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十大功效作用,艾灸作用和禁忌?
艾灸作用和禁忌
艾灸禁忌主要分为禁忌部位,禁忌病症,禁忌人群。艾灸,是指用艾绒等各种热源,烫灼或熏熨人体体表的一定部位,通过经络穴位的作用,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一、功效
1.疏风散寒、温散寒邪:可用于外感风寒表证、寒邪侵袭致病或体质偏于阳虚者。
2.温通经络、活血逐痹:可用于寒凝血滞、经络痹阻引起的风寒痹症、痛经、经闭、寒疝、腹痛等症。
3.回阳固脱、升阳举陷:可用于阳气虚脱出现的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的虚脱证以及阳气不固出现的遗尿、脱肛、阴挺等症。
4.消瘀散结、拔毒泄热:可用于乳痈初期、瘰疬、寒性疖肿未化脓者。
5.防病保健、延年益寿:艾灸足三里、关元等穴位,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延年益寿。
二、禁忌症
1.通常情况下,阴虚阳亢、邪实内闭及热毒炽盛者慎用灸法。
2.颜面五官、阴部、有大血管分布等部位不宜直接灸;妊娠女性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本内容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皮肤科 主任医师 郎娜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你认为艾灸的效果如何?
谢邀
艾灸可用来治疗多种疾病,比如痛经、结肠炎以及由寒、湿、痛痹引起的疾病都有效果,在这里我讲结肠炎的案例,在临床上我用艾灸治疗慢性结肠炎很多,结肠炎其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甚至大便秘结、时而腹泻时而便秘,反复发作,还伴有消瘦乏力,精神萎靡,用艾灸治疗结肠炎,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尤其灸法对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它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只要始终坚持配合治疗,并保持良好的心态,饮食健康,复发的几率很小,下面是我用艾灸治疗结肠炎的经验希望能给有结肠炎患者的朋友一些帮助。
灸法:
1、用艾炷(把纯艾绒搓成塔型)无瘢痕灸,灸神阙、关元各灸5~10壮,七次一个疗程,每日一次。
2、用艾炷隔姜灸,(把纯艾绒搓成塔型,切一片和铜钱大小厚度一样鲜姜放在肚脐上,用针把姜片戳成均匀的孔,把艾塔放在姜片上点燃即可)在神阙穴,关元灸5~7壮,每日灸1次,七次一个疗程。
如果在冬季天冷不便于开窗艾灸,可以使用艾灸罐来艾灸,
取穴:神阙、关元也可以加灸足三里、中腕、下巨虚。
关于艾灸的作用?
#艾灸#首先我说关于艾灸的作用,为什么要说艾灸它可以适合所有的人,就是总体来讲用现代医学的口气说,艾灸是提升人体免疫功能的;如果用传统医学来讲。艾灸可以提正气,扶元气,提高身体免疫力。
原本我们身体就有一个叫做免疫系统的,可是当我们身体有病的时候,这个免疫系统往往在疾病的攻击下失去了它应起的作用,这样就会有很多病邪,组织到一起对你的身体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攻击,所以有的人一病不起,就是因为身体的元气遭到了强烈的攻击,身体的免疫功能垮塌了才会一病不起。如何能够把身体的元气给他扶起来,把身体的免疫功能使其活跃起来,用艾灸应该是最好的方法。
当然我们在做艾灸的时候,不同的疾病我们会选择一些不同的方法,比如说隔姜灸适合寒症,隔蒜灸适合炎症,隔附子灸适合气血两虚大寒之症,若说起来就会长篇大论,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艾灸可以每天坚持做吗?
首先回答问题:艾灸可以坚持长期做,前提是你身体和体质和适合,但是不建议每天都艾灸,正常情况下的保健灸可以2-3天一次。长期坚持对身体健康好处多多。
艾灸相信很多人都了解过,艾灸是中医的外治法之一,接触过艾灸的,大多数人还是觉得不错的,我在上门诊的时候也会遇到很多适合艾灸的患者,只要时间充足,我都会给他们分享一些艾灸的基础知识。
艾灸最重要的就是正确的操作,以及熟练的手法,如果辩证取穴不准,时间把控的不好,这些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我之前还遇到一位艾灸后出现上火症状的阿姨,就是因为艾灸的穴位顺序弄反了,我跟她讲解了之后她就明白了,顺便给她重新取穴,艾灸,身上的一些问题也随之解决了。关于艾灸我用的很多也学习过很多,今天在这里就跟大家分享,作为一名中医的医生我的一些观点和思路。希望对大家可以有所帮助。
艾灸的作用1:艾灸可以温经散寒
艾灸用的是艾叶,艾草是纯阳之物,补充阳气的效果很好,所以平时体质偏寒的人,手脚冰冷的人,宫寒的女性,寒感冒的初期的的人,都是适合艾灸的。一般可以选择中脘穴,关元穴,足三里穴,命门穴,大椎穴等,具体的取穴,要根据辩证的情况,来做进一步的判断,如果是那种随意艾灸的,还是不建议去做。
2:艾灸可以提高免疫力
很多人平时说自己的体质差很容易生病,这些中医都叫正气不足,所以经常艾灸可以提高免疫力,建议选择一些保健的穴位,足三里穴,三阴交穴,肺俞穴,神阙穴等。
3:艾灸可以扶正祛邪
艾灸能够扶正祛邪,当人体受到外邪的干扰侵袭的时候,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伤风受寒感冒的情况特别适合艾灸,把邪气赶走,人体就能恢复正常的情况。
4:行气通络
艾灸能行气通络,针对很多经络不畅的情况效果不错。
艾灸的注意事项1:艾灸的时间
建议最佳的艾灸时间是白天,最好的是上午。我们中医说一天当中上午到中午,是阳气升发的时候,这个时候艾灸补阳气效果最好,很多人喜欢下班后去艾灸,这个时候已经很晚了,反而会打扰晚上的睡眠,很多人会出现睡眠不沉,容易做梦和入睡困难等情况。
一般没有特殊情况的,晚上8点之后不建议艾灸。每次的艾灸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可以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左右,每次选穴不要过多,除非是特殊的灸法。
2:艾灸的穴位顺序
艾灸也是讲究顺序的,经常艾灸的时候可能是好几个穴位,先灸哪里后灸哪里也是有讲究的。我们建议一般先灸背面,再灸前面,先灸下面,后灸上面,最后灸四肢。顺序错了很容易引起上火发烧等情况出现。
3:艾灸前后的注意事项
艾灸前后要喝温开水,毕竟艾灸会消耗体内的液体,不要喝凉水,艾灸后不建议吹冷风,不要立马洗头洗澡。建议隔一段时间再洗比较好。
4:特殊情况不建议艾灸
女性妊娠期,阴虚火旺的体质,皮肤有溃烂伤口的情况等都不太建议艾灸。还有一些女性的经期月经量过多也不灸。
艾灸的原理是什么?
“天上有太阳,地上有艾草”说明艾草属阳性阳代表温跟热,从属性讲它相对的就是寒,在就是,艾草经过几年的防潮通风储藏自然发酵,也发生质的改变,燃烧时温度变温和了,渗透力更强了,所以,对症艾灸身体穴位时对寒症痹症虚症也就效果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