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糖的正确吃法,哪种药治疗风湿最好?
指导医师:哈尔滨滨江痛风风湿医院副主任医师代绍备注:文章当中所有出现的药物名称,均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擅自服用药物导致的一切后果,患者本人自负!
我们先来看一下药物疗法中所要用到的药物吧。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只要有:抑制已出现的疼痛和炎症的非甾体抗炎药,直接作用于免疫异常这一疾病元凶的传统DMARDs,以及药效强大的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两种功能的生物制剂。药物疗效越明显,副作用就越大。因此,比起积极的治疗,首先重视安全性的“防守治疗”一直都是主流。
但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当中,有不少在发病早期症状就发展迅速或者知道患病时就已经出现了关节损伤。在这样的情况下,曾经有不少人采取防守治疗,结果病情发展到了无法挽回的境地。因此,最近重视“进攻治疗”的医生逐渐增多,一般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就开始使用高效药或者多种药物联用。现在药物的种类比较丰富,当出现副作用或者效果不明显时,可以及时地调整药物种类和组合。
在此,为了能够安心用药,患者本人掌握药物相关的正确知识非常重要,下面我们详细了解一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用药。
止痛和抗炎药物——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中,使用最普遍的就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这种药在消炎的同时还具有解毒作用和镇痛作用,不局限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其他伴随有疼痛的疾病中也被广泛使用。这里,我们在对抗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进行说明之前,首先来简单了解一下疼痛产生的机制吧。
疼痛也包括各种类型,大致可以分为短时间内消失的刺痛和长时间持续的钝感两种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疼痛大多情况下都属于后者。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炎症引起关节及周围组织损伤,就会不断地释放引起疼痛的“发痛物质”。而且在感觉神经末梢有感受疼痛的“受体”,当发痛物质和疼痛受体结合就会感觉到疼痛。发痛物质有各种各样的类型,这种发痛物质和与炎症有着密切关系的物质——前列腺素相互反应,会加剧疼痛。此外,如果加上关节运动等物理刺激,就会进一步加剧。
根据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化学构造,可以分为羧酸类和烯醇酸类(非酸性)两种类型。一般广泛使用的是羧酸类,烯醇酸类的药物抗炎效果相对弱点,而且羧酸类抗炎药还可以进一步分为几个小组。下面所列的最具有代表性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分类,标准名、商品名和主要副作用一览表。
如表所示,无论哪种药物都有各自的特点,医生应当在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副作用的出现方式以及生活环境等问题的基础上选择用药。比如说,“洛索洛芬”和“舒林酸”等在胃和肠基本不产生作用,而在肝脏代谢后产生作用,所以对胃黏膜的影响很小。此外,昔康类药物一天服用一次就可以了,对于繁忙患者非常方便。另外,也有阻断环氧酶2的药物“COX-2”。这种药物的特征是,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非甾体药物对肠胃损害的副作用,作为副作用较小的镇痛剂近年来在欧美被广泛使用。
非甾体抗炎药中,除了前面介绍到的内服药,还有栓剂、膏剂和膏药等外用药。
用于栓剂不经过肠胃而通过直肠黏膜吸收,可以减轻对肠胃的损害。此外,由于药效可以迅速到达炎症部位,具有良好的时效性。不过栓剂也并非完全没有副作用,有的患者会因为直肠黏膜的刺激发生腹泻,也有患者因长期使用而发生肠胃功能紊乱。此外,随着关节功能障碍的发展,有时从肛门放入栓剂这个动作也会变得困难。这样我们就必须要先了解栓剂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另外,膏剂和膏药通过皮肤被吸收,因此只在局部产生药效,不会影响到全身。有极少出现皮肤瘙痒和皮疹的情况,但是不必担心肠胃功能紊乱的问题。而且在抹药或者粘贴膏药时凉爽的感觉和按摩可以达到减缓疼痛的效果,均属于方便使用的药物。
此外,这些外用药物可以和内服药一起使用,特别是栓剂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在疼痛得不到缓解时或者睡觉之前可以应急使用。
对免疫系统起作用的药物——抗风湿药抗风湿药(DMARDs)和非甾体抗炎药相比药效比较缓慢,属于慢性药物。也就是说,并不是今天吃了明天就能够显效的药。抗风湿药的效果一般会在用药1个月之后显现,有的情况下可能会在2~3个月之后显现。不过尽管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确可以很快见效,控制疼痛和炎症,但并不能阻止疾病的发展,比方说全身有10处关节出现症状,用药后即便总体上疼痛程度有所减轻,但疼痛的关节数并没有减少,甚至其他关节也会开始出现疼痛。
这时,抗风湿药和相关治疗方式就登场了。虽然抗风湿药比较花费时间,但是如果药效出现的话不仅可以减轻疼痛,同时10处疼痛的关节可能会减少到3处,能够有效地抑制病症向其他关节扩散。这是因为药物直接作用于炎症的起因——免疫系统,可以使病情向良好的方向发展。这一点可以通过检查的结果来验证。不仅是表示炎症程度的血沉、CRP的数值,就连和免疫异常具有密切关联的风湿因子也会得到改善。
抗风湿药有很多种,每一种药物的作用机制都不同,各有各的优缺点,依据病情变化,西部痛风风湿医院的医生也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使用单一或合并多种药物使用,最终的目的是控制作病情,让器官不再破坏且能保有它们原来的功能。
非甾体抗炎药的目的是控制已经出现的炎症,与之相对应,抗风湿药的目的在于控制疾病的根本——引起炎症的免疫异常。也就是说这完全就是治疗目的不同的两种药物,决不能因为见效慢就停止用药。根据抗风湿药对免疫的不同作用方式,可以分为免疫调节药和免疫控制药两种。这里我们分别了解一下。
①免疫调节药:类风湿性关节炎中,滑膜因为免疫异常而发生炎症,持续发展的话滑膜细胞出现增生。增生的滑膜侵蚀软骨和骨头,进而逐渐破坏关节。免疫调节药就是改善免疫异常的药,有用于免疫系统的药和抑制滑膜增生的药物。
比如柳氮磺胺吡啶,这是普遍的抗风湿药,和风湿一样作用于免疫系统,最近发现该药物对滑膜增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比如注射金制剂,对免疫系统和滑膜增生也同样有抑制作用,根据症状一般大多数情况下2~3个月后出现效果,在效果显现的阶段可以采取维持疗法。不管是哪一种免疫调节药,其药效和副作用都因人而异。在一定的时期内,持续服药但是不见效果或者副作用比较显著时,要向医生进行咨询,调换成其他免疫调节药或免疫抑制药。
②免疫抑制药:免疫抑制药就是具有抑制、降低正常或者非正常的免疫功能的药。目前作为免疫抑制药而被广泛使用的有不少。
比如甲氨蝶呤,能够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异常的免疫反应,是具有代表性的免疫抑制药,该药作为抗风湿药效果强大,这一点得到了很多专家的认可,但是也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一定不要自行买药,关键是按照医嘱有计划地服用;此外,近年来在欧美也出现来氟米特的强效抗风湿药被认可,这种药比甲氨蝶呤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更明显,而且在抑制骨质破坏方面也有良好的效果,一般1个月或者更早显现效果的患者比较多。
但是免疫抑制药也会抑制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有时会引起较大的副作用。此外,无论是哪种药都具有催畸性(导致畸性的可能性),所以孕妇或者准孕妇都一定要慎重使用,千万按照医嘱正确使用。
急剧改善症状——类固醇抗炎药能够有效、急剧改善症状的类固醇抗炎药,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来说是一种非常值得关注的药物。所谓类固醇抗炎药,是一种能够人工合成我们身体中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药物,又被成为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类药或者类固醇类激素。具有非常好的抗炎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也有很好的抑制疼痛的效果。在开发当初,由于效果非常明显,作为特效药被广泛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但是,之后的研究逐渐清楚了类固醇类药物对身体的影响,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出现副作用包括情绪低落、糖尿病、呕吐和骨质变松。而且,如果突然停止用药的话,有时会出现反弹,症状进一步恶化。因此,我们为了避开药物的副作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出现全身症状时,特别是限于同事出现血管炎和胸膜炎等情况下使用类固醇类药物。西部痛风风湿医院多年临床经验总结了新的对策,正在逐渐重视通过合理的使用方法改善症状。
类固醇药物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慎重使用,既不能因为止痛效果明显就随便加大剂量,也不能因为害怕副作用就停止用药。因此,我们看一下关于类固醇药物的一般用法。
类固醇药物中根据药效的快慢,有从缓和作用到急剧作用的各种类型。其中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是药效比较稳定的泼尼松、地塞米松、肾上腺皮激素等。当炎症和免疫活跃时,哪怕不出现全身的症状,为了阻止疾病的发展也会采取尽量在早期同时使用抗风湿药和类固醇类药的方法。由于抗风湿药物药效缓慢,类固醇药可以作为过渡药物。此外,不少医生为了减少非类固醇类药物的副作用,也希望通过少量的类固醇药来达到抗炎效果。当关节炎症和疼痛减轻后,要逐渐减少用药量,并逐渐停止用药。假如以后疾病复发的话,理想的做法就是少量或者短期内服用类固醇药。
类固醇药除了一般使用方法外,还有特殊的使用方法。比如当出现全身症状时,有必要大量使用类固醇药,特别是血管炎比较严重时;其次还有一种脉冲疗法,当并发风湿性胸膜炎时,可针对非常有限的患者大剂量连续使用;通常比较普遍的是向关节内注射类固醇药的关节内注射类固醇药的关节内注射疗法,是一种运用历史比较长的疗法,其副作用相对比较小,而且疗效明显,但是两次注射之间还是要有间隔;还有一种疗法是静脉注射类固醇药物,可以高效达到炎症部位,这种方法对炎症反应比较活跃时期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比较有效。
虽然类固醇药是药效和副作用都很强的双刃剑,但是如果能够正确使用的话,并不是可怕的药物。疼痛影响到正常生活时,寻找医生商量一下关于副作用的对策,正确地使用即可。
而且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只要炎症持续的话,关节就会不断受到伤害,不久就会变形。而骨骼一旦变形就再也回不到原来的样子。当非甾体类药物达不到抗炎效果时,就需要类固醇类药物的强大作用;在抗风湿药出现药效之前,要考虑到关节破坏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类固醇类药可以迅速奇效,有力地控制症状,但是用药期间一定要适当休养,最好住院治疗比较妥当。
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如果持续使用类固醇药的话就会出现副作用,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长期依赖这种药物,所以必须有其它治疗作为主打,辅助药物治疗。抑制发炎反应与免疫调节——生物制剂最近,取得显著发展的治疗风湿的“生物制剂”,生物制剂主要是用来抑制体内发炎反应物质,像是肿瘤坏死因子或IL-1等胞泌素的作用而发展出来的。由于它是用生物科技所研发出来的蛋白质制剂,而不是一般的药,因此把它们归类到所谓的生物制剂项中。如同DMARDs(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一样,它也有免疫调节作用。一般来说,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TNF-α拮抗剂有三种,可溶性TNF-α受体融合蛋白依那西普、英夫利昔单抗和阿达木单抗。其中常用的有益赛普、类克、胸腺肽和转移因子(TF)等药物。
与其他的DMARDs最大的不同点是,它所作用的对象十分明显,且对细胞一般正常的运作并不会有影响,属于选择性的免疫抑制剂。我们发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作为细胞活素之一的TNF引起关节幻魔的增殖,导致软骨的损害,作为治疗风湿的生物制剂而被最初开发出来就是TNF的抗体,或者是抑制TNF的受体的抗体。这些药对风湿的症状都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在欧美有相当多的医院使用。除此之外,抑制骨质损害的生物制剂和能够导致关节炎中增殖的细胞凋亡的生物制剂也都逐渐开始临床使用,这些药物至少能够治疗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疼痛和肿大的罪魁祸首——滑膜炎。
比如依那西普,是由美国生物科技公司生产的生物制剂,是一种蛋白质双聚体,以基因工程技术集合肿瘤坏死因子p75接受体(TNFR)与免疫球蛋白,能够有效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NF)的生物活性,达到抑制发炎的效果,用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癣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自体免疫疾病。依那西普注射液正式在我国商业上市,中度至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成年患者对包括甲氨蝶呤(如不禁忌使用)在内的DMARDs无效时,可用依那西普与甲氨蝶呤联用治疗。已证实依那西普注射液单独使用或与甲氨蝶呤联用时,可降低X线检测相的关节损害进展率,并改善关节功能。
如果已经开始使用生物制剂类药物,或是DMARDs类药物,而想要停止类固醇药物的治疗时,必须注意:类固醇在停药阶段中,最忌讳的就是突然停药,因为突然停药时可能瞬间让体内的类固醇含量不足,导致类固醇戒断症候群,常会出现精神不振、恶心、呕吐、没有食欲的现象,更进一步缺乏的话会出现休克、意识混乱甚至血压下降、昏迷等,会引起生命危险的副作用。所以当开始进行一个新的药物疗程时,的确可以减少类固醇的用量,但必须在主治医师的检测下进行,一次减少部分的药量,直到完全停药。
为什么说对关节有好处?
一提到氨糖,许多关节炎患者朋友肯定忘不掉在药店里,店员一个劲地推销某臣倍健、某尔奇氨糖保健品的样子,听店员夸得天花乱坠,但想到它是保健品以及不菲的价格,始终是犹豫不敢买。
其实氨糖不仅常见于保健品,在正规医院里也是一个常规使用的药品,两者有效成分没有差异。
氨糖是什么?氨糖全称氨基葡萄糖,又称葡萄糖胺,即葡萄糖分子的一个羟基被氨基所取代。氨基葡萄糖是蛋白质或脂类糖基化反应中的重要前体,也是软骨的天然成分,其在软骨细胞的正常代谢、软骨基质的合成中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氨糖生成逐渐减少。研究表明,30岁左右时人体内的氨基葡萄糖只相当于青少年时期的18%;60岁以后,氨基葡萄糖在人体内的含量已经微乎其微。而在骨关节炎发病过程中,常伴随着大量的氨基葡萄糖缺失。
所以,氨基葡萄糖的补充是有必要、有好处的。
为何氨糖常与软骨素一同出现?市面上的氨糖保健品通常是氨糖软骨素,医院里医生给膝骨关节炎患者开具氨基葡萄糖的同时,通常还会搭配软骨素,这个软骨素又是什么?为什么使用氨糖时会与软骨素“形影不离”呢?
软骨素广泛存在于人体软骨组织中,化学结构上其为一类多糖,即糖胺聚糖,其可与蛋白质以共价键结合形成蛋白多糖。正常关节软骨中含有大量的水合性软骨细胞外基质,软骨细胞只占整个软骨体积的2%左右,而软骨基质的主要成分就是胶原(主要是II型胶原)和蛋白聚糖,可以说软骨素是维持正常软骨成分及功能的必要条件。
随着年龄的增加,软骨面的自然磨损出现,但软骨素与氨糖一样,机体内的合成却都逐渐减少,这就为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两者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同时缺乏,所以需要补充时也需要一同考虑。而更重要的一点是,两者的同时使用对于改善骨关节炎病情有着“1+1>2”的效果。
多项研究表明:软骨素和氨基葡萄糖具有抑制骨关节炎进展,改善骨关节炎症状的效果。在《膝骨关节炎阶梯治疗专家共识(2018版)》和《膝骨关节炎诊治指南》中,此两种药物均被称为慢作用药,推荐给有症状的膝骨关节炎患者使用,并且推荐两者联合使用。
从药理学上讲,这两种药物在体内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比如硫酸软骨素可以促进氨基葡萄糖在关节中的渗透,氨基葡萄糖可促进软骨基质合成,而硫酸软骨素则可抑制软骨基质降解。
膝骨关节炎治疗中,氨糖软骨素的效果有限氨基葡萄糖联用软骨素起效时间缓慢,通常需要持续服用1-2个月后才逐渐表现出效果,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点。它俩作为“软骨补充剂”起效时间慢,所以在膝骨关节炎治疗中,早期需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减轻疼痛。
1. 药物治疗代表——非甾体抗炎药
关节炎的炎症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病理过程,参与炎症反应的介质非常多,非甾体类抗炎药并不能完全抑制炎症,但可以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环氧化酶,阻止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从而发挥作用。
前列腺素是参与和介导炎症反应的重要化学因子,可导致发热、疼痛、血管扩张、通透性升高及白细胞渗出等一系列病理反应,非甾体抗炎药就是通过减少前列素的产生而发挥作用。
关节炎治疗中国最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有布洛芬、萘普森、双氯芬酸钠、尼美舒利、洛索洛芬、美洛昔康、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等。需要提醒的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加大药量并不能提高疗效,只会增加副作用,所以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 关节腔注射治疗
关节腔穿刺:既可以用于疾病的治疗,也可以帮助疾病的诊断。比如当关节腔存在大量积液时,通过抽吸关节腔中的积液能有效缓解疼痛及肿胀症状;把积液进行革兰氏染色、细菌培养、结晶分析可以帮助鉴别感染与炎症过程。
针刀镜下引流尿酸盐积液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酸钠是由N-乙酰氨基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组成的多糖,广泛存在于人体结缔组织、上皮组织及神经组织中,是关节液的正常组成成分。透明质酸钠注射到关节腔内,可触发患者内在生物学反应,包括减少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促进患肢关节软骨修复及营养、整体改善关节功能等;临床效果可持续6-12个月。
封闭:在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时,还可联用皮质类固醇,即大家熟知的“激素”。可以帮助在短期内明显缓解患肢关节的疼痛。
关节PRP:也叫关节腔注射富血小板血浆。富血小板血浆是自体血离心后所得富血小板血浆。研究证明:富血小板血浆在骨关节炎治疗中对抑制软骨退变、减少滑膜炎症、增进软骨分化、促进软骨再生有重要作用。
3. 手术治疗
对于部分症状严重关节炎患者,手术则是不可避免,“快刀斩乱麻”地果断解决问题,反而能够换来新生。比如晚期膝骨关节炎患者行走时疼痛明显,并伴有不能下蹲、活动受限等症状,且前面所提药物、注射疗法以及其它保守疗法并不能改变症状时,应该“尽早”进行手术治疗。根据病因、部位、原理的不同,常见有关节置换、关节镜手术以及截骨术等。
总结氨糖之于关节来说是一味良药,但其作用有限,还需要和软骨素配合行事。症状、程度严重的关节炎往往需要数种治疗方式共同协作;除了本文所提的软骨补充剂、非甾体抗炎药、注射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还有其它运动疗法、按摩疗法、中医理疗、微创治疗等等。存在长期关节症状的患者朋友,建议还是有必要尽早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我是风湿免疫科乔方医生,原四川省人民医院全科医生。整理发布不易!如果您觉得看了有帮助,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如果您有不同的观点,也欢迎您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讨;也可以转给您身边需要的朋友;谢谢!
氨糖对肝硬化的病人有副作用吗?
我们不能小看肝硬化,肝硬化的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已被公认为导致肝癌的常见原因,所以科学对待,积极治疗是早日逆转肝硬化的关键。那么,肝硬化可以吃氨糖吗?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于肝硬化的病人,如果能够正常饮食的话,一般不要太多鼓励他吃大量的含糖量比较高的饮食,均衡饮食非常重要。患者每天按照1500—2000卡路里的供给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过度营养,例如吃太多的糖,这些糖如果不能够利用,大量的糖就会增加肝脏和胰腺的负担,有时候这些机体暂时不能够用的糖暂时储藏起来,增加脂肪肝的发生。
所以目前还不清楚肝硬化能不能吃氨糖,建议患者先去咨询医生或药师,根据他们的建议来决定吃不吃。合理健康的饮食有助于缓解肝硬化病情,但是有些食物若是患者不加以注意,还会导致肝硬化的病情加重,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一般来说,肝硬化不能吃以下几种食品,请各位患者注意:
1.肝硬化与肥甘厚腻和高蛋白食品:由于肝硬化患者食欲较差,消化功能减弱,因此要少吃肥甘厚腻之品。对晚期肝硬化患者则要控制蛋白质的摄人,因一次吃人大量蛋白质食物,会使血氨过高,肝脏无能力将血氰迅速转变为尿素,易诱发肝件脑病等中毒反应。因此,肝硬化患者不宜多吃午肉、对虾、海参、乌鸡、羊肝竿。
2.肝硬化与油炸、煎、炒及烧烤食物:肝硬化及腹水患者忌用油煎、炸、炒及烧烤食物。这是由于脂肪燃烧后会产生一种化学物质——丙烯醛,它经血液循环至肝脏,刺激肝实质细胞。这类食品有炸猪排、炸牛排、油条、油炸鸡、烤鸡鸭、烤羊肉、油炸花生等。
3.肝硬化与酒:酒在体内的代谢都在肝脏中进行,当肝硬化时,肝脏的解毒功能减弱再度饮洒,必然加重肝脏负担,故肝硬化患者不宜饮酒。
4.肝硬化与强烈刺激性调味品:强烈刺激性调味品如辣椒、辣油、大葱、大蒜、咖眶、味精、芥末、桂皮、茵香等,都要在肝内进行代谢,故肝硬化患者不宜食用。如系脂肪肝而引起的肝硬化,更必须少吃甜食。
5.肝硬化与过硬食物:患肝硬化时,肝脏的阻力非常大,流入肝脏的血流压力会不断地增高,导致食管下段和胃底部的静脉曲张。这些曲张的静脉仅由一层就膜所支持,如遇粗糙、坚硬的食物摩擦,便会引起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从而造成危险。因此干硬食品如饼干、干炸鱼、核桃、栗子、杏仁等,必须禁食s如需食用,必须用水泡软或加工成细末再食。另外,吃鱼时,要注意鱼刺,以免鱼刺刺破食管而引起出血。
如何选择钙片?
目前就我们在市面上看得多的钙剂为:碳酸钙、氯化钙、乳酸钙、柠檬酸钙和葡萄糖酸钙等。其实无论是哪款钙剂,都不是纯的钙元素,而是某种钙盐。我们把这些补钙产品分类来看。
无机钙
无机钙其实是最早出来的一代钙片,像碳酸钙、磷酸氢钙、氯化钙等都属这类。
这类钙剂的特点是含钙量高,但是水溶性比较低,在体内需要借助胃酸分解成钙离子,然后再被人体吸收。属于钙含量高但是吸收率低的一种。
有机钙
有机酸钙主要是有葡萄糖酸钙、乳酸钙和柠檬酸钙这几种。这类钙水溶性好,但含钙量相对较低。
而这其中要比较哪种钙剂更好,主要从下面两个方面来看:
1.含钙量
其实不管是哪种钙剂,如果身体钙营养正常的情况下,一般钙剂吸收率在40%左右;而如果是钙缺乏的话,则吸收率可能达到75%。
所以在吸收率差不多的条件下,含钙量高的自然人体吸收的就多。而这个大家可以查看产品的标注。
有些会直接表明含钙元素的量,大家可以依此作为比较。不过,有些产品写的是钙化合物的总量,这跟钙元素就不一样了,这个需要换算。当然,狗狗建议自己看不明白的,可以直接咨询药房的人员。
2.溶解度
经口服的钙,必须以钙离子的形式才能在肠道被吸收。因此,钙制剂溶解度高可能吸收得更完全。
比如同样是碳酸钙,但是普通碳酸钙与一些超微溶解的碳酸钙相比,后者消化吸收得会更完全。就溶解度而言,氯化钙、葡萄糖酸钙、柠檬酸钙等溶解度较好,而乳酸钙、碳酸氢钙等未经处理的活性钙溶解度较差。
除了上面这两点,其实影响钙吸收的因素有很多,除了机体本身吸收程度不一致外,大家都知道维生素D也是影响钙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过,现在的市售产品中几乎都加入了维生素D,换句话说,如果以加入了维生素D为宣传点,其实算不上优点。
有些没说的,也不代表没有添加维生素D,大家可以通过看产品成分表来分辨。
对于正常人,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摄入标准量是每日800~1000mg,而补钙的最好来源是奶制品,不足部分再补充合格钙剂。
如果没有奶类,我国居民膳食中的钙摄入量平均在400mg左右,成年人推荐摄入量为800mg;50岁以上和准妈妈、哺乳妈妈的推荐量都是1000mg。
所以一般人一天适宜的补钙量是200~600mg之间。 基于此大家在选择钙片时,最好选小片的!这里所说的小片指的单片含钙量不宜过大。
假设医生指定每天补钙的总量为900mg,一种服用方法是选用钙片单片剂量为300mg,这样每天分3次服用;第二种是选择单片含钙量为900mg,一天吃一次,很多人图省事往往选择第二种方式。但两种方式对比而言,少量多次的摄入钙片其吸收效果要好的多。
狗狗,你刚刚不是说含钙量高的钙剂会比较好吗?确实,但前提是基于相同吸收率的前提,钙剂含钙量越高确实可以提高单次钙的吸收量。但实际上,单次摄入多的钙剂的整体吸收量是相对要偏低的。
相反,如果我们把一天所需要摄入的钙剂量分多次摄入的话,是可以提高身体的吸收率的。也就是说吃同样一个分量的钙剂,我们身体吸收到的却增加了。
因此狗狗想说, 也不是单片含钙量越多就越好,100~300mg含钙量的小钙片最为实用。
500mg单片以上的钙片,狗狗建议也可以掰开分多次摄入。另外,就根据不同的钙源,狗狗大致给大家总结了下几点建议。
对此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钙剂哦。
每次说到营养剂的补充,狗狗就不得不谈下关于吸收的问题,用不对方法,再努力补营养可是达不到想要的效果的。
1不宜空腹吃钙片
口服钙片,我们得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提高吸收率,二是减少不良反应。因为口服钙剂,都需要在胃酸的作用下成为钙离子。如果在进食的时候摄入钙剂,能够保证胃在食物的刺激下,分泌足够的胃液;
另外,一些钙片碱性较强,随着食物一同摄入也可以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所以大家可以随着三餐摄入钙片,或者饭后半小时内服用都是比较好的。另外,睡前补钙效果也比较好,可以有效减少夜间骨钙的丢失。
2.钙片不与奶制品同吃
牛奶、奶酪、豆制品等在天然食物中本身就是含钙量比较多的类型,如果再同这些食物一起摄入钙片的话,那单次摄入钙的总量就会增大,其吸收率就很有可能会降低。
不过,钙片倒非常适合于水果蔬菜一起吃,其中富含的维生素C有利于钙的利用。不过,像一些有涩味的蔬菜富含草酸,就建议先焯一下再一起吃了。
还有其他的一些影响钙吸收的因素,大家可以翻看狗狗之前的这篇:水果与牛奶同吃会影响牛奶中钙的吸收?真相原来是…
3.严重钙缺乏考虑消化问题
钙离子的释放需要胃酸的帮忙,最后在小肠里吸收。如果经常出现食欲不振、胃酸不足、消化道炎症、腹泻等情况,都意味着身体吸收钙的能力下降。
所以对于一些存在严重钙缺乏以及有骨质疏松问题的朋友,要多注意消化吸收不良的问题。
4.注意钾、镁元素的供应
钙摄入之后能不能安全的留在体内,还要看膳食中的钾、镁、钠元素以及蛋白质的量。过多的鱼肉蛋食物以及盐的摄入会增加尿钙的排出。
而吃足够的蔬菜、豆类、薯类,钾、镁元素供应充足,则有利于钙的利用。另外,对于男性而言,还要注意戒烟限酒,因为它们会妨碍骨质的正常维护功能。
骨性关节炎患者需得到怎样的护理?
骨关节炎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膝关节退变。从结构上说,它包含了软骨的磨损脱落、关节边缘的骨刺、滑膜炎症、韧带和关节囊挛缩或松弛等一系列变化,40岁以上人群的骨关节炎整体发病率是46%。
下面分析一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原因
下面分享一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自我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