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悸有什么症状,心慌心悸是不是神经症的表现?
神经症有心慌心悸的现象,但心慌心悸不一定是神经症。
不是神经症,但存在焦虑、恐惧的人,也有心慌心悸的现象。
正常人在特殊情况下也会出现心慌心悸的现象。
心慌心悸是部分神经症存在的表现,但不是唯一表现。神经症还有很多表现。
就是说,不能只依据心慌心悸判断是不是神经症。
抑郁症的症状表现和状态?
抑郁症的人一般的表现为缺乏兴趣,活动能力差,思维受限。患者不愿意与外界接触,怕光,心慌,喜欢昏暗的环境,眼睛发直无神,有饥饿感,但又吃不下,而且往往患者大多患有失眠症。随着生活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变,抑郁症越来越多。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身心本是一体,应该先生理后心理,有什么心理问题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生理病变,抑郁症,实际上在脾胃,肝,肾方面都有相应的问题。
为什么这么讲呢?人长期压力过大,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就容易得胃病,而另一方面忧虑,恐惧又是肾气不足的表现;第三,忧虑,焦躁,压力等又会引起肝气郁结。古人讲肝主谋略,胆主决断,黄帝内经的名言,就是一把解锁的钥匙。肝胆的通道被阻塞 消化,供血,解毒功能都受到严重影响,人体就会百病丛生,中医讲“百病从气生”,“气”就是不能如愿以偿,心理矛盾冲突的直接原因。所以抑郁症应该内养外调相结合。外调主要是交可以倾诉的朋友,参加社会团体活动,接受挫折教育,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另外呢,保持阳光单纯的心态。当然最重要的是找到病根儿。内养呢,那主要就是要调养肝脾肾,有充足的睡眠。身体健康了,心理上的病也就好了一大半了。
心血不足有哪些症状?
心血不足也叫心血虚,是指心血亏虚,不能养心的证候。该证主要是由于脾虚生化不足,失血,久病或劳累过度等原因造成的,以心神不安和头面部不荣为其主要表现。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主神明,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心主藏神,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则会出现心悸;血虚心神不宁,则会出现健忘、怔忡、失眠多梦等;血虚不荣,则脸色苍白无华,唇舌色淡;血虚则气少,气来不匀,则脉细或结代;若心阴不足,心火亢盛,还可见烦躁、口舌生疮、口咽干燥;汗为心液,阴虚火动,逼液外泄,可见低热盗汗,五心烦热。
调理心血虚常用的方法是补血法,基础方是四物汤,兼见气虚者,加人参、黄芪;兼见阴虚者加麦冬,阿胶;失眠重者加首乌藤、酸枣仁;血虚有热加黄芩、黄连;血虚有寒加肉桂、炮姜。气血两虚可以用当归补血汤加味;气虚血少,脉结代、心悸动者可以用炙甘草汤益气养血,通阳复脉;心脾两虚、心悸失眠可以用归脾汤养心健脾。
心悸会是什么症状?
心悸的症状就是自己心慌不安,心跳加速,但是却不能自主。为了避免使自己出现心悸的现象,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做好预防心悸的措施,在生活中不要劳累过度,生活要有规律,饮食上多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且易于消化的食物,尽量的避免辛辣酸冷的食物。
心脏不好有哪些症状?
大家好!我是执业医师橙子医生,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大家!
秋风起,凉意渐浓。心血管的病人要格外注意。据相关部门统计:此时的心血管的病人比平时多了10%,尤其心脏不适的病人数量比往日明显增多,主要症状为心慌、气短、胸闷、心率失常,胸部疼痛,失眠、多梦,精神疲倦,四肢乏力;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腹胀、纳差、下肢水肿等。
季节交替时节,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们怎样安然度过呢?
1. 每天要检测血压 科学调整药物
立秋了,温度也像过山车一样,昼夜温差加大。心血管疾病患者对气候的变化很敏感。当气候温暖时,血管处于舒张的状态,一旦遇到寒冷的空气,血管就会收缩,这样给心脏带来很大负担,机体的血压也会变得不稳定,所以,要密切关注血压变化,每天测量血压,尤其是在号称“魔鬼时间”的清晨,极容易出现血压的波动与变化,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心血管疾病的朋友们切记不能擅自加大减少药物剂量或停药,要定时复诊,在医师指导下用药或调整药物。
2. 严防感冒注意保暖
预防感冒,防止气管炎和肺部感染。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感冒发烧,会使心率增快,加重心脏负担,严重者还会导致心衰。 要随时保持身体处于温暖的状态。低温的状态下,血管会强烈的收缩,以致血压,血糖等都会产生剧烈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心脏和大脑的正常的功能与状态。
对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来说,要注意清淡饮食和胃部保暖,以及阿司匹林对胃的影响。
3. 平和的心态是“养心”的最大保障
切忌大喜大悲,保持平和的心态是“养心”的最大保障。因为烦躁、暴怒而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情况并不少见,相信朋友们即使没看到过,也听说过。善待自己,就是要“宠辱不惊”哦。
4. 要杜绝劳累
临床上劳累是常常导致心衰的罪魁祸首。有些老人,不顾自己年老体衰,照看孙辈,过度的劳累,使本就心功能不好的心脏,进一步的加重,严重的导致心衰。儿孙自有儿孙福,放手吧!他们自己会做的很好的。你保持健康,就是长远的减轻子女的负担。总之,不要透支体力。
5. 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可少
合理的膳食结构:低脂、低糖、低盐饮食,不要暴饮暴食;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睡眠,戒除熬夜、忧虑;戒烟戒酒,避免被动吸烟(吸烟喝酒会导致血脂升高,血管壁弹性下降,外周阻力增加,从而导致高血压);控制体重 :肥胖更容易导致舒张压(低压)高,因为肥胖往往伴有血脂、血糖和尿酸等代谢指标升高,增加外周血管阻力的大小,血管阻力增大,舒张压(低压)增高。研究显示,体重每减轻5.1公斤,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低4.4mmHg和3.6mmHg。
6. 坚持科学的运动
每周5次有氧运动,每次不少于30分钟,能够降低血脂,减轻体重,也可以将高血压患者死亡风险降低20%。
有句号说得好:细节决定成败!心血管疾病本身就是生活方式性疾病,你保持了良好的生活方式,这些看似是小细节的习惯,它会助你事半功倍的“养心”哦!只要你愿意,自然你就是成功人士,生活的大赢家哦!
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说:每个人都是我们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健康自我管理的责任。管住嘴,迈开腿;零吸烟,多喝水;好心态,莫贪杯;睡眠足,不过累;乐助人,心灵美;家和睦,寿百岁!
祝大家都当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