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症状说明肝有问题,会在身上长哪2种痣?
肝脏是著名的任劳任怨的老黄牛,只要有30%肝组织正常都不会出现症状,只有在肝脏功能出现严重衰退时,才会出现一些症状。身上可能会出现一些“痣”,但这些痣跟普通色素痣不一样。我们来了解一下。
1.什么叫色素痣?色素痣又叫黑色素细胞痣,也叫痣,是由痣细胞组成的良性皮肤肿瘤,几乎人人都有,任何年龄和性别都可以发生,一般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出现,随年龄增长,数目也会增加,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的皮肤。临床表现为颜色均匀,边界清楚,呈淡黄、褐色或黑色的斑或丘疹,可突出皮肤表面。一般色素痣不会影响机体,但少数交界性痣可能会恶变成恶性黑素瘤。
部位:任何部位。有些失散亲人在寻亲时,常常将身上色素痣作为标志。
2.肝脏病变,旰功能明显减退时也会出现类似痣一样的皮肤病变,但跟色素痣完全不同,最为常见的是蜘蛛痣和紫癜。1)什么叫蜘蛛痣?蜘蛛痣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由一支中央小动脉及许多向外辐射的细小血管组成,那些向外延伸小血管,长得像蜘蛛足,整个形状象个蜘蛛,所以叫蜘蛛痣。检查蜘蛛痣的时候,用笔尖或棉签压住蜘蛛痣的中心点时,整个血管痣消失,松手后又可见到血液由中心向外充盈,重新出现。
部位:常见于面部、颈部、上胸部、肩部及上肢。
蜘蛛痣是体内雌激素升高导致的,肝脏功能明显减退时,对体内雌激素灭活作用减弱会出现蜘蛛痣。但也不是绝对,正常人中有10%~15%也会有蜘蛛痣存在,青春期和孕期多见。
常见于急、慢性肝炎或者肝硬化等肝脏病变。
2)什么叫紫癜?紫癜是皮下出血的一种表现,血液淤积在皮下,形成红色或暗红色的斑,看就来像“痣”,但跟蜘蛛痣不一样,紫癜压之不退色。跟色素痣也不一样,它通常是紫红色或棕红色,不高出皮面。
紫癜发生原因很多,肝功能不好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肝脏功能减退时,凝血因子生成减少,就会导致全身出血倾向,比如紫癜,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等。
部位:全身皮肤黏膜都可以发生。
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晚期肝癌等等。
3.肝脏病变其他表现有哪些?肝病病变除了可能出现蜘蛛痣和紫癜外,还可能会出现下列症状。
肝区即右上腹感觉不适、隐痛,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腻,腹泻,面部皮肤发黑变成肝病面容,全身皮肤黏膜黄染即黄疸等等。
小结:肝脏出现病变后,如果肝脏功能出现明显减退时,可能会出现蜘蛛痣、紫癜等类似皮肤色素痣的表现。十有八九肝已病变?
人生难得几回醉,要喝一定喝到位.......长期喝酒,出现4大症状,十有八九肝已“病变”,占一个也别硬扛!
1、酒量突然下降
酒瘾大的人,会发现自己的酒量越来越好,是因为身体的“耐受性”高了。但是,如果,突然间酒量变得非常差,喝一点就感觉“醉了”,这种表现,就是在提示你肝脏功能下降,肝受损了。
肝受损,肝脏不能完全分解酒精代谢物乙醛,所以,导致“醉酒”的感觉越来越明显,此时,一定要及时检查肝脏健康。
2、消化不良、腹泻、腹胀
早期酒精肝,会有腹泻、腹胀的表现。因此,长期喝酒的人,如果经常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的情况。此时,一定要高度警惕是酒精肝,及时检查,戒酒护肝。
3、周身发热
酒精可以驱寒,因此,很多酗酒的人,尤其是醉酒者,身体都有发热的感觉,即使是睡了一晚上身体也可能会感觉“热乎乎”的。
这是由于酒精发热的激活物,作用于人体,导致热量释放。
但是,如果肝不好的人,即使喝了一点酒,也会明显感觉到周身发热,这种症状,很可能是酒精肝的征兆。
4、异常出血
身体的某些部位,如牙龈、鼻腔容易出血,皮肤有出血点,女性月经过多等,都有可能是患上了酒精肝。
这通常是因为,酒精肝导致脾功能亢进,引起了血小板的减少。
肝不好的人,也会出现3种表现:1,出现蜘蛛痣
蜘蛛痣,一般在脸部,颈部,胸部等,毛细血管密集的地方,比较容易出现。
蜘蛛痣的出现,对于诊断肝病变,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研究发现,有蜘蛛痣的人,85%有肝脏组织病变,其中30%为肝硬化。
喝酒者,一旦发现身上出现“蜘蛛痣”,或者蜘蛛痣数量增多、增大,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切莫忽视。
2,巩膜发黄
一旦,发现眼睛巩膜发黄,甚至皮肤也变黄了,一定要小心肝硬化。
据研究调查发现,有过半的肝硬化者,会出现这种症状。
大多是因为,肝硬化,导致胆汁无法排出,胆红素升高所致。
因此,喝酒的你,出现这类情况,也一定要提高警惕,切莫忽视。
中吧3,脸色异常,晦暗发黑
肝衰先上脸,脸部的异常,也要时刻留心观察。
据临床统计,约有1/3的肝硬化者,面部、眼眶周,会变得暗沉、黝黑。
主要是因为,肝脏严重受损,导致肝功能下降,而引发黑色素沉积所致。
所以,日常照镜子的时候,要多留心看看自己的脸色,是否出现了异常。
肝不好的人,四件事最好别做,小心把肝拖垮!第一件:早起不及时排尿
很多人早上醒来不愿早起,就习惯懒在床上,憋住尿意,想睡个回笼觉。但是,这样憋尿不但伤肾,而且更会伤肝,原因就在于憋尿时,流经肝脏的血液会减少,造成肝细胞损伤。
人在憋尿时膀胱压力上升,交感神经兴奋,膀胱血管紧张反射时,肝脏的血行动力也会下降!此外,憋尿时胆汁流量也开始减少,肝脏自由基则大量增加,会加速肝脏损伤。
因此,早晨醒后一定要及时排尿,之后再继续睡回笼觉。
第二件:吃的太多
如果一个人吃得太好,脂肪摄入过多,同样也会伤肝。
因为肝脏是人体糖、蛋白质、脂肪这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中心,我们吃进肚子里的食物被胃肠道消化后,会在肝脏中进行处理,转变成人体能利用的营养素。
如果摄入的营养成分过多,肝脏处理不过来,脂肪就不能被及时代谢为糖,而是作为库存在肝细胞内,就会产生“脂肪肝”。
如果长期不注意,还会引起脂肪性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所以,饮食八分饱即可,不要吃的过饱、过撑,少吃油腻的食物。
第三件:长期熬夜
中医讲“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这句话说的是当人在休息的时候,肝就会将部分的血液收到肝内,这些血液就可以充分的滋养肝脏。
但是,如果你在晚上十一点之前还不休息的话,血液就会循环到其他经络,而减少了肝脏的血流量,造成肝血缺失,直接影响了肝细胞的恢复,加重肝损伤。
尤其是那些患了肝炎的病人,更是雪上加霜。
所以,平时一定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不要熬夜,更不要晚睡。
第四件:烟不离手
很多人以为只有喝酒才会伤肝,其实不然,抽烟同样会加速肝脏损伤,甚至比喝酒影响更大。
因为烟中含有四千多种有害化学物质,尼古丁、一氧化碳等可以造成肝毒性,它们会刺激活细胞因子,引发纤维形成中间产物,诱发组织一系列的纤维化病原反应,其中包括肝组织纤维化、肝组织病变等等。
如果与酒一起,还会加重酒精刺激肝脏,引发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因此,肝不好的人平时最好忌烟忌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肝不好,做好四件事,帮你养好肝
第一件:喝
酒后喝,泡上一杯草药代茶饮,可护肝预防肝损伤,还有助于暖胃。
可以自己动手,用“药食两用”的小植物,白鼓丁,苦兰菊做成白鼓丁苦兰菊茶,泡水代茶饮,在酒后喝上一杯,可以很好的保护肝脏健康。
白鼓丁,药食两用,入肝、胃经,尤其的白鼓丁根,护肝,排肝毒,预防酒精性肝损伤,并且,能增强肝脏再生能力,是在许多预防C型肝炎中最重要的天然营养品。
苦兰菊,有清肝利胆,利尿消肿的功效。科学证实,苦兰菊可加速磷脂合成的胆碱存在,因而可加速细胞修复速度,对肝脏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尤其对酒精性肝损伤效果显著!
二者搭配在一起,酒后泡上一杯,对于保护肝脏,“抵御”酒精肝,是不错的选择!
第二件:睡
熬夜就是熬肝血,夜卧血归于肝。
经常熬夜,既导致睡眠时间不足,身体抵抗力下降,又影响了肝脏夜间的自我修复。
尤其是,已经感染肝炎病毒的人,熬夜还会加重病情。
此外,熬夜,还容易导致肝火旺,危害肝脏健康。
充足的睡眠,良好的休息,对于肝脏自我修复,至关重要。
子时,也就是晚上十一点前,要进入睡眠状态。
并且,午时,小憩30分钟左右,对于肝脏健康,亦十分有益。
吃饭后,要注意闭目养神,有助于养肝血,减少肝脏负担。
管理好睡眠,多休息,是保护肝脏很重要的一步。
第三件:动
1、动腿
经常动动腿,散散步,有益肝脏健康。
运动,可使血液循环加快,也会变得很顺畅,可改善体内气血瘀滞问题,有益滋养肝脏。
散步,有助于“散心”,疏解心理压力,消除不良情绪,减轻肝脏的负担。
所以,日常多散步,多运动,对于养肝来说,十分有益。
2、动手
经常动动手,敲敲肝胆经,疏通肝气,促进肝脏排毒。
肝和胆,是一对亲密的战友,胆汁排泄不畅,会影响到肝。
每天早起后,双手沿着裤线位置,来回敲,大概敲10分钟,可疏通胆经,促进肝胆排毒,增强身体免疫力。
第四件:揉
1、揉太冲
正坐或仰卧,足背第一、二足趾之间凹陷处。
经常用手指肚,点揉太冲穴,有益肝脏健康。
2、揉包阴穴
大腿内侧,膝关节上4寸处。
经常按揉,亦有助于肝脏健康。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会发出1痒2黄3舌的肝脏求救信号?
肝,是人体的排毒中枢
肝脏受损,人体健康系统的生态就被破坏了,各种毒素不能正常解出,
各种疾病随之而来,所以这恰恰验证的这句话“养肝就是养命”。
肝硬化是指肝脏细胞大规模的变性坏死,此时的肝功能已经严重受损。
如果不及时的进行治疗,任其自由发展的话,很有可能会演变为癌症。
肝开始“变硬”时,身体会发出4次警告1、脸黑无光
当肝功能出现异常时,患病人的脸色会发黑,且皮肤没有光泽。
这真是因为,肝有造血功能,一旦肝出现问题,会造成脸部供血不足,营养不够,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皮肤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可能会因为贫血,脸变得惨白、苍老。
2、激素紊乱
这正是因为肝脏对人体血液中性激素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肝硬化的早期症状时雌激素增加,雄激素减少,男性可见乳房增大、胀痛,睾丸萎缩。
对女性来说,早期症状会引起月经紊乱、乳房缩小、阴毛稀少等。
3、食欲下降
不想吃东西看到喜欢的食物也没胃口,甚至有些患者看到油腻食物会出现恶心、呕吐的表现。
这些都是食欲下降的表现,这主要是因为早期的肝功能受损累及其它脏器所致的。
肝功能异常身体也很容易疲劳,总是会出现全身无力的情况。
4、出血倾向
肝硬化使肝功能受到影响,就会导致患者机体内的凝血酶原以及其他凝血因子的合成减少,
再加上血小板数量的减少,患者就会出现各种出血倾向、
可能是口鼻出血、消化道出血、身体瘀斑等。
肝脏是吃“硬”的,三样东西总往嘴里塞,肝脏终会“硬化如石”1、油腻食物
像肥肉之类的油腻食物,会增加肝脏的代谢负担,诱发肝病。
脂肪在体内代谢的主要场所就是肝脏,若脂肪摄入过多,容易使脂肪代谢紊乱,促使脂肪堆积在肝脏内,诱发脂肪肝。若患了脂肪肝,不积极治疗,便可恶化成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更不能吃油腻食物,太多的脂肪需要更多的胆汁分解,但肝硬化患者的胆汁分泌量一般不足,再吃油腻的食物,会使其肝脏不能承受,加重病情。
2、甜食
糖分虽然是人体运转所必需的物质,但每天不可过量食用巧克力、糖果等甜食。
糖容易发酵,食用过多便容易在体内转化成为脂肪,还会加速肝脏对脂肪的储存,从而导致脂肪肝的发生。为肝硬化埋下隐患。
而且,甜食食用过多会增加胃肠道的酶分泌,从而影响食欲。
3、酒精
喝酒是肝病最明确的致病因素之一,尤其是长期、大量喝酒,甚至可导致肝癌发生。
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酒精中的醇类成分刺激肝脏,降低肝脏的代谢速率,很容易导致肝炎、肝硬化等。
对于已经存在肝病的人来说,喝酒更会加速病情恶化,治疗期间应尽量做到滴酒不沾。
日常保肝,做好三件事:第一件:饮水保肝
喝水,是促进身体排毒的良好方式,一方面可以稀释身体中的毒素,一方面还可以促进生成尿液,减轻肝脏的负担。
金蓝菊根茶
喝水的同时,可以在水中放入一些保肝的小植物,如金蓝菊,制成金蓝菊根茶,每日代茶饮即可。
金蓝菊根,是一种“药食同源”的小植物,日常可以作为代茶饮长期饮用,对于饮酒者,其具有很好的保肝作用,可以加速肝脏细胞的修复。
不管是对化学性或者是酒精性肝脏损伤都可以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研究发现,金蓝菊根中的营养成分,对四氯化碳导致的肝损伤具有治疗作用,对四氯化碳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并且近年研究发现,金蓝菊根的有效组分不仅可修复肝损伤,且能综合调节血脂代谢,降血脂、降尿酸效果突出,是日常调理身体不错的选择。
第二件:饮食护肝
《黄帝内经》认为,肝主青色,青色入肝经,所以日常常见的青色食物具有保肝的功效。经常食用可以泄肝火,通肝气,养肝血,多方面的调理肝脏的健康。
而生活中青色食物也不必少见,例如韭菜、菠菜、西兰花、芹菜等,都在青色食物的范围当中。
第三件:睡眠养肝
长期的熬夜,会影响到毒素的外排,毒素堆积于肝脏,就会导致肝脏受到损伤,且不可逆转。
事实上,在晚上十一点以后我们最好就进入休息的状态,现代人,熬夜、玩手机,用电子产品,都在损耗着肝血,所以,养肝血,势在必行。
一方面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一方面可以午睡一会,睡十到二十分钟即可,不宜过长。
第四件:运动强肝
现在刚刚立春,所谓“春困秋乏”,人们普遍较为懒散,不喜欢运动,但其实春天春年花开,是非常适合运动的时节。
适当的运动,不但可以对抗春困,还可保护肝脏健康,强健肝脏,促进其排毒。
日常可以多散散步,是运动较为简单又容易实现的一种方式,在走路的过程当中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肝脏排毒,还可以强健肝脏,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
长期饮酒,除了伤肝,这两个地方也会严重受损,也一起查查吧:
1、喝酒伤“心”
酒精会伤害心脏,引起酒精性心肌病,因为乙醇会损伤心肌细胞,导致心肌间质水肿和纤维化。
相关的数据显示,一个人饮酒如果超过了十年,对于心脏的损伤是难以逆转的,所以,对于本身心脏就不好的人,更要注意戒酒。
2、喝酒伤“胃”
酒精的主要成分乙醇进入胃部后,会直接的接触胃部黏膜,正常的胃黏膜上分布着均匀的上皮细胞,酒精的接触会导致上皮细胞坏死、脱落,损伤毛细血管,使组织缺氧坏死,从而诱发胃粘膜的糜烂、溃疡。
酒精还会刺激胃部,出现胃酸,胃痛的不适反应。
肝火旺有哪些症状?
我们经常在生活中遇到喜欢发脾气的人,特别喜欢与别人吵架,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劝说,您消消气,不要大动肝火,可见老百姓在生活中很早就知道,人的脾气与肝火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作为一名中医医生,我想说的是,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医认为肝主情志,人的情绪最主要与五脏中的肝脏有关。
这里很多人误解,认为小心眼、爱发脾气导致肝火旺,然而真相却恰恰相反,是肝火旺导致人爱发脾气的臭毛病,肝火旺是因,发脾气是果,很多人常常把彼此弄反,这里我需要纠正一下。脾气急躁是肝火旺盛在情绪上的表现之一。
肝火是实火的一种,是一种病理现象,多由肝失疏泄,气郁化火或肝热素盛所致,与情志过度激动也有一定关系。肝火旺是火热炽盛,内扰于肝,气火上逆所致的一种病症。临床中常见的表现有:胁肋灼痛,头晕胀痛,面红目赤,或吐血、衄血,急躁易怒,耳鸣如潮,或耳内肿痛流脓,口苦咽干,失眠多梦,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导致肝火旺常见的病因有情志不遂,长期肝郁化火,使得肝火旺盛。还有就是外感火热之邪,内扰于肝;或者其他脏器之火内传于肝,这些原因都会导致肝火。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还有肝阴虚、肝阳上亢等证候有着与肝火旺证候类似的表现,但是肝阴虚及肝阳上亢都是由于体内阴液不足导致不能制约正常的肝阳,而表现出的病症,肝阳上亢是肝阴虚的加强版,表现出现阴虚火旺的症状。肝阴虚常见表现: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胁肋隐隐灼痛,或见手足蠕动,头晕耳鸣,面部烘热或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脉弦细数。对于肝阴虚之证,中医治以养肝滋阴,常用的中药有枸杞子、菊花、桑葚、龟板、女贞子等药物,治疗肝阴虚常用的方剂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六味地黄丸,能够统治滋补肝肾之阴。肝阳上亢的表现:头目胀痛,眩晕耳鸣,面红目赤,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腰膝酸软,头重脚轻,舌红少津,脉弦有力或弦细数。那么中医治以镇肝熄风,滋阴潜阳,常用的中药有龙骨、代赭石、川楝子、芍药、生地、泽泻、天冬等药物,而治疗肝阳上亢的代表方剂就是大名鼎鼎的镇肝熄风汤,由民国著名中医大家张锡纯所创立。对于肝火旺盛的证候,因其为肝之实火,应治以清肝泻火,如有合并有湿热,还应清其湿气,正所谓湿去热自除,治疗肝火旺盛常用的方剂有龙胆泻肝汤,具有清肝胆、利湿热之功效,在临床中我们常常用以治疗现代疾病中的痤疮、带状疱疹等病症,当然需要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使用。在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味苦的食物,正如中药学中的辛开苦降,苦味药物具有降泄、通下的功效,这一原则在我们食物摄取方面具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我们常常食用的苦瓜、苦菜、油麦菜、木耳、芹菜、莴笋、绿豆、蒲公英等都具有很好的清热去火的作用。中药凉茶代饮这也是一种比较好和流行的方式,在两广地区比较普及,可以用菊花、夏枯草、金银花、桑叶、胖大海等清热解毒的中药作茶代饮,如感到口苦可以加一些白砂糖改善口感,既有效又好喝,不妨一试。本人中西结合男科研究生,国家三级公共营养师,目前在三甲医院工作,关注@中西结合男科廖医生,了解更多男性健康知识,学习中医养生,请各位大佬关注我哟!点赞+收藏+转发,让更多人受益💖
身体会出现哪些有毒表现?
肝好,一切都好!
肝脏好比一个“化工厂”,参与体内氧化、分解、合成,将毒素分解并排出。
生活中,各种不良习惯,如熬夜、喝酒、胡乱吃东西等,会加重肝脏损伤。
久而久之,会导致肝功能下降,危害肝脏健康的同时,也不利于长寿。
肝不好的人,早起后会出现5个迹象,若没有,说明肝脏还算不错1、早起后,口干苦,有异味
很多人,早上起来后,会发现嘴巴干苦,甚至有异味。
此时,如果刷牙漱口后,依然无法改善,需警惕肝火过旺。
口苦,是胆气上溢,口干,则是肝火耗损津液所致,同时,肝火旺,还会导致口臭的出现。
2、晨起后,依然乏力、疲惫
正常情况下,人体在经过一夜的休息后,清晨起床后,会精神抖擞。
如果没有熬夜,早起后,依然浑身乏力、感到疲惫,需考虑肝脏健康问题。
当肝脏功能受损时,便会导致疲惫乏力,这一点也经常被忽视,因此,一定要提高警惕。
3、眼睛干涩,或目赤红肿
肝开窍于目,肝脏受损,眼睛也会出现不适。
清晨起床后,若眼睛干涩,需警惕肝血不足所致。
此时,肝火过旺,也会导致眼睛干涩、视物不清,甚至目赤红肿。
一旦肝火过旺,会出现肝气上逆等表现,久而久之,会严重损伤肝脏。
4、晨起尿液深黄
清晨的第一泡尿液,最好留心观察一下。
如果,发现尿液颜色深黄,甚至如浓茶色,需警惕肝脏受损。
当肝脏受损,容易使胆红素进入血液中,随尿液排出时,就容易出现深黄色,甚至如茶色。
此时,一定不要忽视,最好及时检查。
5、容易牙龈出血
早起刷牙时,如果经常牙龈出血,排除口腔疾病,需警惕肝脏病变。
当肝脏受损,甚至出现肝硬化时,会导致有出血倾向,刷牙时牙龈出血,皮肤出现出血点或淤斑,严重者为血肿。
此时,一定要及时检查,切莫忽视。
生活中,4大行为,十分伤肝,劝你少做为好1、晚睡熬夜
晚上11点后,是肝脏自我修复的关键时期。
晚睡熬夜,会让肝脏疲惫不堪,导致肝毒堆积,肝火过旺,肝血不足等。
因此,要保证晚上十一点前,进入睡眠状态,每晚保证睡够7小时。
2、经常喝酒
喝入人体的酒精,90%以上需要通过肝脏来代谢。
不论是酒精,还是其代谢产物,对于肝脏都有一定的毒性。
长期酗酒,会严重损害肝脏健康,进而导致酒精肝、肝硬化、甚至肝癌。所以,想要肝脏健康,一定要注意,少喝酒,滴酒不沾才是最好。
3、爱生气,脾气暴躁
中医认为,“肝主情志”,怒则伤肝。
国外有研究发现,易怒的人患肝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8倍。
长期生气,情绪不佳,会导致肝气郁结,久而久之,诱发多种肝脏疾病。
所以,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情,十分重要。
4、高热量饮食
肝脏,参与人体内的脂类代谢。
暴饮暴食,摄入过多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都会让肝脏悄悄“长胖”。
因此,饮食要注意,荤素搭配,少吃高热量食物。
养护肝脏,减少病变,坚持“五个一”1:一杯茶水,排肝毒
多喝水,常饮茶,可促进排毒,减少肝脏负担,护肝更健康。
用一些护肝排毒小植物,搭配泡水代茶饮,促进肝脏排毒,效果加倍。
婆婆丁山刺玫茶,泡水喝,可提高肝脏解毒能力,还可疏肝解郁。
婆婆丁,药食两用,随处可见,擅长排肝毒,是保护肝脏不错的小植物。
中医认为,婆婆丁入肝、胃二经,擅长排肝毒,跟乳蓟的功能不相上下,都是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者身上,用其泡水喝,可提高肝脏解毒能力。
此外,婆婆丁,还可以降肝火,改善口干苦,目赤红肿等。
山刺玫花,是一种野生小玫瑰,性质温和,香气浓郁,药用价值高,用其泡水,可疏肝解郁,理气排郁,滋养心肝血脉。
两种搭配在一起,泡水代茶饮,排肝毒,提高肝脏解毒能力,还可疏肝理气,养护肝脏,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2:一份睡眠,养肝血
人卧血归肝,睡眠是养肝血,最简单有效的方式。肝血充足,才能促进肝脏的“自我恢复”,助力肝脏健康。
子时熟睡,也就是晚上十一点前,要进入睡眠的状态,切莫熬夜。
此外,在睡前,最好不要玩手机,以免“久视伤肝血”,甚至会影响睡眠,诱发失眠等,对肝脏健康不利。
午时小憩,可调养肝肾,对于肝脏健康,也是大有益处。所以,保护肝脏健康,调养肝血,一定要睡好子午觉。
3:一组穴位,降肝火
中医里,有“消气穴”,经常按揉,可帮助肝脏降火。
其中,太冲和行间,是不错的“降火”搭档。
太冲穴,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用手拇指指腹,按揉太冲穴,以产生酸、胀、痛感为宜。
行间穴,在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取穴。
用手拇指指腹,按揉右太冲穴,以产生酸、胀、痛感为宜。
然后,从太冲推至行间,再推回太冲穴,以此,反复推揉,即可。
4:一项运动,强肝脏
进行适量的运动,能更好地适应机体内阳气的变化,清除体内的毒素。
此外,运动,也是消除焦虑的好方式,还可强健肝脏,促进人体排毒。
每天抽出时间,做些有氧运动,如慢跑、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
从而放松身心,增强抵抗力,同时,也起到灭肝火的作用。散步,对于肝脏健康,十分有益,还可改善心情,避免不良情绪给肝脏“添堵”,有助于肝气抒发,保护肝脏健康。晚饭后1小时,大概在19〜21点,人体的各项机能,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全身血液分配均衡,最适合散步。每日进行适当运动,每次不超过30分钟,以不感到疲劳为度,有助于护肝排毒。
5:一组动作,疏肝经
——敲敲腿
闲来无事,敲打肝胆经,可疏通经络,强壮肝气。
双手,握空拳,从膝关节内上方开始,四拍,敲至腹股沟。
然后,转至胆经,从环跳穴开始,四拍,敲至膝关节外上方,慢慢收回。
反复进行敲打,即可。
——拉伸经常拉伸两侧,有利于疏通肝胆经络,助力肝脏健康。站立,双手合十,举过头顶,手臂伸直,紧贴双耳,腰往左侧弯到极限,感觉整个脊椎向左侧拉伸。保持这个伸展的姿势15秒,放松,再换到右侧,同样保持15秒钟。
——推肋经常推搓两肋,有利于抒发肝气,助于肝经的气血运行,保护肝脏健康。双手,分别置于胸部两侧,一手向前一手向后,相对来回搓摩,一去一回计1次,共做30次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