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的五大表现,腺样体肥大是什么样子?
寒暑假,是小儿耳鼻喉科医生最忙碌的日子。一大波腺样体、扁桃体将被收割。
医生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要不要割?不割可不可以?”什么是扁桃体、腺样体?
在二三十年前,进行手术的原因往往是扁桃体反复感染,但是现在,切除的原因,往往是因为肥大的扁桃体和腺样体引起气道的堵塞。
鼻腔后方的堵塞,会造成孩子打鼾以及张口呼吸的习惯。
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张口呼吸的危害,长期的张口呼吸和打鼾,会严重拉低孩子的颜值。
左图为幼年时切除腺样体之后,恢复“鼻呼吸”的妹妹,右图为未切除腺样体的姐姐,仍然保持着“口呼吸”,长大后容貌之间的差异。
长期的打鼾,鼻塞所引起的低氧状态,白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更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扁桃体和腺样体在幼年时肥大,在6-8岁时达到顶峰,随着年龄的上升,它们的体积会渐渐萎缩,一般在12岁时退化。一般来说,与扁桃体、腺样体相关的问题往往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然缓解,但是这种趋势是无法预测的。 所以,是静待自然萎缩?还是积极手术切除?就成了家长们纠结的问题。
建议尽快手术切除的情况1、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症,1年内感染发作不低于7次,或连续2年每年感染发作不低于5次,或连续3年每年感染发作不低于3次,
2、由于腺样体肥大导致的中重度鼻塞,且阻塞症状(张口呼吸、闭塞性鼻音或嗅觉障碍)已持续至少1年,并且保守治疗无效。
3、由于腺体肥大影响鼻腔通气和分泌物引流,导致鼻炎、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哮喘等疾病反复发作。
当症状并没有那么严重时,家长和医生也需要考虑其他的影响因素。
需要考虑的其他因素1、手术相对于其他合适的替代治疗方案的风险与获益比较
2、患儿家庭及患儿本人的意愿
3、患儿对抗生素和其他保守治疗的耐受情况和治疗效果
4、患儿的学习成绩与疾病相关性缺勤是否有关联
家长也可能有以下顾虑:全身麻醉,孩子会变傻吗?二三十年前的扁桃体和腺样体手术都在局部麻醉下完成。那么现在为什么一定要全身麻醉呢?全身麻醉会不会让孩子变傻?
全麻效果及术中监测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也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在婴幼儿中,单次、短时间地暴露于全身麻醉和神经药物对于婴幼儿的行为和学习不会有负面影响。 但是局部麻醉手术中经历的疼痛和恐惧却可能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
全麻状态有助于消除孩子在手术中的疼痛及紧张情绪,也有助于医生从容的进行各种操作。 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后:会不会降低孩子的免疫力?的确,扁桃体和腺样体做为淋巴组织,在婴幼儿阶段是具有一定免疫防御能力的,这也就是为什么,3岁以下的孩子,一般不会轻易考虑手术治疗,以药物和观察保守治疗为主。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免疫系统的完善,扁桃体和腺样体的作用就慢慢弱化了,所以手术切除,并不会降低孩子的免疫力。
扁桃体和腺样体需要同时切除吗?因单纯的扁桃体反复感染而手术,一般只需要切除扁桃体。
因梗阻原因而手术,考虑到腺样体切除后,扁桃体可能会有代偿性增大,建议同时切除。但如果扁桃体体积的确偏小,也没有感染发作的病史,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后,可以选择单纯腺样体切除术。术怎么做?会留疤吗?出血多吗?手术操作从口腔进入,切除扁桃体和腺样体,不会在面部留有疤痕。
目前大多会使用低温等离子刀头来进行手术,在切除的同时止血,术中出血量很少,而且刀头产生的温度较传统电刀低,不会对周围组织结构造成“热损伤”。
术后会有什么不良情况?进食困难
由于手术区域就在咽喉部,术后疼痛可能会让孩子拒绝进食,一般以较冷的流质和半流质食物为主,可以减少食物引起的刺激,也可以预防出血。半流质饮食一般持续两周。
出血
特别容易发生在手术当日和手术后6-10日,手术后一周是手术部位白膜(手术区域表面覆盖的白色膜状物,一般在术后1-2日生长,有保护伤口的作用)开始脱落,浅层的血管可能暴露,引起出血。
手术后,鼻腔和咽部流出鲜红的血液,或术后唾液或呕吐物中有少量血液是正常现象,如出现大量鲜红血液,请立即带孩子去医院。
感染
术后感染表现为发热、咽痛、耳后疼痛,如果持续时间大于3天,且逐渐加重,则可能有感染的危险,需要使用抗生素控制。
复发
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复发,这可能与淋巴组织增生活跃有关。另外在手术切除后,也可能发生代偿性的增生,比如扁桃体切除后,舌根的淋巴组织增生,并向扁桃体窝内生长,感觉切除的扁桃体又回来了。
一般来说,如果增生的淋巴组织没有引起严重的症状,可以密切观察,不需要再次手术处理。需不需要手术?可不可以保守治疗?还是需要听听耳鼻喉科医生的专业建议。
健康测查发现孩子腺样化肥大应该如何处理?
我家孩子小时候,也有这种状况。就是孩子睡觉的时候,感觉有呼噜的声音。后来,证实是先天性腺样体肥大。医生给出的建议是,孩子适当补钙,可以自行发育好。我家孩子的接本上2岁就恢复了,就是自愈情况。所以,具体处理,要根据孩子的情况来进行选择。
对于一些肥大严重的,则需要治疗。一般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包括预防感冒,鼻窦炎,鼻炎等疾病,这些疾病会导致症状加重。
各种发烧发炎,都会引起症状加重。
所以,重点是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孩子体质。
另外,使用药物,缓解症状,保持孩子呼吸畅通,防止腺样体肥大容貌的产生。
2手术治疗如果腺样体,影响孩子的发育,或者孩子体质差,经常性感冒等,可以选择手术治疗。就是手术切除肥大部分,过程虽然困难,但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问题。
选择有经验的医生,孩子身体状态好的时候,进行手术,恢复更快。
腺样体肥大,要及时进行治疗。否则,对孩子的发育影响很大,除了面容的影响之外,还会导致孩子发育缓慢,头脑反应慢,听力受损等症状。家长一定要足够重视。
感谢阅读,欢迎点赞!
本文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腺样体肿大一定要手术吗?
腺样体肿大一定要手术吗?
腺样体肥大是否一定要手术,要根据患者表现的临床症状和腺样体肥大的程度来判断。
腺样体出生后就存在,随着年龄生理性增长,6岁左右增生到高峰,如果是生理性腺样体肥大,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不需要手术治疗,也不需要过多干预,10岁以后会逐渐萎缩直至完全退化。
如果病理性腺样体肥大,病情不太严重,症状不太明显,可以通过保守药物治疗,并不需要手术切除,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激素类喷鼻剂治疗,或口服一些抗感染、中成药物治疗。
如果腺样体肥大严重,导致鼻塞症状明显,流涕、睡觉打呼噜,张口呼吸等症状,可首选药物治疗,如果症状不见好转,甚至症状加重,可以采取手术治疗。如果出现睡觉呼吸暂停,且伴有鼻窦炎、中耳炎等症状,一定要积极进行手术切除腺样体治疗。
怎么能改善腺样体面容?
改善腺样体面容之前应先积极治疗腺样体肥大,否则单纯做矫正效果可能并不明显,腺样体肥大治好了,改善腺样体面容才能事半功倍。但部分患者发病时间长,骨骼发育定型,这种情况不容易处理。
腺样体面容是口呼吸造成的,伴有颌面骨骼发育不良,上列牙突出、牙齿不整齐,唇厚、表情淡漠等相关改变,首先要改善口呼吸的不良习惯,改善局部牙齿的形态,才能改善咬合关系恢复正常。然后去口腔科进行牙齿正畸,修复牙齿等相关处理改善牙齿缺陷,可带牙齿矫治器来改变牙齿排列不齐,必要时做双颌矫形,通过矫正牙齿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腺样体面容。表情淡漠可以对面部的肌肉进行按摩治疗。
腺体肥大是什么症状?
具体症状应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来确定。一般来说,腺样体肥大会影响呼吸,这会导致儿童睡眠时张口呼吸、睡眠不安、打鼾和其他症状。腺样体面部出现严重症状。如果腺样体肥大,可根据情况采取手术治疗。病人可以去正规医院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