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会出现什么症状,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有哪些?
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会引起身体的发热以及关节的肿胀疼痛,还会影响关节活动功能,会导致多临床症状的发作,患者可以根据临床病情使用抗生素药物,水杨酸制剂,肾上腺激素配合中药治疗等,用药请遵医嘱。平时要注意防潮保暖,减少临床症状发作。
类风湿的典型症状是怎样的?
*我是成都风湿医院蒙兴文医生,我回答的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近年来,我国患类风湿关节炎的人逐年递增,该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主要集中于30-50岁,且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三倍。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免疫病。其基本的病理改变是滑膜炎和血管炎。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更是多种多样,以下就其主要表现一一说明。
关节表现
晨僵
早晨起床或静止一段时间后关节出现发紧、发胀和僵硬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晨僵时间越长,病情也更重,该类患者的晨僵时间通常也会大于半个小时。相比于其他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的晨僵时间更长、感觉更明显。
关节肿痛
第一,发病关节常集中于四肢,可区别于强直性脊柱炎;第二,多表现为中小关节的破坏受累,以手、足小关节多见,也可见于手腕、手肘、肩膀、膝盖等;第三,呈现对称性的发病特点,左右两侧基本对称。相比于其他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的多呈对称性分布,亦多见于小关节。
关节肿胀
指间关节梭形肿胀、关节腔积液肿胀、滑膜肿胀、组织水肿引起的肿胀,以上都是病情发展急性期的表现。
关节畸形
病情发展进入慢性期,逐渐出现关节破坏。此时,畸形的症状开始出现,畸形表现多为:手指尺偏、继而进展为半脱位;“天鹅颈”畸形;“袖口花”畸形;“棒槌”畸形。此症状常出现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晚期,一般关节炎不发生该病变。
关节外表现
类风湿结节
中国患者不常见,该结节长在关节的身侧易受摩擦处。最常见的为肘结节,随着病情的发展可以慢慢消失。除此之外,还有枕骨结节、肺部结节、跟骨结节。
血管炎
随着类风湿关节炎的发展,偶尔会呈现血管炎的征象,一旦出现此类表现,常提示病情预后较差。常表现为:指端干性坏疽、雷诺现象、紫癜样皮疹、溃疡。
肺
肺受累最为常见,常表现为:肺间质纤维化、间质性肺炎、肺类风湿结节、胸膜炎、肺动脉高压等。
肾
肾脏很少受累,一旦受累,常出现血尿、蛋白尿,偶有轻微膜性肾病、肾小球肾炎、肾内小血管炎等,准确诊断还需依靠肾活检。
眼
眼受累的表现为:虹膜炎、巩膜炎、葡萄膜炎,当发展到不可逆的情况下,会出现失明。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改变多为外周神经炎的表现,患者的最主要的主观感觉为“麻”,还可有“烧灼感、袜套样痛”等。
并发症
骨骼肌肉
易继发腱鞘炎、肌腱炎及骨质疏松,其中骨质疏松最恶劣的情况为病理性骨折。
心脏
心脏的受累程度小于肺、肾,多表现为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
淋巴结肿大
通常伴有病情活动、血沉增快、类风湿因子阳性等特点。
继发干燥综合征
最常见,患者常表现为反反复复的眼干、口干。
由此可见,类风湿关节炎的表现不仅仅是关节受累,还影响身体的方方面面。那么,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还能治好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现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目的在于:控制关节及其它组织的炎症,缓解症状;保持关节功能和防止畸形;修复受损关节以减轻疼痛和恢复功能。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减轻关节炎症反应,抑制病变发展及不可逆骨质破坏,尽可能保护关节和肌肉的功能,最终达到病情完全缓解或降低疾病活动度的目标。治疗原则包括患者教育、早期治疗、联合用药、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及功能锻炼。
1、患者教育
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信心和耐心,能够与医生配合治疗。
2、一般治疗
关节肿痛明显者应强调休息及关节制动,而在关节肿痛缓解后应注意早期开始关节的功能锻炼僵直。此外,理疗、外用药等辅助治疗可快速缓解关节症状。
3、药物治疗
方案应个体化,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非甾类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免疫抑制剂、免疫和生物制剂及植物药等。
4、外科治疗
经内科治疗不能控制及严重关节功能障碍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科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以往一直认为外科手术只适用于晚期畸形病例。目前对仅有1~2个关节受损较重、经水杨酸盐类治疗无效者可试用早期滑膜切除术。后期病变静止,关节有明显畸形病例可行截骨矫正术,关节强直或破坏可作关节成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负重关节可作关节融合术等。
痛风症状有什么?
我是成都西部痛风风湿医院痛风科医生刘良运,这个问题我来作答。痛风的症状有很多种,分为急性期症状、缓解期症状和痛风石症状,我们逐一来看:
急性期痛风的症状痛风到来前,身体的一些现象也能帮助您预测痛风急性发作的降临:预感痛风发作的关节部位,总觉得好像要肿起来,或者感觉到针扎那样隐隐约约的疼痛;预感痛风发作的关节部位,总觉得有种异样的感觉;全身有种莫名其妙的不舒服,还感到身体微微发热。
痛风到来时,常常是急性和突然的,病人多在夜间突然因关节疼痛而惊醒。疼痛可以剧烈似刀割样,稍微活动疼痛加剧,因而关节活动大受限制。关节局部明显肿胀、充血、皮肤呈桃红色,压上去可褪色但有压痛感。有的病人还会出现局部皮肤感觉异常,比如发麻、针刺感、灼热感和跳动感等。局部皮肤温度升高,会有发热感。可出现畏寒、发热、全身酸痛不适、软弱无力、头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发热可为低热、中等度热,也可高热达39℃以上,但在发病时没有发热及全身上述症状者也不少。有的病人只是轻微的全身不适。而主要以局部关节发炎为突出表现。
痛风发作时,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各个病人之间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说,发作持续时间平均为3~5天,但最短的只有1~2天,最长则可持续两个月以上。关节炎症才逐渐消退。痛风急性发作时,即使不采用有效的药物治疗,也会自行消退。红肿热痛现象消失,发热及全身不适的症状也随之平息,临床即进入间歇期。间歇期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但多数病人在一年内出现再次发作。也有很少数的病人在一次急性痛风发作过后,可以几十年不再发作,甚至终生无事,但大多数不是这样的幸运儿。
间歇期痛风的症状痛风病人在不发作期间,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发作时,上述的临床表现在24小时内即达到高潮,以后逐渐消退并完全恢复。不发作间歇期是指两次急性痛风关节炎发作间的无症状不痛期间。急性发作后可自然缓解,不留任何后遗症而完全复原,此时无症状期称为不发作间歇期。
病人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急性痛风发作之间隔时间差异颇大,根据研究,约有4%的患者终生不再发作,大约61%在一年内复发,约88%在两年内复发,有些人甚至十几年后再复发,但一半以上患者发作的频率会随时间经过而增加,不发作间歇的期间越来越短。
痛风石期的症状长期没有治疗时,痛风病人的疼痛会逐渐波及指、趾、腕、踝、膝关节等全身关节,进而周围软组织和骨质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功能障碍,尿酸结晶不断沉积,慢慢地形成了结石一样的痛风石(痛风结节,即尿酸钠盐的结晶),有些会导致关节变形,严重时关节丧失活动能力。
痛风石也可能在耳朵、皮下、脊椎关节、软骨等处发生,也可能沉积在内脏器官,尤其是肾脏,而影响脏器的功能。此种痛风石出现距离第一次痛风发作的时间自3至42年不等,平均为11.6年,但近年来报告已经缩短到平均5到6年即出现痛风石。
慢性痛风石关节炎虽然可能不如急性发作的剧痛,却会引起该关节、组织的破坏、变形或功能损伤,而且痛风石在身上出现的部位会不断增多、体积增大。
要注意痛风石如果有表面伤口破皮容易流出白色尿酸盐结晶,宜注意有无并发细菌感染;也不宜只由患者自行处理,应尽速就医评估,以避免感染扩散甚而造成骨髓炎、坏死性筋膜炎、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不幸时甚至可能导致必须截肢或死亡的遗憾,不可不慎。
由于尿酸结晶长期沉积,关节会造成永久性畸形和功能障碍;尿酸盐还会不断沉积到肾脏里,形成肾结石、临床出现水肿、少尿、蛋白尿、夜尿增多、高血压、贫血等现象,提示肾功能的损害逐步加重。病情进一步发展,甚至会出现不可逆转的肾功能衰竭进而危及生命。
所以我认为,当您发现尿酸已经增高时,就需要采取饮食调控和生活习惯改变降尿酸;当您感到痛风要发作时,只需要服用相关的急性痛风时使用的缓解疼痛的药物,就可以防患于未然。
风湿寒性关节痛什么症状?
患者在发病期间会出现肌、关节既有游走窜痛,又有沉重感,脉多浮缓,舌质淡红,苔微黄腻,特别是在阴雨天的时候,病情会比较加重,一般情况下是需要中医辩证,耐心治疗,可以口服中药由内而外来进行调理,治疗一段时间,病情会得到一定的改善,同时也要避免着凉,多注意保暖。
风湿病的症状早期症状?
风湿病早期症状可以有关节疼痛或者关节肿胀,全身各个关节都可以受累。也可以表现为肌肉无力、肌肉酸痛、发热、皮疹、日晒后皮肤过敏、反复口腔溃疡或者脱发、口干、眼干等症状。有些病人还可能以内脏受累为首发表现比如肾炎,出现双下肢水肿、颜面部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