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信息小知识,春季如何养生保持精力旺盛?
春季如何养生,方法如下,希望可以帮到您:
1、多参加户外运动——踏青:特别是在室内憋了一冬天的人们,一定要走出来,多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愉悦了自己的心情,让人气血顺畅,精神抖擞!
2、气温多变要注意防寒:春季正是咋暖还寒时,昼夜温差较大,切不可一热就减去大量的衣服,这样很容易受寒伤到肺的感冒。古人云捂春凉秋是很有道理的,特别是孩子,切不可一次脱下冬装,要随气温做轻微的增减即可!
3、注意预防流行性疾病:春季也是细菌繁殖活跃的时期,一些流行性疾病非常容易发生,花粉,柳絮常引起过敏反应,所以过敏体质的朋友要注意,外出佩戴口罩,找到并避开过敏源!
4、春天容易犯困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人们常说“春困秋乏夏打盹”,春天来了,特别容易犯困。一定要保证睡眠的时间,早睡早起,积极参加户外活动,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营养多吃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可以很好的解决春困呢!
春季需要注意预防哪些高发疾病?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包括各种微生物、致命昆虫在这个季节复苏。春季需要预防的疾病很多,我不可能穷尽,因此,我在这里主要介绍一种——那就是蜱虫叮咬导致的疾病。
蜱虫是一种我国常见的一种吸血昆虫,不吸血的时候只有芝麻大小,吸血之后,可以膨胀到指甲盖那么大!这种昆虫恶心就恶心在体内可以携带多种治病病菌,在吸血的同时,可以将这些病菌注入我们人体。这种吸血昆虫可以造成100多种疾病。而且,每年都可以导致死亡发生。
蜱虫可以传播致命疾病
蜱虫中毒事件当年在我国河南、山东等你引起了严重的疫情,造成数十人死亡。
蜱虫可以传播包括下列疾病:森林脑炎、莱姆病、出血热、Q热、斑疹热、巴贝斯虫病、落基山斑疹热、泰勒虫病等80种病毒性疾病,30种细菌性疾病和32种原虫性疾病。
这些疾病,听名字都是不好惹的疾病。
(莱姆病患者皮肤表面的皮损)
莱姆病是由于伯氏疏螺旋体引起,这种螺旋体大家可能大家不太熟(但是名气更大的一种疾病,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引起,这个大家就比较熟了)。这种螺旋体存在于蜱虫体内,当蜱虫叮咬人后,这种病原体会进入人体内,引起各种症状。
莱姆病患者最初出现皮疹,发热,浑身乏力、恶心、呕吐。在第一期,通过抗生素治疗可以治愈这种疾病,但是当疾病进入第二期、三期之后,就无药可治。患者会出现脑膜炎、脑炎等神经系统的病变,也可以引起关节炎症。
蜱虫咬伤后,引起的多种疾病都是非常难治和棘手的,因此被蜱虫咬伤后,死亡率较高。
蜱虫该如何预防
(蜱虫将头扎入人体内吸血)
1.因为蜱虫主要生活在树上、草丛中,因此,如果我们去郊外、森林、树丛、草丛、草原等地游玩时,一定要做到长袖长裤,袖口要尽量扎好,尽量减少我们暴露在外界的皮肤,降低被蜱虫叮咬的可能。另外,还要喷洒防虫药水,防止被蜱虫等吸血昆虫叮咬。
2.游玩回家后一定要洗澡,在洗澡的时候仔细检查自己身上有没有蜱虫。因为蜱虫在吸血时可以分泌一种麻醉剂,导致我们感觉不到疼痛。尤其是腋下、双腿之间,它们很喜欢隐藏在这些地方吸血
3.宠物也经常被这种昆虫袭击,而且宠物喜欢到处钻树林这些,因此,每次带宠物出去放风之后,一定要好好检查一下。
(蜱虫正在叮咬一直宠物狗,蜱虫可以通过这个途径感染人类)
如果不幸被蜱虫叮咬后怎么办?
发现蜱虫叮咬,一定要用镊子夹住蜱虫的口器,一起将蜱虫和口器拔出。口器就是它吸血的嘴巴。不要直接用手拔身体,因为蜱虫体内有太多病菌,你用手抓住它们身体拔的话,一方面容易把身体内的病菌挤入人体,一方面容易把蜱虫的口器弄断,残留在人体。
拔出蜱虫后,要赶紧用酒精消毒伤口。
然后,蜱虫的尸体不能丢,最好用一个小瓶子装起来。这样,如果在之后数天,出现发烧、全身酸痛等情况,应该立即去医院就医,并将这种虫子尸体给医生看,帮助医生快速诊断。
春季十大养生汤?
1、茶树菇排骨汤
材料:茶树菇50克,小排骨200克,去核红枣10枚,蜜枣1枚,姜片1片。
做法:待锅中水烧开,将所有材料放入开水中,大火煮15分钟,再用中火煲30分钟即可。
2、薏仁猪脚汤
材料:薏仁30克,干净猪脚一只约半斤。
做法:薏仁碾碎,猪脚洗净剁块与薏仁一同放入砂锅,加黄酒、姜及清水1500毫升,盖好。先用猛火煮滚,除去汤面浮沫,再用文火煨约2小时;待猪蹄烂熟后,依次加入盐、酱油、葱、胡椒粉。
3、荠菜豆腐汤
材料:荠菜150克、豆腐150克、干香菇20克等。
做法:豆腐切方块,香菇用温水泡发切条、荠菜洗净切段备用。加入适量水,烧开后放入豆腐、香菇,调入盐,搅拌均匀,盖上锅盖。加入水淀粉勾芡,待汤汁变浓后淋入芝麻油即可。
换季小常识?
一、换季需要注意什么
1、多晒太阳
冬春换季时节,阳气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的相对闭藏状态。在这段时间里,养生方面应继续顺应大自然的封藏之性,早睡晚起,等日出再起床锻炼,因为日出象征着阳气的强壮,此时运动,不易被寒所伤,这对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
2、取暖仍需注意
虽然天气即将逐渐转暖,但在冬春换季时节有些地方还是很冷的,因此防寒保暖仍然必要。室内温度不要过高,16℃至20℃即可。虽然“就温远寒”是冬季养生总的原则,但有的人为了身体舒适,时常把室内温度调到25℃以上,取暖走了样,变成了“取热”,经常出汗容易耗散阳气。
3、饮食注意量和结构
做到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尽量多吃深色蔬菜。鱼、禽、蛋和肉的摄入要适量,少吃肥肉、烟熏好腌制的肉制品。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注意要以清淡为主,少吃高盐和油腻食品,足量饮水,建议饮用白开水和茶水,少喝含糖饮料。
4、食补的大好时机
春天到来,万物生长。是进补的最佳时机,药补不如食补,想要食疗进补,也应该是从春天开始。
二、冬春换季需要注意的常识
1、预防流感提高免疫力
冬春换季,天气忽冷忽暖,昼夜温差大,流感等疾病往往就在这个时候出现,而我们的免疫力在这个换季的时间段也就变得尤为重要。
2、加强锻炼补充维生素D
冬季往往是维生素D缺乏的高发季节,阳光稀少,通过日常晒太阳获取维生素D的量大大减少,加上冬季寒冷,空闲时间选择长期呆在室内成为了大家的选择,缺乏了户外的锻炼,加上冬季气候的原因,身体中的维生素D储备也将大量减少,但是随着春天的到来,可不能忘记积极参与户外活动。
3、春季补钙儿童健康成长
提起春季,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成长”,春季作为万物生长的季节,同样也是小孩子生长发育的良好时机,许多家长也会在这个时候给小孩子大量补充营养,希望趁着春季让小孩子茁壮成长,补充钙和维生素D往往就是家长们的心仪的选择,从预防佝偻病到保障骨骼健康,维生素D对于儿童成长的作用不言而喻
开春是几月啊?
开春是几月,今年立春是阳历的一月一号,在东北地区开春是就是,立春以后。其实打春以后就应该是春天了,可是在东北这和冬天没什么两样。随然立春人们会吃春饼,会啃春吃罗卜苹果。可是立春还是冰天雪地,寒风刺骨的冷,一片冬天的景色。一点的春的绿意都没看出来。东北地区有句俗话说得好,打春别欢喜还有四十冷天气。
东北真正意义的过春天,是在清明之后。在荒凉的枯草下,婆婆丁,荠荠菜,柳蒿芽都漏出嫩绿的芽了。有空闲的人们会提着某些工具去野地里,挖野菜的时候春天才真正的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