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泡水喝的功效与作用,银杏叶泡水喝有什么功效?
银杏叶泡水喝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能够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也可以防止斑块的形成,银杏叶经常的泡水喝,对于老年人高血脂高血压,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和预防作用,但是银杏叶属于良性,如果脾胃虚寒的人不建议长期的服用,以免引起拉肚子。
银杏叶治腔梗吗?
银杏叶治腔梗吗
银杏叶对腔梗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单纯应用银杏叶作用有限。
银杏叶又称鸭脚子、飞蛾叶,味甘、苦、涩,性平,归肺、心经。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敛肺平喘、化浊降脂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心胸痹痛、肺虚咳喘、高脂血症、瘀血阻络、中风偏瘫。现代研究发现,银杏叶还有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改善脑缺血等作用。
以银杏叶为原料制成的银杏叶片是腔梗的辅助用药之一,对于腔梗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需在医生建议下辨证选用。
本内容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中医专业 副主任医师 李景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银杏树叶是不是一种药材?
谢邀!银杏叶是很好的软化血管的药材,药用价值很高。
从树上摘下来的银杏叶是不能泡水喝的,会对身体不好,银杏叶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饮用,外理工序很复杂,一般要在药厂才能加工完成。要菜叶、杀青(温度在200°左右)、揉捻、初炒、复炒等。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天天减肥瘦身【ID:ttjfss】,一个专注于减肥瘦脸的平台,帮你快速瘦下来不反弹!
银杏叶自己怎么加工才可以当茶喝?
1、采叶使用银杏叶泡茶喝时,需在生长期中的任何一天上午10点,采摘银杏树上主干和侧枝上的叶片最好,采摘之后要及时进行处理,放在阴凉通风均匀摊晾,避免叶片发生以及腐烂变质。
2、杀青采摘的银杏叶投放在温度达到200℃之间的锅中,使用双手或者是呈Y形进行翻炒,1kg的叶片需要炒制0.5~1分钟左右以此类推,炒制之后要把叶片揉成团状,然后就可以起锅了。
3、揉捻起锅之后的叶片需要进行均匀摊晾,在叶片温度降到室温后,使用木板把叶片滚成细条的形状,要让叶片达到能够自然松散的状态为止,这样有利于银杏叶中的银杏酸毒素散发。
4、复炒之后还需把叶片放在温度达到170~190℃中进行复炒,并且还需要在翻炒时使用木板压叶片,达到受热均匀,避免个别叶片的毒素没有完全散发,饮用之后对身体有害。
5、引用进行翻炒和复炒之后的叶片,放在通风的环境中晾干后,把叶片中的杂质和碎叶进行清理之后,使用80~100℃的热水冲泡饮用即可,多余的叶片可以装在容器中,避免潮湿引起叶片体内中水份过大,影响下次饮用口感。
银杏叶片是否能长期服用?
银杏叶片是临床上常用的活血化淤类中成药,具有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效,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醇苷类和萜类内酯,还含有有机酸类、原花青素类、儿茶素类等成分,黄酮醇苷类主要包括槲皮素 、山奈酚等成分,具有清除氧自由基 、舒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抗脂质过氧化、降低微血管通透性等作用,萜类内酯是银杏叶片的特有的成分,主要包括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具有抑制血小板活化作用。动物药理学研究发现,银杏叶片具有抗心肌缺血、脑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心室重构以及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等作用。
临床研究证实,银杏叶片联合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美托洛尔、单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可以更有效地改善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缺血表现,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银杏叶片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提高其生活能力,并且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下降有一定延缓作用,适用于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缺血性脑卒中以及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可有效改善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舌强语蹇、认知障碍等症状。此外,银杏叶片还具有调节血脂、降低血压、降低血糖等作用,并有助于防治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视网膜病变,尤其适用于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冠心病心绞痛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数据显示银杏叶片仅有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口干、腹胀、腹部不适、头晕、头痛、皮疹、瘙痒、胸闷、心悸、乏力等,大多数能自行缓解,银杏叶片尚无严重不良反应的报告,长期用药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推荐4周为一个疗程,总疗程不超过6个月,需要长期服用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需要注意,对于有出血倾向或使用利伐沙班、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凝血和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银杏叶片,银杏叶具有抗血小板作用,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围手术期患者应由医生评估后使用。银杏叶片起效较慢,不适应于心绞痛发作的急救,如在用药期间,心绞痛持续发作,宜加用硝酸甘油。
总之,银杏叶片是临床上常用的活血化淤类中成药,主治瘀血阻络证,在冠心病心绞痛、缺血性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地位,长期用药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通常短暂而轻微,可自行缓解,目前尚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因此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缺血性脑卒中以及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长期治疗,推荐4周为一个疗程,总疗程不超过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