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原因,冷热牙疼是什么原因?
冷热牙疼在临床上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有可能是由于深龋导致的,主要表现为牙齿受到冷热酸甜刺激出现一过性的疼痛刺激去除后疼痛立刻消失,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补牙进行治疗,另外一种情况有可能是由于牙髓炎导致的疼痛,主要表现在牙齿受到冷热刺激时候疼痛加重,需要进行根管治疗。
到底是犯了什么牙病?
牙齿隐隐作痛的原因可能有多种,我们要根据情况具体情况分析:
1.龋齿引起的疼痛
龋齿也就是生活中常说的虫牙,如果坏的比较深,到牙本质层的时候,就会感觉到隐隐作痛,遇到甜食、冷、热等失误会变的非常敏感。这也是比较好发现和判断的。
2.炎症引起的疼痛
有时候牙齿外面没有什么问题,但牙齿依旧隐隐作痛,那么我们要考虑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炎症引起的,这种情况需要到医院拍个牙片,医生来确诊。
3.牙隐裂引起的疼痛
由于牙齿的使用不当,咬硬的东西等。有可能会发生牙隐裂(牙齿上有很小的裂缝,不容易发现)的情况,导致牙齿疼痛。自己很难发现,可以到医院让医生检查。
4.牙齿敏感引起的疼痛
常见的牙齿敏感有,牙龈萎缩、牙根暴漏引起的牙齿敏感;长时间横着刷牙,造成牙颈部楔状缺损引起的牙齿敏感。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简单的自行判断。
以上是导致牙齿疼痛的几种常见原因,出现牙齿疼痛一定要及时找到医生检查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希望上面的解释对你有帮助。
牙疼耳朵疼怎么回事?
如果出现牙疼、耳朵疼,考虑有两种原因。第一种,在引起牙疼的疾病中,其中急性牙髓炎就可以引起牵涉性的耳部疼痛。第二种,牙齿疼和耳朵疼是两个不同的疾病,比如存在耳部的疾病中耳炎等,同时牙齿出现龋坏或者牙髓炎、根尖周炎等,想要止疼的话需要分别进行治疗才可以。
牙痛是上火吗?
您好,牙痛种类较多,为您做以下介绍。
牙痛及治疗方法分如下几种:
第一,牙齿自发痛,阵发痛,夜间痛,考虑是牙髓炎,需要开髓,做根管治疗,然后充填。
第二,牙齿跳痛,扣痛,咬合痛,考虑根尖周炎,需要开髓引流,待症状缓解,进行根管治疗,充填。
第三,如果牙齿表面有缺损,冷热刺激痛,且持续时间短,考虑龋坏,使用树脂充填,保护牙本质。
第五,如果是残根疼痛,可以考虑拔除。
第六,如果是智齿冠周炎,需要先进行消炎处理,然后选择治疗方案。
根据以上症状,确定您牙痛原因,确定患牙,然后及时治疗患牙才能彻底消除症状。
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早晚刷牙,定期洗牙,保持口腔健康才能更好的预防蛀牙。
预防蛀牙的介绍再本人主页有文章介绍,欢迎阅读点评。
最近老牙疼是怎么回事?
作为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口腔医生,我的回答是这样的:
牙痛不是病,很多人都是这么以为的,所以也对“牙痛”不以为然,能忍则忍。但作为口腔科医生则不能这么认为的,今天就带朋友们一步一步的了解作为一名口腔科医生所应该认识的“牙痛”。
首先要考虑的是:牙痛就是“牙的痛”。临床实践中,通常是都得重视就诊者的“主诉”,如果Dr.Wu我能在朋友们的口腔里查出以下的情况:龋齿(俗称蛀牙)、牙髓炎、牙隐裂、牙折裂/断、牙本质敏感等,那么比较明确这就是牙齿本身的疾痛。
第二步要考虑的是:牙痛是“牙周围组织的痛”。这些可能的情况有:牙根尖周炎、牙槽脓肿、牙周脓肿、龈乳头炎、冠周炎等。
第三步要考虑的是:牙痛是“口腔面部周围组织或器官等的疾痛”。这些可能的情况有:各种挫伤、挫裂伤、烧伤、烫伤、粘膜溃疡、骨折,上颌窦炎、急性腮腺炎、面部或咽部或耳部蜂窝织炎或脓肿、骨髓炎,颞下颌关节病、钩突过长、茎突过长,面部肌炎或肌筋膜疼痛(或综合征)等。
第四步要考虑的是:牙痛是“神经血管性疼痛”。这些可能的情况有: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蝶腭神经痛、中间神经痛、耳颞神经痛、组胺性头痛(簇集性头痛)、口腔颌面部带状疱疹等。
第四步要考虑的是:牙痛是“口腔颌面部或附近组织器官的肿瘤性疼痛”。这些可能的情况有:口腔颌面的各种类型的肿瘤、鼻咽部的各种类型的肿瘤、动脉瘤、甚至颅内肿瘤等。
第五步要考虑的是:牙痛是“心源性的疼痛”。这种情况常见牙痛症状与口腔检查不符,多在激烈运动或劳累后发生。疼痛对刺激不敏感,呈周期性,疼痛可向肩背、手臂放射,若不能及时发现会影响救治,可见于心肌缺血、非典型性心绞痛、主动脉夹层等疾病。
第六步要考虑的是:牙痛是“全身性因素疾病在口腔的表现”。这种可能的情况有:营养缺乏症、内分泌及代谢障碍、血液疾病、中毒、过敏等对口腔造成的损害。
第七步要考虑的是:牙痛是“心因性疼痛”。这种情况其实就是所谓的“癔病”,也叫神经官能性牙痛/面痛。当然,下这个诊断需要慎之又慎。
以上还不能全面的总结一个口腔科医生在接诊一个“牙痛/口腔疼痛”就诊者应该考虑的所有思路和情况,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其实“牙痛”也不是那么轻易就能搞定的一件事。对于牙痛/口腔痛,可以先简单的分为:牙源性疼痛和非牙源性疼痛,然后再行仔细、谨慎的甄别。希望朋友们今后能对“牙痛”有个比较真实的认识,摈除“牙痛不是病”的错误观念,真正的达到身心健康和谐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