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陈汤的功效与作用及方解,该如何改善?
感谢邀请。
随着现代人生活和饮食方式的恶化,脾胃虚弱是现在很多人群的软肋,千万不要认为胃口好吃得多的人一定脾胃健康,它们可以说是食欲好,但并不一定脾胃健康,即便吃了很多可能无法更好地化作“精微”,无法更好地“运化”和吸收,可能经常出现一些常见情况,如即使没吃多少也感觉腹饱胃胀,还不停长肉,或是吃很多食物也不见长肉,吸收能力极差。那么我们应当怎么来调理脾胃虚弱的情况?
其实文章开门见山就提到了,脾胃不好大部分的原因都出在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上,脾胃对我们十分重要,在传统医学上被称为“后天之本”,如果脾胃不好,我们吸收和消化能力差,营养吸收能力不足,身体的健康自然也会逐渐瓦解,所以养好脾胃是不会亏待我们的。胃七分靠养,千万不要挥霍它,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再来治。
如果觉得自己的肠胃能力较差,注意以下几点:
①一定要定点吃饭,不要有一定没一顿
胃是最怕不定时吃饭的器官,胃也有自己的上班时间和休息时间,如果总是不规律地吃饭很容打破胃的作息,器官的作息也就和我们上班一样,如果总是在你去上班的时候公司说要放假,在你度假的时候公司强迫让你回来上班,你是不是也要抓狂罢工?不定时吃饭也很容易伤害胃黏膜,例如在本该吃东西的时候我们的肚子空空如也,胃继续的研磨可能会研磨到胃壁,损伤粘膜,长期下去会增加胃溃疡、胃炎的发作几率,胃酸的分泌也毫无用处,可能还会造成反酸烧心的情况。
②避免摄入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适当摄入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
内脏的肌肉都是平滑肌,平滑肌对温度的刺激最为敏感,如果经常摄入生冷刺激较大的食物,可能会造成平滑肌的痉挛,造成肠胃不适,例如肠胃较弱的朋友吃了雪糕,可能就会造成肠胃不适,甚至放生腹泻的反应。很多喜欢吃辣的朋友最好也不要经常过度吃辣,辣其实并非一种味道,而是对粘膜造成刺激形成灼痛感,所以过度的辣椒对胃黏膜必然是有刺激的,长期如此也会损伤胃黏膜。虽然我们都推崇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但膳食纤维由于无法被肠胃直接消化吸收,会拖延食物消化速度,增加胃的消化负担,所以肠胃虚弱的朋友不适合过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例如杂粮粗粮粥,粗粮、薯类,这些食物适可而止就好。
③凡是七分饱,不暴饮暴食
如果经常的暴饮暴食,会经常撑抵胃黏膜,过多的食物也会增加胃的消化负担,最好的方式是自己控制自己的食欲,每餐吃个七分饱就合适了,这样做的好处不仅有利肠胃,而且也能够预防多种慢性疾病,比如肥胖、高血脂、高血糖等症状。
④多吃一些富含粘液质的食物
一些富含粘液质的食物对胃部十分友好,它们能附着在粘膜上避免胃黏膜受到过度刺激,比如山药、芦笋、秋葵、芋头、韭黄等等。另外也应当注意日常饮食营养均衡,丰富的营养能够保证胃黏膜的修复。
相对于胃来说,脾的概念我们就相对模糊了,这脾到底是什么作用?我们应当怎么保护它?我们进场说“脾胃”,说明脾胃的联系紧密,其实脾是我们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貌似和食物的消化吸收什么无关,其实脾脏除了执行免疫器官的效果之外,脾还负责我们食物的“运化”,食物消化成食糜之后,脾胃把我们摄入的这些水、食物精微分配到身体各部被利用,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效果,所以如果脾胃有问题的话,在中转站物品无法更好分配,吃的东西堆积在肠胃,热量也聚集起来,我们会感到腹部胀满不适,但这些营养却不一定被很好地利用。
而且脾和身体的“湿”联系紧密,脾虚的人群一般也容易“湿气重”。在传统医学里,五脏有自己的属性,脾是属土的,而土能克制水,所以脾就像是一个堤坝,对身体的水湿有控制能力,但如果脾弱,水湿无法得到控制,则身体的湿气就较重。湿气缠身的特点也有很多,如经常觉得乏力,轻微运动就感到疲劳,睡后起床困难,身体如灌铅,易长痘痘,脸油头油等。如果调理脾胃呢。
以下一些方式大家可以借鉴借鉴:
①不过度摄入高油高糖食物
长期摄入高油高脂食物很容易给脾脏带来负担,脾胃加班加点工作。多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高频率在外就餐和点外卖,多自家烹饪,采用清淡的烹饪方式。高糖食物也是伤脾的食物,因为吃糖容易生湿生痰,痰和湿相互结合,让身体更容易出现水湿难排的情况,也是给脾脏造成“水淹堤坝”的威胁。
②保持好心情,学会调节压力
中医上有句话:忧思伤脾,如果经常心情忧虑、压力大的话,可能会对脾脏造成一些不利。日常多学会调节情绪的方式,少发怒,少忧思,可以适当喝点花果茶,能疏肝解郁,帮助我们调节情绪。
③保持适当运动的习惯
适当的运动保证良好的体质也是保护脾胃的明智做法,良好的体质能够加速脾脏修复速度,保护脾胃健康。
本人身体是属于脾虚?
这道题我会!本人虽然是90后,但是已经开始养生了!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
脾虚湿气重,整个人非常难受,早上起来脑袋昏昏沉沉,一整天无精打采。身体虚胖,身上的肉松松软软的,那不是脂肪,是身体内的水不能及时排出来,在身体内形成了类似于痰状的湿气排不出来。舌苔发白,头发出油特别快,甚至耳朵里都是湿的。
本人就是脾虚湿气重!去看过很多医生,也去了北京找专家看过了!建议题主去看中医慢慢调理。西医是看不好的,建议去看中医,喝中药调理一下。其次,医生的建议我在这儿跟题主说一下,个人觉得很有用!
1.不要熬夜!!!十一点最好就睡觉,十二点必须睡觉,一定要在脾脏排毒的时间入睡!
2.能不吃大米就不吃,我就是这样的,大米性凉,而且水稻在水里生长,本身湿气就重,不建议吃,小米性温,吃点小米,南瓜有益。
3.不要吃凉的东西,不要吃冰糕冷啥的,有害处而无益处。
4.多运动。运动出汗,湿气会随着汗液排出来,建议春秋坚持运动,但是!!运动完了洗澡一定要等到身体凉快了再洗澡,要是没有凉快,毛孔都打开,更会着凉,湿气会更重!
5.红豆薏米粉吃起来,我就是坚持吃,还放了茯苓山药,都是排湿气的。但是这些在女性经期和怀孕的时候不要吃!!!
最重要的,还是要去看医生!以上辅助治疗,祝愿早日祛除湿气,健健康康!
怎么去除体内的湿气?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早上起来你会觉得特别困,刷牙的时候嗓子不舒服,口干口苦,对着镜子发现自己容颜憔悴,皮肤油腻多斑、暗淡无光.....
如果你伸出自己的舌头,十有八九会发现自己:舌头边缘有锯齿状,白白的舌苔铺满了整个舌头,舌头中间还可能有裂纹......
如果你上厕所,会发现自己大便溏稀不成形,需要很多手纸才能擦干净屁股,还可能便秘。
好可怕,是不是预示着身体有什么问题呢?
如果你去医院,很可能也查不出什么。但是,也许你的身体正在发生变化,你可能正在遭受这些症状的折磨:
①大便不成形,溏稀或者便秘
②口干,口苦,口臭
③痰多,咳嗽,嗓子不清爽
④头发油腻,脱发,白发
⑤肥胖,减肥后容易反弹
⑥浮肿,眼袋下垂
⑦腰酸关节疼痛
⑧胸口闷
⑨黑眼圈
⑩睡觉打呼噜
⑪头晕没精神,特别疲劳
⑫阴部潮湿
⑬阴囊潮湿
⑭对房事不感兴趣
⑮脸上长斑,起痘,满脸油光
⑯白带有异味,瘙痒
⑰皮肤油腻,起湿疹等等
湿气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症状呢?
《黄帝内经》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湿气会首先造成脾虚,由于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脾虚之后还会造成胃弱,肾虚,肺弱,气虚,肠胃排泄问题,而湿气的症状恰恰是这些重要器官功能减弱之后的反应。
这是因为,湿气入侵人体,在内其实已经伤害五脏六腑,引起脾虚,肺弱,胃弱;在外部则表现为口干,口苦,嗓子发炎,头晕头痛,皮肤油光,满脸起痘,全身肌肉关节痛,皮肤湿疹泛滥等等。
那么中医是如何正确的祛除湿气的呢?
其实中医对湿气的祛除有严密的逻辑和方法,早在东汉《伤寒论》金代《脾胃论》都有论述。正确的祛湿的方法一定会遵循这样的原则:健脾健胃、利水渗湿。
流传至今祛湿名方叫红豆薏米山药粥:由5位配方组成:红豆,薏仁(炒),山药,茯苓,芡实。
红豆薏米山药粥是祛湿气最经典也是最常用的一个方法:
1)红豆:利尿消肿、补血润肤。
2)薏米:常吃保持皮肤光泽,《本草纲目》记载:“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去湿”。
3)山药:滋阴补肾。
4)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养心安神,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有标本兼顾之效,有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5)芡实:性味甘涩平,具有固肾涩精、补脾止泄的功效。
注意事项:煮粥时,需要将方中的食材用慢火炒15分钟,祛除原材料本身的寒气,再加水同煮,才能达到好的祛湿效果。
而且一定要搭配莲子和茯苓一起,后来流传至今,几乎有点常识的老百姓都知道用红豆,茯苓,薏米,山药,芡实之类的熬粥喝。
如果实在挤不出时间煮粥,点击下方“去看看”,已为您准备好了现成的,很方便,泡一杯即可。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413323135389436959"} --}甘草有哪些作用?
在生活当中,很多人都对甘草并不陌生,当咳嗽嗓子疼时,有的人就会拿甘草泡水喝或者吃几粒甘草片。别看甘草味道甘美,其本身确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补益中气的作用。可见,甘草不是一般的中药呢!翻开中成药的古籍,我们发现多数方子里,都有甘草的身影。
唐代著名医学家甄权说:“诸药中甘草为君, 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 二百般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国老乃是国之良相,例如古时的诸葛亮、 狄仁杰国等均是国之重臣, 个个都是文韬武略人中俊杰,个个都能顾全大局扶正兴邦。甘草被称为中药之“国 老”,其药性平和,能解百药之毒,能调和诸药,可见其 在处方配伍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那么,甘草味道甘甜,糖尿病的患者能够服用吗?甘草为药之国老,那么孕妇能够服用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这调和诸药的“甘草”吧。
一、历史典故
宋代诗人梅圣俞在其诗《赞甘草》中记载“:美草将为杖,……药中称国老”,他在诗中赞颂甘草为中药之“国老”。“国老”这一盛赞,传说是我国古代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医药学家、炼丹家陶弘景最先提出来的,陶弘景从小非常聪明,据说他十岁时读葛洪写的《神仙传》受到启发,立志学习养生之术,到了十五岁的时候,写出六朝骈体文赋的名篇《寻山志》。二十岁的时候,由于学识渊博, 被选为诸王的侍读,后来又被选中做左卫殿中将军一 职,三十六岁拜陆修静弟子孙游岳为师,成为道教上清派传人,后隐居茅山华阳洞, 潜心研修医学和炼丹。
当时, 孝武帝很是赏识陶弘景的学识,多次派人请其出山,都被陶弘景婉言谢绝,但孝武帝常以信件方式,书写国家大事与其商量,于是人们常称陶弘景为“山中宰相”。有一次,孝武帝接连几日不思饮 食,上吐下泻,御医们束手无 策之际,孝武帝想起了隐居 炼丹的陶弘景,他深知陶弘景在医药方面的造诣很深。
于是,派侍从火速到茅山请他看病。陶弘景见孝武帝气虚,脏腑功能很弱,心腹胀满,肠鸣泄泻,于是开处方: “国老(炙)、人参(去芦)、茯苓 (去皮)、白术各等份,研为细 末,每服2钱,水煎服。”众人 疑惑“国老”是何物?陶弘景说“:国老者,甘草之美称也。 甘草调和众药,使之不争,堪 称国老矣!”几服药下肚后, 孝武帝的病痊愈了,甘草又被称为“国老”的美誉也被传颂开来。
甘草的中西医临床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是甘草甜素、甘草素及异黄酮类等。
与甘草补脾益气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为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与其清热解毒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为抗菌、抗病毒、 抗炎、抗变态反应等作用;
与其缓急止痛功效相关的作用为抗溃疡、解痉和保肝作用; 而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与其镇咳、祛痰、解毒作用有关。
甘草还具有抗心律失常、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肿瘤等作用。.
注意:
使用甘草要注意用量,过量的甘草会使尿量及钠的排出减少,身体会积存过量的钠(盐分)引起高血压;水分储存量增加,会导致水肿。同时过多血钾流失引起的低血钾症,导致心律失常,肌肉无力。
中医典籍记载功效: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 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 痛,调和诸药的功效。临床多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 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 药物毒性、烈性等。
入药注意:
在《儒门事亲》中提出中药配伍禁忌的《十八反》,古今中医在开方用药时都沿用此禁忌原则,《十八反》中“藻戟芫遂俱战草”明确的说明,甘草不能和中药大戟、甘遂、芫 花、海藻同服,一同服用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或降低和破坏药效。
糖尿病的患者能够服用吗?那么孕妇能够服用吗?
甘草味甜,是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治疗处方药物使用的,但不适合长期大量食用,有药理研究表明,甘草的有效成分中含有糖类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物质,这种物质会促使血糖升高。孕妇服用时需要谨慎。
现将调和诸药的“甘草” 总结歌诀如下: 甘草味甘性平和, 生用偏寒能解毒; 蜜炙偏温可补脾, 生熟异用国老功; 药解百毒温和用, 调和诸药显神通; 藻戟芫遂俱战草, 用药禁忌记心中; 湿盛胀满不宜用, 长期大量会浮肿; 药膳食疗虽常用, 不及调和百方中。
关注林医生,让我成为您的专属小太阳~~~
有什么治咳嗽的小妙招吗?
谢邀。
基本上治疗咳嗽可分为两大类。
一、药物治疗
当咳嗽比较严重,一般食疗无效时需要用药物治疗。需要去医院,对症下药,谨遵医嘱。一般常用的有各种止咳糖浆。不过现在有曝光止咳糖浆里含有阿片类成分的报道,需要谨慎选择,谨慎使用。阿片类成分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鸦片类成分。有镇痛、止咳的作用,但是副作用众所周知。
二、非药物治疗
生姜加蜂蜜。
方法:将生姜捣烂,取姜汁置于碗中,加入少量的水和一勺蜂蜜。用大火蒸至蜂蜜融化。稍微晾凉,趁热慢慢饮用。可让汤汁在喉咙那多停留一会再吞下去。
盐蒸橙子。
方法:将洗净的橙子(最好用盐水洗),削掉橙子顶部五分之一,保存备用。然后将剩下的五分之四的橙子果肉戳几个洞,再撒进去一些盐,然后盖上刚刚削掉的顶部,开蒸。蒸熟后,趁热吃掉果肉和汤汁。
枇杷冰糖水。
方法:将枇杷洗干净,剥皮去核,且要去掉包核的那层膜。然后放在碗中,加适量的水和冰糖,开始煮,煮熟后趁热喝,也需要慢慢吞咽。
大蒜治疗咳嗽。
方法:把大蒜捣烂,加水煮。多煮一会,煮到水剩得不多,有点发白时为止。趁热喝掉。
中药饮治疗咳嗽。
罗汉果1个、鱼腥草50克、白茅根15克、紫苏梗15克、桑白皮15克、百合50克、野菊花15克、板蓝根15克、甘草15克煎熬,趁热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