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葛根粉有什么好处和坏处,葛麻加工是骗局吗?
目前关于葛麻加工是否为骗局的说法并不一致。以下是一些相关情况供您参考:
葛麻加工是一种以葛根、麻叶等天然植物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加工工艺提取出有效成分后制成的保健品。在某些地区,葛麻加工被认为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因此有一定市场。
但是,也有一些人称葛麻加工是骗局。有些商家宣传葛麻加工能够治疗各种疾病,甚至有些声称可以治愈癌症等重症。这种宣传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属于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
另外,由于葛麻加工属于保健品范畴,其监管比较松散,市场上存在大量没有得到批准的产品。这些产品可能存在质量问题或添加了不合适的成分,对消费者造成危害。
因此,我们建议消费者在购买葛麻加工时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选择正规厂家和销售渠道,避免购买没有得到批准的产品。同时,对于一些声称能够治疗各种疾病的宣传,也要保持理性和警惕,不要被不实宣传所迷惑。
长期服用褪黑素?
每位家人都是宝宝,我是最有爱的注册营养师麦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吧。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楚:
是谁在长期服用褪黑素?服用褪黑素的剂量是多少?在什么时候服用褪黑素?只有了解了以上3个问题,才能够客观判断出,褪黑素到底有没有副作用,副作用有多强。为什么这么说呢?
既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朋友,慢慢听麦芽,细细说来;赶时间的,可以直接跳到文章结尾,总结的部分。在文中部分,会有不少关于褪黑素,在哪些情况下使用,以及剂量推荐等的干货哟。
让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褪黑素吧。
简单介绍褪黑素褪黑素,是我们自己的体内,能够自行合成的一种激素,是在我们的大脑中,一个叫松果体的器官里合成的,原料是一种必须从饮食中获得的氨基酸,叫做色氨酸。
在合成之后,通过脑脊液和血液,被输送到大脑的特定位置,以及更远处的器官,比如肝脏等处。
它的主要作用是,影响我们的睡眠,调节我们的生物钟,在近期的研究中发现,它会与我们的肠道菌群“互动”,从而参与调节我们的代谢,还会参与我们夜间血压的调节,改变人体的核心温度等。
这就是为什么长期睡不好觉的人,更容易得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关疾病的原因之一。
看完以上部分,可能有人会想问:
既然原料是从食物中获得,是不是多吃相关的食物,就能够帮助睡眠呢?
色氨酸这个原料,虽然一定要从食物中获取,但是这种氨基酸在食物中,普遍存在,并不容易缺乏,不容易缺乏的意思,就是说它通常是够用的,那么额外补充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另外,其实褪黑素这种激素,也是广泛存在于食物之中的,鱼、肉、蛋、谷物、蘑菇、水果和蔬菜中都有,褪黑素的人工合成与提取也都还算相对容易。既然食物中广泛存在,我们为什么还会缺乏呢?那是因为食物中的褪黑素,无法以具有生物活性的形式,直接为我们所用,不过也在相关研究中观察到,食物中的褪黑素,对我们的生物钟调节,还是可能会有潜在作用的,但是具体的机制,以及作用大小,还没有弄清楚。
现在,回到麦芽提出的第1个问题。
不同的人,服用褪黑素,产生的作用和影响都不尽相同为什么这么说呢?
1、与年龄有关
我们自身的褪黑素分泌水平,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开始分泌的年龄:从我们还是一个婴儿,在3、4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分泌褪黑素了(这个时候褪黑素的分泌水平,决定了宝宝在晚上,能睡多久)。
达到峰值的年龄:在我们1~3岁时,褪黑素的分泌,就会达到峰值了,这也是我们一生当中,能够睡得最长的时候。
这个时期的小朋友,一定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长,这可能会长远的影响到,以后褪黑素衰退的时间和程度。
平台期:达到巅峰之后,当然就会慢慢的,走向衰退,但是这种衰退,在我们成年早期(可以到35~40岁),之前都是非常缓慢的。
急速衰退期:大约在35~40岁之后,褪黑素的分泌水平会急剧下降,大约在70岁的时候,就只有巅峰时期的1/4,甚至更低了。这就是老人家大都,睡不太久的原因。
问的是服用的褪黑素,跟我们自身的分泌有什么关系?
我们把口服补充的褪黑素,叫做外源性褪黑素,根据目前的研究,外源性褪黑素的补充,在对睡眠的帮助方面,明显是老人的效果更好,年轻人的效果比较差的。
如果一位老人和一个年轻人,同时服用,相同剂量的外源性褪黑素,为老人带来的可能是帮助,给年轻人带来的,却可能是麻烦,有可能会扰乱自身的褪黑素分泌。
所以就不推荐年轻人,为了帮助睡眠,使用褪黑素了吗?
也不是这样的。年轻人,在以下几种情况,口服褪黑素,还是对睡眠有帮助的:
①需要加夜班和倒班的
有许多的职业,是需要晚上工作的。比如我们需要有人,24小时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医生和护士等,都是需要加夜班的;
有一些基础设施需要维护,但是又不能在白天处理,那样会影响用户的使用,比如电信设备的维修和维护,通常都会安排在深夜完成,麦芽的老公,就常常需要加夜班。
加完夜班回到家,明明身体很疲惫,有时候,反而脑袋很清醒,反而不容易睡着,即便睡着了,也睡不了太长时间,就会醒来,睡眠时间不足,还很容易出现睡眠障碍。真的很心疼他们。
对于这种情况,口服褪黑素,还是能够帮上忙的,可以缩短入睡需要的时间,还能够延长睡眠的持续时间。
有研究发现,口服褪黑素,能够帮助轮班人员,延长的睡眠时间,平均为24分钟。
可别小看了这24分钟,有的人,加完夜班之后,只能持续睡上3、4个小时,就会醒来,且不说还能不能再睡着,就是在这些持续睡眠时间里,深度睡眠的时间,都会大大缩短。
也就是说,对于这些人来说,口服褪黑素,能够让他们在加夜班之后,深度睡眠的时间更多一些,这对他们来说就很重要了。
②失眠之后的无奈之举
通过这些年的研究和观察,目前普遍认为,褪黑素的安全性,相对于药物来说,还是要高一些的。
有很多人,年纪轻轻,因为各种原因,就已经有严重的睡眠障碍,不得不依赖药物,这种情况,可以考虑,先尝试口服褪黑素。
尤其是现在,绝大多数人,习惯在睡前使用手机,电脑,电视等光源设备,或多或少的影响了自身褪黑素的分泌。
当然,我们更推荐,在睡前,尽量不要使用这些东西,只是,很多人对这些设备,已经形成了某种依赖……
所以,虽然年轻人口服褪黑素,可能会影响自身褪黑素的分泌,也可能让自己的分泌能力,衰退的更早,但是为了保证一定的睡眠时间,比起使用药物来说,还是可以短暂使用褪黑素的。
③短期的昼夜节律紊乱
成年人的世界,各种原因的睡不着,真的很常见,如果偶尔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想要及时的调整回来,这个时候,口服褪黑素,能够让调整的效率更高一些。
虽然根据目前的研究,以上三种情况,褪黑素可能对年轻人的睡眠有所帮助,但是麦芽并不推荐大家,长期来使用褪黑素,产生依赖就不好了。
2、跟身体机能有关
褪黑素,不论是内源性的,还是外源性的,都是需要我们的肝脏来代谢的。
作为一种激素,褪黑素似乎参与了,很多脏器的生物钟调节,这些脏器的功能,也会反过来影响褪黑素的分泌和调控。
你可能还不知道,我们肠道的菌群,也是有昼夜节律的,这些菌群的代谢产物,也会跟褪黑素,相互作用。
所以,外源性褪黑素的补充,对于每一个人的影响,都是取决于,你自身的身体机能,比如肝脏等脏器功能,肠道的微生物群等。
其实,这就像,同时给不同的人,使用相同剂量的药物,甚至有毒物质,有的人,会因此,产生非常严重的毒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而有的人,却能够将这些药物和有毒物质,经过肝脏的代谢,可能还会有某些特殊菌群的参与,最终顺利解毒。
因此,不光是褪黑素,也不只是药物、细菌、病毒,甚至是食物,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影响都是不一样的。对别人来说有效果,不见得对你就有效果,对别人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也不见得对你会产生相同的影响。
就像哪怕是同时感染,差不多数量的,新冠肺炎病毒,会有人必须住进ICU,而有的人,只是成为无症状感染者......
再来看看麦芽提出的第2个问题。
推荐剂量大家都知道,不能离开剂量,谈毒性,要了解褪黑素的副作用,一定要关注服用的剂量。
根据目前的研究,口服褪黑素,0.1~0.3mg,就可以促进睡眠了,就是说,不论是用来帮助入睡,还是维持睡眠,这个剂量就可以了。即便是白天,给年轻人0.3mg的褪黑激素,就能让它的血浆褪黑素,达到跟晚上差不多的水平。
如果是用来调整生物钟,0.3~0.5mg,就可以了。
对于老人来说也是一样,依目前的研究来看,0.3mg通常就够用了,尽量不要超过0.5mg。
当然,之前也解释过了,每个人需要的剂量,可能会略有差别,大家可以多尝试几次,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小幅度的增减,找到适合自己的剂量。
请大家注意,市面上的褪黑素,通常剂量都比较高,1~3mg的比较常见。大家可以购买1mg的片剂或者胶囊,把它分作3次,或者2次服用,既省钱还管用,又安全哦。
服用高剂量的褪黑素,会有什么不良反应吗?
市面上的褪黑素,有的含量甚至高达10mg,有实验表明,口服1mg褪黑素,会让我们的血浆褪黑素水平,升高到正常情况的3倍,如果服下10mg,甚至有可能升高到生理浓度的60倍。
超过生理浓度的褪黑素水平,可能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比如:白天睡不醒,损害神经系统,体温过低,高泌乳素血症等。
不过大家也不用太担心,褪黑素在许多国家,都没有受到太严格的管制,也经常被过量的使用,一项为期35年的,褪黑素不良反应调查显示,似乎也没有出现过,特别严重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痛、意识模糊,睡眠片段化(就是睡不长、容易醒)。
第3个问题,褪黑素应该在什么时间吃?
褪黑素服用的最佳时机敲黑板划重点,这个部分相当重要,大家要看仔细哦。
在完全黑暗的情况下,我们的生物钟,会在我们平时习惯睡觉的那个时间,之前的1.5~2小时,通知我们的松果体,相对大量的产生褪黑素。
当然,现在到了晚上,人造光源,是无处不在的,我们自己分泌褪黑素的时间也会推迟,数量也会减少。
但是,依靠我们自身分泌褪黑素,是一个相对缓慢,持续时间较长的过程,跟直接口服补充,差别还是很大的。
在口服褪黑素之后,只需要几分钟,血液里的褪黑素浓度就比较高了,几个小时之后,就跟没吃似的了。
因此,我们推荐,在睡觉前30分钟来使用,可以帮助我们缩短入睡的时间;如果你没有入睡困难,可以就在睡前服用,这样可能让你获得更多的深度睡眠时间,还可能睡得更久一些。
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提前服用的时间,不要太早,这样不仅会让你错过,最佳入睡时机,甚至可能就此睡不着了,还可能会让你,更早的醒过来,这样就适得其反了。
总算解释清楚,为什么需要知道以上3个问题,才能判断“长期服用褪黑素的副作用”了。
【麦芽来总结】问题1,关于使用褪黑素的对象。
一般情况下,老年人口服褪黑素效果比年轻人更好。这一部分还说了,年轻人,可以使用褪黑素的3种情况。每个人的生理机能都不同,肝脏解毒功能不同,肠道菌群有差别,使用褪黑素的效果,以及副作用,都会有差别。问题2,关于褪黑素的使用剂量:
0.1~0.3mg,可以用来帮助缩短入睡时间,以及维持睡眠;
0.3~0.5mg,可以用来调整紊乱的生物钟;
老年人,也尽量不要服用,超过0.5mg。
市面上常见的褪黑素片剂,剂量都比较高,建议购买1mg的片剂或者胶囊,把它分成2次,或者3次服用。
问题3,关于服用褪黑素的时机。
睡前30分钟服用,可以帮助我们缩短睡眠时间;
没有入睡困难的,可以睡前服用,可能获得更多的深度睡眠时间,还可能帮助我们睡得更久一点。
如果提前服用的时间太早,不仅可能让我们错过入睡的最佳时机,很可能会更难以入睡,并且可能更早的醒过来。
关于使用褪黑素的安全性:
普遍认为是比较安全的,暂时没有追踪到过于严重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痛、意识模糊、睡不长、容易醒;
服用过高剂量的副作用有——白天睡不醒,损害神经系统,体温过低,高泌乳素血症等。
最后,再补充一点关于褪黑素,在睡眠之外应用的小知识:褪黑素已经被证明,在调节身体炎症水平、代谢紊乱,以及控制血压,尤其是夜间低血压方面有作用,最近的一项研究,也表明褪黑素的使用,也许能够改变脂类的代谢紊乱。但是,这些应用都是需要专业的人士,把握好剂量和时机来使用的,并不推荐大家,自行用褪黑素来改善这些问题。另外,通过拥有健康的睡眠,一样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你想知道的,关于褪黑素的一切,基本上都在这里了,看过了之后,记得跟朋友分享,一定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噢,褪黑素的使用,还是很普遍的。
【麦芽说】褪黑素的使用,老年人,可以用来补充自身分泌的不足;但是年轻人,还是尽量不使用的好。改善睡眠,有很多种方法,麦芽会在以后,逐渐的分享给大家。
专注肠道、睡眠、代谢和美,我是@注册营养师麦芽,记得关注我哦。
主要参考资料:
[1]Richard Wurtman, MDDisclosure: Consultant/Advisory Boards: Healthy Directions [Sleep supplements (Melatonin)].
[2]Gomes Domingos AL,Hermsdorff HHM,...Melatonin intake and potential chrono biological effects on human health.Crit Rev Food Sci Nutr.
尿酸高不能吃什么食物?
你好,我是风湿免疫科乔方医生,原四川省人民医院全科医生,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看了其他医疗同仁的多个回答,乔某斗胆提出异议。
根据最新的(2020年1月发布)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所发布《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
建议所有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控制体重,规律运动;限制酒精及高嘌呤、高果糖饮食的摄入;鼓励奶制品和新鲜蔬菜的摄入及适量饮水;不推荐也不限制豆制品(如豆腐)的摄入……
划重点,对于高嘌呤食物、果糖以及酒精,观点已经从过去的【禁止】变为现在的【限制】!
所以,回答问题“尿酸高不能吃什么食物?”答案是:都能吃!
但补充一句:得算着吃。
每日嘌呤摄入指标各类型人群,每日嘌呤摄入标准:
处于痛风急性期的患者,每日嘌呤摄入不应超过100mg;处于痛风缓解期的患者,每日嘌呤摄入不应超过150mg;处于高尿酸血症期的患者,每日嘌呤摄入不应超过200mg;为了预防高尿酸,建议正常人每日嘌呤摄入不超过250mg;聚餐时嘌呤摄入通常会达到600-1000mg,建议每周不超过一次。看着这个数据,可能大多数人都没有概念,更不会自己下来去算,那乔老师这里就举两个例子。
以猪腰子为例,可以查到其嘌呤含量为133mg/100g,以100mg除以单位含量133,得到每日能够吃的猪腰子量0.75(100g),即75g(1.5两)。
猪腰子大小差异较大,小的1两,大到半斤。以中等大小的猪腰子(2-3两)来讲,那就是每天不超过半个的量。
但是!但是!但是!每日的嘌呤摄入可不止猪腰子这类高嘌呤食物,正常吃的米、蔬菜这些低嘌呤食物,也会占据一定指标。
再计算,以正常人早、中、晚共5碗饭算,约5两饭;大米煮成米饭重量膨胀约1:3,那么5两(250g)饭用的米约83g;大米嘌呤含量为18.1mg/100g,那么每日通过米饭摄入的嘌呤含量为15mg(0.83*18.1)。
高嘌呤的肉限制了,吃不饱,肯定得多吃菜啊。那以一个苦瓜为代表算吧,11.3mg/100g的含量,一天吃1斤(500g),蔬菜嘌呤摄入56.5mg。
这么一算就不得了了,正常人至少管饱的米饭&蔬菜就得摄入70mg,占据了每日嘌呤摄入指标的70%,那么前面所提的大腰子的量就得打个3折,每日只能吃22.5g。不准确的估计下,5片吧,可以尝个味道。
从旧指南到新指南的意义
从刚才简单举例计算了后我们发现,对于患者来说,最后的结果其实是差不多的。仍然是,多吃低嘌呤食物,少吃高嘌呤食物。
在某种层面讲,现在甚至更严格一些,毕竟以前都是“多吃”、“少吃”这种标准,对于患者来说,吃一口是少还是吃一片是少呢?现在通过计算,可以精确的控制每日嘌呤的摄入量。
患者对于每日嘌呤“指标”,可以自由分配:是宁愿尝个肉味,还是吃个饱?都可以时不时换下口味。避免了许多痛风病友非常反感的情况——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天天吃的就那几个菜,长期下去反而营养不良了。
另外,对于以往争议颇多的豆制品。新指南也是给出了答案:不推荐也不限制豆制品的摄入。
许多豆类,比如黄豆(约160mg/100g)、黑豆(约137mg/100g)、豌豆、绿豆等干豆类,及其相关豆制品,如豆浆、豆腐、豆芽、豆花等,痛风病友都可以吃了。
其中原因主要有这几点:
许多豆类都属于干豆类,嘌呤含量相比水分含量高的蔬菜、水果等,自然高出几倍,在吃的时候却几乎都是以重新吸收了水分后的状态食用的,总量摄入不会太多。当然干炒胡豆、豌豆的吃法例外。豆制品如豆腐、豆浆、豆花、豆芽等,在其加工过程中,会流失一部分嘌呤。还有一种学术观点:豆制品的植物性嘌呤对人体影响不大。但这一观点并未被科学论证,仅供大家看看。饮食控制只是辅助疗法,药到才能病除!前面讨论了嘌呤摄入的问题,核心观点就是“限制”。除了嘌呤,对于果糖、酒精也是一个道理,可以碰,但限量。
乔老师给的建议是:果汁,每日不超过100ml;白酒一周不超过2两,每次不超过1两;啤酒每次不超过两杯,但须计算从啤酒中摄入的嘌呤含量。
而这所做的一切,也仅仅是个辅助“治疗”。
因为人体内嘌呤总量的80%是自身代谢产生,20%才是从食物中摄入的。所以做好【饮食管理】对降尿酸的能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根据临床数据显示,将饮食管理做到极致时,能够将尿酸水平降低60个单位。
这降低60umol/L的效果,大多数时候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尿酸高的人,往往都是自身嘌呤代谢出现了问题。大多数时候都是需要药物,才能解决问题。而起着辅助作用的饮食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降尿酸,减少药量,降低药物对肝肾的副作用。
最后,想问高尿酸与痛风病友一个问题,可以偶尔开荤的苦行僧和酒肉穿肠过半残人士,哪一个会更痛苦呢?现在在吃的问题上,更加宽容了,希望各位风友能够减肥、健身人群一样,享受自律、享受变得健康的过程,这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如果您有不同的观点,也欢迎您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讨,谢谢。
喝什么才可以解酒?
1、盐水,这个是比较能够找到的材料。这个我自己试过,感觉好像有用。
2、牛奶,能够保护胃粘膜,缓解对于酒精的吸收。
3、浓茶,酒后泡一杯浓茶,然后加入一些柠檬汁进入,变成略酸的茶,对于解酒有很好的效果。这个方法是我听我爸的酒友说的😊😊
4、芹菜汁,能够缓解酒后肠胃不适,去除颜面发红等现象。但是肠胃功能较弱的,最好在酒前喝,以作为预防。
5、西红柿汁,富含有特殊的果糖,是能够促进酒精分解吸收的有效饮品。
6、蜂蜜水,酒前喝能够保护胃与肠道粘膜;酒后喝能够缓解酒后头疼。
7、酸奶,酒前喝能够起到预防醉酒的效果,这个我有做过实验;酸奶可以保护胃粘膜,延缓酒精吸收,酒后喝可以缓解酒后烦躁情绪,起到舒缓身心的作用。我在学校倒是常用这个方法,自我感觉有用。
8、葡萄,这个是我舍友告诉我的,可以缓解酒后反胃、恶心等症状。有一次我们学校部门聚餐,我朋友就买了葡萄来醒酒。
9、香蕉,据说可以缓解酒后胸闷。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致歉。
高血压怎么保养身体?
大家好,我是老年病科主治医师“路标指向老年病”!点右上角“关注”能更快捷了解我分享的医学知识。让我们结合《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正确认识“高血压怎么治”,正规的治疗高血压!
一、明确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是指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分级如表1二、第一次确诊为高血压称为初诊高血压,高血压也根据上表分级和下表中的危险因素分危险程度的,如表3和表4
三、是否初诊高血压病人开始就需要服用降压药呢?答案是不一定。需要根据患者本人血压分级和危险程度让医生判断是否改善生活方式调整血压,还是直接应用降压药物。如可以暂时不吃药的话,需要调整生活方式1-3个月,如血压还不达标就得服药了。程序如下图1四、非药物治疗(也就是生活方式改善),如下图:
五、药物治疗,同时高血压合并不同疾病,所优选的降压药物不同,如下图:六、下图为常用降压药物和其优缺点:
七、要想降血压控制达标,减少并发症,如一种药药物控制不住高血压,目前推荐联合用药,具体如下图:
以上是正规的高血压治疗程序,有不明白的可以留言,部分内容来自《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及网络!
我是老年病科主治医生“路标指向老年病”希望给您答疑解,关注、转发、点赞是对我的鼓励,有疑问请留言,我会尽快给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