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喝红枣水有什么副作用,常喝黄芪对身体有哪些好处和坏处?
很多人都知道黄芪有很好的补气作用,还能提高提高免疫力,于是就有人拿黄芪来泡水喝代茶饮了,又或者炖汤使用,我自己有时候炖汤也会放一些黄芪下去,那么常喝黄芪对身体有那些好处和坏处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黄芪有什么功效。
1、黄芪具有补气肾阳、固表止汗的功效
这个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补气作用,黄芪是用得最广泛的补气药了,各种气虚都可以用到他。比如脾胃气虚、肺气虚及表虚自汗、血虚等等。
所谓的脾胃气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一个的食欲和精神状态了,脾胃虚了,他们的运动功能就会减少,我们就不会那么想吃饭了,整个人就会比较乏力和懒,什么都不想做。这时候可以使用黄芪,黄芪入脾经,从而促进脾胃的正常运行。
至于肺气虚,肺影响着一个人的呼吸系统,肺虚弱的话就容易出现咳喘气短,呼吸急促等现象,常与五味子、紫菀等药使用;还有就是经常容易出汗的,如果是由人体表虚不固导致的自汗,常配伍牡蛎、麻黄根使用。
最后就是血虚了,这个比较好理解,那就是气血不足气血两虚,这种人通常面色就是比较黄,黄芪能生津养血,常配伍补血药使用,比如当归等。
2、黄芪具有行滞通痹的功效
中医上认为,气能推动血液的生成、运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运输、排泄等等,具有行滞通痹的功效,这就可以用于治疗气虚血滞不行的关节痹痛,肢体麻木或者半身不遂了,常配伍一些活血通络药使用,比如当归红花。
3、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
脾主运化,其中就包括了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健全就能防止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产生,要是脾虚弱导致运化功能减退,就会导致水液停在体内,聚湿生痰,严重就会导致水肿。而气能行津液,黄芪的能通过补气的作用,促进体内的水液运行,促进水湿排出,改善水肿。我们医院就经常用这味药材来治疗水肿病人,通常与白术、茯苓配伍使用。
4、黄芪具有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
《神农本草经》记载:“主疮痈,久败疮,排脓止痛”,当我们身体出现久治不愈的疮疡,痈疽,就可以用它了,黄芪补气养血,促进新陈代谢,能很好的托毒外出、敛疮生肌,促进伤口愈合,常与人参当归配伍。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喝黄芪水最大的作用、好处那就补气了,一个人正气足了,就能抵御外邪的入侵,提高免疫力,从而降低生病的概率。特别是女生,女生每个月来一次月经,身体比较虚弱,手脚冰凉,面色比较黄,这就是气血不足了,常使用黄芪喝水,能有一定的保健功效,改善气血不足,从而面色红润,人也会显得年轻一些。
常喝黄芪水的坏处有些朋友可能用出黄芪泡水喝,没有见好处反而上火口舌生疮,这就是喝黄芪水的坏处之一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
黄芪具有很好的补气作用,为“补药之长”,身体有气虚的用它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黄芪也是药品,是药三分毒,他的药性是温的,温的东西使用久了就是容易造成体内有热,像人参那样,人参是名贵的药品,但是也能“杀人”,正是因为他的大补和热性。
所以长期使用黄芪温补的同时,也容易上火,出现口腔溃疡,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心烦,失眠等症状。如果你的没有对症下药的话,可能会加重病情,比如阴虚火旺、体内有湿热的,或者体内有实火的,在长期用黄芪泡水喝无非是火上浇油,导致体内的热更加严重,从而出现大便不畅、干燥,小便短黄的现象。
所以建议大家,不要随便用黄芪泡水喝,如果有气虚的情况可以适当泡水喝,但是不宜长期饮用,气虚改善后就停止了,以免上火。最好在中医的辩证论治下搭配其他中药使用,这样补气的同时,也不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以上就是小朱的回答,要是对您有用,不妨分享点赞。如需药用,请向医生咨询。(图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喝苗草清芳的红枣姜茶不会有副作用吧?
不会的,喝红枣姜茶没有副作用的,而且女生喝这个还能缓解肚子疼,补气血。
可以长期喝茯苓吗?
现在,很多人生活忙碌纷繁,亚健康一直困扰着许多人,尤其是脾胃虚弱和失眠健忘的烦恼。脾胃弱,人就会有各种不舒服,而失眠健忘,不仅影响工作状态,也会影响生活质量。有人可能会问,到底有没有针对亚健康的养生方法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我在这里,想给大家介绍一种常见中药,它叫茯苓,早在古籍医书《神农本草经》中,它被赞誉为能安魂养神、宁心安神,健脾胃,除湿气,从病根祛痰的良药。
中药茯苓一般寄生于松科植物的树根上,属于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深埋于地下20-30厘米处,大多数是野生,在7—9月间挖取。几千年以来,中医都将茯苓列为养生佳品。
根据茯苓的各个部位的差别,茯苓可分为茯苓块、茯苓皮、赤茯苓、茯神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常见的大多是茯苓块。而对于“茯神”,很多人不理解,其实它是茯苓中间有松树细根穿过者,又名抱神木。
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痰饮眩悸,水肿尿少,心神不安,脾虚食少,便溏泄泻,惊悸失眠等。
随着研究的进步,人们还发现茯苓含有茯苓多糖、茯苓酸等活性成分,具有利尿的的效果。因此,有水肿或排尿不畅的人,是可以服用茯苓的。
茯苓还可以用在治疗脾虚泄泻这方面,对脾虚引起的拉肚子,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茯苓还具有养心安神和抗肿瘤的作用,常吃茯苓,可谓是益处多多。
脾喜燥而恶湿。中医认为,茯苓既能补脾,又能除湿气,所以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佳、大便不成形等问题,都可以使用茯苓,并常与白术和甘草等同用;特别的是,对于脾胃虚弱并且湿盛者,茯苓又常与薏苡仁和白术一同使用。
中医还持一个观点,即脾胃是生痰之源,痰与湿常被统称为痰湿,而茯苓健脾胃并且除湿,能从病根上祛痰。正可谓:“脾胃之气盛则痰湿自去矣!”
虽然在前面我介绍了吃茯苓的好处很多,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食用,茯苓食用禁忌如下:
1、肾虚的人不适合服用茯苓,如果你有尿频尿急的现象,茯苓利尿,会让你尿频尿急的情况更严重;对于肾虚的老年人,我直接建议不要食用茯苓,以避免损害肾健康。
2、如果你阴虚火旺、咽喉干燥,那就不适合食用茯苓。如果你不听劝阻硬要喝茯苓茶,那就很有可能会加重这些症状,不利于恢复健康。
3、不可过量食用茯苓,一次用量最好不要超过15克,因为过量食用会导致小便次数增加,伤害泌尿系统,损伤身体元气。
因此,大家在食用茯苓之前,一定要先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做一个判断,切不可乱服或者过量服用。
(特约专家/湖南省名老中医 宋力文 采写/文洁)
用伏苓黄芪和薏米泡水喝?
谢谢悟空邀请!用伏苓、黄芪和薏米泡水喝,对身体有什么副作用?
这三味药材搭配一起如果长期服用肯定会有副作用,到底会产生哪些副作用呢?这就要先看服用者是什么症状的病情,因为这三种食材泡水有治疗功效,能不能适合你长期食用还要看你的体质,容易上火肝火旺盛的人就不适合服用,主要还是因为黄芪有温补的作用,很容易变成火上浇油的结果,任何的食疗药补配方都要咨询大夫,根据自身的体质酌情适量的服用,不要一看到好的功效就认为对你有用随心所欲的服用。
黄芪主要是补气,当归和红栆主要补血,枸杞滋阴,都是属于滋补药材,我们大部分人只要觉得自己身体不适,就会根据一些食补配方的功效来给自己挑选自己认为比较合适的,通常给自己的养生、食疗的人都会这样做,但是身体已经出现病症的人,首先要去咨询大夫,然后根据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病情的食补方案,用伏苓、黄芪和薏米泡水喝如果是想泡茶来减肥的话,最好还是不要长期使用,毕竟是药三分毒的,还是应当选择安全科学的方式减肥比较好,就是节食加运动。
黄芪茯苓一起用开水服用,通常是用来消除水肿,治疗肾炎,腹泻,消化不良的,主要的功效是健脾益气,利水消肿的作用,自身没有这些症状还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请医生帮你配适合你的量的药材来泡水喝,喝水和喝药是性质不一样的,如果是用黄芪、茯苓、薏米泡水只是为了祛湿健脾,还是要慎重一些,可以少量食用观察几天身体的变化,感觉对身体有益就可以继续服用,效果的好坏可以通过观察消化、排便、排尿等一些症状上能看到变化,这是自己必须要做的验证,比如说胃不好,排便不规律,每天吃红枣之后,就能看到排便和帮助消化的效果,所以有些轻微的症状可以自己调理,那也要自己观察服用的效果。
黄芪还有茯苓都是补益的药物,黄芪可以补气,茯苓可以补脾利湿的,两者在一起泡茶一般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我们为了贪图功效食用的方法不得当,就会有副作用,因为这是药材不是普通是水果杂粮,黄芪能够补气,茯苓健脾和胃,但是阴虚阳亢,易上火的人不太适合喝这个茶,因为黄芪温补,易火上浇油,只要身体有病症一定要慎重选择服用,更不可以自己给自己诊断治疗,我们也懂得一点点中医常识,就算是需要祛除湿气,还要考虑到其他脏器的适应,到底是不是身体该服用祛除湿气的药物,不要自己当大夫,比如你的皮肤出现问题不是抹点药能解决的问题,有可能是肠胃的问题,所以我们不要简单的去看待一款食疗食补配方,只要是药材搭配的食补配方不要轻易的食用,首先去咨询大夫。
黄芪和茯苓可以一起泡茶喝,但是前提需要看你的体质是否适合,如果体质适合服用,证明身体某个地方有病症,那就说明不只是食用药补就能彻底见效,还要配合食物调理,平时多注意休息,多吃点粗粮,和维生素含量高的蔬菜和水果,补充食物营养配合药材调理,才会有更好的疗效,服用药材食补的时候配合吃素食,蔬菜水果、杂粮等等,千万不要再贪食肉食,否则效果不佳或者加重症状。
长期吃干红枣好不好?
长期吃干红枣好不好?
长期吃干红枣对身体有很多好处,但应注意适量,一次不宜食用过多。也有部分人群不适合长期吃干红枣。
鲜枣经太阳晒干或烘干变成干枣,虽然晒干或烘干的过程使得鲜枣失去了80%以上的水分,并且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损失率高达97%以上,但是干红枣依然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其功效与鲜红枣并无明显差异。并且干红枣更加利于储存,免去了频繁购买的麻烦,更方便长期食用。长期吃干红枣有很多好处:
1.干红枣富含蛋白质、糖类、脂肪、钙、磷、铁、环磷酸腺苷,以及少量的维生素、胡萝卜素等,是一种十分有营养且口感好的食物。
2.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干红枣具有提高免疫功能、延缓衰老、保护肝脏、抗疲劳、升血糖等作用,常吃有益健康。
3.中医药物配伍中所用的即为干红枣,红枣性味甘温,归脾、胃、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常吃红枣,对女性尤其是气血亏虚的女性有很好的补养作用。
4.干红枣性味甘温,能够缓和药性,常配在药性峻烈的方剂中,减少烈性药物的副作用。所以正在服用某些药物的人,也可以适量吃些红枣。
吃干红枣虽然有很多好处,但过量食用也会不利健康。过多食用干红枣会导致腹胀,湿盛或脘腹胀人群不宜食用;过多食用干红枣会影响消化系统,造成便秘;女性月经期出现水肿时食用干红枣会生痰生湿,加重水肿;湿热重、舌苔黄的人不宜食用干红枣;干红枣糖分很高,糖尿病患者不宜过多食用;有龋齿、牙病作痛及痰热咳嗽患者不宜食用干红枣。
本内容由广东省中医院 心血管专科 副主任医师 杨广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