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养生,大暑有什么说法?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所以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痹证等阳虚证来说,是最佳的治疗时机。
防暑是养生保健的关键大暑气候炎热,暑气逼人,心气容易亏损,是中暑发生的高危期。人体容易出现头晕、心悸、大量出汗等症状,所以大暑节气防暑是关键。
南瓜块300克,绿豆200克,薏米50克,山药片30克,盐适量。
锅内放清水、绿豆、薏米,以大火烧开,撇去浮沫。加入南瓜、山药烧开后改用小火慢炖,至南瓜、山药成糊,绿豆酥烂,加盐调味即可出锅。大暑食用此汤可防上火。
养生药膳方推荐绿豆、芦根各100克,紫苏叶15克,姜10克。将芦根、姜、紫苏叶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汤,去渣,留汤汁备用。绿豆洗净,与煎好的汤汁一同放入锅中煮熟即可。
此粥可帮助人体排除毒素,还能和胃止呕、利尿解毒,同时也适用于湿热呕吐及烦渴、小便赤涩等,适合大暑时节食用。
运动养生身体健康的人,可以做一些幅度较大的运动,发发汗,使身体有一种舒服的畅快感。身体虚弱的人群及老人、小孩可选择运动量小且平缓的运动。
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会出现心烦意乱、思维紊乱、急躁焦虑等症状。这是“情绪中暑”所引起的。
医学研究者认为,人的神经细胞对夏日的气温、气压、湿度和气流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极度敏感,高温的气候会影响人体的情绪调节中枢,继而影响大脑的神经活动和激素的分泌。因此,此时节应该尽量保持心情平静,切莫动“肝火”。
你有什么节气养生建议呢?
“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
7月22日,是大暑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大暑”表示炎热至极,大暑过后,就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大暑时节,阳气最盛,是养生的最佳时期,可以为秋冬健康打好基础。
在民间,大暑时节,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吃仙草等习俗。
大暑时节,是趁暑化湿“解冬病””的好时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冬病夏治”。
大暑阳气盛,体内阴湿亦外泄,极大利于祛除寒邪,减少秋冬易发病的发生。
大暑过后,吃“度暑粥”,饮三伏茶,闯三关,秋冬少生病,更健康
大暑过后,吃“度暑粥”大暑过后,天气越来越炎热,此时,可用“粥”来滋补身体。
李时珍认为,“粥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
在大暑节气,吃“度暑粥”,可补气清暑、健脾养胃,帮助安度盛夏。
用绿豆、百合煮粥,是大暑时节不错的选择。
绿豆,清热解暑,润喉止渴。百合,清心润肺,安神去躁。
此外,用西瓜翠衣煮粥,亦可解暑除烦,避免中暑的发生。
西瓜翠衣,是削去瓜皮,余下的介于瓤与皮之间的部分,营养价值高。
大暑过后,饮三伏茶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清凉祛暑。
大暑过后,是饮伏茶的好时节,尤其是下面这几种。
1、下火茶
大暑过后,人易上火,出现口干苦、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等。
此时,用清热下火小植物,泡杯茶水,可帮助下火、消炎,是不错的选择。
蒲谷丁根茶,泡水代茶饮,可清热解毒,下火消炎,预防改善暑天上火。
蒲谷丁,俗称婆婆丁,在三伏天,十分常见,采挖一些,将其做成茶即可。经常用其泡水,不仅可降肝火,改善口干口苦,咽喉肿痛,还可清胃热,改善消化不良,是三伏天下火不错的茶饮选择。
2、祛湿茶
大暑时节,解暑降温,健脾祛湿,此时,喝点草药热茶,最为合适。
红苏子叶茶,泡水代茶饮,解暑降温,发汗解表,健脾开胃,祛湿解乏。
红苏子叶,也是三伏天里,比较常见的植物,其辛温,入肺、脾经,是三伏天里,防暑降温,祛湿解乏,不错的选择。
3、疏肝茶
天气炎热,人们易动“肝火”,导致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急躁焦虑等。
此时,喝点疏肝理气的茶水,有助于改善这些不适的情况,十分有必要。
刺玫菊茶,泡水代茶饮,疏肝解郁,理气化瘀,改善不良情绪,舒肝胆之郁气,健脾降火。
因此,在三伏天,多用刺玫菊泡水,也是不错的选择。
大暑过后,闯三关,秋冬少生病,更健康第一关:“暑湿热”关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大暑阳气最盛,气候炎热,酷暑多雨,此时,暑湿热最重。
一旦不注意,暑湿之气就会乘虚而入,且暑气逼人,损害健康。
因此,大暑过后,要注意解暑祛湿,对抗暑邪之气,以免侵入身体。
对策:
1、喝三豆汤
用绿豆、赤小豆、黑豆,一起煮汤。
绿豆、赤小豆清热解暑、利湿,黑豆健脾补肾。
三豆一同煮汤食用,解暑、清热、祛湿,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
2、热水泡脚
坚持热水泡脚,有助于祛湿,对健康好处多。
双脚有许多穴位,泡脚能够疏通经络、促循环,帮助排出体内湿寒。
所以,坚持每天用热水泡脚,水温以38~43度为宜,水量摸过脚踝。
每次泡脚,泡到后背感觉有点潮,或者额头出汗了,不要泡太长时间。
3、按揉穴位
阴陵泉穴,是脾经的合穴,是人体的排湿大穴。
经常按揉,可排渗脾湿,健脾利水,通利三焦,快速驱除体内的脾湿。
稍微用些力点按此穴,再开始揉按,按摩5-10分钟左右。
第二关:睡眠关
大暑过后,夜间温度也较高,很多人容易失眠,影响睡眠。
中医认为,如此“阴阳失衡”,会加大心血管疾病的发作风险。
因此,大暑时节,每天睡好觉,是健康养生的首要。
对策:
1、增加午睡
午休的时候,小睡15-20分钟的午觉,不但可补足睡眠,还有助于心脏健康。
研究表明,睡一份午觉,能够改善冠脉血供,增强体力、消除疲劳,还可以大大减少心脏的发病机会。
2、睡前少玩手机很多人,睡不着觉,会选择玩手机。
然而,睡前玩手机,也容易导致失眠,影响睡眠质量。
所以,睡前不要玩手机,可以泡泡脚、揉揉腹,有助于促进睡眠。
3、做个柔软操
睡前做伸展、柔软操,放松一整天的紧张情绪 ,也能让副交感神经发挥作用,帮助入睡喔。
不要要注意,千万别做过于激烈的运动,反而会促使脉搏跳动次数增加,让交感神经过度旺盛,就更没办法好睡了。
第三关:养阳关
大暑阳气最盛,此时,养护好阳气,十分重要。
一旦,体内阳气不足,生有阴寒性疾病,在冬季容易发病或加重。
并且,体内阳气不足,不能将阴湿祛除,若感阴寒之邪,会造成慢性疾病。
因此,大暑时节,一定要守护好身体的阳气。
对策:
1、不贪凉
炎热的天气里,一定不要贪凉。
贪凉是最损害阳气的行为,如喝冷饮,洗冷水澡等。
要谨记,夏天要适当顺应天时“热着过”,不可一味的贪凉。
2、晒太阳
适当的晒太阳,是补阳气的方法。
晒太阳,最合适的位置是督脉,督脉是阳经汇聚的地方,主一身的阳气。
所以,在太阳不是十分强烈的时候,晒晒后背,有助于身体养护阳气。
3、按揉神阙
神阙穴,被认为是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能司管人体诸经百脉。
经常按揉神阙,益气补阳,使人体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
平躺,全身放松,双手重叠,以肚脐为中心旋转按揉。
顺时针方向,由小圈到大圈,然后,逆时针方向,由大圈到小圈来按摩。
按摩时,以感觉到胃肠的蠕动为标准。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俗话说吃三食忌三事防三病?
大暑是夏天最为重要的一个节气,到了大暑,夏天也就进入巅峰了,此时,温度上升,正是酷暑难耐的时候。
明日就是大暑了,在这个特殊的节气里,想要身体安康少生病,我们要做些什么呢?
大暑,吃三食一吃:绿豆芽
进入”三伏”天后,人们容易上火,出现口腔溃疡、睡眠不足等多种“上火”症状。而绿豆芽具有清热滋阴、润肠排毒的功效,是公认的消暑佳品。
推荐吃法:豆芽猪血汤
材料:绿豆芽300克,猪血250克,姜片、葱末、蒜末、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将绿豆芽洗净,沥干水分;猪血洗净后切块。油锅烧热,将姜片、葱末和大蒜末加入油锅中爆香,再注入足量清汤,用大火煮沸,下入猪血块煮沸,加盐、味精调味,最后下入绿豆芽,稍稍焖煮3分钟,淋入香油即成。
二吃:西瓜
西瓜堪称”瓜中之王”,味道甘甜多汁、清爽解渴,能祛暑热、止渴、利尿,是盛夏佳果。
推荐吃法:凉拌西瓜皮
材料:西瓜皮适量。
调料:白糖、醋、香油、盐各适量。
做法: 西瓜皮洗净,去掉最外层绿色的皮,余下的切丝,入沸水中氽烫片刻,捞出过凉,然后加白糖、醋、香油、盐,拌匀即成。
三吃:苦瓜
民间常有“苦味食物度苦夏”的说法。苦瓜就是“苦味”食物的代表,大暑节气适量食用,能预防中暑、消除心火。
推荐吃法:清炒苦瓜
材料:苦瓜一根,蒜3瓣,豆豉10粒,糖,盐
做法:苦瓜去内瓤后,切薄片,用2小匙盐腌10分钟后,用手把苦瓜水挤干。大蒜切片,豆豉用刀稍微剁下。锅中入油,6成热后下蒜片和豆豉,炒香后倒入苦瓜爆炒2分钟,调入糖和盐炒匀即可。
大暑,忌三事一忌:空调吹一夜
很多人到夏天喜欢开着空调、裹着棉被睡一夜。
如果整夜开空调,室内外温差过大,使全身毛孔闭合,体内热量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脑供血不足,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史的人更容易发作“热中风”。
二忌:口渴猛灌水
夏天出汗多,易口渴,很多人就使劲喝水,也不对。
因为每次出汗都要带走一些盐分,不断喝水与出汗使血液中的盐分越失越多,血浆渗透压降低,而出现低渗性脱水,使细胞水肿,人就会出现头晕、眼花等“水中毒”症状。
因此,喝水应少量多次,每次以100~150毫升为宜,间隔时间为20-30分钟。
三忌:烈日下赤膊
不少户外工作者图凉快,脱掉衣服光着膀子干活。
需要注意的是,夏季人体前心后背上的毛孔都打开了,如果长期被紫外线照射,除了会被晒伤,还会导致水肿,严重者甚至会引发肾脏疾病。
大暑,防三病一防:肝脏病
酷暑时节,人们最爱在傍晚吃点烧烤,喝点啤酒,可这也是最伤肝脏的。酒精本身就是伤肝的,烧烤更可能含有致癌物质,两者同时伤肝,可诱发肝癌。
怎么防?
——喝二水
1、古古丁茶水
古古丁的药用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甚至被称为“八大金刚”之一,主要指的是古古丁的清热解毒、抗感染作用,可清肝火、排肝毒、消肝炎等。
现代西医研究中发现,古古丁含有蛋黄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其中的蛋黄素含量丰富,具有预防肝硬化、肝炎、增强肝胆功能的作用。
2、蓝菊叶茶水
研究表明,蓝菊叶提取物对肝脏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特别是化学性或酒精性肝损伤保护明显,能加速磷脂合成的胆碱存在,从而加速细胞修复速度。
此外,蓝菊叶提取物对四氯化碳导致的肝损伤具有治疗作用,对四氯化碳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将其泡水代茶饮,可起到很好的保肝脏,修复肝损伤的作用。
二防:心梗
高温下,心脏承受着很大的考验,每年夏天,都是心梗高发的季节,心梗有时会在一瞬间发生,连救治的机会都不留,所以,日常养护心脏健康很重要。
怎么防?
——吃二红
1、樱桃
樱桃是具有营养价值的水果,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可有效的为身体补充气血,滋养心脏。
同时,樱桃中含有大量的钾元素,钾元素可增加心肌的自律性、传导性和兴奋性,维持心脏的功能。
经常吃樱桃,可促进血液的循环,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脏病,冠心病等异常的症状。
2、番茄
红色食物本身就可有效的提升心脏的功能,并且研究发现,番茄中含有称为P3的物质,具有抗血小板凝聚,预防心血管堵塞,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几率。
番茄也可有助于心脏病人的康复作用。
三防:中风
夏季也是中风的高发季节,天气热,人却贪凉,一冷一热的刺激,很容易让脑血管堵塞或破裂,从而出现脑中风。
怎么防?
——补二物
1、补充α-亚麻酸
增加α-亚麻酸的补充,可以将体内多余的脂类以及附着在血管壁上的斑块等溶解,并通过新陈代谢,代谢到体外,平衡体内脂肪酸,防止过多的脂类垃圾沉积在血管壁上,从而达到清血脂,预防动脉硬化以及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紫苏仁油是α-亚麻酸含量最高的一种植物油,α-亚麻酸含量可高达66.7%左右,每天食用一点,对预防中风有益,还能预防和缓解老年痴呆。
2、补充维生素E
维生素E能减轻血小板的聚集作用,降低血液的粘稠度,预防血栓形成,同时还可促进毛细血管的增长,维持心肌和外周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改善微循环,并可使动脉脂类过氧化物减少,从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有:果蔬、坚果、瘦肉、乳类、蛋类、柑橘皮等。
果蔬包括猕猴桃、菠菜、卷心菜、菜塞花、羽衣甘蓝、莴苣、甘薯、山药。坚果包括杏仁、榛子和胡桃。
大暑,遵三多1、多睡觉
大暑的时候,已经进入三伏天了,此时天气十分的炎热,睡眠不足的话整天都是恹恹的,所以,晚上的时候少熬夜,多睡觉,在保证足够睡眠的前提下,一整天精神都会很好。
2、多锻炼
大暑的时候虽然天气很热,但是应该要有的身体锻炼还是不应该落下,大暑的时候早晚相对来说还是较为凉快的。
所以,早晚不妨出去锻炼锻炼,时间长了不仅有好的身体素质,也能完美塑性。
3、多喝水
到了大暑节气,天气十分的炎热,此时需要大量的为身体补充水分,以免水分流失过多引起身体缺水等不适症状。
而且,夏天喝水的时候可以在水里放一些清热的食物,帮助身体降火,例如绿豆、薄荷等。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你有哪些养生秘诀?
大暑过后,给大家的防中暑小妙招来了
今年7月23大暑,防中暑小妙招:
1多吹电扇,
2多通风,
3多喝水,
4多喝绿豆汤,
5多吃西瓜。
友友们有什么养生防中暑小妙招,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