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泡水喝的功效和副作用,赶黄草可以解酒养肝吗?
赶黄草,早在明代时期,便被记载在《救荒本草》一书中,写其具有多种功效。是苗族人经常用来治疗肝病的一味草药,甚至还有人将其与铁皮石斛、天山雪莲、深山灵芝等并称“中国仙草”,可见药用价值之高。
不过虽是如此,但现代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人并不了解什么是赶黄草,不知道其具体的功用是怎样的,有什么人是适合吃的……那今天,就让康康来为大家好好的讲解一下吧。
1. 清热解毒
在苗族人的很多实际应用中,会将其搭配以其他的清热药,治疗肝火过盛或是一时饮食上火等症。或是对于小便黄赤、尿频尿痛者,也有一定的作用。
2. 解酒护肝
有研究学家发现:赶黄草含有的没食子酸和槲皮素等成分,均为已知具有抗肝病毒和保护肝脏的有效成分,能恢复肝功能,降低饮酒和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对于预防酒精肝、脂肪肝及肝硬化具有比较好的效果。
6类人群很适合,最好要看看1. 喝酒的人群
现代的很多人在工作上也好,日常聚餐也罢,都免不了会被劝上几杯酒,或是自身就有饮酒的喜好。小酌可能还没什么太大问题,但长期喝,或是每次饮酒过量,那不免对身体就会形成不良的影响了。
尤其是长期大量饮酒必定会损伤肝。建议大家可以在饮酒前、后,准备15~30克赶黄草,可以再加点葛花,热水冲泡,放制温时便可饮用了。有解酒护肝的作用。
如果喝醉酒,出现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脘腹胀闷、心悸失眠、反胃等症状,也可以用赶黄草泡茶饮用,能够加速酒精分解,缓解醉酒的不适症状。
2. 熬夜者
“不熬夜的人生都不叫人生”成了现代多少人的生活写照,尤其是晚上11时至凌晨2时,肝胆经气血最旺,也是养肝血、肝脏开始排毒的最佳时间。很多人却还坚持在工作岗位上,或是打游戏打得乐此不疲,积年累月,肝就这样被熬坏了。
但要一时改过来也是不太可能的,毕竟生物钟有所固定了。建议先从饮食调整上做起,可以晚饭后备好赶黄草45克、酸枣仁8~15克,同煮,待煮开后放温即可饮,既养肝护肝,还有一定的安神助眠之效。
3. 饮食不规律者
很多人因工作繁忙,作息不规律,很少按时按点吃饭。要么暴饮暴食,要么吃了上顿,下顿就没安排上了,长期饥一顿饱一顿,容易导致肝脏对脂肪的储备能力上升,形成脂肪肝。
建议大家一定要改正这个坏习惯,按时就餐。实在容易忘,就定个闹钟,没时间做饭,可以点营养些的外卖(最好是有果蔬搭配、谷物充足、营养均衡的)。
休息日的时候,可以买些排骨,下赶黄草一起煲,也可以加些土茯苓,清甜爽口又护肝暖胃。
4.情绪化人群
在中医五行中有提及:“五情之怒对应五脏之肝”,也就是“怒伤肝”的由来。大致意思就是人在大怒时,气机上逆而不顺会严重影响肝的功能。而抑郁时,也会导致肝胆气血运行不畅,容易有胸闷气郁的症状。
因此,情绪波动大的人除了要及时调控好心态外,也可以喝杯赶黄草茶,疏肝理气,保养身体。不过不建议长期喝,一般喝个3~4天就可以了,一天也不宜超过3杯。毕竟疏肝理气这件事,和药茶只是治标不治本的。主要还是要调理气机,控制好自身的情绪。
5.长期用药者
像一些人群,因为自身疾病的关系,有时会需要服用到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环已胺等易伤肝的药物。
6.肝病患者
赶黄草对甲肝、乙肝、慢性活动性肝炎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此外,心血管疾病者、年长者、燥热体质者也可以常喝,有强身健体,预防肝病的功效。
本人不喝冰冷饮料?
谢谢邀请。经常肝胆湿热,舌苔厚黄,睡醒有眼屎应该怎么调理呢?你去看过中医没有,肝胆湿热是中医大夫说的还是你自我诊断的,湿热除了你说的症状还会有感觉自己身体发沉、头昏脑胀、大便凝滞便不净等,水在体内无法排出而形成了湿,加之毒素堆积而肝火胃火炽盛,早晨起来还会有口苦咽干等症状。如果是肝胆湿热,调理不在肝胆,而在脾胃。脾主运化,体内湿气重,是脾的运化功能失调所致。
我个人建议从加强脾胃功能开始调理。你说不碰冰冷饮料及油炸食物,过寒过热过硬不易消化食材在此阶段都要尽量避免。脾喜暖、喜黄色、喜甜食物,这就要注意食材的温热及身体的保暖,小米、南瓜、红薯、山药、土豆、香蕉、芒果等都是健脾食材,注意少食多餐,主副食搭配,饮食要容易消化,宜清淡饮食、少油少盐,多吃蔬菜,做菜最好以炖、煲、蒸为主。
牛羊肉、辣椒、葱蒜、辣味调料等热性食材暂时避免;螃蟹、一些寒凉水果等也有少吃,选择温性食材较好。身体的“火”比较容易祛除,湿比较难缠。不过、脾胃功能好其运化就好了,热和湿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我给你提一下几点个人建议,也是我在生活中自我调理的小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第一,每天早晨空腹吃一个苹果(晚上把苹果洗净,放在暖气上)。苹果有助消化功效,健脾胃,空腹吃给脾胃“增加动力”,果胶润滑肠胃促进排便。苹果还有较好的消炎杀菌作用,可帮助排出胃火,让脾胃运行舒畅。
第二,饭后喝点绿茶。绿茶有非常好的清理肝火的功效,每天5-8杯淡绿茶,可辅助提高肝脏解毒能力,起到疏泄肝胆的良好作用。如果你喜欢喝茶那就更好了,可以把喝绿茶当作生活中的“调味品”和爱好,以后则就不会经常引起上火了。
第三,吃点逍遥丸。女性朋友往往因为生活琐事容易生点气上点火,逍遥丸有着不错的疏肝理气解郁功效,吃几天感觉气顺肝舒。你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第四,喝点蒲公英茶饮。蒲公英2克,加生姜几片,煮开当茶饮。蒲公英可帮助清除肝火,也有一定帮助机体排毒作用。蒲公英性寒,不宜久饮,加生姜为了调和其寒性,喝几天就会感觉身体明显火消体轻,症状缓解停饮即可。
第五,冬季来临,身体一定要注意保暖。脾喜暖,身体暖和了会促进新陈代谢,气血也运行顺畅。每天早晨醒来按摩腹部,也会帮助肠蠕动、辅助健脾胃,促进湿热排出。
第六,多运动,天气寒冷可加强室内运动,增强体质,不断提升自身免疫力。
另外,多饮水,每天饮水量在2500毫升以上,利于清热排毒。一定要预防便秘,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及时排出肠内毒素会感觉一身轻松。可每天喝点蜂蜜水,滋润肌肤脏器,也会促进代谢。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睡眠好会改善脏器功能,有助于机体的正常运转。
以上仅代表亲吻生活—爱欣个人建议,如果症状严重最好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遵医嘱用药,或者中药调理也会比较好且见效快。
到了梧州一定要吃的当地美食有哪些?
龙虱
在河西江滨大酒店附近看到的一家肠粉店的师傅在做肠粉。
张记酸果品种丰富
米粉配上白云猪手、炸云吞吃
梧州就是一个吃货天堂,下面告诉你梧州的美食和特产的清单。
梧州,就是一个吃货的天堂,好吃的东西太多,完全停不下来。到梧州除了在保存完好的骑楼城游走,感受“小香 港”的浪漫情调,还必须吃那里的各种美食。
梧州的美食太多了,除了上面介绍的冰泉豆浆、新粤西楼、篱笆城,还有很多是在各街道上的美食。金龙巷对面的全胜美味牛杂很受欢迎哦,铺面不大,但是经常很多人吃;然后去大中路的醒醒田螺,田螺、豆腐卜、猪血、酸笋,这都是我每次回来梧州必要吃的,难忘的美食;继续穿过南环路,到大南路的伟记全蛋龙须面吃云吞面,这间老字号起码开了20多年了;然后走到旁边的牛皮巷,这里有好吃的炒粉和老友粉;往前就是中山菜市了,中山菜市的肠粉,虽不是梧州的老店,而是平南仔肠粉,但是也是用铁托盘做的,嫩滑嫩滑的;在中山菜市还可以买豆腐渣,这是梧州独有的,做汤和炒都好吃。在这里买蜜枣也比较便宜;出了菜市,可以到北山脚吃五福龟苓膏,我要了加红豆的龟苓膏,甜美的感觉油然而生;
从五福龟苓膏店出来,走过中山路,进入骑楼城,美食更多。在国泰广场门口或者五坊路里面,会发现一档买龙虱的小摊,天天摆摊的,在其他地方很难吃得到哦。梧州的凉茶很有名,骑楼城五坊路的福康草药店的大碗茶,1.5元一碗,清热祛湿;再往前走到五坊路特色小吃街入口,有家张记酸果,是个老字号,获得梧州金牌特色小吃奖的,在这里,莲藕、苦瓜、山楂、芥菜头、刀豆......反正什么都能腌酸,口感各不相同,相同的是酸甜可口、爽脆。
走过特色小吃街还有很多好吃的,大家可以看上什么吃什么,我推荐走到特色小吃街的另一头,就是四坊井,吃四坊井田螺。这里的石螺相对清淡一点,味道很鲜,还有豆芽、酸笋都不错,我还买了带回南宁,几个南宁的团友都赞不绝口,旁边的文姐冰井粽子店的鸡仔饼很有名,是一对老夫妇开的,鸡仔饼的最大特点是耐人寻味。它有深度,越嚼味越好,吃完后隐藏在牙缝里、舌底下、嘴角边的美味余香仍在不断辐射,久久萦绕,这里的鸡仔饼是18元一斤;吃完四坊井石螺,往坡上走,还有一家南华里粉店,南华里原本在九方路那边,后来搬到这里的,这里的粉汤清淡但味道好。主要是这里有炸云吞、白云猪手,都是很久没吃的美食,点上一碟配着素粉一起吃,很不错。
比较有名的分店还有在桂江二路上的超记,梧州河粉既薄又滑,加上超记用猪骨熬制的汤浓郁鲜甜,牛腩焖得软香够味,腐竹又甜又脆,还有丰富的配菜,各种香料、辣椒、酸嘢任君选择,让人忍不住大快朵颐。
晚上夜宵,可以去河西的肥婆烧烤或者河东马皇街吃卿记烧烤,鸡屁股、烤鸡翅、鱼泡,还不错。
梧州骑楼城的南堤路(沙街)是传统的卖杂货的街道,批发蜜枣,同心粉,坚果,菜干这类的东西为主,菜干拿来煲汤,很软的哦,也清甜,很值得逛一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逛逛。
金龙巷对面的全胜美味牛杂很受欢迎哦
美味的牛杂
粘上酱料,美味
大中路的醒醒田螺店,品种多
田螺,够辣
猪红、酸笋、田螺、油果是必吃的
油果
手工现场制作的肠粉在梧州的大街小巷都会遇到
做好的鸡蛋肠粉
配料多
滑滑的,很好吃的肠粉,不要错过了。
中山菜市卖的豆腐渣,色泽好
豆腐卜(油果)
北山脚的五福龟苓膏店
品种多
我喜欢加红豆的龟苓膏
在国泰广场门口或者五坊路里面,会发现一档买龙虱的小摊,天天摆摊的,在其他地方很难吃得到哦
5毛--1元一只龙虱,很和味
福康草药店的凉茶什么时候都那么多人的
清热祛湿的大碗茶
喝完还可以带走,这种包装可以保存15天
五坊路特色小吃街口的张记酸果店
酸山楂、包菜
品种就是多
可以每一样要一点来吃
酸苦瓜我是第一次吃,很脆的
累了,可以在梧州特色小吃街坐在休息一下
走到特色小吃街的另一头,可以买这家的鸡仔饼
旁边的四坊井田螺店
我们打包回南宁,两个达人都说好吃啊
先吃一碗,美味
豆芽配着田螺汤吃,也是极好的
南华里粉店
各种小菜
要一碗素粉
配白云猪手,酸猪手,爽脆的
炸云吞
有空的话,可以到南堤路也就是沙街买干货
同心米粉
菜干
土茯苓和茯苓有什么区别?
大家好,我是拉面那些事儿,本人从事兰州牛肉面行业多年,对于汤的制作和用料是专业级别的,下面我就说说土茯苓和茯苓的区别,以及土茯苓该如何熬出美味的汤。
个人主页有一系列兰州拉面制作视频教程和拉面各种配方的分享,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下
一段话说清土茯苓和茯苓的区别1,名称虽相似,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
土茯苓:是植物的根茎部分,有须子。
茯苓:是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
2.味道上的不同
茯苓味甘且平淡,土茯苓味苦。
总结:两种食材虽然类似,但是在作为汤中的滋补料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作用效果。作为滋补料的作用就不多说了,下面就详细说说土茯苓怎样熬汤比较好喝!
分享拉面专业知识,讲解专业拉面技巧,关注我教你在家自学兰州拉面
土茯苓熬汤的注意事项,建议收藏1.土茯苓味苦,如果熬汤的量太少,那么就要注意土茯苓的用量,切记不可添加过多,因为土茯苓是有苦味的。
解决方法:若用土茯苓熬汤已经出现苦味,那么准备适量冰糖,放入汤中熬煮即可,也可一开始就放入冰糖,冰糖除了能够中和土茯苓的苦味,还能够增加汤的鲜味,冰糖具有提鲜的作用呦!
个人主页有各种卤菜做法的讲解和卤菜香料配方的分享,定时解答卤菜制作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2.土茯苓和禽类食材搭配最好,用土茯苓熬汤,个人的建议是和禽类搭配,例如:鸡汤,老鸭汤,鸽子汤等等,原因一土茯苓用于熬汤主要是作为滋补料,而鸡汤,鸽子汤是最常见的滋补汤,原因二,添加土茯苓最好适量放些冰糖,而冰糖可以为汤提供鲜味,而禽类食材制作成的汤最大的特点就是鲜美味,所以两者搭配会是锦上添花的效果。
3.土茯苓分为干的和新鲜的,干的土茯苓需要浸泡40分钟左右后在熬汤,新鲜的不用浸泡。
分享餐饮实战干货经验,讲解专业餐饮知识,关注我教你在家自学兰州拉面
土茯苓熬汤做法食材:土茯苓,老母鸡,冰糖
食材处理:老母鸡用流水清洗几遍,然后将胸腔内的脏东西全部清理干净,再用清水浸泡2个小时左右,期间多次换水,然后再次用流水冲洗,目的是去除鸡肉中的血水,血水是鸡肉中异味的主要来源。
个人主页有各种牛羊肉汤的做法讲解和高汤制作经验分享,定时解答调汤制作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熬汤步骤:
1.将处理好的整鸡放入清水中,然后大火烧开后,打去血沫子,直到汤中无明显血沫子出现为止。改为小火煲汤。
2.要想鸡汤鲜美且富有营养,那就要做清汤,所以熬汤用小火熬制3个小时左右,在汤即将出锅前40分钟左右,加入准备好的土茯苓和冰糖即可。
个人主页有详细拉面制作视频教程和拉面各种配方的分享,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下
3.根据个人口味给鸡汤调味,每斤汤放一味勺的盐,鸡精适量,味精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是否添加,然后搭配少许香菜香葱沫即可。
提示:如果想要鸡汤味道醇正,土茯苓切记不要切的太小太碎,要保证汤是汤,肉是肉,土茯苓是土茯苓的完整性。
个人主页有一系列兰州拉面制作视频教程和拉面各种配方的分享,本人定时分享:
各种面食制作的讲解,各种卤菜制作的讲解和卤菜香料配方的分享,各种汤类制作的讲解和调汤经验分享
分享餐饮实战干货经验,讲解专业餐饮知识,关注我教你在家自学兰州拉面,喜欢文章,记得点赞呦!
大家有好办法去湿气吗?
网络上铺天盖地都是祛湿的方式方法,各种各样的都有。也有很多人使用了很多方法,但效果并不明显,这时为什么呢?其实,主要还是没有搞清楚什么是湿,或许我们将湿想的太过简单了;认为湿就是水,只要排出来就好了,真的如此简单吗?
什么是湿邪,都包括有哪些病理产物湿、痰、饮一源三岐,三者都是津液不归正路化而成型的病理产物。一旦形成之后,就成为致病的病邪,引起多种病理变化,表现为各种证候,或为湿病、或为痰湿、或为饮病。
湿、痰、饮三者的区别
湿性重浊粘滞,每多迁延难愈;痰多粘稠,为病无处不在;饮则清稀,每多停聚于胸腹四肢。但湿聚可以成饮,饮凝可以化痰。
湿、痰、饮的产生与肺脾肾三脏功能的失常密切相关,因肺主布津液,并有通调水道的功能,若肺失宣降,水津不能通调输布,便可水湿停聚,为痰为饮;脾主运化水液,如果脾的运化不力,也可使水湿不行,停聚而为痰饮;肾主蒸化水液,若肾阳不足,蒸化无力,水不化气,就可以导致水湿停聚而为痰饮。
由此可以看出,湿、痰、饮的病理为本虚标实,脾肾亏虚为本,水湿困阻、痰饮停聚为标,临证时应分清标本虚实的主次,标实者治疗当化湿、祛痰、蠲饮;本虚者当重在健脾温肾。所以,湿邪并不是简单的什么红豆薏米茯苓之流就可以搞定的。
湿邪的辩证论治湿邪侵入人体,常常是根据脏腑功能的不同,素质的差异,以及治疗不当而转化,如脾阳素虚者,容易寒化,胃热素盛者,容易热化;过用寒凉者,容易寒化,妄加温燥者,容易热化。
湿从寒化,多容易损伤脾阳,湿从热化,多容易耗伤胃阴,这又是湿邪寒化或热化后的发展趋势。但湿为阴邪,其性粘滞,湿盛则阳微,湿从寒化,乃湿邪致病的主要发展趋势,故在治疗时,寒化多于热化。
1、寒湿困脾型
表现:脘腹闷胀、不思饮食、泛恶欲吐、口淡不渴、腹痛溏泻、头重如裹、身重或肿、苔白腻、脉濡缓。
治疗原则:温中化湿
处方:胃苓汤、实脾饮等加减化裁。
2、湿热中阻型
表现:脘腹痞闷、呕恶厌食、口苦口粘、口渴不欲饮、尿赤、或面目肌肤发黄、或皮肤发痒、或身热起伏,汗出而热不解,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疗原则:清热化湿
处方:连朴饮或甘露消毒丹加减化裁。
3、脾虚湿阻型
表现: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四肢困重、脘腹不适、纳谷不香、厌食油腻、大便溏薄或者泄泻,舌苔薄腻,舌质淡胖,脉濡细。
治疗原则:健脾化湿
处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痰的辨证论治痰之所以致病,非常广泛,它可以是排出体外的有形之痰,又可以是痰的特异性症状,由于它的生成原因不同,所在的性质上也就有了寒、热、燥、湿、风等多种痰;由于它所在的脏腑部位不同,症状表现也各有特点。
1、痰阻于肺型
表现:咳嗽气喘或痰鸣有声,痰多、色白,易于咯出,或伴见恶寒表证,苔薄白腻,脉浮或滑。
治法:宣肺化痰
处方:止咳散、杏苏散等处方加减化裁。
2、痰蒙心窍型
表现:神昏癫狂、胸闷心痛、或者昏倒在地,不省人事,痰中痰鸣,舌苔白腻,脉滑。
治法:化痰开窍
处方:可用导痰汤或者苏合香丸进行加减。
3、痰蕴脾胃型
表现:纳食呆钝、恶心呕吐、痞满不舒、倦怠乏力、身重嗜睡、舌苔白腻、舌胖,脉濡缓。
治法:健脾化痰
处方:可用平胃散、六君子汤加减。
4、痰郁于肝型
表现:咽喉不适,好像有东西梗塞,胸胁隐痛,嗳气,易怒善郁,舌苔薄白腻,脉弦数。
治法:解郁化痰
处方:四七汤加减
5、痰动于肾型
表现:喘逆气急而促,动则加重,或者浮肿畏寒,腰膝冷痛,晨泄尿频,舌淡脉沉细;或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弦细带数。
治法:温肾化痰或滋肾化痰
处方:可用济生肾气丸或者金水六君煎加减。
6、痰留骨节经络
表现:骨节疼痛肿胀、肢体麻木不仁、或半身不遂,或口眼涡斜,或见瘰疬、瘿气、结节、肿块、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软坚散结、通络化痰
处方:四海舒肝丸、指迷茯苓丸加减。
饮的辨证论治饮的形成,多由于脾肾阳气素虚,水液转输蒸化无力,复加水湿浸渍、饮食所伤,使脾的运化转输功能被遏,水谷不得化为精微,输布全身,以致水液停积于某一部位,积水成饮。如饮停胃肠者为痰饮,水流胁下者为悬饮,淫溢肢体者为溢饮,饮犯胸肺者为支饮。但发病机理总属阳虚阴盛,输化失常,水饮停积为病。
1、痰饮
表现:脘腹坚满而痛,胃中有振水声,呕吐痰涎清稀,口不渴或渴不欲饮,头目眩晕,或肠间水声漉漉,舌苔白滑或黄腻,脉弦滑。
治法:温阳化饮或攻逐水饮
处方:苓桂术甘汤、己椒苈黄丸加减
2、悬饮
表现:胸胁胀痛、咳唾、转侧、呼吸时疼痛加重,气短呼吸急促,舌苔白,脉沉弦。
治法:攻逐水饮
处方:十枣汤、葶苈大枣汤、泻肺汤加减
3、溢饮
表现:肢体疼痛而沉重,严重的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见发热恶寒而无汗,咳喘痰多泡沫,舌苔白,脉弦紧。
治法:温散化饮
处方:小青龙汤加减
4、支饮
表现:咳喘胸满、严重的不能平卧,痰如白沫量多,久咳面目浮肿,舌苔白腻,脉弦紧。
治法:寒饮伏肺者宜温肺化饮;脾肾阳虚者宜温补脾肾
处方:温肺化饮可用小青龙汤加减;温肾补脾可用肾气丸、苓桂术甘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