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高有什么症状表现,我血压有点偏高?
应该没问题吧
喝酒后会出现什么严重症状?
过量饮酒带来的危害很大,除了醉酒问题,还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一般来说,酒后人体血管会扩张,是可起到暂时降低血压的作用。但是,正常人的血管是有调节收缩功能的,一般血压又会重新上升。如果出现持久性的血压降低,则说明其血管有问题,比如粥样硬化等,更需要引起本人注意。
长期、大量饮酒都可增加患高血压和中风的危险,尤其最近天气寒冷,由于人体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而过量喝酒往往会导致血压大量升高,如果本身就有高血压则升高更为明显,加上高血压患者本身血管弹性小、顺应性差,容易发生出血性脑中风。
健康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因此,对于正常人,饮酒一定要适度,不要酗酒,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含量不应超过20~30g,女性不应超过15~20g,而对于本身有高血压的患者,最好的方式就是不饮酒。
关注心脏,关注健康,亨受健康生活!敬请予以关注,获取更多资讯。
甘油三酯高有什么明显症状吗?
甘油三酯高有什么明显症状吗?
为了保证身体健康,血管必须畅通无阻,才能向身体各器官提供足够的血液和营养。然而,近年来很多人的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都很差,这些都会导致甘油三酯水平超标。
如果甘油三酯过高,很容易造成血管堵塞。然而,很多人觉得,甘油三酯过高,身体没有发送任何信号,实际上,这个时候你可以看看你的腿是否有这些异常?
甘油三酯高不高,腿知道,腿没有3种异常,说明血脂正常
1. 腿莫名抽筋
在一般情况下,小腿抽筋的情况并不少见,跟我们的体内的钙含量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你很缺钙,你的腿就容易抽筋。
如果你本身不缺钙,还总是经常有小腿抽筋的情况,要考虑甘油三酯升高的情况,提示有小规模的血管堵塞,希望你能注意一下。
2. 腿部疼痛
体内的甘油三酯很高,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锻炼一点点,你的腿就会有明显的疼痛,这主要是由于高甘油三酯堵塞血管导致的,血管堵塞会影响腿部的血液循环。
因此,腿部容易出现钝痛,尤其是晚上睡觉时,这种疼痛会更加明显。希望你能注意,学会调整你的饮食。
3.腿脚走路不稳
甘油三酯超标的时候,走路的时候双腿可能不稳定,经常出现跛行,甚至行走姿势会发生明显变化。
当这种异常情况发生时,很有可能身体在向你发送一个信号,即血管堵塞了。在这个时候,有必要保护血管的健康,并及时去医院进行血管检查。
当体内甘油三酯升高时,并不完全意味着你的血脂升高了。但是,如果长期不控制甘油三酯,很容易对血管造成一定的损伤。对于以上3种异常,如果不存在,那么血脂还是相对稳定的。
甘油三酯升高时,哪些食物需要撤下餐桌?
1. 高脂肪的食物
如果你过于肥胖,甘油三酯的水平和血管疾病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血脂越高,越容易引发血管疾病,所以平时餐桌上最好尽量少出现高脂肪的食物,避免甘油三酯飙升,引发更多的血管危害。
2. 含酒精的食物
经常食用酒精类食物会导致血脂、血压波动和难以控制的高甘油三酯水平。因此,最好把酒精和含酒精的食物拉入黑名单,管住自己的嘴,不要贪吃,这样血管的寿命就会更长一些。
3.高糖食物
不控制高糖食物的摄入,会让体内摄入更多的糖分,最后形成脂肪,同时也会导致甘油三酯飙升,要想好好降低甘油三酯,最好少吃或者不吃高糖的食物。
尿酸高会导致身体产生哪些症状?
尿酸高可能引发痛风
01 / 什么是尿酸高?
尿酸是人体代谢的一种产物,随血液在人体各处流动,通过肾脏和肠道排出体外。正常人体内,每天产生的尿酸和排出的尿酸是动态平衡的,血液中的尿酸浓度也就维持在一个健康的水平。但如果,因为长期摄入高嘌呤食物,长期服用某些药物,或者肾脏排泄尿酸功能存在问题,就可能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超过420μmol/L,即为高尿酸血症。
02 / 尿酸高是如何引发痛风的?
当血尿酸水平长期高于420μmol/L时,血尿酸浓度就超过了其在血液中的溶解度,好比往一个水杯里面加盐,一开始盐是能溶于水的,但超过溶解度后,继续加入的盐就会沉积在水杯底部。血尿酸高了,多出的这部分尿酸也就会在血液里结晶,进而沉淀。
高尿酸人群体内,尿酸盐结晶会不断沉积,理论上血液流经的地方都可能发生,最常沉积的部分则是关节。当关节内的尿酸盐结晶沉积得越来越多,对关节滑膜产生刺激时,就可能引发滑膜炎症,导致关节局部红、肿、热、痛,这就是痛风急性发作。
随着人们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的改变,高尿酸及痛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中国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为13.3%,患病人数约为1.77亿 ,痛风总体发病率为1.1% ,患病人数约为1,466万。
约10%左右的高尿酸人群,可能发展为痛风。
尿酸高除了导致痛风,还可导致痛风并发症痛风急性发作时,患者可能痛到满地打滚,一旦度过急性期,又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这让很多患者对痛风不以为意,认为这种病就只是关节痛,危害不大,这是严重错误的。
痛风虽然发病急骤,但却是一种慢性病,如果不及时干预,随着病程增长,长期血尿酸水平高还可导致多种并发症。
01 / 关节并发症
尿酸盐结晶不断在关节沉积,久而久之可形成痛风石,进入慢性痛风石关节炎时期,这时候,痛风石和关节炎症会不断损伤关节,导致关节内软骨、骨骼损伤,关节变形,最终可能导致关节残疾。
02 / 肾脏并发症
除了关节,尿酸盐结晶还容易沉积在肾脏,因为肾脏是尿酸排出体外的主要途径。尿酸盐结晶沉积肾脏,常见的表现是肾结石、肾功能不全,严重的情况可能导致肾衰竭、尿毒症。
03 /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本来就是痛风的危险因素之一,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胰脏组织,还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可能导致糖尿病。
04 / 心血管并发症
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心血管,可能导致动脉硬化,加上高尿酸和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互为诱因、互相促进,就会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等风险。
尿酸高做好两件事,保护关节和健康我们认识到了高尿酸的远期危害,那么该如何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呢?做好三件事。
01 / 改变生活习惯
如果你体检查出了尿酸高,先别慌。对于初次查出高尿酸血症,但没有痛风症状,以及没有相关并发症的患者,我们首先建议通过生活管理来降尿酸,而不是用药。
生活管理主要包括以下10点:
限酒——尤其是啤酒及烈性酒;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等;防止剧烈运动或突然受凉;减少富含果糖饮料的摄入——大部分甜饮料、奶茶等;大量饮水——建议每日饮水2000ml以上;控制体重——BMI30以上尤其重视;增加新鲜蔬菜摄入——每日不少于500g;规律饮食和作息——不熬夜;规律运动——中低强度有氧运动。02 / 及时规范治疗
对于有些高尿酸血症患者,单纯生活管理并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这时候要及时接受规范的降尿酸治疗,把血尿酸水平控制在目标范围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主要包括以下人群:
血尿酸浓度高于540μmol/L者;痛风频繁发作,一年内超过两次者;慢性痛风关节炎或存在痛风石者;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者。低血糖症状什么样?
什么是低血糖?
低血糖是血液中糖水平过低的一种疾病,一般是指成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低血糖的部分症状轻微,例如出汗或饥饿感,有一些症状则较严重,例如昏迷。
低血糖最常发生于糖尿病患者,在无糖尿病的人群中不常见,症状类似,原因不同。
什么可导致无糖尿病人群的低血糖?无糖尿病人群发生低血糖原因包括:
某些药物
饮酒,尤其是在数日内大量饮酒
某些影响肝脏或肾脏的疾病
神经性厌食,一种进食障碍性疾病,会导致患者体重下降过多,以致低于正常体重
胰腺疾病,胰腺可产生帮助身体分解食物的激素和胰液
减重手术一个副作用
部分婴儿先天性激素疾病
糖尿病患者在什么情况下可发生低血糖?使用太多药物,包括胰岛素或某些糖尿病治疗药片
进食量不够
锻炼过多而又没有吃点心或减少胰岛素剂量
两餐之间相隔时间太长
饮酒过多
低血糖有什么症状?低血糖的初期症状可包括:
出汗或颤抖
饥饿感
焦虑感
低血糖如果不治疗,可造成严重症状,包括:
头痛、视物模糊或头晕
无力感或行走困难
行为不合理或思维不清
昏迷
如何知道是否有低血糖?要诊断为低血糖,必须符合以下一些条件:
有低血糖的症状
症状发作时的血糖水平低
经过处理血糖水平升至正常后症状好转
为检查是否符合这些条件,医生将在发生低血糖症状时进行血液检测,也可能会进行一些可诱发低血糖症状的事情,以便进行这些检测,例如在一定时间内不吃东西。
当医明确诊断低血糖后,下一步将是寻找低血糖原因,为此可能会安排一些检查:
血液检测
CT扫描、MRI扫描或超声检查对患者身体进行影像学检查
低血糖如何治疗?低血糖的治疗包括升高血糖水平,以及治疗低血糖病因。
一般通过吃或喝快速升血糖的食品来升高血糖,一般建议有低血糖风险患者随时携带快速升血糖食品,以防万一。
如果因血糖太低而意识模糊或昏迷,并且无法吃任何东西,则需采用静脉应用葡萄糖或者应用胰高血糖素进行治疗,胰高血糖素是一种能快速升高血糖水平并消除严重症状的激素,胰高血糖素有注射剂或鼻腔喷雾剂形式,推荐对低血糖风险高且有过昏迷等表现的患者随身携带胰高血糖素,以及学会何时及如何使用。
如果发现导致低血糖的疾病,并且该疾病可能治疗,医生会优先处理该病因,例如,如果是某种药物导致低血糖,建议更换或停用这种药物,如果胰腺疾病,医生可能会实施相应治疗。
何时应该立即去医院就诊?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建议立即拨打120:
在吃了快速升血糖食品后仍有低血糖
静脉葡萄糖治疗或胰高血糖素治疗后15分钟仍然意识模糊
已经昏迷并且附近没有静脉葡萄糖或胰高血糖素
如果有低血糖,不要尝试自己驾车到医院,在低血糖状态下驾驶极度危险,一旦到达医院或救护车上,医护人员会立即静脉应用葡萄糖,升高血糖。
参考文献Nirantharakumar K, Marshall T, Hodson J, et al. Hypoglycemia in non-diabetic in-patients: clinical or criminal? PLoS One 2012; 7:e40384.
Lupsa BC, Chong AY, Cochran EK, et al. Autoimmune forms of hypoglycemia. Medicine (Baltimore) 2009; 88:141.
Parekh TM, Raji M, Lin YL, et al. Hypoglycemia after antimicrobial drug prescription for older patients using sulfonylureas. JAMA Intern Med 2014; 174: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