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年轻人早期症状,颈椎病会突然倒地失去知觉吗?
大家好我是三甲医院的一外科的临床工作者,现在由我从医学的角度来为您解答“颈椎病会突然倒地失去知觉吗?”
首先可以告诉大家“颈椎病会突然倒地失去知觉吗?”答案是会的!下面为大家介绍下颈椎病
颈椎病 (Cervical spondylosis)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体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本病属祖国医学“痹证”、“痿证”、“眩晕”等范畴。
本病多发生于大约30岁之后,颈椎间盘就开始逐渐退化,含水量减少,并伴随年龄增长而更为明显,且诱发或促使颈椎其它部位组织退变。颈椎病的发生部位以颈5-6、颈6-7节段较为多见。统计学表明,50岁左右的人群中大约有25%的人患过或正患此病,60岁左右则达50%以上,70岁左右几乎为99%,故此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颈椎病会突然倒地失去知觉吗?回答这个问题从专业的医学角度来讲,颈椎病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但不是所有类型的颈椎病都会出现,需要根据颈椎病的类型来看。
颈椎病根据各型临床表现可大致分为六类如下:1、颈型:颈椎病最轻最初表现,表现为颈项疼痛强直、僵硬感、肩背沉、头部屈曲、转动受限,无明显的神经系统病损体征。
2、神经根型:此型最多,因神经根受到压迫或刺激所致,根性疼痛是本型最突出的表现,为尖锐性疼痛,似刀割、烧灼、放电感,疼痛的部位都在受累神经根的分布区。可放射到肩、上臂、前臂、手指及前胸。根性疼痛可因头颈、上肢活动及腹内压增加时而增重。卧床休息、提肩活动等可使疼痛减轻。感觉异常多为麻木、针刺、冷热和肿胀感。受累神经根支配的相应区可使疼痛减退或痛觉过敏。患侧上肢沉重无力,手的握力减小。病久者可出现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大、小鱼际肌萎缩。受累上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3、脊髓型 :本型是由于脊髓受压或缺所致,以锥体系功能障碍最为明显,其表现主要为双下肢麻木、沉重、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肌力减退,重症者可有不同程度的痉挛性截瘫。有的病例上肢亦可受累,其程度多不及下肢显著,一侧或双侧上肢力弱或Hoffmann征阳性。有时亦可有典型可不典型的脊髓半横贯性损伤的表现浅感觉障碍不及锥体系障碍明显,后索病损伤所致的深感觉障碍亦不多见。括约肌功能障碍多不显著。
4、椎动脉型:本型的发病原因多为椎动脉受压和发生弯曲,或因椎动脉本身粥样硬化,或椎神经丛激惹使椎动脉痉挛,以及头颈部转动牵拉椎动脉时,均可致椎动脉供血不足,出现脑干短暂性缺血的症状,如突然剧烈的眩晕、 恶心呕吐、耳鸣耳聋、出汗、下肢软弱无力、共济失调等,常在短时间内缓解。本型可伴有“猝倒”发作,为特征性的表现(此类型颈椎病或者混合型合并此类型的颈椎病就会出现突然倒地失去知觉)。
5、交感神经型:可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手麻、面部潮红、流泪、畏光、流涕、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出汗异常等一系列的交感神经症状。
6、食管型:多因颈椎骨赘压迫或刺激食管,或引起食管炎症,食管神经受累而痉挛可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轻度者仅于仰颈时出现吞咽困难,屈颈时则消失;重症者有明显的吞咽困难,或仅能进流食、半流食。本型较少见
总结:综上所述,所以从专业的医学角度来讲,颈椎病会出现“突然倒地失去知觉”这样的情况,但不是所有类型的颈椎病都会出现,需要根据颈椎病的类型来看。一般情况下椎动脉型的颈椎病或者混合型颈椎病合并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由于压迫椎动脉可致椎动脉供血不足,出现脑干短暂性缺血的症状,所以会出现“猝倒”的情况。
脊椎型颈椎病的症状有哪些?
脊髓型颈椎病的常见症状是麻木、疼痛、肌力下降和肌肉紧张。肌力下降,即患者行走不稳,脚无力。在临床诊断中,常有踩棉花或醉酒,患者甚至容易跌倒。肌肉张力增强是本病的典型临床症状,即患者手脚僵硬,弯腰和伸展困难。患者上肢也会麻木,疼痛,握不稳,甚至拿不起碗和筷子。
颈椎病都有哪些早期的症状?
颈椎病早期症状多表现为颈肩部疼痛不适、酸胀,部分病人无颈部不适,但有上肢疼痛、憋涨、麻木等症状,还有以头晕、头痛心慌不适等交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颈椎病,如果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可能会出现下肢行走无力、踩棉感等症状。
什么是颈椎病?
随着低头族越来越多,手机上的科普知识越来越多,大家对于颈椎病这个词都不是很陌生。连我们去做个按摩,都会有技师认真的告诉你:你颈椎不好了。
伏案工作,低头看手机等一系列的不良习惯,使现代人的颈椎长期在不良体位下支撑着我们睿智却又沉重的脑袋,由此造成的颈椎生理前凸消失,椎间隙变窄等等病变压迫了相关结构,导致了现今颈椎病的多发。
得益于广泛的健康宣教,人们越发认识到了颈椎病发病的普遍性,也越发认识到颈椎病症状的多样性,知道除了肩颈脖子的疼痛不适外,其他诸如眩晕、耳鸣以及上肢肌力减退等症状也可能是颈椎病的表现。但由此也产生了许多“冤案”,不少其他疾病的病友仅在看到自己的一些初步检查结果后就坚信自己患上的是颈椎病,进而开始找寻打探各类治疗颈椎病的良方。颈椎病可能背了黑锅颈椎病会背上黑锅的原因之一是它症状的多样性:颈椎病本身就存在四种类型,再考虑到不同类型颈椎病可能共存,它的临床表现可谓千变万化。有的时候颈椎病可以表现出与其他多种疾病如肩周炎、梅尼埃病、脊髓空洞症、腕管综合征等十分相似的临床表现。以肩周炎为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就可因C5神经根受到刺激而出现肩部疼痛,虽然颈椎病时单根神经损害较少,且多伴有神经定位体征,但肩周炎症状较重时疼痛范围也会扩大,当患者存在先入为主的观念时,医生不刨根问底地反复验证病史,就有可能被患者对症状的描述误导。部分基础的检查不能确切的诊断颈椎病:当考虑有颈椎病可能时,医生会首先选用X线进行初步检查,但因为现代人的工作方式与不良生活习惯,再加上颈椎因老化而出现的病变,在中老年的颈椎X线片中,或多或少的都能发现颈椎曲度改变、椎间隙狭窄等颈椎病的征象。医生虽然还会考虑到在部分情况下,症状并非由这些检查出的病变造成,但当患者病情较轻时,他也并不会再进行MRI等更准确也更昂贵的检查来进一步明确诊断,他会告诉患者:颈椎病的可能性最大,但也有其他疾病的可能。而在患者看来,症状加上检查结果再加上医生也说了“颈椎病”,已经算得上是“铁证如山”。图1是正常的颈椎,图2-4是不同阶段的颈椎病X光片不同疾病治疗不同有人不太理解,觉得反正都是肩颈的疼痛,医生没必要用不同的检查反复验证,纠结于疾病的诊断名称只是在“创造病名”。但实际上,之所以要把相同的症状划分为不同的疾病,是因为不同的诊断对应着相应的治疗方法。例如,肩周炎除了采用理疗和适当的推拿按摩改善症状外,还需要进行功能锻炼来避免遗留功能障碍;而神经根型颈椎病则是以颈椎牵引、理疗、改善不良工作体位和睡眠姿势为主。把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照搬到肩周炎患者身上是难以起到效果的。明确的诊断是正确治疗疾病的第一步,曾听过有的医生感慨“颈椎病是21世纪最大的冤案”,其中虽有部分夸大的成分,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各位颈椎病的病友在寻找缓解病痛的良方前可能还需要明确一下,自己是否真的患了颈椎病。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倩Sur”!
颈椎病前期有哪些症状?
颈椎病的早期表现主要是出现颈部的肌肉僵硬、酸胀痛、按压痛,部分病人肩背部的肌肉,也会出现类似的症状。通常在长时间低头、颈部着凉或者是使用不合适的枕头的情况下出现。通过热敷按摩,放松颈部肌肉,可以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