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神经性心脏病的症状?
神经性心脏病也被称为心脏神经官能症,症状出现更为复杂和多变,有不同的症状,常见的症状是主观感觉空气不足、呼吸紊乱,经常叹息样呼吸,然后感觉舒适,常常伴有心悸、前区刺痛,头晕,不要纯粹的神经症状,如失眠、焦虑、汗水。大多数预后很好,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肾病早期的症状有哪些?
很多疾病都不是突然发生的,可能是有很多小问题积成,然后早期的症状得不到重视,疾病严重起来了才后知后觉,那就麻烦了。肾病不少见了,今天来说说肾病的早期症状。
肾病,肾脏的各种病证。人体脏腑之间,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均保持着动态平衡。内外界多种致病因素如果破坏了人体的平衡,导致脏腑气血功能失调,病及于肾,则引起肾脏疾病的产生。
肾病的早前的症状还是比较明显的,具体有9大症状1.乏力、容易疲劳、腰酸、腰痛
由于工作忙碌、劳累等原因,出现乏力、容易疲劳、腰酸、腰痛的现象非常多,人们往往觉得是工作劳累引起的,但也可能是肾脏病的早期症状。
2.小便次数增加,尿道疼痛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尿频、尿急、尿痛,这种症状常让人怀疑是泌尿系感染。
3.小便带血
小便颜色异常,如果尿色呈浓茶色、洗肉水色、酱油色或浑浊如淘米水样时,如有发现应立即就诊以明确病因。
4.小便泡沫多且不易消退
常表明尿液中排泄的蛋白质异常增多,尿液静置一段时间后若仍有较多泡沫,则提示尿中蛋白排泄过多。
5.夜尿增加
正常人年龄小于60岁时,一般不应该有夜尿,如果年轻人夜尿量增加,则可以是肾脏功能不良的早期临床表现。
6.水肿
晨起时眼睑或颜面水肿,午后多消退,劳累后加重,休息时减轻。严重时水肿可出现在低垂部位,如双踝部、双下肢、骶尾部等。
7.尿量太少或太多
如果没有大量出汗、发热等使体内液体成分减少的原因,发生小便量骤减,要去看医生,检查尿液以证实是否存在肾脏病变,同样尿量陡然增加,也应寻找引起小便量增加的原因。
8.面色苍白
很多原因可以导致贫血,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而肾脏疾病是导致贫血的较常见原因。
9.皮肤瘙痒
肾功能不全时,由于体内尿素氮和肌酐等毒素不能充分排出,导致尿素霜和钙盐在皮肤中沉积,常出现皮肤瘙痒,伴面部皮肤颜色变深、干燥无光泽、萎黄等。
事实上很多疾病都不是突然发生的,可能是因为很多症状的出现,得不到我们的注意,所以当身体出现异样的时候,不可轻视哦。
早期冠心病吃天王补心丹可以吗?
早期的冠心病,不一定是可以使用天王补心丹的,天王补心丹是可以调节身体心阴亏虚等等反应引起的临床表现,冠心病的病人一般是身体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等反应引起的临床表现,是需要根据病人身体的临床表现在医师的指导下观察使用天王补心丹是比较好的。
糖尿病初期都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是中老年的常见病,由于遗传、免疫功能紊乱、病毒感染、饮食以及不良情绪等多种因素作用于我们的机体导致体内胰岛素缺乏或者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诱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那么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1.“三多一少”是糖尿病早期的典型症状,主要是指多食、多饮、多尿以及体重减少。
多食:糖尿病的病人在查尿检时会发现尿糖阳性,也就是说尿里面有糖,而正常人尿里面是没有糖的。所以糖尿病的病人由于尿糖会大量丢失糖,假如每日失糖500g以上,则机体就处于“半饥饿状态”,这时候处于能量缺乏状态,需要补充能量,就会引起“多食”。另外,高血糖会刺激胰岛素分泌,使我们产生饥饿感。多尿:糖尿病的人血糖浓度高,人体不能够充分利用,肾小管也不能完全重吸收,肾小管内溶质浓度高使水的重吸收也减少,从而产生了渗透性利尿情况导致多尿。糖尿病的尿量增多,每昼夜尿量可以多到3000-5000ml,排尿次数也会增多。血糖越高,排除的尿糖越高,尿量也越多。多饮:大量排尿,会使体内水分丢失过多,可能发生细胞内脱水,从而刺激口渴中心,出现口渴、喝水多的情况,并且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会增多。体重减轻:糖尿病时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我们体内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只能通过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来补充能量和热量,这样就会使我们体内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加上水分的丢失,糖尿病的人就会有体重下降的情况,还会有疲乏无力、精神不振等症状。2.视力下降、视力模糊:这是因为血糖升高较快时可使眼房水、晶体渗透压改变而引起屈光改变导致视力下降、模糊。
3.皮肤瘙痒,在女性可以表现为为外阴瘙痒。
4.容易感染。如泌尿系反复感染、胆道感染等情况。其中胆道感染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尤其高。
5.原因不明的突然疲乏无力,可以表现为走路像踩棉花一样的感觉,这是因为体内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被消耗的缘故。
6.手足麻木、感觉异常等,这种情况主要是末梢神经炎。
7.糖尿病也可以出现腹泻和便秘的症状。这是因为糖尿病可以引起内脏神经病变,造成自主神经的功能失调,从而导致顽固性的便秘和腹泻。
8.以上这些症状也不是每一个糖尿病的人都会出现,因为大概有50%的人患了糖尿病一点症状都没有,只是在体检时发现血糖升高才发现。
其实,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引起的急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性肾病等,这些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我们发现了糖尿病之后就要积极检查、治疗,避免引发其他的急慢性并发症。得肺癌什么时候开始会痛?
回答:中晚期才会开始痛。当癌细胞侵犯了胸膜,神经肌肉,骨骼,大脑的时候说明癌细胞已经扩散,发展到了中晚期,此时,可以出现相应部位的疼痛。
肺癌患者出现疼痛的原因和时间现在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排名第一的癌症,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都是这个结论,医院里面诊断的肺癌患者,周围的亲戚朋友发现肺癌越来越多。
得了癌症最痛苦的莫过于疼痛,据估计,大约60-84%的晚期癌症患者会经历不同程度的骨痛。晚期癌症的疼痛,需要用非常强效的止痛药,也不一定能完全镇痛。有些人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医生已经给诊断晚期肺癌了,却没有出现疼痛呢?什么时候才会出现疼痛呢?为什么会出现疼痛?所以大家最担心的就是疼痛什么时候会出现?
癌症出现疼痛的原因:
肺部的肿瘤很大了,导致癌细胞直接侵犯了肺脏表面的胸膜,肌肉和神经,引起了胸痛和上肢痛;癌细胞通过血液发生了转移,到达了大脑,骨骼,因为头痛,颈、肩、腰、腿痛。转移到骨骼系统的癌症通常位于脊椎(69%),其次是骨盆(41%),长骨(通常是股骨近端)(25%)和颅骨(14%)。在肋骨、胸骨和肱骨近端出现较少。大多数情况下,传播是通过血流进行的。
在大约20%的患者中,疼痛或病理性骨折是导致发现癌症的第一症状。大多数病人最初都会有间歇性隐痛,但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会变得持续且更加严重。
如果癌细胞没有侵犯到以上的这些组织和器官,那就不会引起相应的疼痛,此时,我们自己几乎没有太多的感觉,所以早期和中期的肺癌,往往症状并不明显,需要通过常规体检才能发现。一旦出现疼痛,代表癌细胞已经扩散,此时再去检查大部分已经晚了。
应该强调的是,转移性骨病变的位置和严重程度并不总是与癌症患者所经历的疼痛的严重程度相关。一些有全身多处播散性骨病变的患者会出现轻度到中度疼痛,而另一些只有一个病灶的患者会出现严重或非常严重的疼痛。
红色部分为癌细胞转移到脊柱引起破坏胸痛癌症疼痛对患者的影响胸痛是晚期肺癌的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胸部疼痛会扰乱病人的身体和精神功能。
胸痛的存在是否影响肺癌患者的焦虑水平?
与疼痛相关的焦虑与性别有关系吗?有的,女性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48%的女性和36%的男性出现胸痛,更容易产生焦虑。出现疼痛的肺癌患者焦虑的原因是什么?患者害怕和担心:疼痛(37,3%)、呼吸问题(24,0%)、身体残疾(16,0%)、饮食问题(12,0%)、睡眠障碍(9,3%)、没事(1,3%)。结论:胸痛患者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无胸痛的患者,而且由于胸痛导致的日常功能恶化,患者的焦虑水平也较高。女性比男性有更高程度的与疼痛相关的焦虑。引起焦虑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怕痛。
胸痛如何处理癌症患者的疼痛?药物止疼(药物)和行为认知疗法(非药物)被推荐用于肺癌相关疼痛。
药物止痛包括三级镇痛,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对疼痛进行评估。0-10分,自己给自己的疼痛打个分。分值越低代表疼痛越轻微。
癌症引起的骨痛是多因素的,涉及多种机制,应针对不同的疾病阶段和疼痛机制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止痛效果和生活质量。
治疗的目标不仅是减轻疼痛,而且是预防疼痛进展和骨骼相关事件(SREs)。因此,癌症患者骨痛的治疗应该是多模式的(药理和非药物的),包括因果抗癌和对症镇痛治疗:
✓抗癌治疗包括局部手术和/或放疗(RT)和全身治疗方式(化疗、激素治疗、免疫治疗和分子治疗)。因果治疗减少肿瘤肿块和局部组织浸润,从而降低疼痛强度;因此,抗癌治疗也可以看作是对症治疗。✓镇痛治疗包括使用止痛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镇痛阶梯的非阿片类和阿片类镇痛药)、骨靶向治疗(NGF抑制剂;破骨细胞抑制剂,如双膦酸盐和denosumab)和佐剂(皮质类固醇、抗惊厥药)进行疼痛管理。所有的干预措施都应该是个性化的,旨在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功能,并尽可能延长生存期。
癌细胞破坏骨骼,引起疼痛的机制参考文献: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est pain and level of perioperative anxiety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Malinowska K.Pol Przegl Chir. 2018 Apr 30;90(2):23-27. doi:10.5604/01.3001.0011.7490.PMID: 30427310 Bone Pain in Cancer Patients: Mechanisms and Current Treatment. Zajączkowska R, Kocot-Kępska M, Leppert W, Wordliczek J.Int J Mol Sci. 2019 Nov 30;20(23):6047. doi: 10.3390/ijms20236047.PMID: 31801267 Strategies of Coping with Pain: Differences Associated with the Histological Type of Lung Cancer.Polański J, Jankowska-Polańska B, Mazur G, Chabowski M.Adv Exp Med Biol. 2019;1222:43-53. doi: 10.1007/5584_2019_429.PMID: 31529288我是呼吸科李瑛医生,您的健康守护者,每天为大家带来专业的科普知识,致力于全民健康,欢迎各位新老朋友点赞关注。