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疱疹图片,有哪些可以通过性传播的疾病?
性传播疾病顾名思义是指主要通过性传播的一组疾病。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性行为的开放,性病的传播几率也在逐年增加,性病的比例人数也在增加,所以了解一下性病的传播途径,对性病的预防还是很有作用的。通过性传播的疾病还是挺多的:艾滋病(HIV),梅毒,乙型肝炎,淋病,尖锐湿疣(HPV),软下疳,性病淋巴肉芽肿,腹股沟肉芽肿。我们平常生活最常听到和见到的是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淋病和尖锐湿疣。
艾滋病即HIV感染,主要造成免疫功能缺陷,继而并发神经系统的疾病,一般医院只是筛查,如果医院初筛试验是阳性,本医院要上报给疾控中心,然后由疾控中心进行确诊。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梅毒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前者为母婴传播,后者通过性传播,也可通过血液传播,医院一般是RPR检查,如果阳性,则要进行TPPA确诊试验,为阳性,那就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了,梅毒可以转为阴性,但是梅毒抗体是终身存在的。
乙型肝炎病毒可致乙型肝炎,由医院进行抽血检查,如果是HBsAg为阳性,基本为乙肝携带者,如果要确定有没有传染性,还要进行定量检测。乙肝的传染源为HBV携带者和患者的血液,唾液,精液等,所以很多感染乙肝病毒的人有很多是经常在外边吃饭和应酬的人。如果不是携带者同时没有乙肝抗体的人应该到当地的疾控中心去打乙肝疫苗,这是抵抗乙肝病毒很有效的方法。
淋病的病原体是淋球菌,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所以主要通过性传播,主要表现为生殖器的化脓性疾病,取可疑菌图片,染色,镜检 进行初步检查。
尖锐湿疣主要表现为生殖器或肛门周围的疾病,为菜花状,如果感染了尖锐湿疣,典型的话,临床医生肉眼就可以看得到。尖锐湿疣的传播途径也是性传播。
大家平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做好预防工作,其实在正常的生活中,没有不洁的性生活,是不会感染性病的。
皮肤长了像水泡不痛不痒是不是病毒性疱疹啊?
皮肤长了像水泡不痛不痒不一定是病毒性疱疹,病毒性疱疹主要指的是一种由于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临床表现为疱疹的皮肤病,这个疾病可以分为单纯疱疹、生殖器疱疹和带状疱疹,症状也是有所区别的。
宝宝被陌生人拥抱亲吻差点失明?
预防疱疹很简单,就是从避免不必要的接触开始!
不光是和陌生人拥抱亲吻,即使是孩子的爸妈,都要避免这一行为。要做到预防,可以从以下几点来预防。
1.勤洗手。
洗手是预防各种疾病的最简单,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2.定期消毒
宝宝的奶瓶、餐具、玩具,要定期清洗消毒或者暴晒,拒绝病从口入。
3.及时更衣
爸妈工作一天很累了,但不要忘记换上家居服,洗净双手,有条件的话洗个澡,会更好的。这样宝爸宝妈们外出一天,携带的病毒就可以少接触宝宝了,更不用说和宝宝亲吻了。
4.疾病高发期要少带宝宝去公共场所,给宝宝多喝水、多吃蔬菜,提高宝宝的身体素质。
避免交叉感染!
预防疾病,从小事做起,宝爸宝妈一定从细微处做起。
我是松鼠妈妈谈育儿,育儿路上我们一路同行。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手足口病同期上升8952?
北京市疾控中心7月4日发布的最新疫情显示,北京市手足口病已处于中高度流行期。今年6月,北京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4014例,比去年同期上升了89.52%,比前一月上升114.19%。
手足口病高发期间,家长们该如何帮助孩子科学预防手足口病呢?
一,手足口病对孩子们健康危险吗?手足口病1万个孩子里面可能有4~20个容易被传染上,而真正危及生命的,1万个里面大约有0.6~5个。手足口病是人肠道病毒感染(很多种类型),传染性相对来说是较强的,预防非常重要。所以,手足口病不能掉以轻心,但只要了解其基本的科普知识,家长们也不要太过惊慌。
二,如何科学预防手足口病?1,哪些人易患手足口病?
任何年龄都 可能感染手足口病,只是表现不一样,严重程 度不一样。成年人表现一个普通的感冒自愈。但该病以5岁以下孩子为主,3岁及以下发病率最高。因传染,具有多种类型的肠道病毒感染,可以反复患手足口病。
2,一般预防措施(1),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常重要,特别是大人、孩子都要勤洗手。
(2),不要喝生水,烧开了的水特地凉了可以喝。少吃生冷食物(没有被保护的冷食物),手足口病期间口痛的孩子可以把食物特地的冷却后再吃(防病毒细菌感染)。
(3),在夏秋高发季节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4),孩子的玩具和接触的东西进行定期清洁消毒。
3,接种手足口病疫苗我国研发的手足口病疫苗,专家们推荐接种,效果 较好,一般可以到所在的社区卫生所或疾病控制中心进行咨询或接种。可用于6个月~5岁的孩子,这个疫苗不是可以预防所有的手足口病,主要是针对EV-A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接种这个疫苗,发病率可以下降,或发病的严重程度明显减轻,主要是预防严重型的手足口病。
三,孩子患了手足口病,该怎么办?1,手足口病的表现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子,发热一般不顽固,大多为低、中热,高热孩子一般退热药效果好。也可有孩子还有咳嗽、纳差、流鼻涕,精神差,偶有腹痛、腹泻但病情轻微等。
2,什么时候需要看医生或进医院?(1),普通型手足口病对于大多数手足口病孩子,一般的实验定检查不是必需要的,即不需要看医生,在家隔离,注意给口痛的孩子饮食冷却后再吃或喝,这样保证儿童的水份充足,发热可以吃点退热药。一般护理得当,7~10天可以自愈,再隔离1周,病毒的传染性大大降低,即至少隔半个月就可以上学了。
(2),重型手足口病极少数孩子,表现为恶心呕吐、持续高温、精神差、尿少、严重纳差、烦燥、或嗜睡、呼吸增快、出冷汗、皮肤发花、口唇紫绀等,及时就医住院治疗,一般这些严重型的患儿尤其易出现在3岁以下的儿童,发病3~5天以内发生,所以前5天家长严密观察病情。小儿疱疹进入高发期?
1、随着天气逐渐变暖,疱疹性咽峡炎发病率逐渐升高,尤其在盛夏更明显。
2、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毒大多数属于肠道病毒,比如柯萨奇病毒,冠状病毒,EV病毒等等。
3、主要症状为高烧,咽痛流口水,胃口差等,还伴有不适哭吵表现。
4、疱疹性咽峡炎有可能是手足口病的早期的临床表现,手足部位皮疹出现比较晚一些。
如何预防和治疗1、5岁前夏季来临前建议接种EV71疫苗,因为有一部分手足口病仅仅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共接种2剂。
2、大多数通过手途径传播,所以勤洗手可以大大减少感染机会。
3、如果幼儿园有很多小朋友得病,建议隔离在家,减少相互交叉感染。
4、得了疱疹性咽峡炎,饮食清淡,冷的食物减少对疱疹刺激而疼痛。
5、如果食欲很差,疼痛高烧无法进食,可以考虑补液对症治疗,减少因为营养能量不足精神不振。
6、如果白细胞高于1.5万以上,可以酌情考虑口服抗生素或者输液治疗。
7、关注孩子精神状态及手足是否出现皮疹,关注孩子是否呕吐,精神不振,四肢无力,震颤等症状,有问题及时送医。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必删,请联系本人)
柯大夫为儿科主任医师,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擅长儿童消化,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异常,慢性腹泻,牛奶蛋白过敏等疑难杂症及婴幼儿营养发育及喂养咨询。有关儿科专业咨询请来好大夫在线找柯友建主任。与健康为伴,与医生为友,欢迎转发点赞、评论关注,点赞分享更是一种美德。有问题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时间会对典型提问针对性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