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确诊自己是不是冠心病,为什么有人说上班族是冠心病的高发人群?
冠心病是现代社会的“流行病”, 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表明,以下人群容易被冠心病“盯上”:
1、中老年人。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40~50岁男性较女性发病率高,但绝经后的女性以及年过60的女性,其发病率几乎与男性相等。推测可能是因为雌激素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冠心病和其他心脏病的症状有什么不同?
您好!
根据临床经验,冠心病和心脏病的症状有不同的表现的。
冠心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心脏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或心肌坏死。
症状:
胸闷、胸痛,常伴发有高血压、阵发性心跳加快、容易疲劳等症状。冠心病前期,没有明显的症状。
心脏病:是指整个心脏的总称,包括:冠心病、心肌炎、等多种心脏病。
心脏病症状:
1 肩痛 最早心脏病患者出现肩膀疼痛,特别是左肩、左手臂酸痛,发作时为阵发性,并与气候有关。
2 胸痛:患者出现劳动或者运动后出现胸骨后反射疼痛,常伴随至左肩左臂,疼痛时胸部有一种紧缩样感觉,持续2~3,一般停止运动或劳动后可以缓解疼痛。
3 呼吸困难:心脏病人一般出现夜间、卧位时的胸闷、呼吸困难,坐位后症状可以减轻,为阵发性,病人如果有爬高的运动,症状会加重。
4 水肿:中老年人出现无症状下肢水肿。
希望这回答能对你有帮助。
静息时出现胸闷和胸痛是冠心病吗?
冠心病在静息时确实可能出现胸闷、胸痛,但胸闷、胸痛却不能确诊冠心病!
静息时出现胸闷和胸痛是冠心病!心绞痛大家应该不陌生,作为最常见的冠心病临床表现,人们对其是最为熟悉的。
但心绞痛在临床上分为两种,一种是比较常见的稳定性心绞痛,又名劳力性心绞痛,其特点在于常由劳累、活动所诱发,另一种是不稳定性心绞痛,其实就是劳力性心绞痛意外的缺血性心绞痛,而所谓静息时也会出现胸痛、胸闷的冠心病,就是指不稳定性心绞痛,此类患者的疼痛部位、性质与稳定性心绞痛相似,但程度和时间都更为严重。
静息时出现胸闷和胸痛不是冠心病!胸痛和胸闷是比较常见的症状,可能引发这两种症状的疾病有很多,胸膜炎、气胸、心肌炎、肋间神经炎、带状疱疹、急性胆囊炎、食管返流等。
但在临床上胸痛、胸闷,绝大多数还是由于心肌缺血所致,而冠心病只是造成心肌缺血的可能之一,患者可能不存在冠脉狭窄,而是冠脉痉挛,所谓的冠脉痉挛与冠脉狭窄相似度极高,但实际上二者的形成原理和作用机制天差地别,冠脉痉挛是整体的形变,而狭窄是局部的改变。
可以导致冠脉痉挛最主要的因素是神经,当患者近期休息不好、情绪波动严重、吸烟汹酒、颈胸椎发生病变,都会刺激到神经支配系统,这时候就会使神经过度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致使心率较快、血压升高、血管痉挛收缩,影响血液的正常流动,心肌血液供需平衡就会被打破,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
PS:突然出现特异症状,不用过于担心,也不要全凭网络诊病,在没有看到检查前,任何诊断都是猜测,只能作为参考,胸痛在临床上是比较危险的症状,所以建议患者及时确诊,这样才能更加精准的判断病情,给予治疗指导。
心血管轻度狭窄会有可能引起心慌心悸?
心慌、心悸、胸闷、胸痛 ?
轻度心血管狭窄 ? 冠心病 ?
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都体会过心慌、心悸,胸闷、胸痛,前两者可能更多的人经历过,我自己就是其中之一,而后两种估计中老年的人们要比年轻的体会更多。
是不是有这些症状就是“心血管狭窄、冠心病”了呢?
首先,心血管狭窄的概念很大,可以包括很多如肾血管狭窄、下肢血管狭窄、脑血管狭窄、心脏血管狭窄,根据提供的症状,我们这里主要集中分享“心脏血管狭窄”!如下,
心脏血管狭窄,轻微的时候你根本没有感觉,所以也不会因此去做确诊心脏血管狭窄的检查如“CTA、冠脉造影”谢谢昂贵甚至有创伤的检查,医生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开这些检查。所以,轻微心脏血管狭窄不会有症状,临床上也非常少见冠脉造影发现轻微狭窄的病变。
然后中度和重度心脏血管狭窄,前者在平时正常活动时一般不会有明显心悸、胸闷、胸痛,在剧烈活动或重体力活时,心脏为了满足体能需要加快加量泵血,心肌耗氧量骤然升高,原本已经狭窄的心脏血管不能满足心脏升高的氧耗,继而发生心肌缺血、缺氧,心悸、胸闷、胸痛就发生了,这时就真的是“狼来了”,冠心病,需要做造影确诊。
重度心脏血管狭窄时,平时静息状态下不会有明显症状,但是正常活动如买菜、做饭、扫地等时可能诱发心悸、胸闷、胸痛,原理也是心脏血液氧气供需矛盾,血管太狭窄,能够送过去的血液氧气不够,那就是心肌缺血缺氧,发生心绞痛!
如果胸痛能在30分钟内经过休息缓解,一般会在数分钟缓解,那就是心绞痛,如果不能缓解,那就得考虑心肌梗死了!所以,一旦发生,赶快打电话急救吧,有速效救心丸的就舌下含服,或许能缓解一下!
文章最后,祝福读者朋友们身体健康!
你还有什么问题?请留言哦
随时了解,随时咨询,有备无患,请加关注哦
冠心病患者的救治有哪些步骤?
这是要分情况的。
因为冠心病也有稳定的状态、不稳定的状态、甚至危险、濒临死亡的状态,所以救治步骤各不相同。
对于冠心病患者,大多数是稳定的慢性病状况,是治,治疗;一部分急性发作时是急症,是救,急救、抢救。就分别简答如下。
冠心病处于慢性稳定状态时,主要是考虑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
基础的治疗是抗血小板、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所用的药物,抗血小板的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降胆固醇的主要就是“他汀”类药物,当然还可以加服依折麦布等。
如果有心绞痛或者心肌缺血发作,经典的抗心绞痛药物有β阻滞剂、硝酸酯类、钙拮抗剂,此外还有尼可地尔、曲美他嗪以及一些中成药。
当然,在治疗冠心病的同时,也要治疗相关的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也要注意保护心功能。
生活方式干预就略过了。
如果药物不能很好控制心绞痛,或者规范治疗中病情加重,也就是说病情由稳定状态变得不稳定了、恶化了,比如比原来小的负荷(更轻的体力活动)就会引起心绞痛发作,或者发作的时间延长了、程度加重了、药物缓解不灵了,等等,就要考虑冠状动脉的介入(手术)治疗了。就可以考虑冠脉造影,再根据造影结果决定是否球囊扩张、支架或者搭桥等。
如果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那有条件的要尽快进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手术)治疗;如果预计短时间(2小时)内没有介入治疗(放支架之类)的条件,那就要考虑做药物静脉溶栓治疗,等待有条件时再做造影检查。
有条件做介入手术的患者,治疗前后会要强化抗血小板治疗的,必要时还得加强抗凝治疗(药物是不一样的),当然还会根据病情给予其他药物,比如β受体阻滞剂(一些“洛尔”类的药物),或者可能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或者抗心衰、抗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溶栓的病人还要接着抗凝治疗等,后期还会加用保护心功能、抗心肌重塑的药物如“普利”类或者“沙坦”类药物。当然,用药都是要根据具体病情的。
如果发生了心跳骤停,那第一时间就是徒手心肺复苏、心脏电击除颤,必要时还得气管插管人工呼吸,还可以动脉插管做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以加强心脏供血等,这当中还会用多种抢救药物,争取时间做冠脉造影开通血管,挽救患者生命。
冠心病是一个疾病的统称,疾病有不同的阶段和严重程度。不同的个体、处于疾病的不同状况,治疗的对策、措施、用药是有所不同的,具体是要根据病情来决定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