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五点自查,癌症患者的手指是否会有异常表象?
大家先来看一下,你可能之前也见过这样的手指,这是我们曾经收治的一位肺癌晚期病人的手指!
大家可以看到,非常有特点,每个手指的末端指,像我们家里用过鼓槌一样,前面手指末端比较膨大,呈鼓槌状,这种手指在我们医学上有一个专门的名字:杵状指,我们临床上有不少肺癌患者身上可以看到这样的手指异常表现。
它主要是由于我门人得了癌症以后,引起我们体内小的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导致组织水肿,然后逐步引发组织增生产生的。所以,假如我们从最开始是从一个人出现这种杵状指,最后确诊为癌症的,往往这样的病人都是恶性的。因此,千万别等到出现了杵状指以后,我们才想着会不会是得了癌症引起的,这时候就有点晚了!
当然,对于出现杵状指,大家最主要还是要有一个正确认识,千万不要因为出现了这样的手指,你就自乱阵脚,怕了,以为自己肯定100%得了癌症,得了肺癌!
不是这样的!陈医生可以肯定告诉大家:目前临床上没有任何一种癌症是可以通过看手指看出来的,平时大家看手指,看看相娱乐一下就好了,不要太当真,毫无科学依据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们有很多疾病都可以出现杵状指!比如得了心血管疾病;再比如得了某一些肺部疾病以及一些营养障碍性疾病,甚至有一些人的手指就是先天性的杵状指,它可能什么病都没有,这都是可能的!但是总体来说,出现杵状指的人,基本上以得了肺部疾病最为常见,也就是说患有肺部疾病的人,那么它的手指更容易出现杵状指,比如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等。
那么我们说为什么早期一些肺癌病人会出现这种杵状指?我们做完手术以后,这种手指症状会不会随着消失?实际上,不只是杵状指,我们有很多病人可能开始只是自己感觉哪个位置骨头疼痛,看的是骨科;或者是下面这种满月脸,以为是甲状腺出了问题,看的是内分泌科;
再或者是看到自己四肢出现下面这些水肿,以为是自己肾脏出现问题,看的是肾内科;
结果有不少实际最后查出来,原来是跟肺部肿瘤相关,而这种与肺部肿瘤相关的症状,我们临床上把它统一称之为副癌综合征!
就是由于我们肺部肿瘤中的一部分神经内分泌肿瘤,它会使我们的瘤体分泌一些神经内分泌的递质,而这些递质,跟我们激素作用差不多,会引起我们病人出现类似类风湿性关节炎样的关节痛,或者是像得了甲亢一样的满月脸,或者是像得了肾病引起水钠潴留出现水肿。
所以,大家记住,出现杵状指,不是因为我们的肿瘤瘤体压迫周围脏器引起的,而是肿瘤自身比较特殊,会释放一些神经内分泌递质,造成了我们身体的这种改变。
而正因为这种原因,因此只要我们手术把这个肿瘤瘤体彻底切掉之后,就好比把黄蜂窝断掉一样,没有了释放的源头,那么像杵状指、满月脸、水肿等这些症状,也会随着术后减轻或者消失。
所以,手指异常表现,与癌症、肿瘤最相关的是我们的杵状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杵状指都是由癌症引起的,只是与肺部肿瘤相关,但没有一一对应关系,而且可以随着我们治疗,这种杵状指会慢慢恢复正常!
与此相比,假如生活中你连续出现以下症状,更应该引起大家重视,癌症风险更大!第一个,随访变化的结节或肿块
像我们有很多癌症,早期都有结节或者肿块表现,比如大家最熟悉的肺癌,会有肺结节;还有女性高发的乳腺癌,会有乳腺结节;还有恶性程度比较低的,但是也高发的甲状腺癌,有甲状腺结节等等,这些结节或者肿块,开始早期发现都恶性程度不明显时候,我们医生一般都会要求病人定期复查,定期随访,但是假如你在随访过程发现,它们有明显变化,甚至出现以下恶性特征,边界模糊,这时候就要注意了,这玩儿虽不痛不痒,但是它恶性风险在增加;
第二,持续性的出血
大家记住了,正常同房生活,是不会有出血表现的,除非你浴血奋战。假如你最近发现每次同房后,都会有点滴出现,其实这对于女性来说,是一个非常不要的信号,因为这女性的宫颈跟阴道是相通的,所以很可能提示我们女性宫颈出了问题,而且还可能就是宫颈癌;
还有持续性咳血咳痰,正常上呼吸道感染也会引起痰中带血,但这一般是血丝,出血量不大的,而且会自身恢复正常,因为它只是我们长久咳嗽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引起的,但是持续性咳血咳痰,要注意,可能是肺癌,这时候肺部CT检查非常有必要;
还有我们的持续性血便,一般内痔比较常见,但是假如你之前看过,没有得痔疮,那要重视了,肠癌也会引起莫名其妙的血便;
第三,久治不愈溃疡或者口腔白斑
大家要清楚,正常口腔溃疡,哪怕我们不治疗,也会自愈,但是假如你口腔经常长溃疡,而且还可以在我们的牙床等部位看到类似以下这样的白斑,那也要注意,有一部分是口腔癌会出现这些症状;
第四,渐进性的吞咽困难
这是食管癌最典型的表现,早期很容易被忽视,因为开始症状很不明显,以为只是咽炎啥的,偶尔吃硬的、固定东西会有点不舒服,但是后面才发现,吃软饭、喝粥也会,才觉得不对劲,结果最后发现食管癌晚期,所以对于喉部异物感,大家就要注意了,任何一种喉部异物感都不应该被忽视,尤其是这种渐进性吞咽困难,有可能是食管癌表现。
第五,持续性低热
有的人,一没感冒,二没感觉自己还有啥不舒服,什么检查也做了,也没看到什么异常,但就是每天固定在哪个时间段出现发烧,非常苦恼,实际上对于午后、傍晚经常性不明原因出现低热的,在淋巴瘤患者身上还是蛮常见的,这点要大家做一个身体癌症排查;
第六、持续性、短时间体重下降
胃病有可能引起体重下降,但是假如你之前也没有胃病,也没什么得过什么大病,每天到点该吃吃,该喝喝,就是体重不增反降,而且短时间一下子看起来瘦那么多,这时候你要小心了,像得胰腺癌、胃癌等等癌症患者,就会有这种体重突然骤减的表现。
关于癌症,大家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下方留言,我坚持用大家看得懂的文字,最原始的码字方式给您带来最好、最全面、最实用的健康科普。如果你觉得不错,可以关注“医学小侦探”并转发哟,让身边更多的人受益!如何识别须去除的痣呢?
色素痣是由痣细胞组成的良性新生物,又名痣细胞痣,黑素细胞痣等,是真皮黑素细胞的良性肿瘤。
这几乎每个人都有,而且数目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男性较女性多发,白人较黑人多发。基本损害一般为中色或黑褐色的直径小于6mm的斑疹,丘疹,结节,疣状或乳头状,多为圆形,界限清楚,边缘规则,色泽均匀,有些皮损上可出现一根至数根短而粗的短毛。可分为:交界痣,混合痣和皮内痣。交界痣通常较小,直径1mm~6mm,平滑,无毛,扁平或略高出皮面,淡褐色或深褐色斑疹。身体任何部位都可以发生,掌跖及生殖器部位的色素痣常属这一类,无性别差异。混合痣外观类似交界痣,但可能更高起,有时有毛发穿出。皮内痣成人常见,呈半球形隆起的丘疹或结节,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表面光滑或呈乳头状,或有蒂,可含有毛发。皮内痣一般不增大。多见于头颈部。如何判断我的痣要不要治疗我们可以通过黑色素瘤的ABCDE原则来判断。1、Asymmetry不对称性,普通的黑痣是圆形或者椭圆形,结构比较对称。而有恶变可能的黑痣,形状通常不规则,不对称。2、Borderline边界不规则,有可能成黑色素瘤的黑痣,边界可能呈现锯齿状或者地图样的改变,这提示着黑痣可能在向周围组织浸润、侵犯。3、Color颜色不均匀,普通的黑痣颜色分布比较均匀,但是黑色素瘤的颜色通常不均匀,并且呈现多种颜色混合的情况,主要表现为污浊的黑色,也可有褐、棕、棕黑、蓝、粉,甚至白色。4、Diameter直径较大,直径在6mm以上的黑痣,患者应该密切观察。如果黑痣进一步增大,超过1cm,就应及时就诊。因为直径较大的黑痣发生恶变的可能性明显增加。医生遇到直径较大的黑痣,一般会将其完整切除送到病理科诊断良恶性。5、Evolving局部隆起或逐渐生长,如果黑痣在几个月或者半年内迅速增大,则需要找专科医生就诊,进一步排查。大部分痣除美容需要外,一般不需要治疗,平时要减少摩擦等外来因素的刺激损伤。发生在掌跖、腰围、腋窝、腹股沟、肩部等易摩擦部位的色素痣应密切观察。如果发现有上述变化的痣,应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而这些有症状的痣已经不适用于激光冷冻等方式去除了。湖南医聊特约问答作者:益阳市中心医院 赵婧 陈继业皮肤有什么异常表现?
这个我印象特别深刻,我身边一个老爷子得了肺癌后,他整个人变得乌黑乌黑的
早些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得了肺癌,无缘无故总是跌倒,好在每次跌倒都只是皮外伤。所以家里人就给他做了脑部的CT、核磁共振检查发现有脑萎缩。
家里人想着让他住院观察观察,结果在住院的常规检查胸片检查的时候发现了肺部有异常,进一步检查被确诊为晚期肺癌,家里人为了不让他太过担忧就选择了隐瞒他。随着病情发展老人是越来越憔悴,身体也变得虚弱到了后来不得不依靠轮椅了,恰值冬日每天坐在轮椅上晒太阳,发现整个人是越晒越黑,真的是晒黑的吗?其实他的黑与肺癌脱不了干系,因为他没有晒到太阳的地方也黑,这不仅让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身体可能比自己知道的要糟糕。
其实肺癌的一个外在表现就是皮肤发黑因为肺癌患者会分泌雄激素、胰岛素等,这些激素如果持续增加,会导致皮肤颜色越来越深,直到发黑,而且皮肤表面一般很粗糙、皮肤增厚、干燥。晚期还可能会有缺氧的情况,一般在乳房、颈部、腋窝处都可以发现色素沉着的现象。
不过如你所了解到的那样,这肺癌导致的皮肤发黑并不能作为患肺癌的一种预警。因为肺癌如果出现皮肤表现说明肺癌也已经发展到中晚期了,肺癌的早期发现非常重要。因为肺癌早期发现是有希望可以得到根治的,可惜的是依靠观察皮肤表现很难发现早期肺癌。
肺癌还有另外的皮肤表现关于肺癌的皮肤表现,其实说白了就是因为肺癌出现后对身体造成影响,影响到了身体的某些机制,而体现在了皮肤外的表现。但是这些问题有的并不突出,没有特异性,说得直白点就是说出现这样的皮肤表现连医生都不会第一时间想到可能是肺癌。但是反过来你被确诊了肺癌之后出现这些症状,你去问医生:“怎么回事?”。医生就会跟你说:“被担心,这是因为得了肺癌后因为......原因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表现”。比如以下这些就很典型:
1.肺癌会侵犯人体的各个组织,还会分泌一些活性物质,导致凝血功能出现异常,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肺癌患者的皮肤表现就会出现一些出血点;
2.鱼鳞病 肺癌患者一般会出现皮肤干燥、鱼鳞状的脱屑,也可能是恶性淋巴瘤或乳腺癌,应当引起重视。
3.皮肤瘙痒 肺癌、淋巴瘤、白血病、胃癌等都可能出现全身性的皮肤瘙痒,如果突然出现全身的皮肤瘙痒,而且持续不退,一定要警惕。
4.脸部水肿 肺癌导致脸部水肿的情况很多见,可能是因为肺癌细胞不断掠夺人体营养,导致体质越来越差,也会体现在面部,还有 一个可能就是癌细胞侵犯上腔静脉,导致癌细胞侵犯上腔静脉,导致血液回流不畅,引起阻塞,最后导致脸部水肿。
5.还会出现皮肤发红 由于肺癌晚期会分泌5—羟色胺,如果人体出现过敏,那么体内的5—羟色胺就会 不断增加,就会导致血管 更加有通透性,出现一些类似过敏的现象,皮肤发红、瘙痒等。
6.杵状指 因为肺癌转移而导致骨骼破坏,或由异生性甲状旁腺样激素引起高钙血症进而会出现杵状指。但是导致杵状指的原因很多,甚至严格来说有的人根本说不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杵状指。
所以总结来说:肺癌依靠观察皮肤表现很难被发现,多数在肺癌晚期才会有明显表现。肺癌的早期表现主要还是以咳嗽为主,多为偶发性干咳,咳嗽时间不固定,对长期慢性咳嗽者来说,但出现咳嗽习惯改变时需要警惕肺癌可能,咯血或血糖、胸闷与胸痛、发热、关节肿痛等表现。会有极少数的人在早期变现皮肤瘙痒性皮疹、皮肌炎、带状疱疹等。这些表现中大都是比较普遍的表现,我们一般不会怀疑到肺癌头上。
所以肺癌早期就发现得相对较少,好在现在关于肺癌筛查方便,一般常规的胸片就能及时发现肺癌,所以体检的时候胸片少不了,住院的常规检查胸片也少不了。对于绝大多数健康的人来说这样的检查或许有些浪费,但是对于癌症早期的人来说能够越早发现就越“赚到了”,在它发展到不可控制前就有机会把它干掉以绝后患。大多数癌症发现都会晚期已经侵袭到邻近的脏器组织,手术已经无望了。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我的回答能帮你解惑,如果觉得不错的话请给我点个赞再分享出去,要是还能给我个关注的话,我认为一定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了,谢谢!
恶性肿瘤手术后基本都会复发转移?
对于这个问题,我肯定不支持!
理由很简单,因为截至目前,对于绝大多数恶性肿瘤,外科手术仍然是首选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而且包括早期、中期和少数晚期恶性肿瘤。
至于题主在说明中讲述自己的不幸遭遇:“2018年手术时是1b期(早期),之后化疗期间就复发转移。”
这种情况肯定是存在的,因为同样是1b期恶性肿瘤,由于病情不同+个体差异,结果完全可以不一样;但这种情况绝不可能是临床中的“大概率”事件。
所以,不能仅仅由题主的亲身经历,就得出“手术解决不了问题”的结论。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从逻辑上讲,手术的结果,只有2种,一种是临床治愈;一种是临床没有治愈,而没有治愈,要么就是复发,要么就是复发+转移。
下面我就以临床最常见的肺癌、肝癌、胃癌为例,和大家伙儿一起,来聊一聊这3种恶性肿瘤手术以后,复发转移的情况,仅供参考。
肺癌手术以后,复发转移的情况肺癌的根治手术预后,完全取决于发现的早晚,例如ⅠA1期肺腺癌,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甚至可以达到100%。
但非常遗憾的是,临床统计发现,高达75%的患者,在就诊时已经是肺癌晚期了,所以手术的预后,不尽人意。
即使确诊时,肺部肿瘤较小,尚未发生转移,进行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也只有50%。
如果发现时已经是一个晚期肺癌,那么,即使进行了手术切除,3年的生存率,也不到20%。
肝癌手术以后,复发转移的情况总体而言,肝癌早期,在接受根治切除手术或肝脏移植手术,预后较好,其中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40%-70%。
但是如果肝癌发现较晚,即肝癌晚期,即使进行了手术切除,其平均生存时间,也只有半年到一年半。
此外,在所有的恶性肿瘤中,肝癌的复发转移率较高,即使进行根治手术后,5年肝癌复发转移率,高达40%-70%。
所以,如果题主罹患的肝癌,那么,即使是早期,手术切除后,出现复发转移也正常。
胃癌手术以后,复发转移的情况胃癌的治愈率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例如原位癌和1期胃癌,进行根治术后,由于没有胃癌细胞残留,没有淋巴结转移,所以,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
2期胃癌,由于没有明显淋巴结转移,所以,进行手术切除以后,再结合化疗,5年治愈率,也可以达到70%左右。
即使3期胃癌,伴有胃周淋巴结转移,如果进行手术切除后,再结合辅助综合治疗,5年的治愈率,也可以取得50%的成绩。
如果到了4期胃癌,即晚期胃癌,癌细胞已经发生了远处转移,基本上已经不具备手术条件了,主要通过传统化疗,并联合其他的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等治疗手段。
即使是这样,晚期胃癌的临床预后,也非常不乐观。
总结:截至目前,对于绝大多数恶性肿瘤,外科手术仍然是首选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而且包括早期、中期和少数晚期恶性肿瘤。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早期恶性肿瘤手术以后,出现复发转移,就否定手术对治愈恶性肿瘤的重要性。您同意我的观点吗?欢迎您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和看法!
每天更新健康热点,医疗痛点;如果我说的,正是您所想的,那么,请点赞、转发、关注朱萧俊说健康!
宝宝每次抱着就不哭并且睡的很香?
您好,我是「京妈说」,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对于新手爸妈来说,宝宝睡觉总是有各种问题,好像自己家娃都是 “睡渣宝宝” ,比如抱着睡放下醒,再比如睡不踏实,这些情况到底是为什么呢?
宝宝每次抱着就不哭并且睡的很香,放下来几分钟就醒了并且哭闹,这是为什么?其实,应该大部分新手爸妈都发现了这个问题,甚至很苦恼宝宝这种 “抱着睡放下醒” 的睡眠状态,其实宝宝出现这样的情况,和下面几个因素有关:
1、小宝宝的生理特点决定
小宝宝的睡眠和成人不一样,分为 安静睡眠期和活动睡眠期,并且是两个睡眠期交替出现,一般是 40-60分钟交替一次。
刚刚入睡时,也称为活动睡眠期,这个阶段的宝宝很容易被外界的声音、光线、触碰等所干扰,就会睡不踏实、很容易醒来。
当宝宝睡着后过了活动睡眠期,进入安静睡眠期,也就是类似于成人的深睡眠阶段,这个阶段的宝宝就不容易受外界干扰了。
所以,每次宝宝抱着睡着会睡得很香,但如果正处于活动睡眠期,而放下宝宝就容易把宝宝弄醒,打扰了宝宝睡觉他自然会哭闹。
2、宝宝依赖妈妈的怀抱
不少家长也发现了,小宝宝对妈妈更依赖,包括睡着后,也会很依赖妈妈的怀抱,主要是因为下面几个原因:
① 习惯了蜷缩着依偎着妈妈的感觉。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呆了长达10个月之久,出生后一段时间,仍然喜欢那种蜷缩的感觉,像是在妈妈子宫内的温暖而舒适,所以睡着后的宝宝也会喜欢被妈妈抱着,喜欢这种感觉 。
② 被妈妈抱着更有安全感。 宝宝出生后,对陌生世界往往充满未知的恐惧,会缺乏安全感;但是当妈妈抱着宝宝睡觉时,宝宝能闻着妈妈身上的味道,感受到妈妈的呼吸和心跳,就会有很强的安全感,也就睡得踏实,不容易醒来 。
③ 新生儿宝宝存在惊跳反射。 表现为宝宝在睡眠状态时,如果受到外界刺激,宝宝很容易从睡眠中惊醒,有时候即使是闭着眼睛,手也会立刻高举过头顶,像被吓着了一样。
当宝宝在妈妈怀里睡觉时,妈妈轻轻抱着宝宝,相当于对宝宝的手脚形成了一定束缚,有助减少这种反射,也就让不会因为惊跳反射而频繁醒来了。
这种反射是正常现象,会随着宝宝长大而消失,所以等宝宝大点了,就会逐渐睡得踏实了。
3、宝宝有胀气或肠绞痛
小宝宝的胃肠道发育尚未完全,如果喂养不当吸入过量空气,就容易让宝宝出现胀气,甚至出现肠绞痛,主要表现为宝宝腹部膨隆、哭闹不止等 。
如果宝宝存在这种情况,当妈妈抱着时,一来抱着的姿势可能对宝宝肚子形成一定压力有助排气,二来抱着也有助给宝宝肚子温暖,也有助排气缓解不适,让宝宝感觉舒服,所以会睡得踏实些。
想要改掉 “抱睡” ,应该怎么哄宝宝睡觉?如果给宝宝从开始养成抱着睡得习惯,后面家长会很累,觉得宝宝会很难带,更不利于宝宝养成自主睡眠的习惯,那应该怎样哄宝宝睡觉呢?
① 入睡时机:不要等宝宝特别困了才哄睡
如果宝宝出现了揉眼睛、打哈欠、明显困倦、对刺激反应淡漠等情况,就说明宝宝已经困了,这时候家长就不要继续逗宝宝玩了,该安排宝宝睡觉了。
② 睡眠环境:安静舒适
在哄宝宝睡觉前,要先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更利于宝宝快速入睡。
比如晚上睡觉前,要拉上窗帘,同时调节好室内温度(以25度为宜),可以把大灯关了,开台灯或小夜灯,并且尽量保持室内安静,还可以放轻柔的音乐。
③ 睡眠程序:帮宝宝建一个固定的睡眠流程
每天哄宝宝睡觉前,要给宝宝洗澡做抚触、换睡觉衣服,换纸尿裤,然后调整室内灯光,这样就会给宝宝形成一个 “要睡觉了” 的心理暗示,知道妈妈做这些动作的时候,就意味着宝宝该睡觉了。
④ 正确哄睡:放在小床上让宝宝自己睡
当宝宝犯困时,可以将宝宝放在自己小床上,妈妈轻轻拍宝宝手臂或肩膀,可以同时唱摇篮曲哄睡,也可以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宝宝睡觉。
⑤ 宝宝哭闹:先哄乖宝宝
如果宝宝出现了哭闹现象,要先安抚好宝宝的情绪,再让宝宝睡觉,妈妈这是可以把宝宝轻轻抱起来,用温柔的声音和宝宝说话,告诉宝宝该睡觉了,或者给宝宝讲故事唱歌等,等宝宝情绪逐渐稳定稳定下来,再让宝宝睡觉。如果宝宝是抱着睡着了,妈妈不要立即把宝宝放下,而是要观察宝宝是否会出现惊跳反射等小动作,等宝宝睡安稳后,再轻轻将宝宝放下。放下时,妈妈的身体贴着宝宝,先放臀部后放头部,放下后妈妈仍然要轻轻的拍宝宝,避免宝宝醒来,感觉宝宝睡踏实了,最后轻轻给宝宝盖上被子,防止着凉感冒。【写在最后】:
关于“抱不抱”这个话题,一直存在争议,有的家长觉得宝宝哭也不要抱,不能惯坏了;但也有的家长觉得要多抱抱宝宝,会更有安全感。
其实,根据实际情况去做就好,比如宝宝哭闹了,就抱起来哄哄,但如果宝宝自己玩的很好,没哭没闹,那就让宝宝自己躺着玩就好了。
哄睡也是一样,不能宝宝一直哭还让宝宝躺着自己睡,也不能每次都非得抱着宝宝睡,从小养成良好习惯更重要。
以上就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帮到您。
京妈说:医学专业、营养师妈妈,分享实用、接地气的孕产育儿知识,帮助您靠谱孕育,欢迎点赞、关注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