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的症状,肩周炎的症状都是什么?
肩周炎炎症急性期,主要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疼痛部位主要在肩部,多数病人向上臂放射,严重者影响睡眠休息,经过治疗炎症急性期缓解后,肩关节功能障碍是主要表现,多数病人肩关节外展上举受限。
肩周炎如何保健呢?
近日,伴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各大医院因肩部疼痛前来就诊的病患日益增多,网站媒体对“肩周炎”的报道也是层出不穷。
寒冷和肩痛有什么关系呢?
中医认为:虚损,风寒侵袭,邪气淤阻所致
西医认为:软组织退变、钙化,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伤后治疗不当,出现炎症分泌物、水肿不能及时吸收,产生粘连,寒冷使局部血液循环变差了,从而引发疼痛。
肩膀痛就是“肩周炎”吗?
据有关临床数据统计,导致肩关节疼痛的头号杀手是肩袖疾病,第二位是肩关节不稳,还有一部分是肩关节的骨关节炎,最后是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这个概念误导了无数的医生和患者,其实“肩周炎”只能算是个初步诊断,部位不明确太笼统(例:二头肌长头炎、肩峰下滑囊炎、喙突炎、肩关节的关节囊炎),所有的病因都归为炎症,却忽视了机械撞击和关节不稳的因素(例:肩峰下撞击、喙突撞击、肩关节不稳等)。
错误一:
在大众心里肩膀疼痛,首先联想到的就是“肩周炎”。而咱们中国人又有着非常“坚韧的意志品质”,有病特别能“抗”。
病程初期:先来它两片膏药(通常都会有所缓解),膏药不管事了,就会到社区开点消炎药。
社区大夫:您这需要去大医院拍片子再进一步确诊一下,不是随便吃点药就能解决问题的。
患者的回答通常都是:我这是老毛病了,贴点膏药吃点消炎药就好啦!我在某某医院都看过了,您就给开点药就行了!回家还得帮闺女哄孩子呢!
个别社区大夫:那就先开两天的,您一定要抽时间去拍个片子看看。
错误二:
一般诊断“肩周炎”采取保守治疗的患者,医生都会告诉患者:“做做理疗,多锻炼锻炼,疼也得多练,越不练越严重”,患者回家后的锻炼方法也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栏杆上拽绳子的,扥着老树抻胳膊的,手指头摸着墙壁往上爬的),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不仅没有缓解疼痛,反而更严重了!
这是为什么呢?
肩峰撞击造成肩袖损伤导致肩部疼痛,是临床中最常见被误诊为“肩周炎”的肩痛病之一。
什么是肩袖?
肩袖如同“套袖”一样,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附着于肱骨大结节和肱骨解剖颈的边缘,内面与关节囊紧密相连,外面为三角肌下滑囊。其环绕肱骨头的上端,可将肱骨头纳入关节盂内,使关节稳定,协助肩关节外展,且有旋转功能。冈上肌附着于肱骨大结节最上部,经常受肩峰喙肩韧带的磨损,从解剖结构和承受的机械应力来看,该部位为肩袖的薄弱点,当肩关节在外展位做急骤的内收活动时,易发生破裂,因肢体的重力和肩袖牵拉使裂口愈拉愈大,而且不易愈合。
临床中很大一部分肩袖损伤患者是因为肩峰下撞击造成的。肩峰下撞击多因肩峰外侧端形态异常,骨赘(骨刺)形成,肱骨大结节的骨赘形成,肩锁关节增生肥大,以及其他可能导致肩峰-肱骨头间距减小的原因(肌肉无力、退行性病变、过度运动、盂肱关节不稳定等),均可造成肩峰下结构的挤压与撞击。在肩关节外展、前屈、上举过程中,肩峰下间隙内结构与喙肩穹之间反复摩擦、撞击就会产生肩部疼痛。
如若遵循“肩周炎”的锻炼方法,尽可能的全范围活动关节,那么形成的骨赘(骨刺)在撞击时,就如同一把锋利的“小刀”不断地切割着附着在肩关节上的肌肉和肌腱,早期可导致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严重者可造成肩袖被“割”断。
错误三:
“医不自医,人不渡己”,看看百度真的能治病吗?
许多患者在肩部疼痛初期,都被自己身边的亲友和百度“诊断”为“肩周炎”。鉴别这些疾病最好的时机就是病程初期,然而绝大多数患者都会忽视早期的疼痛,直到自己在家贴膏药吃消炎药不管事儿了,疼的受不了,才会去医院就诊。到了病程的中后期,许多肩痛疾病都有共同的特点:疼痛,关节活动受限,局部肌肉萎缩组织黏连等问题,极大影响对疾病的诊断,这也是导致医生误诊的重要因素。
依靠上网搜索“看病”的方法不可取。“对症下药,量体裁衣”早期正确的诊断才是治疗疾病的关键,切不可延误病情,遇到问题请及时就医!
请把这篇文章转给所有人看到
坚持康复锻炼,享受健康生活,关注“医路向前巍子”
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胳膊麻木是肩周炎的症状吗?
胳膊麻木,在医学上叫上肢麻木,一般不考虑肩周炎,肩周炎是指肩关节活动受限,例如,上举、后伸、水平外展等会出现疼痛,不会出现上肢症状。
胳膊麻木,一般先考虑是否存在神经的卡压,偶有胳膊麻木,多数可以自行消失,可以观察一下,如果长期存在麻木,最好是及时就诊,毕竟导致麻木的原因不一样,处理方式就会有区别。
颈椎病
颈椎病是导致胳膊麻木最常见因素,可由于颈椎间盘突出症压迫神经根引起,也可以由于颈部瘢痕组织增生压迫刺激颈丛神经引起,处理方式可考虑放松颈部肌肉之后,行适当的牵引和拉头转颈法。
胸廓出口综合征
胸廓出口综合征在医院的影像学检查不能被发现,要触诊斜角肌的痛点,看斜角肌的中束和前束是否存在疼痛,有的话可以压迫刺激臂丛神经,导致上肢的麻木,处理方式可以按摩消除斜角肌痛点。
冈下肌区域疼痛
这个部位的疼痛极易被忽视,好发于教室、实验员、理发师等长期举着胳膊工作的人,可以在这个区域找到压痛点,会放射到胳膊出现麻木,处理方式可以采取按摩的方式,消除这个痛点,胳膊麻木可以消失。
结语这只是几个例子,也有其他因素可造成胳膊麻木,一定要明确鉴别之后再采取相应的方案处理,上述讲的按摩消除,是以疼痛感觉舒适的力度进行,每个痛点5分钟左右,每天一次,如果是上述问题,痛点消失,症状随之消失!
肩周炎能自行康复吗?
刚看到题主的问题,还以为是问肩周炎能不能自愈,还别说,肩周炎患者如果不吃药,确实有一定的自愈可能,当然自愈不是没有条件的,需要时间和良好的生活护理。再回到题主的问题,肩周炎患者是可以只通过生活护理来治疗的,但不是对所有患者都适用,如果病情不允许,该吃药的吃药,该针灸还得针灸,不能一概而论。
为什么会患肩周炎?在进入正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肩周炎是怎么回事。
肩周炎其实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肩周炎是表现为肩痛和肩部运动功能障碍的症候群,包括肩峰下滑囊炎、冈上肌腱炎、肩袖破裂、肱二头肌长头腱及其腱鞘炎、冻结肩、肩锁关节病变等多种疾病。狭义的肩周炎指的就是冻结肩,指突发性的肩关节疼痛及关节挛缩症,因为高发年龄在40~60岁,也称为“五十肩”。
我们一般说的肩周炎,都是指狭义的肩周炎,也就是“冻结肩”“五十肩”。主要症状表现就是肩部的疼痛以及肩关节活动受限,有些病程较久康复不佳的患者,可能出现肩部的肌肉萎缩。根据病情的发展,肩周炎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疼痛期——患者通常先出现渐进性的弥散性肩关节疼痛,可能持续数周到数月。疼痛经常在夜间加重,且在肩关节受压时疼痛更明显。冻结期——当疼痛症状出现时,患者一般就会减少肩关节的适用,慢慢就会导致僵硬出现。这一阶段,通常持续4~12个月。肩部僵硬会给患者生活造成诸多不便,而当肩关节僵硬进一步发展后,就会产生持续性钝痛(尤其在夜间),并且在肩关节达到或接近活动范围时出现锐痛,这个活动范围会伴随并且而缩小。恢复期——随着肩关节的活动度增加或规范治疗,疼痛将减轻,关节的僵硬状态也逐渐恢复,这一过程通常持续数周或数月。肩周炎为什么会发生呢?分为肩部本身的原因和肩外的原因,肩部本身的原因主要就是退变与损伤,肩部外的原因则多由其他疾病所致。
肩部的退变——肩周炎之所以高发于中老年人,是因为中老年人身体开始衰弱,活动量也随之减低,肩关节的活动量减少会导致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发生退变,加上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的影响,加速退变的发生,退变的肩关节就更容易出现损伤,发生无菌性炎症。肩部的损伤——肩部的解剖结构复杂,活动范围大,经常承认来自多个方向的创伤性外力,是人体最容易发生退行性改变的部位之一,而中老年人因为退变就更容易发生损伤。而除了中老年人,一些运动员频繁肩部发力容易遭受创伤和慢性劳损,生活中女性长期从事家务劳动频繁活动肩部,都是肩周炎的高发人群。肩外的原因——冠心病、肺炎、胆囊炎等疾病可反射性引起肩部疼痛,肌肉痉挛,使肩关节活动减少;上臂创伤、偏瘫、长期静脉输液、肩周围手术等因素使上肢长期制动;颈椎病通过颈椎源性疼痛影响肩部;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血液成分的改变,都可能导致肩周炎。实际上,肩关节的解剖结构也决定了其容易发生劳损,进而产生无菌性炎症,引发肩周炎。这些原因主要包括:
肱骨头的面积大于关节盂的面积,仅靠关节周围韧带、肌肉和肌腱等软组织维持关节稳定,克服上肢重力,如果活动频繁就容易导致疲劳损伤,发生无菌性炎症。肩关节周围有众多滑囊,如果频繁受外力挤压、碰撞,也会诱发慢性无菌性炎症。肩关节周围有较多且集中的肌肉应力点,容易发生急性或慢性损伤,发生无菌性炎症。结节间沟由于其运动频繁,容易因摩擦损伤而变形,发生无菌性炎症。肩周炎该如何治疗?肩周炎在临床上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也可以分为三期:
轻型——肩部酸痛,夜间不影响睡眠。中型——肩部疼痛较重,可影响夜间睡眠。重型——肩部疼痛严重,夜间影响睡眠。肩周炎的治疗,也要结合病情的分期和症状的严重程度来制定。比如在肩周炎疼痛期,治疗以解除疼痛,预防肩关节功能障碍为主;在肩周炎冻结期,关节功能障碍已经出现,则以恢复关节运动功能为主,而在肩周炎恢复期,则要继续加强肩关节的功能锻炼,增加肌肉力量。
肩周炎的治疗,一般包括以下疗法:
运动治疗——发现肩周炎后,患者首先要做的是运动治疗。一方面,不要让肩关节从事剧烈运动或运动过度,以免加重损伤,另一方面,患者应该通过适当的运动锻炼,来加强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新城代谢,缓解炎症和疼痛并提高肩关节的稳定性,同时保持肩关节的活动功能。理疗——患者可通过温热疗法、磁疗、激光疗法、超声波疗法等物理治疗,可以促进肩部血液循环,到达镇痛和消除炎症的作用。患者也可以通过针灸或推拿等中医理疗,来调节肩部血供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来改善症状。药物治疗——肩周炎疼痛严重时,患者甚至夜不能寐,既会加重病情,也会对生活、工作和整体健康程度造成巨大影响,当通过生活护理或理疗无法止痛时,就要考虑药物治疗。首先是外用药物,如正红花油、扶他林等;如果疗效不佳就要考虑内服,主要是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吲哚美辛等;如果内服药效果还是不佳,则考虑打封闭。手术治疗——对于冻结期的肩周炎患者,如果伴有严重关节挛缩及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经过非手术治疗难以改善病情,则可能要考虑手术干预,比如关节松动术、关节镜手术、中医小针刀、针刀镜微创治疗等方法。在文章的开头,我们说到肩周炎具有一定的自愈倾向,不过这个自愈过程往往需要12~18个月之长,在此期间患者要克服疼痛、坚持锻炼,以防关节功能长期受限,留下远期后遗症。虽然绝大多数肩周炎患者的关节功能可以完全恢复,但仍有10% 的患者可能出现远期问题,比如肩关节客观活动度的减少。肩周炎越早治疗恢复得越快,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要合理选择治疗方式,比如在疼痛严重的时候,该用药还是要用药,理疗虽然繁琐但还是要坚持,在疼痛减轻后,康复训练也要及时进行。
肩周炎如何做好生活护理?
01 / 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对肩周炎患者具有改善局部微循环、牵伸挛缩状况、松解关节粘连、恢复肌力等作用,对病情康复十分重要。锻炼以主动锻炼为主,可徒手锻炼也可以带轻器械锻炼,以不引起过度疼痛或加重疼痛为标准,以扩大肩部活动范围、增加肩部肌肉力量为目的。
训练肩部活动度——患者可以在头条搜索肩部功能锻炼操,比如仰卧位外展患肢曲肘做肩内旋的外旋的锻炼,或者俯身手臂自然下垂做手臂的前后摆动或绕坏。训练肩部肌肉——最常用的锻炼有“YTWL”伸展,患者可以通过这种运动来保持增加肩部肌肉的力量,增加肩关节稳定性。当病情好转到一定程度,则可以通过皮筋或哑铃来做加强肩胛带肌肉的抗阻运动。体育锻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打太极等,多晒太阳的同时活动手臂也能起到康复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猛过快或反复重复肩部活动。肩关节侧平举锻炼需要注意的是,肩周炎的锻炼需要足够的次数和时间才能取得明显效果,“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很难见效,一般应该每天锻炼2~3次,每次15~30分钟左右为宜。
肩部的“YTWL”伸展锻炼02 / 做好护理
预防受伤——肩周炎患者在生活中,一定要避免肩部再遭受创伤,比如摔、撞等,不但会加重病情,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病变。此外,在工作和生活中,要避免频繁、反复的肩部动作,以防慢性损伤累积影响康复。在疼痛明显时,要适当休息,一旦疼痛缓解就要开始锻炼,锻炼的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以防锻炼过度。预防受寒——肩周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远离寒冷潮湿的刺激,比如在夏季吹空调温度不可过度,要避免肩部暴露直接面对风口,在当下冬季,要及时添衣注意肩部的保暖,感觉肩部发凉时,可以在家中或办公室准备一件披肩来增暖,总之要避免肩部受寒受潮导致疼痛加重。所以,对于题主的问题我们就能给出更直观的答案,那就是如果肩周炎处于疼痛期,且疼痛症状并不是十分严重时,是可以在家通过改变运动方式、热敷、适当锻炼等方法来消除症状的,但对于疼痛或关节受限症状明显的患者,要及时复诊,听取医生建议采取更规范的治疗方法,比如理疗和药物治疗。而且,肩周炎是越早治疗康复越快,通过合理的治疗可以加速期康复过程,也能有效避免远期后遗症。肩周炎的症状有哪些?
肩周炎一般是因为肩关节粘连,所以导致了肩关节的活动受限,无法抬高的情况,同时还会伴有改变体位引起疼痛,平时一定要加强身体锻炼,避免加重颈肩部疲劳或者是损伤,也可以进行一些温热敷或者冷敷等物理治疗,从而达到减轻疼痛的作用,必要时可内服消炎镇痛类药物,或者是外涂一些解痉镇痛酊剂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