次,若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就可定义为便秘。
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比如膳食结构不合理、喝水少、运动少、节食、滥用泻药等。只有弄清楚便秘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如何改善便秘:1、调整饮食结构
现在人们吃的太精细,白米饭、白馒头,如果蔬菜水果吃的少,肉类吃的多,饮食中缺少膳食纤维,很容易便秘。膳食纤维可吸收膨胀、促进肠道蠕动,加速排便。要想改善便秘,就要增加膳食纤维的量,杂粮豆类、薯类、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纤维,日常饮食中要常吃。主食换成杂粮饭,大米中可加入燕麦、小米、糙米、红豆、绿豆等。可用薯类如土豆、红薯等代替部分主食。蔬菜每天要吃够一斤,多吃叶类菜。水果每天吃半斤。
2、喝足水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每人喝水1500~1700ml,大约7-8杯,平均分配到一天当中。喝水太少,体内水分不足会导致大便干燥。
3、不要节食减肥,加强营养
很多节食减肥的人也会便秘,这是因为吃的太少,食物残渣不足以促进肠道蠕动,不会产生便意。而且节食减肥还会导致营养不良,肠道的健康运行也需要各类营养素的参与,吃的太少,营养素摄入不足也会引起肠道功能失调,导致便秘。
4、加强运动
现在很多人都是办公室一族,久坐不动,活动量太少。每天要尽量抽时间加强锻炼,多走路、骑骑车、做做家务,或者睡前、早起时按摩腹部,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排便。
除此之外,还要按时休息,不要熬夜、保持良好的心情,这些都对预防便秘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